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北京青年报
双十一网购日、黑色星期五、圣诞节大促销,一年的尾巴里似乎总要买点什么才算完整。年轻人酷爱网络支付的便捷,信贷消费又在近年大热,不少人感叹,钱变成了荧幕上的一串数字,“刷”的一下就溜走了。
放眼世界各国,年轻人都是月光族?都成了信贷消费下欠债的卡奴?事实也许并非如此。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老牌西方发达国家,年轻人已经从大肆享乐走向个性化消费,不愿欠债成为共识。我们的邻居日本,在经历泡沫经济之后,年轻人的消费也趋向保守。但是仍处在发展中的越南,青年人则正享受经济发展带来的成果,偶尔小奢侈一下。
【美国】
从奋斗不息享乐不止,走向小心消费
美国媒体对美国人生活方式的解读曾经是“只要太阳一升起来,美国人就开始购物”。美国政府鼓励民众大肆消费,以改善市场上供过于求的状况,刺激消费成了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新世纪之初,美国人总收入的90%用来消费,13%用于偿还贷款,这意味着大部分人靠借贷在维持生活。放松物欲、超前消费是美国人生活的基本特征,在政策鼓励和社会风气影响下,这个趋势十分明显。
奋斗式的价值观在美国盛行,他们觉得成功意味着赚到大量的钱,并成功地花出去,因此在美国储蓄财富并不流行。物质享乐主义的价值观一度影响着美国年轻人的生活方式。在美国,人们不喜欢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自行车也并不普及,无论白领还是学生都开车上路。用于汽车上的石油消费,占据了全球四分之一的比重。生活上,年轻人习惯购买加工好的食物、已经清洗干净的蔬菜,尽管这样需要额外负担一倍的钱,但在简单、方便、快捷的原则下,年轻群体欣然接受。
但是2008年的经济危机很大程度影响了新一代年轻人的消费选择,经济大衰退带来的种种感受让他们记忆犹新,也形成了对债务谨慎而敏感的态度。纽约一家媒体曾引述理财专家的说法:“年轻人不愿超出自己能力去消费,对信用卡很小心,不愿冒险欠债,也不愿冒投资的风险。”根据美联储2016年的数据显示,在35岁以下的年轻人中,信用卡欠债的比例已降至1989年来的新低。
2017年Piper Jaffray公司通过调研5500名平均年龄16岁的青少年,来分析他们的消费喜好和习惯。报告显示,当年的经济情况是2013年以来的首次好转,但青少年在4月份的花销却同比下降2.4%。照此势头,如果他们的消费行为延续至成年后,将会给百货商店带来危机。
青少年对于负债的恐惧已经超越了享乐的需求,不同于父辈对信用卡的过度依赖,千禧一代表示,“父母那个时代的美国梦,对我们来说已经不管用了”。
【澳大利亚】
债务水平居高不下,青年人理性消费带动新时代
远在南半球的澳大利亚是名副其实的消费大户,大家逢年过节对“买买买”的热情极高。信贷消费在澳洲十分普及,曾有澳大利亚经济学家甚至自嘲,看到澳大利亚人那股寅吃卯粮的劲头,会让人误以为世界末日就要到了。
尽管如此,信贷消费在澳洲也经历着波峰和波谷,它一度被禁止,也在逐渐走向回落。
早在16世纪以前,澳大利亚对于发放贷款取得利息的行为明令禁止,到了十九世纪末的时候,联合王国众议院放贷特别委员会更是发布公告,指出信贷行业存在诸多弊端,包括误导广告、利率以外的额外收费,包含对违约的严苛刑罚或罚款条款,直到偿还日才让借贷方知晓合同条款,这些都是对年轻人和无知者的剥削。
