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不信太监,能信谁呢?——《爆笑三国》30

皇帝不信太监,能信谁呢?——《爆笑三国》30

首页战争策略爆笑三国怀旧版更新时间:2024-06-14

阿元

相信大家伙看了这段儿之后,也就整明白了,刘志做为一个皇帝,他为啥就相信那些啥也不是的太监了。他相信太监(宦官、中涓)是因为他是靠他们才夺回权力的,他能不给他们以回报吗?再说了,有了梁冀这么一个前车之鉴,借刘志八个胆子,他也不敢再相信自个儿的亲戚啥的,他不相信太监相信谁呢?

而且信任太监还有个好处,太监没儿子,就算是祸害点人啥的,他也不能太长远不是?而对于有许多皇帝都特别信任太监的原因,柏杨的分析是:皇帝想得到外力支持,有两种方法,一是跟士大夫结合,一是跟宦官结合。但跟士大夫结合很少可能,因为皇帝与他们平常太过疏远,而且也不知道谁是攀附外戚的走狗。惟一的一条路只有依靠宦官,别无其他选择。

这个在东汉是有传统的。

最先向外戚发动攻击的是第四任皇帝刘肇,跟宦官郑众结合,逼迫外戚窦宪自*。接着是第六任皇帝刘祜,跟宦官李闰、江京结合,逼迫继窦宪而起的外戚邓骘自*。第七任皇帝刘懿逝世时,宦官孙程、王康、王国发动宫廷政变,迎立第六任皇帝刘祜的儿子刘保登极。 ——这是一个使人感慨的单调场景,第一批新贵靠女人的关系煊赫上台,昂首阔步,不可一世,不久全被拖到刑场,像*猪一样地被*掉。第二批新贵也靠女人的关系煊赫上台,昂首阔步,不可一世,不久也全被拖到刑场,像*猪一样地也都被*掉。以后第三批、第四批、第五批。我们相信外戚中也有非常聪明的才智之士,如窦宪、邓骘,不可能毫无警觉。但权力的迷惑太大,使他们自以为可以控制局势。五十年代后,情势更趋严重。外戚梁冀当权,十一任皇帝刘志,继被毒死的十任皇帝刘缵之后,对梁冀侧目而视。刘志跟五个宦官密谋采取行动,他知道面临最大危险,生命和前途完全握在与谋的宦官之手。在密谋大计时,刘志曾把一位名单超的宦官,咬臂出血,作为盟誓。他跟宦官已摆脱了君臣名份,成为黑社会的弟兄。所以在*掉梁冀、并把梁姓戚族全体屠*了之后,刘志把参与密谋的五个宦官,一齐封为一等侯爵(县侯),又封另外八个宦官为二等侯爵(乡侯)。

从此,宦官以政府正式官员的身份出现,仗着跟刘志的咬臂之盟,他们的家族和亲友,也纷纷出任地方政府首长。这些新贵的出身跟宦官相同,行为也相同,几乎除了贪污和弄权外,什么都不知道,比外戚当权所表现的还要恶劣。这使本来专门抨击外戚的士大夫阶层,受到更重大的伤害,他们愤怒地转回头来跟外戚联合,把目标指向宦官。并且不像过去那样,仅只在皇帝面前告状而已。士大夫外戚联合阵线,利用所能利用的政府权力,对宦官采取流血对抗。宦官自然予以同等强烈的反应,中国遂开始了第一次宦官时代。从一五九年十三个宦官封侯,到一八九年宦官全体被*(袁绍*。),共三十一年。

以上,是柏杨先生的分析,相当的精彩,这也是东汉未年党监之争的一个缩影。而且话说回来,那些士大夫集团祸害起人来,也不比宦官差到哪去,所以所谓的党监之争,其实就是狗咬狗一嘴毛,完全是种权力的争取。不过是因为太监少了一块肉,在士大夫们看来,属于身体不全的人,属于低贱的人,所以才让他们那么看不起。

而在历史上,柏杨老先生考证的结果是:据说只有一位宦官,对中国文化有重大贡献,本世纪○○年代,宦官蔡伦发明纸张。从前写字著书,需要用刀刻到竹片上或写到绸缎布帛上。竹片太重,绸缎太贵。蔡伦改用树皮作原料,制成纸张后,于一○五年奏报给皇帝刘肇,这是中国最早的纸张。到本世纪末叶,造纸术有长足进步,已有精致的”左伯纸”出现。

而咱们考证的结果是,历史上还有个太监也不错,那就是明朝的郑和。

扯到这儿已经够远的了,但还得接着扯,要不大家伙儿还是不咋清楚,为啥东汉的政治会那么腐败,逼得老百姓命都不要了,一个劲地起来造反。

咱前边说了,这汉桓帝刘志信任宦官,对百姓来说是种灾难,但这种灾难还不算完。

汉桓帝刘志刚把权力整到手,仅仅是短短的八年就OVER,也去见老祖宗刘邦了。他死了之后,接替他的,号称中国最差劲的皇帝之一,灵帝刘宏。

这刘宏当时只有十二岁,还是个小孩子。有一天正到邻居家偷苹果呢,才知道天上不仅掉萍果,还能掉馅饼、掉皇位。有人来接他去当皇帝了。

为啥呢?汉桓帝刘志没孩子啊,年轻的窦皇后和他老爸窦武,就把汉桓帝的亲堂侄,刘宏给想起来了。为啥又整个孩子呢,和梁冀的想法是一样的,孩子小听话,好管啊。

灵帝刘宏小时候,贼机灵,虽然窦太后、窦武啥的,驴性霸道的劲儿,一点也不比那梁冀差,但人家刘宏可不说什么拨扈将军啥的屁话。刘宏使的是暗劲。当时的小孩子,那时候小孩儿的小辫儿也挺讲究的:留在脑门儿的叫“刘海儿”,在后脑勺的叫“坠根儿”,在左右两边的叫“歪毛儿”,天灵盖上的叫“木梳背儿”。刘宏呢,梳的是“冲天杵”。也是根小辫儿,也留在天灵盖上,不过不是月牙形的,是滴溜儿圆的,用红头绳一扎,冲天立着。

