哗仔说鱼
对不起,我是哗仔!关注哗仔说鱼,明明白白养鱼。大家好,我就是那个鱼和熊掌已经兼得的哗仔。
昨天我说了红蹦,今天来聊青蹦。
红蹦是枝角类鱼虫,青蹦是桡足类鱼虫。
在水族圈,特别是金鱼圈里,流传着一个说法——青蹦不如红蹦。
这句话说得没毛病,但是,真正出了毛病的地方,是在解释这个现象时候使用的那个理由。
有人说,青蹦之所以不及红蹦,那是因为青蹦有攻击性,会攻击观赏鱼的幼苗。
在哗仔看来,这句话说得对,但是也说的不对,即使勉强算对,也讲得不够全面。
青蹦不及红蹦的原因,可不仅这一条啊!
而且,大家注意到的这一条,也是最微不足道的那一条。
为什么这么说呢?
同学们请坐好,且听哗仔娓娓道来。
友情提示:本文适合那些喜欢捞鱼虫的金鱼玩家,更适合那些用心琢磨过这个问题的朋友们。预计阅读218秒。
非友情提示:哗仔的文章拒绝任何个人、任何公司和任何媒体的善意转载,更加拒绝那一小撮疑似不孕不育的伪原创作者的恶意洗稿。请你们自重!
桡足类鱼虫
何谓桡足类?其实,很多朋友分不清枝角类和桡足类,光靠这俩学术气息浓重的名词,就足可以绕晕一半以上的观赏鱼玩家。
昨天哗仔详细介绍的蚤状溞和大型溞就是枝角类,它们的外形看起来像一只小鸟;
今天哗仔介绍的桡足类的代表是哲水蚤和剑水蚤,它们的外形看起来像羚羊,因为它们都有一对很长的眉毛,看起来像是羚羊的犄角。
桡足类和枝角类一样,都属于节肢动物门,都属于广义的鱼虫。
在它们身上有个很有趣的现象——不论是红蹦还是青蹦,当你把它们单独一只拿在手上,你会发现,红蹦其实不发红,青蹦其实也不发青;但如果你让它们在水里形成集群,颜色马上就显现出来了。
至于是为什么,哗仔也没搞明白。
枝角类的主要种类都出现在淡水里,而桡足类的主要种类出现在大海里。
金鱼玩家在淡水里捞到的青蹦,基本都属于淡水型的哲水蚤,如果你捞得深一点,你还可以捞到剑水蚤,如果你一把捞到河底,你还会捞到猛水蚤。
上面提到的三种水蚤便是淡水青蹦最常见的三个类别。
但是请注意,即使是哲水蚤,也有好几十种,绝大多数哲水蚤是海水品种,少数生活在淡水里,这是基本概念,一定要先搞明白。
海水里的桡足类
桡足类的短板根据上文的介绍,桡足类看起来人畜无害,那为什么有人会对它有些忌惮呢?
那是因为在水族圈里流传着一个说法:青蹦会伤鱼。
如果把这个问题具体一下,他们说的是:剑水蚤会伤害金鱼的幼鱼。
这是真的吗?
哗仔很负责地告诉你:是真的!
可惜,这话说得不完整,有忽悠人的嫌疑。
为什么这么说呢?
那是因为,并非所有的桡足类都有攻击幼鱼的属性,更精确点说,绝大多数的桡足类是不攻击鱼类幼体的。
那个令金鱼玩家“闻风丧胆”的桡足类其实是台湾剑水蚤,在常见的剑水蚤里面,只有这个品种可以表现出明显的攻击性。除此以外,其他的青蹦都乖得很,好不好?
除此以外,青蹦还有两个缺点。
第一,青蹦的成体个头偏大,导致观赏鱼幼鱼吃不到,因此大家最好选择青蹦的无节幼虫来喂食幼鱼,对于成体的青蹦,幼鱼只能看,怪气人的;
第二,从营养层面上看,青蹦的营养要比卤虫和轮虫强很多,但是远不及红蹦,主要表现在DHA和EPA的数据上,尤其是EPA,青蹦的数据不太理想,而幼鱼最大的营养短板偏偏是这个东西!
这才是青蹦不及红蹦的真正原因,也是最最完整的原因。
如果让哗仔给常见的四大鱼虫排个队,哗仔的答案是:红蹦比青蹦好,青蹦比轮虫好,轮虫比卤虫好。
青蹦
如何在鱼缸里正确使用青蹦?既然我们把青蹦研究明白了,我们总要想办法来使用它吧?总不能把捞回家的青蹦都丢掉,怪可惜的。
哗仔的建议是这样的——
第一步,新鲜的青蹦捞回家,我们首先要在充氧的盆子里静置它们一晚上,具体原因,大家不妨猜猜看;
第二步,第二天换水,然后用小球藻和面包酵母的混合物来喂食青蹦;
第三步,等它们吃饱了,用这种吃饱的青蹦去喂鱼,一边喂,一边观察,别喂多了;
第四步,给剩余的青蹦投喂足够多的小球藻绿水,等下一顿使用。
注意!这里说的是成体的青蹦,适合喂大一点的观赏鱼,而非幼鱼。
如果你想用桡足类的幼体来喂食观赏鱼的幼鱼,这就需要你先学会培养桡足类的技术,然后在家里自行繁殖饲养,你就会得到源源不断的桡足类幼体,其实,这也并不是很难,稍微学一学微生物的基础知识,人人都可以办到。
不过,话说回来了,与其这么折腾自己,你为什么不直接捞红蹦呢?
如何在水里只抓青蹦的幼体而不抓它的成体?点击下方蓝色小鱼图标,加入哗仔的观赏鱼圈子,今晚答案就在那里公布。在哗仔的头条圈子里,你不仅可以学习到传说中的《哗仔养鱼笔记》,还可以学习到我的那些不可告人的养鱼小秘诀。
敬请关注今日头条哗仔说鱼,带你明明白白玩转观赏鱼。
如果我的文章帮你省下了钱,记得打赏呦!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