进入现代,澳大利亚为了应对金融危机,出台了《全国消费者信贷法案》,推动负责任的信贷和消费者保护两个方针实行。然而新世纪以来,澳大利亚的信用卡债务仍逐渐膨胀,根据今年年初的统计数据显示,总人口约为2400万的澳大利亚,国内共有1670万个信用卡账户。2000年至2010年间,澳大利亚信用卡发卡数量猛增了600万张,信用卡债务总额增长近4倍,从125亿澳元蹿升至490亿澳元。2011年时,全澳信用卡债务首次突破500亿澳元,但此后增速缓慢下降,到2017年10月涨至512亿澳元。
随着新一代年轻人进入消费市场,理性的消费观念得到推崇,债务情况出现好转趋势。根据澳大利亚联邦储备银行公布的数据显示,在2017年圣诞购物季,澳大利亚人均信用卡债务水平降至10年来的最低位。截至2017年10月底,澳大利亚人均信用卡待偿还债务跌至2007年以来的最低水平,为3061.90澳元(1澳元约合4.98元人民币),与2012年最高峰时期相比下降了300多澳元。
在多元观点的熏陶下,年轻人也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消费风格,而不是追随潮流、盲目从众。今年25岁的Avanthi Chrystine来自新南威尔士,由于媒体曝光过快餐行业对待动物的内幕,她从10岁开始就抵制一些快餐品牌。自那以后,这个女孩继续抵制与她的道德观相悖的品牌,比如拒绝去一家时装连锁店买衣服,是因为这家公司的创始人发表了歧视言论。调查显示,在18至24岁的年轻人中,约50%的人对一家公司感到不满时,会选择停止购买它的商品。
【英国】
告别负债负担,体验式消费成为信条
上世纪末的英国年轻人,兜里装上20镑就能和朋友在外面玩一天,不讲究消费的质量,也不在乎负债的压力。这一代人的童年,没经历过经济危机和房地产崩盘,花起钱来十分自信,这样的观念推动了信贷消费市场,银行开始向稳定客户提供部分免费透支和信用卡服务,一张信用卡达到限额,还有其他银行提供低门槛办卡,力求争取客户。
同时,80后一代贷款读大学的风潮,也让年轻人负债显得更加普遍。负债在年轻人群体中,甚至成为一种新兴文化。“反正为了上学已经借了一大笔,再加一两千镑酒钱,也没什么影响。”这样破罐破摔的思想,在年轻人中流行起来,即使不需要为上大学而借钱的人,也会模仿身边人尝试信贷消费,来满足自己的生活。
针对青年人的慈善组织Rainer,曾在2008年针对80后年轻人,做出一项消费调查,共有4000名生于1980年后的年轻人参与数据收集,其中有90%在年满21岁时,就拥有了自己的负债账单。在18-24岁的人群中,有将近半数人负债超过2000英镑,20%负债达到10000英镑。
但时间推移到新世纪,年轻人的消费观念和上一代形成强烈反差,他们对时尚类和体验类消费需求增加,同时也在尽可能告别负债。
今年18岁的乔治,生长在伦敦市郊的一个普通家庭,喜爱健身的他每个月从自己的零花钱中拿出100英镑,用于聘请私教一对一训练。此外,他每月的固定支出还包括10英镑的在线音乐收听会员费。如果以一年为单位来计算,乔治花费在购买电子书和影视剧播放版权上的消费大约有1000英镑。
根据伦敦会计技师协会的调查报告显示,以乔治为例的年轻人比上一代人的年均开支至少增加了12倍。他们更喜欢将钱用在美容美发、旅行交友、学习技能等方面。“Buy experience,not things”(买体验,而不是物品)成为了年轻人新的消费信条。
虽然支出大幅度增加,但是年轻人的负债率较上一代不增反降。在不改变自己生活理念的前提下,他们尝试做出妥协,比如越来越少的年轻人在成年之后搬离父母家自己独居,这可以节省一笔不菲的房屋租金。还有一些已经工作的年轻人,选择在城郊租房居住,以伦敦为例每月至少可以省下500英镑。
【日本】
厌消费世代,有钱就往银行送
以低*社会、保守型消费为指向,“厌消费世代”成为90后日本年轻人的新称呼。咨询师松田久一着有《厌消费世代的研究》一书,探讨日本年轻人的消费行为习惯,他在腰封上的宣传语写到“买车难道不是笨蛋做的事吗?”
