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从不缺明星,缺的是偶像,能引领一代人心智的偶像。
自2004年《超级女声》开启选秀类节目新时代起,中国的选秀市场便在前进的道路上一路狂奔。但与日韩、欧美等国家相比,国内目前的造星体系尚未完善成熟,也正因如此,使得市场有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2018年伊始,爱奇艺S级综艺《偶像练习生》破茧而出,该节目在将“练习生”这个群体推向大众旷野的同时,对“偶像”也进行了一番重新定义。
北京的周末并没有因为寒风而放缓自己的节奏,正值《偶像练习生》热度攀升之际,娱小兽有幸采访到了爱奇艺副总裁、节目开发中心总经理、《偶像练习生》总制片人姜滨,以及鱼子酱文化副总裁、《偶像练习生》总导演陈刚。
“我们要做的是把它做到更好。”于他们而言,《偶像练习生》已不仅仅是一档综艺那么简单。
让练习生“走出去”,让受众和粉丝“走进来”
中国也有练习生?如果不是《偶像练习生》,大众很难发现,原来国内的练习生群体这般庞大。
“在一千多人的人员基础里,挑出我们认为的可以拿的出手的一百个人是没有问题的。”《偶像练习生》节目播出期间,百位练习生需要进行4个多月的封闭式训练,通过层层训练和紧锣密鼓的演出,最终只有9位练习生能组成男团,并通过节目出道,成为偶像大军中的一员。
爱奇艺副总裁、节目开发中心总经理、《偶像练习生》总制片人姜滨
据姜滨介绍,爱奇艺在17年8月初开始决定要做这个项目,一开始也曾担心国内经纪公司的男团资源不够,或者培养能力不足,但在把国内的经纪公司,以及专门做偶像的公司走访了一遍后发现,在国内做男团还是很有信心的。
作为爱奇艺平台的头部项目,《偶像练习生》将节目、练习生以及受众群体的关系进行了一次颠覆性的革新。
自2004年《超级女声》开启“全民选秀”新时代以来,无论是选秀类还是偶像养成类节目,对受众和粉丝的参与度愈加重视。但客观来说,彼时的大众参与无非是电话、短信投票,随着互联网基础设施的架构完善,市场才迎来真正的“全民时代”。
“全民制作人”是《偶像练习生》对参与其中的用户和粉丝的新称谓。所谓全民制作人,即在偶像团体的打造过程中,充分参与其中,基于自身的喜好去“养成”自己的偶像。
鱼子酱文化副总裁、《偶像练习生》总导演陈刚
全民制作人所参与的内容,绝对不只是大众所理解的单纯的投票、打call,如陈刚所言,“节目建构在爱奇艺平台上,而互联网平台最有效的方式便是及时交互能力。”因此,全民制作人不仅有参与制作的过程,甚至有决定性的过程。
“他们的权益是核心的。”在《偶像练习生》中,全民制作人除了投票,更多的是意见、领导、参与以及修改,不管是练习生的选歌还是训练,甚至是要求导演组该怎么来做,他们都有发言权。
正因如此,在《偶像练习生》中,不仅练习生与全民制作人的维系感更强,全民制作人在节目中的存在感愈发凸显,甚至是整个练习生的选拔过程也更为透明化、更具公正性。不过,《偶像练习生》所带来的,远不止这些。
“所谓偶像,就应该是当代年轻人的榜样。”
偶像究竟该是什么样?
