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烧连营蜀汉早该灭亡,为何却延续40年?多亏诸葛亮这3条妙计

火烧连营蜀汉早该灭亡,为何却延续40年?多亏诸葛亮这3条妙计

首页战争策略保卫汉室更新时间:2024-05-09

一个王朝的兴亡有三个重要因素:1、遇到明君;2、遇到良相;3、遇到良时。什么意思呢?

有一位明君则是国之大幸,如果王朝内部稳定,君主英明,则国泰民安,皇帝是最高决策者,一旦决策出现问题,则王朝就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而有一位良相则证明皇帝要么资质平平,要么性格软弱平庸,所以才给了良相的展示舞台,张居正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那么良时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指有着稳定的内外界环境,比如乾隆盛世,乾隆皇帝怎么挥霍怎么玩都没事,因为底子厚平台好,如果生逢乱世,再想挥霍无度潇潇洒洒就是作死了,比如慈禧老佛爷,内忧外患还不知收敛,最后落得万世骂名。

今天给大家讲讲关于三国的主题,分析一下蜀汉这个王朝的国运。

大家都知道蜀汉创业相当艰难,刘备从一织席贩履之徒混到三分鼎立,建立蜀汉,这在历史上简直是不可思议的奇迹,蜀汉的国运其实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就是刘备创业阶段。

此时的刘备面临的困境相当明显,首先北方的曹操和江东的孙权都不是等闲之辈,曹操的优势在于挟天子以令诸侯,话语权掌握在人家手里,接着保卫汉室的名义大张旗鼓发展自家的势力,再加上曹操同志雄才大略,简直是三国剧情中完美的男一号。

而江东的孙权也并非是吃素的,孙权弟弟的优势在于人家有个好爹和好哥哥,都是敢打敢拼的主儿,江东基业已历经三世,群众基础那是相当牢固。

而刘备就显得比较尴尬, 要钱没钱,要人没人,要关系没关系,完全是白手起家,头上空顶着一个刘皇叔的名誉头衔,实际上啥用没有,所以对于刘备来讲,想干掉北方的曹操等于以卵击石,想干掉东边的孙权,等于慢性自*,要想开拓基业就必须从自己的亲戚下手。

所以刘备先取了荆州又夺了西川,此时的刘备拥有五虎上将再加上诸葛亮这样的贤相,事业瞬时达到了高光时刻,但高光之后的劣势也很明显,由于蜀汉位置特殊,基本属于三面御敌的状态,尤其是南方少数民族基本上不承认蜀汉政权,或表面承认内心拒绝,让刘备相当头疼,蜀汉本来就基础薄弱,再加上照顾南方少数民族兄弟得分散不少精力兵力和财力,所以蜀汉在三国中第一个被灭是非常正常的现象。

如果剧情到此结束,估计蜀汉还能多支撑几年,可好巧不巧,在关键时刻刘备头脑一热做出了一个比较冲动的决定,为了报仇攻打孙权,这是个差点把诸葛亮气的吐血的决定,呕心沥血创下半壁江山,结果又差点被刘皇叔玩了进去,果然是打江山是把好手,毁江山也是把好手,结果蜀汉的精锐部队全被刘备拉去当了炮灰,在《三国演义》中描述蜀汉当时是起兵70万,浩浩荡荡*向东吴,但明眼人都知道这是罗贯中为刘备吹的牛,当时经历多次大战,蜀汉的老幼妇孺加起来也没多少人,70万的兵力当然是无处考究的。

当时最强大的魏国兵力也不过才20多万人,直到灭蜀前夕,兵力才增长到50万人,作为实力远不如魏国的蜀国,兵力自然也没有70万。那么蜀国的兵力到底多少呢?我们可以计算一下:

刘备刚入蜀时,兵力大约3万多人,赤壁一战,兵力2万多人,包括关羽的水军1万多人再加上刘琦的1万多人及夺取四郡之地所收编的兵力,达到了3万多人。刘备入蜀后,不断扩充自己的兵力,又得三四万人,通过后期的征兵,蜀汉在全盛时期大约有总兵力15万余人,而发动讨伐东吴大战,刘备率领的军队人数大约在十万人左右,也正是这场战争在一场火烧连营之后被消灭殆尽,最惨的是刘备病死白帝城,一时之间蜀汉人心惶惶。

