“精神分裂症”就会六亲不认?关于这个疾病我们有太多误解

“精神分裂症”就会六亲不认?关于这个疾病我们有太多误解

首页休闲益智在我们之间2023正版更新时间:2024-05-09

“会不会六亲不认?”“会不会伤害别人?”“会不会有多个人格?”……一提到精神分裂症,不少人对此误解重重。

“精神分裂症其实是一个污名化程度非常高的精神疾病,患者受歧视程度高。目前大众对抑郁症、焦虑症较为熟悉,但对精神分裂症,尤其是阳性症状、阴性症状、认知症状、情绪症状等鲜有了解。”精神卫生青年公益组织“心声公益”的秘书长李坤梅说,但其实,精神分裂症更需要社会的理解和支持。

到底什么是“精神分裂症”?

精神分裂症的“分裂”不是人格分裂了,也不是大脑构造分裂了,而是指人的基本精神活动,如思维、情感和意志行为发生了障碍,各个活动之间的联系不协调了,与外界环境也不协调了①。

精神分裂症,大多起病于青壮年,常有感知觉、思维、情感和行为等障碍,但一般不存在意识及智能障碍②。据2019年于《柳叶刀·精神病学》上发表的《全国性精神障碍流行病学横断面调查研究》表明,我国的精神分裂症及相关精神病性障碍患病率约0.7%③。

发生“精神分裂症”有什么表现?

精神分裂症包含着一系列的症状群,每个患者的表现都略有不同。总体而言,精神分裂症的症状可以分为阳性、阴性症状和认知障碍(CIAS)三大类。

(1)阳性症状:幻觉、妄想、思维形式障碍、怪异言语行为等。比如,患者会感觉有人跟踪自己、监控自己等。

(2)阴性症状:情感淡漠、言语贫乏、社交退缩、意志力减退。比如,患者表现得木讷、呆板,常常失去兴趣和动力,社交兴趣减退,无法识别别人情绪或正确表达自己的情绪等。④⑤

(3)认知障碍:注意力、社会学习、工作记忆、执行功能和言语流畅、推理和问题解决的受损,会对患者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造成影响。

对于大众认知中的“攻击性”。其实大部分患者并没有攻击暴力行为。相反,他们往往会因为症状而出现紧张、害怕、恐惧等情绪。④

要避免精神分裂症被污名化

精神分裂症急性期后,患者的治疗任务由医院转移到社区,社区和家庭在稳定期患者的康复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②。大部分精神分裂症患者经过系统治疗症状都可以完全缓解,恢复正常生活;而有些患者则会经历病情的波动和反复。

但因为污名化,精神分裂症患者求医曲折,疾病康复和社会回归也面临波折。

李坤梅介绍,污名化是方方面面的:

一是患者的自我污名化,对疾病认识不到位,因歧视不敢去精神专科医院就医,甚至阴性症状的患者会社交退缩,与社会隔离;

二是家庭内部也会有污名化,“举个例子,我曾经的一位服务对象,年夜饭是自己在便利店吃的,因为家人认为举家欢庆的场合他参与非常不吉利。其实这个场景非常让人心疼。”

三是,医疗系统也会存在污名化,比如医生更倾向于去聆听家属的观察,患者个人的表达就相对不那么重要了。此外,还有社区的一些精防人员,因为没有掌握足够的知识技能去面对患者和家属,会给人以看似帮助但同时又在歧视的感觉。

“因为这些歧视和污名,让很多精神分裂患者羞于去谈论自己的状况,也就会让很多真实的声音被埋没,比如康复得非常好的患者。”李坤梅说。

应让更多患者的需求被关注到

“当患者的内在心理过程被充分倾听和理解时,他们将更有可能获得优质的医疗照护。”李坤梅深刻地体会到了这一点,她大学期间在精神健康社工机构实习时发现,许多精神疾病患者和家属都非常需要专业人士的理解支持和帮助。

2018年,李坤梅和姚灏博士共同创立了心声公益组织。李坤梅介绍,心声公益目前完全由志愿者构成,其成员主体为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士,以及康复患者和家属。

“患者组织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亲历者发声渠道。”李坤梅举例,以2023年为例,我们针对全国各地精神疾病照护者进行了深入的调查,旨在了解他们的照顾负担和服务需求。共收集了超过1200份问卷,访谈60余位患者家属,让他们发出自己的声音,来促进整个精神卫生体系的进步。

在促进患者科学治疗和康复方面,李坤梅介绍,心声公益致力于患教科普,“以阴性症状为例,很多家属会认为这是懒惰的表现,从而去责备患者,家庭关系也会趋向不和谐。但其实这是一种疾病表现,家属了解后将更容易接纳,并主动寻求专业帮助,这将有助于康复。”

来源: 健康时报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