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小小社区规划师”——给孩子的城市规划课

“我是小小社区规划师”——给孩子的城市规划课

首页休闲益智猪猪垃圾站更新时间:2024-04-23

“北京儿童城市规划宣传教育计划”计划通过3~5年的时间,搭建内容研发和公益教育服务的平台,传播城市规划知识理念,增强社会整体对城市规划的认知能力、审美水平和家园责任感。“小小社区规划师”实践课程是北京儿童城市规划宣传教育试点产品之一。

1

实践课程背景

为落实《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关于“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管,依靠群众、发动群众参与城市治理”的要求,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市规划自然资源委宣传教育中心、中社社会工作发展基金会社区培育基金联合发起了“北京儿童城市规划宣传教育计划”。

“小小社区规划师”实践课程是北京儿童城市规划宣传教育试点产品之一。课程以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社区规划实践经验为基础,引导小学生了解城市和社区知识、开展社区调研、发现空间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培养学生社区空间认知能力和设计思维,提升家园情怀与责任感。

2

实践课程设计

1

课程理念

对社区和空间环境的认知和改造与多种思维和能力相关,引导儿童参与社区规划启蒙教育,有助于:

培养儿童认知新鲜事物的基本能力,包括对社区历史、文化的学习,对空间环境特点的认知,对人群行为的观察和预判,团队合作中的沟通、商议与表达能力,动手环节中的审美能力等。

通过问题导向的工作营模式,引导儿童发展空间设计思维,包括分析、判断现有环境既定问题和发展潜力,协商设定社区改善的目标,设计社区活动所需的公共设施并进行空间布局,深化完成系统、具象的设计方案。

借助亲身参与社区观察与规划的环节设置,引导儿童对于美好社区的价值判断,激发儿童好奇心,培育家园情怀和责任感。

2

主要知识点

城市与社区规划知识:城市历史、公共设施、规划流程等

空间:空间环境的特征、人群行为与空间环境的关系、经典设计案例

社区规划:绘制社区问题/需求地图(mapping),筛选社区规划关键问题,生成并表达规划设计方案

3

课程概要

第一节课——课堂启蒙

北京胡同历史文化简介(北京城市历史演变,胡同历史文化内涵);

城市规划与社区规划知识普及(社区与社区规划的定义、基本要素、评价标准);

社区规划案例分享:《咱们的院子》绘本领读(多元主体参与社区规划的方式与效果);

绘制理想社区:3-4名儿童结成一个小组,共同绘制理想社区蓝图,包括社区成员、公共空间和活动。

第二节课——社区mapping

自由讨论:引导儿童列举社区内可能发生的各类活动(如:玩耍、购物、休息);

案例学习:向儿童介绍提升公共环境、服务社区活动的优秀设计案例;

现场调研:引导儿童观察社区和重点调研地段的构成要素(如:建筑、车辆、树木、动物)和人群活动,评价环境现状,分析社区问题和潜在需求;

绘制地图:绘制社区问题/需求地图(mapping)并列举改造建议。

第三节课——明确规划焦点,深化设计方案

方案讨论:教师引导儿童分组讨论改造建议,明确各组地段的规划焦点;

模型制作:儿童分组制作模型,并借助模型理解空间尺度、推敲想法,逐步深化规划设计方案。

第四节课——系统化、形象化的方案表达

系统总结:引导儿童回顾社区规划过程,注重推导过程和逻辑关系,总结思路与心得;

方案表达:组织儿童以小组为单位,分工合作,完整、系统地介绍规划方案。

3

实践课程成果

规划目标:让社区小朋友和小动物都能快乐成长。

规划焦点:为宠物提供活动空间,改善座椅和廊架环境,改善胡同卫生条件、照明环境,增加胡同标志性。

方案说明:

1

宠物乐园:游乐设施(球山、转盘)、宠物喂食处、宠物厕所、糖葫芦灯;

2

发电森林:有花形装置、小猪路灯,可以遮阳又可以发电,高度可调节、适合不同年龄人使用的弹簧座椅和舒服的坐垫;

3

清洁机器人:可以收集和发放塑料袋、可清洁水池;

4

重新设计胡同指示牌,并将指示牌放到容易被看见而且方便打扫的地方;