对于《偶像练习生》节目组来说,除了要思考怎样打出新意外,如何正中市场红心,以打造出当下年轻人认可且能正确引导他们的偶像,这些问题都摆在面前,无法忽视。也正是这一系列的难题和挑战,节目才有了更大的发挥空间。
以往,“偶像”这两个字给大众的感觉普遍是“靠脸吃饭”,而在《偶像练习生》中,偶像并非是一朝一日就能摘得的桂冠,它的背后是永续的梦想作为支撑,无尽的汗水换来前进。基于此,节目喊出了“越努力,越幸运”的slogan,区别于以往对偶像“一夜成名”的误解,展现练习生真实的状态,靠自己的努力去拼搏去站上舞台。
偶像不是简简单单的两个字,《偶像练习生》也并非毫无“门槛”。对节目而言,要通过什么的人建立什么样的精神价值观,去影响更多的年轻人,这其实就是一个门槛。
如今的年轻一代生活过于安逸,一切都来得心安理得,“偶像”更是给人一种门槛很低的感觉,稍微有点颜值就能拥有所谓的粉丝。但这种对偶像的理解,对成功看似唾手可得的认同,不仅有失偏颇,对青少年的成长来说也是一种误导。
“我们要做榜样偶像,做相对正能量的偶像。”显而易见的是,爱奇艺以及节目组所要传递的偶像概念,不是一夜成名,更不是日进斗金,而是一份汗水一分收获。因此,《偶像练习生》对练习生的要求只有两点:专业性和品行。姜滨认为,“这两点已经成为当代偶像的基本素养,所谓的偶像就应该是当代年轻人的榜样。”
陈刚表示,接手《偶像练习生》这个项目以来,他对练习生这个族群越发赞赏,“希望更多的人被《偶像练习生》的内容所影响,去发现这个族群然后共鸣到自己,‘越努力,越幸运’不光是在练习生中,每个行业都是。”
这是爱奇艺以及节目组走《偶像练习生》这条路的原动力,这样一个明确的价值观,也是整个节目的精神背书。
除了培养偶像、打造偶像以及正确引导年轻人的意义外,《偶像练习生》更为突出的成绩在于对市场以及整个产业层面的突破。
打造全新产业链,开启造星新“盛世”
从87家公司1980位练习生,到31家公司的92位练习生和8位个人练习生,《偶像练习生》涉及规模堪称空前。
《偶像练习生》中的百名练习生来自“五湖四海”,有华谊兄弟、英皇娱乐、乐华娱乐等拥有相对成熟造星经验的公司,也有慈文传媒、香蕉娱乐等颇有实力的公司,还有超能唱片、觉醒东方、坤音娱乐、次元文化等新锐公司。
纵然项目体量如此巨大,爱奇艺依旧保持冷静地立下了两条准则:节目选拔的公平性以及商业合作模式的正确性。
首先要做到的是公平。姜滨表示,对经纪公司而言,它们的核心资产无外乎是“人”,只有让经纪公司信任平台能做到,它们才愿意把自己的人放到这个平台的节目里去。“所以我们和经济公司谈的时候,就是给他们带来公平的安全感。”
其次是商业的合作模式的正确性。以往,经纪公司都喜欢在平台的节目中“一家独大”,对于平台而言,人不管最后有多火,其实和自己并没有多大关系。如果平台把人“做火”后,要占有人的资源,经纪公司肯定不会愿意。因此,基于诉求的一致性,爱奇艺推进了“经纪公司 练习生 平台”这种合作方式。
《偶像练习生》的不同之处在于,这是个经纪公司、练习生、平台,乃至粉丝市场共同来做的一件事。用户和粉丝投票决定谁是可以出道的前九人,这前九人可能属于九家不同的经纪公司,也可能有所重叠,但在这九个人的未来里,经济公司会和爱奇艺共享18个月的合约。
“有这样一个共享的商业链条在这儿,就变成了平台、经纪公司、练习生都往一处使劲儿的局面,这件事情才会好。”如姜滨所说,平台希望内容好,经纪公司希望自己的练习生能被更多人获知,而平台则是这份获知必不可少的推动力,三方所形成的无疑是一种良性的互动。
近年来,偶像养成类节目呈井喷之势,2017年甚至被称之为“偶像养成元年”,但繁荣背后,并非所有的节目都能达到长尾效应。针对于此,爱奇艺早早便做好了打算。
“对于他们未来的设计是一定要有的。”据姜滨透露,目前,针对节目最后九人团体的运营思路正在规划中,包括演出训练、演唱会、Fan meeting、专辑的制作与发行、继续成长的培训安排等都在设计中。
未来总会到来,对爱奇艺而言,当下除了未来的设定,最重要的还是先把节目做好,把内容和练习生抬到尽量高的高度,获得更多的认知与影响力,“就像放风筝,把它放在可以平流的高度里,它才能持续发展。”
无论是艺人培训体系的完善,还是造星全产业链条的打造,爱奇艺此番行动无疑已经占据了行业的“首发优势”,这份优势所带来的经验、市场的熟知度、经纪公司的信任度是不能低估的存在。至于未来如何,姜滨坦言:“我没法保证别人不跟着这种模式走,但是我们要做的是把它做到更好。”
(本文为娱乐独角兽原创独家稿件,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