此时的蜀汉已经到了岌岌可危的时刻,稍有不慎,则将全盘皆输。又是一个关键时刻,诸葛亮同志力挽危局,采取了三项措施为蜀汉续命二十多年。

第一项是征兵。兵力不足的蜀汉必将成为待宰羔羊,诸葛亮看得非常明白,想要保住自己就必须要建立一支强大的军队,因此诸葛亮开始收编少数民族的部队,尤其是南中地区的羌族作战勇猛,完全可以利用,诸葛亮明白羌族的壮劳力不被自己所用就要闲着闹事,所以还不如收编麾下,既削弱了少数民族力量,又增强了朝廷战力,可谓一举两得,为了彻底控制羌族部队,诸葛亮将南部的羌族士兵家庭全部迁往内地,在诸葛亮的苦心经营之下,蜀汉发展迎来了第二次小高潮,军队战力已经达到了20多万人。

第二项是北伐。诸葛亮明知打不过曹操,为何还要急着北伐,诸葛亮的目的非常明确,联吴抗曹,这是其出山之后始终未变的方针策略,哪怕是刘备亲征东吴最终惨死,也并没有破坏诸葛亮的外交策略,而对于曹操,诸葛亮一直视其为大敌,因为曹操的势力完全可以灭掉两家中的任何一家,以进为退,主动出击恰恰是为了自保,不给魏国喘息之机让蜀汉得以延续,有些看官可能会有疑问,诸葛亮屡次北伐,难道不是耗尽了蜀汉的实力吗?休养生息不是更能长久吗?其实诸葛亮之所以要屡次北伐,是因为他看到了两个致命的因素:蜀汉兵少将寡,根本和魏国打不起持久战,只能速战速决,再加上自己年龄渐大,刘禅又是一个没大有进取心的皇帝,这才让诸葛亮如履薄冰。

第三项是人才。人才的匮乏让蜀汉陷入断层。五虎大将老的老,死得死,而真正能作战的青年将领又缺乏实战经验,这让蜀汉帝国摇摇欲坠,想要突破这一困境,就必须大力启用青年才俊,所以后期的诸葛亮十分注重人才的培养招抚,比如姜维就是诸葛亮一手提拔起来的,并在蜀汉后期发挥了巨大作用。

不过人力终究抵不过天命,蜀汉王朝到后期已经进入了加速灭亡阶段,由于战争不断,耗尽了内力,再加上姜维屡次北伐失败,从此蜀汉一蹶不振,再也没能恢复过来,到蜀国灭亡时,蜀国军队只剩下十万二千多人,战斗力大不如以前,最终导致蜀汉的灭亡。

好书推荐:

  人人都应当阅读经典。但是在不同的年龄段,经典的含义肯定不一样,因为不同的年龄段,人们有着不同的人生观、价值观,不同的理解能力,不同的阅历等等。

  而对于思维和观念尚未成熟的小学生而言,究竟该怎么阅读经典?阅读什么样的经典?家长对此困惑不已。

  尤其是经典之最——“四大名著”,它们究竟是否适合孩子呢?

  什么叫名著?名著首先必须是经典,因为不是经典的作品是不可能成为名著的。名著应该是经典里面的经典,经典里面沉淀出来,名气比较大的,那就可以称为名著了。

  所以,应该是先有经典再有名著。我们中国就有“四大名著”,并且在小学和中学都是考点,家长希望孩子能够早接触深阅读。

  如果我们的孩子心智很普通(非天才),那么,他阅读原版四大名著的最佳年龄应该是十一二岁,也就是在上五年级的时候。

  可能在一开始的时候也只能接触一些里面的故事情节,可能会有一些有感触的地方,但是对于书籍的理解,是伴随终身的。

  小学、初中、高中、工作后再读,每一个阶段的理解是不一样的,可能到五六十岁再读的时候,就更理解了“滚滚长江东逝水”、“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霁月难逢、彩云易散”……

  所以,提早接触,是对未来人生经历的一种沉淀和思考。

  家长在这个过程中,目的是激发出来的是孩子的兴趣。只要孩子对四大名著这类题材没有畏难和讨厌的情绪,那就是一种好的引导。

今天给大家推荐的这部四大名著,价格不贵而且质量非常好,尤其是对于孩子来说,早点接触古典名著是对未来人生的一种积淀,大家如果有意愿购买可以点击下方链接,希望大家都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