根据日本消费者厅公布的2017年版《消费者白皮书》调查显示,在日本20岁到29岁这一阶段的年轻人中,有近70%表示最想把钱用于“储蓄”,是所有年龄层中选择存钱占比最高的人群。
日本总务省称,这部分年轻人的人均储蓄额已经达到184万日元(约合11万元人民币),超过了这一年龄层平均年收入的一半左右。与买房买车相比,日本年轻人更热衷于把钱存起来,有关如何省钱存钱的书籍和电视节目在这部分人群中非常受欢迎。日本年轻人在汽车、服饰、外出就餐上的开销变得越来越少。
消费行为背后是消费意识的转变,日本的80后、90后一代年轻人,生长在泡沫经济破灭之后的二十年,受到通缩经济影响,消费观念趋向保守。曾几何时,日本GDP位居全球第二,超过了绝大多数西方发达国家,且同时出现各种消费热潮,海外旅游、奢侈品、名牌商品消费激增。然而90年代泡沫破裂,日本经济陷入低迷、人口持续减少,形成了“失去的二十年”。
这一时期,青年人就业形势严峻,对自己的未来感到极度的不安和焦虑。90 后一代的大学毕业生,在二十多年的人生中未曾享受过经济增长的成果,只能祈祷着“今天不要比昨天差,明天不要比今天差”。
他们远离了父辈所热衷的高尔夫与滑雪运动。使高尔夫消费者从 1300 万人锐减至 760 万人,整体市场规模从 1.96 兆日元缩减至 9010 亿日元。居酒屋市场也发生了变化,日本人越来越倾向于在家喝酒,毕竟去便利店买一罐罐装啤酒,再买一份下酒菜所需要的花费比低价居酒屋还要便宜不少。
面对GDP增速缓慢、社会结构日趋老龄化的大环境,日本年轻人的消费心态大多表现为能省则省,和二十年之前的“消费即美德”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反差。
【越南】
强调生活品质,轻奢消费大受追捧
虽然越南国民的整体收入水平仍然不高,但是伴随经济发展,年轻人提高生活质量的心却已经开始萌动。品相好、质量佳的轻奢物品,形象美、能拍照的网红美食,都成了近年来越南青年的消费新宠。
在首都胡志明市,一家珍珠奶茶或者雪花冰店,装潢打造得文艺小清新,就能吸引不少青年男女来打卡拍照,即使价格偏贵,仍然大受追捧。“视觉化”成为促使越南青年消费的一大因素。
为了打造个性、展现品味,平价奢侈品成为年轻一代喜爱的消费选择。Cititime Mall的总经理Le Hoang Chuong曾对香港贸易发展局表示,在越南,当前最畅销的是价格相宜的轻奢侈品——中高档时尚手表。他指出,35岁以下的年轻及专业人士是这种平价奢侈品的主要买家,有些人选购手表来显示社会地位,另一些人则借此向朋友展示个人风格。
Le Hoang Chuong指出,越南年轻人虽然喜欢佩戴奢华手表,但是由于开支预算有限,年轻人主要购买“价格相宜的奢华型号”。他说:“平价奢华手表,实际上是售价在100至500美元的手表,买家多属年轻及中年专业人士,特别是瑞士及日本品牌。这些手表可以在办公时佩戴,亦符合客户的开支预算要求。”
除此之外,随着年轻一代逐渐成长,开始组建家庭,他们在家庭上的投入和花销也较父母一代改变显著。根据越南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0至2015年间,越南城镇家庭数目增加28%,达到900多万,比同期农村地区的10%增速快得多。越南每个家庭可支配收入的中位数,从2010年的2613美元上升至2016年的3822美元,增幅约46%。收入的提高直接刺激物品及服务的消费开支,越南总消费开支从2010年的800亿美元增至2016年的约1460亿美元,增长80%以上。
当年轻夫妇离开父母,开始接受只生一两个小孩的优生优育模式,这样的新型家庭就朝向追求品质和轻奢迈出第一步。根据2016年越南统计局数据,年轻父母用于子女的教育用品及服务开支占消费开支的近6%,甚至高于家居用品及服务(占5%)。他们愿意为子女购买品质较佳,甚至价格更高的产品,使越南城市儿童都拥有不俗的衣服、自行车甚至智能手机。
由于当下失业率低,目前越南人对经济前景及日后的收入增长充满信心,在强调生活品质的时代,信贷消费成为中青年群体的新选择。根据越南国家金融监察委员会及Stoxplus公司的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越南消费信贷增长率高达65%,在所有行业中都创下纪录。此外,2016年消费信贷余额同比增长率也高达50.2%。
在新的经济形势和消费观念影响下,年轻的高薪白领和专业人员成为消费尖兵,他们青睐品牌产品,并且惯于比较本地货与进口货,向国际范儿快速靠拢。
(武冰聪)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