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这里是爱读历史的星空浪客。今天给大家带来一篇关于“大北方战争”的相关历史知识。
众所周知,在当今世界,俄罗斯作为老牌的军事强国雄踞北亚和东欧北部,虽然其产业体系和经济实力尚存在缺陷,但现阶段没有哪个国家能够小觑这只“北极熊”。
关于俄罗斯的起源,我们在《俄罗斯的先祖——基辅罗斯简史》一文中已做过简要介绍——由东斯拉夫人和维京人所混血而诞生罗斯人,他们在广袤的东欧平原建立了很多部落国家,最后统一为基辅罗斯,之后与当时的北欧诸国与拜占庭等势力周旋,当蒙古人的铁蹄踏碎旧有的国家体系之后,基辅罗斯分裂为十数个公国,这些公国最后被莫斯科公国所吞并,这便是后来“沙皇俄国”的雏形。
刚刚成立的莫斯科大公国并不算强大,而且缺乏可以使用的港口,这严重制约了国家的发展。而16世纪中期,称霸波罗的海及其沿岸地区的是瑞典,其与俄国、丹麦、波兰、勃兰登堡—普鲁士、萨克森等势力的领土争端日趋激烈。为在之后的战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瑞典在不断加强陆海军建设的同时,与英国、荷兰和法国结盟。此时的俄国(即莫斯科大公国)是为摆脱封闭的内陆国家现状,夺取出海口,曾与瑞典多次发生战争,但均未得手。这一时期的纷争被称为“第一次北方战争”。
公元十七世纪末,俄国史上著名的统治者——彼得一世执掌权柄。他通过游历西方诸国,实地考察,将先进的近代科技和各种制度带回国内,如积极兴办工厂,发展贸易,文化、教育和科研事业,同时改革军事,建立欧洲化正规编制的陆海军,使俄国的实力大幅度提升。
为了继续争夺适合的出海口,彼得把目标再次移向北方,于1699年同丹麦国王腓特烈四世和萨克森选帝侯兼波兰国王奥古斯特二世签约,建立反对瑞典的北方同盟。而德意志北部的诸侯国荷尔斯泰因公国面临丹麦的觊觎,为求自保,也积极与瑞典结盟。于是,在两大阵营的对峙下,第二次北方战争即“大北方战争”拉开了序幕。
一,出师不利
公元1700年3月,丹麦先发制人,出动军队包围了荷尔斯泰因的特宁要塞。随后萨克森-波兰联军也在奥古斯特二世的命令下开始攻打瑞典占领的立窝尼亚重镇里加。但彼得的俄军还在缓慢地集结中,没有参与到第一轮的攻势。
年纪尚幼但雄心勃勃的瑞典国王查理十二(即卡尔十二)临危不乱,准确的分析局势并作出反应——他首先联合了与丹麦有矛盾的英格兰、荷兰两国,组成联合舰队进攻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封锁了丹麦海军,并迫使丹麦于1700年8月签署《特兰文达尔条约》退出战争,削弱了反瑞联盟。随后紧接着调头东进,迎战萨克森-波兰军和俄军。
终于集结完毕的俄军浩浩荡荡地向瑞典要塞纳尔瓦进发,但面对守军的顽强抵抗和猛烈炮火,始终无法攻下。当查理十二率领的援军接近时,彼得又犯了战略性的错误,他调换法国的军官克洛伊来指挥俄军,结果因为将不知兵,指挥混乱,导致俄军大败,不仅高层军官几乎全部阵亡或被俘,还丢失了近两百台火炮。
获胜的查理十二又与奥古斯特对战,攻取了波兰,扶持了傀儡政府。就这样,彼得一世耗费心力所建立的反瑞同盟只剩下俄国一个,但他并未气馁,而是重振旗鼓,准备随时反攻。
二,掌握主动
公元1704年,彼得一世率领新组建的部队再次进攻纳尔瓦,并将这座要塞攻下。但彼得也深知自己新组建的军队虽然装备精良,但还需要训练,否则难以和风头正盛的查理十二抗衡,于是他向瑞典提出议和。
瑞典此时经历了数年征战,耗损不小,国内贵族普遍厌战,但年轻气盛的查理十二却依仗自己的战争头脑,想要攻取莫斯科,夺取更大的荣耀和财富,于是他不顾反对,于1708年率军从波兰出发,入侵俄罗斯治下的乌克兰。
彼得见和谈不成,便下令乌克兰当地采取坚壁清野的焦土战术,阻滞查理十二的进军。当年俄国的冬天特别寒冷,缺少物资的瑞典军在寒冬中减员严重。双方的对峙一直持续到1709年6月,当彼得一世的主力终于在乌克兰的波尔塔瓦遭遇了查理十二的主力时,俄军的军力达到四万五千人,已是查理的两倍多,而且查理的一部分军队还在围攻俄军占领的波尔塔瓦。瑞典军在俄军的攻击下全面崩溃,查理十二仅带了一千五百人的亲兵逃往奥斯曼土耳其。第一次反瑞联盟的战事就此结束,而战争的主动权也由瑞典转到了俄国手中。
三,势如破竹
查理十二战败流亡到土耳其,劝说时任苏丹艾哈迈德三世与自己一同反击俄国。苏丹虽然仇恨俄国一直以来的蚕食,但对查理的计划却没有信心,只是对其给予礼遇。而彼得则积极开始筹划第二次反瑞联盟:他帮助奥古斯特夺回波兰王位,使波兰重新成为自己的盟友;又拉拢了老盟友丹麦和汉诺威、勃兰登堡两个德意志诸侯国,其中汉诺威的领主乔治在1714年成为英国国王——乔治一世,于是英国也从瑞典的盟友变为俄国的盟友。
随后,彼得对土耳其下达了最后通牒——要求土耳其交出查理十二,但遭到苏丹的拒绝。彼得遂于1713年攻打土耳其,但反被土耳其挫败,被迫割地并允许查理回国。查理十二还想继续撺掇苏丹进攻俄国但反被苏丹扣押,无奈之下,他只好逃回了瑞典。
另一方面,彼得又在1714年继续对芬兰湾周边进行扩张,并成功占领了芬兰。同时俄国海军也在芬兰湾取得了甘古特海战的胜利,瑞典丧失了芬兰湾的制海权。彼得夺取波罗的海出海口的目的基本达到。
之后,回国的查理十二不甘失败,又多次发起反攻,但此时整个波罗的海沿岸几乎都是瑞典的敌人,纵使查理十二的军事才能再优秀也无力回天。公元1718年11月,查理十二战死在挪威前线(一说被本国反战势力刺*),反瑞同盟获得最终胜利。
但是,俄国的扩张已经引起了同盟其他成员的忌惮,纷纷限制俄国。既然已经达到了预定目标,又碍于各方压力,最终俄罗斯和瑞典于1721年8月30日签订《纳斯塔德条约》,后者收回芬兰,却丧失了波罗的海沿岸大片土地。至此,大北方战争结束。
感谢您的阅读,撰稿不易,请关注我每日获取更多有趣的历史知识。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