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3日,一则令人伤感的消息在互联上流传开来:歌手谢莉斯因病丽离世,享年75岁。
或许很多年轻人们不知道谢莉斯是何方神圣,但在1980年代,谢莉斯和她的搭档王洁实可是中国大陆最火的二重唱(没有之一),广播里,电视上,他们的歌声无处不在。他们的代表作有很多,譬如《校园的早晨》《外婆的澎湖湾》《踏浪》《草原牧歌》《九九艳阳天》《龙船调》《花儿为什么这么红》等等等等,在那个刚刚改革开放没多久的年代,他们的歌声歌曲以及背后传递的信息,可谓影响了好几代人。
谢莉斯老照片
谢莉斯祖籍湖南衡阳,抗日战争时期,谢莉斯的父亲从衡阳投奔大后方来到重庆,在兵工厂当工程师,为抗击日本帝国主义贡献力量。
1947年11月17日,谢莉斯出生在重庆,据说她问世时啼哭声惊天动地,调高声响,底气十足,可谓真有天赋。而在成长过程中,家人也慢慢发现了她的唱歌特长,一是嗓音悦耳,二是乐感上佳,三是一听就会。落落大方的她说唱就唱,很得街坊邻居们的喜爱,人送外号“小百灵”,场院、学校,父亲的工厂的联欢会,都成了她表演的舞台。
谢莉斯老照片
1958年,郭兰英在重庆演出,谢莉斯有幸现场聆听,这更加坚定了她要当歌唱家的决心。1964年,中国音乐学院建立并也在重庆招生,谢莉斯听到消息后立即去报了名。不过谢莉斯的父母思想还有些守旧,认为唱歌是不务正业,学习考大学才是正道,因此最初并不同意让她去考试,但泼辣且有主见的谢莉斯以“绝食”相逼,最终父母不得不遂了她的心愿。
没有意外,谢莉斯考上了。不过入学不久,形势开始紧张,谢莉斯父亲的成分由革命知识分子变成了历史反革命,谢莉斯也就成了“反革命狗崽子”。在学校里,她保持了难得的清醒,并未卷入“轰轰烈烈”的斗争中,而是勤学苦练,走上了所谓“白专”的道路,这也让她的专业保持了优秀。
谢莉斯老照片
当然,在那个年代,专业优秀并不能让人获得相应的机会。1969年,她作为“没有改造好的子女”被下放到张家口宣化地区的一个农场进行改造,虽然她积极参加劳动,虽然她努力提升业务,虽然总政歌舞团、中央芭蕾舞团先后相中了她,但都因为她的“成分”而打了退堂鼓。最后,还是惜才爱才的老师们四处举荐,最终谢莉斯被分配到了中国电影乐团。当然,乐团的条件是:不上舞台不露面,只给电影配音乐,就不查出身。
是金子总会发光的。虽然没有露面,但谢莉斯的歌声还是逐渐打动了乐团领导和观众,随着运动的结束,谢莉斯也终于从幕后走向了舞台。之后,中国电影乐团又招来了王洁实,当然,谢莉斯也是考官之一,而两人一搭档二重唱,立刻成了乐团的招牌节目,到1984年,谢莉斯王洁实已是名满大陆。他们的盒带《何日才相会》卖了五百多万盒,从而也赢得了“百万歌王”的称号。
《何日才相互》专辑图
1990年,中国驻法国大使馆举办国庆招待会演出,谢莉斯和王洁实受邀参加,他们的演出非常成功,给广大华侨和留学生们带去了来自祖国的温暖和问候。当时,谢莉斯拿的是长期护照,她完全可以在法国定居,但她没有那么做,而是按时回到了中国。后来有记者问她出国感受,她说:“法国确实很富有,但那是人家的,如果我们不把国家建设好,就算出国定居,也只能是三等公民,被人歧视。”
要知道,在八九十年代,许多经历过运动的人都想出国定居,像谢莉斯这样有一技之长的想留下也并不是难事,但她没有。
谢莉斯王洁实专辑图
她想把中国建设得更好。
谢莉斯曾是北京市的政协委员,有一次她在接受采访时说:“每年在政协会上我都实话实说,慷慨陈词。当然,有很多问题说也白说,可说说总比不说强。”“如果对一些落后的、阴暗的、非法的东西,大家都不管不问,这社会还能进步吗?要说到这一点,我认为我是最爱国的。”
诚哉斯言!
谢莉斯有金玉一样的嗓子,更有泼辣直爽的性情,她一边歌唱美好,一边指陈弊病,这都是她的爱。而她的一生,就是一首献给这个社会、这个国家、这个时代的进行曲。
愿她安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