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始兴之旅(十二):红色教育基地一一八一村和外营保卫战遗址

广东始兴之旅(十二):红色教育基地一一八一村和外营保卫战遗址

首页战争策略保卫基地更新时间:2024-04-27

红色八一村和外营保卫战遗址位于始兴县沈所镇的八一村内,离红围2公里的路程,是寻找“红色印记,传承红色基因”必走的旅游点。

我们来时,刚好下过雨,八一村冷冷清清,没见着来研学的人,连中共广东省委地下交通站(日新小学)和八一村革命历史陈列馆闭门谢客,我们只好在外围拍个照,到此一游,读读其历史。

村里的八一小学呈凹式院落结构,拱形的门,墙用鹅卵石青砖堆砌成,屋顶中央设有颗红五星圆柱,四周有罗马柱,院落以3栋2天井的格式布局。

翻开八一村的历史可知,八一村原名叫外营村,八一小学前身是村里的一座庙,建于清朝年间,庙内供有观音菩萨,据说至今仍存有原寺庙的石雕香炉。

在1936年,始兴革命青年陈培兴把村庙建成学校,名为“日新小学”。1940年中共广东省委机关迁到红围后,在这里建立了交通站,用日新小学做掩护,作为传递情报的秘密联络站,保护了大量机密文件和重要人员。1941年,中共粤北省委迁到韶关五里亭后,日新小学又成为中共始兴县委的地下交通站。

在村里也有座围楼与八一小学一样,有着红色革命历史,围墙的入门处挂着一块红色匾额写着“外营保卫战革命遗址”。

这座围楼建于1919年,有五层楼高,村民用来防御和保护族人安全而集资建成。围楼的四面墙壁用河卵石垒砌、石灰糯米浆黏合而成,斑驳的墙上依稀可见到透光的的窗和瞭望眼。现在的围楼内,设有展馆,可能因雨季,展馆没开门,我们只好在围观。

立在围楼门前的石牌文告诉了我们,这里,曾发生了惨烈的外营保卫战。1945年8月1日,国民党第七战区187师与始兴县地方武装联合进攻八约乡抗日根据地,包围沈所外营村。

驻村的始兴人民抗日武装主力风度大队与当地民众奋起反击,并转入围楼,利用围楼坚实的围墙及周围有利地形与敌人激战三天三夜。

敌军多次增加兵力向围楼进行攻击,久攻不下。后来,在围楼以西的外面挖掘一条通向围楼墙基的地道,在墙基埋下大量炸药,对围楼进行炸毁,使围楼内的建筑大部分被烧毁。风度大队24名战士牺牲,88名群众惨遭*害。国民党反动军队还烧毁民房和宰*了村中的牛猪,制造了骇人听闻的“外营惨案”。

在围楼西角有个缺口,已设为展馆的出口,这个缺口是被国民党炸开的一角可以看到,这座围楼如此厚实坚固,想象到当年的战斗多么激烈。

为铭记1945年在“外营惨案”中英勇牺牲的战士和村民,解放后,始兴县人民政府将“外营”村命名为“八一”村,日新小学随之改名为“八一小学”。1991年,被广东省政府认定为“抗日革命根据地”。

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惜当下。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