5

增加胡同住宅的模型,作为私人住宅空间的参考:清晰的分割出了客厅、卧室,家具一应俱全,家的周围还有围墙,用藤蔓装饰。

规划目标:希望我们的社区整洁又安全。

规划焦点:解决废弃电线杆、电线和自行车乱停乱放导致的空间杂乱问题,污水、垃圾、公共厕所带来的污染和臭味,缺乏活动设施的问题;关心流浪猫。

去除废弃电线杆,将电线铺设在墙体内,增加墙体厚度和墙面装饰;

2

设计地下自行车库,解决停放需求;

3

增加垃圾处理机器人,清除地面垃圾和污水;

4

种植花草,清新空气;布置秋千、投石器等游戏设施;

5

设计流浪猫之家,可以容纳很多家流浪猫。

规划目标:希望我们的社区生态又环保。

规划焦点:美化博物馆环境,增加生态设备与生态主题展览,增加文化设施

移走门口花箱,增加喷泉,喷泉使用雨水和废水,由电脑智能控制开启;

2

为博物馆加盖彩色生态屋顶和太阳能发电大树;

3

将卫生间坐便器更换为卫生又方便打扫的蹲便器;

4

设计了智能垃圾分类机器人,取代垃圾桶和墩布,促进废物回收利用;

5

增加棋盘和桌椅,供居民下棋、聊天。

规划目标:希望社区里的行人安全,空气清新,环境美好。

规划焦点:美化公共环境,限制停车区域,增加行人便利性,增加儿童和小动物活动空间

给廊架加盖儿并种植葡萄,让老人有更遮阳挡雨的聊天环境,而且还有葡萄可以吃;

2

将废弃三轮车原地改造成花篮;

3

给垃圾站安装空气净化器,屋顶变成儿童活动场,有滑梯;

4

画线停车,架设天桥,汽车走天桥下面,人走天桥上面,让步行环境更安全;

5

在闲置的空间设计了动物角,各种各样的小动物都能来这里玩耍和交朋友。

规划目标:希望我们的社区有好吃的东西、好玩的地方。

规划焦点:放学后缺乏吃东西和玩耍的地方,路边电箱不好看,路上有垃圾

在学校门前增加小卖部,卖大家喜欢吃的各种东西,如冰糖葫芦、煎饼、雪糕等;

2

在学校两侧设计彩虹花和齐天大圣公园,供小朋友放学玩耍;

3

包装电箱,给它设计一层好看的外壳,可以展现胡同历史、文化,还可以显示时间;

4

设置垃圾分类机器人,可以自动进行收集垃圾并分类回收。

规划目标:希望我们的社区花园便利又充满乐趣,适合所有人。

规划焦点:为小公园增加适合不同年龄人群的休息、游乐设施,提升出入便利性,美化公园环境

增加凉亭和长椅,亭子中间摆放着食物,供逛公园和等公交的人休息;

2

小朋友玩的游戏设施(大花滑梯、秋千、黑板、跳房子等),老人健身设施;将原本的石头加固,供小朋友爬上爬下;

3

蘑菇造型雕塑景观;

4

重新规划了道路与入口;

5

将路铺成了彩虹色。

正如《北京儿童城市规划宣传教育计划白皮书》所说

用教育在儿童心中播下城市规划的种子

总有一天

会成长为首都城市治理的参天大树

期待更多城市规划工作者、教育者

共同参与面向青少年、儿童的

城市规划宣传教育课题!

“小小社区规划师”实践课程

2019年首期试点

指导教师

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王虹光、赵幸

史家小学二年级部:宋菁

北京矿业大学:王安宇

北京建筑大学:杨柳溪、谢汀梓、王欢、商瑶、刘雨欣、苗延、孟嘉慧、侯晓萱、包佳良、张瀚文、高畅、李蕊、杨帆、崔颖奇、段祎男、马天妹、杨帆

北京大学:刘超

参与学员——史家小学二年级部

粉色组:王禹晴、黄若恒、穆希赫、张益嘉

黄色组:吴昊冉、田峻睿、王安仁

橙色组:李嘉言、李立恩、李嘉桐

红色组:王梓嫣、孟凡杰、方家萱、朱梓鹭

绿色组:刘冠臣、杨芊润、魏佳懿、张佑熹

蓝色组:刘语桐、王景行、赵岸歌

主办单位

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管理委员会宣教中心

中社社会工作发展基金会社区培育基金

支持单位

朝阳门街道办事处

史家小学二年级部

北京建筑大学研究生会

北京城市象限科技有限公司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