窦太后她爹窦武啥的,没把刘宏这皇帝当回事啊,见着刘宏,也不管是上朝还是在宫里,上前就把他的小辫儿一揪:“他妈的,叫爷爷,不叫就不撒手!”这拽头发往上薅多疼啊,刘宏给整得三天两头是眼泪巴嚓的。刘宏就琢磨了,咋整呢?想到一招,找个宫女,要了四根绣花针。捋吧捋吧,把针都放小辫儿里啦!只露出半拉小米粒儿那么大的尖儿,猛一瞧,还真看不出来。收拾好了,就又上朝去了。窦武一看他来了,话到手到,“小子!叫……爷……哎哟,你这小辫儿咋还长蝎子啦?”再一看窦武的手,可就血乎拉的了。这时窦太后不知道咋回事啊,也想揪一下刘宏的小辫,刚要伸手,窦武赶紧说:“闺女,别整了,这小子扎手!”从那以后,人家就管这刘宏叫小扎手。

过了几天,窦太后她爹窦武又给汉灵帝刘宏上课来了,就是教训刘宏,你这皇帝位子咋来的知道不?那是窦太后给你的知道不?你要感恩戴德知道不?反正是车轱辘话一火车,翻来覆去地没完没了。刘宏哪受得了这个啊,小孩子天性喜欢玩啊,是特别的不爱听,但又不敢不听,就又琢磨着祸害祸害这老头子。他知道窦武岁数大了,眼神不好,那个时候也没个老花镜啥的,只能是这么将就着看东西。于是等窦武窦老爷子,白乎的口干舌噪,要喝茶的时候,对小太监们一摆手说:“你们别动,这老爷子德高望重的,我得亲自来啊。”说完就把点着一大把香的香炉给端过去了。窦老爷子闻着有点不对劲,这茶咋还呛鼻子呢?但人家是大儒,知道规距,皇帝赐,不敢辞啊。端着就往嘴里送,忽拉一下,胡子都给点着了。整整一个来月没敢出门见人。

为啥呢,人家是大儒,懂规距。这身体发肤,父母所赐,不敢伤也。这伤了不就是不孝了吗?不孝还敢出来见人吗?这段不是埋汰儒家文化,而是到了汉代,这儒家文化叫一帮子混蛋给整岔劈了,都下道了。什么仁者爱人啦,天下非一个人的天下啥的不说了,整天琢磨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要不就吵吵三从四德,再不就整个克已复礼啥的,把个人给整得死死的,啥也不能干,社会也得不到真正的大发展。

这把窦太后她爹窦武窦老爷子整家装病去了,汉灵帝刘宏又琢磨起窦太后来了。为啥呢,他特别恨这窦太后。他不是窦太后的孩子啊,但窦太后非逼着他管她叫妈,所以他心里老不得劲了。有一天,刘宏就跟窦太后说了:“妈,你有几个名字?”窦太后不明白啊,就说:”我只有一个名字呀!”刘宏说:“你咋这么能骗人呢?你不还叫淘气吗?”窦太后很生气:“你这孩子咋瞎掰呢?谁说我叫淘气了?谁说的?啊?”刘宏就说了:“我窦姥爷,也就是你爸,咋老说我是淘气的孩子呢?”

就这么着,窦太后还有她爹窦武啥的,觉得刘宏这孩子不咋地儿。这才多大点玩意啊,就这么能祸害人了,这要是长大了,自个儿掌权了,还能有自个儿的好啊?就寻思着要把刘宏也给整死,再换个笨了喀痴的,当这个皇帝。但还没等他们动手呢,有人向他们先下手了。

咱前边说过,汉桓帝刘志,对那些太监是贼拉的好,又是封候,又是给官的。但刘志一死,窦太后掌权之后,就没这些太监们啥事了。

窦太后得向着家里人啊,封老爹窦武为闻喜侯,还有啥啥各种亲戚,也都这候那官的,把这权力都给捞过来了。太监们不服啊,就在宫里向窦太后献殷勤,把个窦太后伺候的舒服的,于是又有了抬头的可能。这时窦太后的老爹窦武不高兴了,这刚刚手握大权没几天,咋又得听太监的了?就和陈番商量,要用武力把宦官集团一网打尽。但这事还没开始干呢,就叫太监们知道了。这太监多狠啊,唱着“该出手时就出手哇”,风风火火就开始闯皇宫了。

这些太监先把汉灵帝刘宏整来,拿着宝剑给他们开道。然后又假传圣旨,要把窦武一帮子人都逮起来。窦武他们也不干啊,说这是假传圣旨,是胡说八道,也整了几千兵马,跑到了一个叫都亭的地方,准备造反。这里头最没用的是陈蕃,要不咋说书生造反,十年不成呢?还有人说百无一用是书生呢?他一听说宫廷政变了,也不寻思寻思,领着八十多个社科院博士(太学生)啥的,拿着兵器就冲宫里去了。结果叫太监的军队打了个啥也不是,陈蕃也被逮起来了,当天就在监狱里给折磨死了。

第二天,太监(宦官)带领的宫廷禁卫军(虎贲羽林军),包围了窦太后的老爹窦武等窦家亲属,全部砍头。还把窦太后整到南宫去了,把老窦家的门生、旧属,一律免官,永不录用。

太监(宦官)集团取得了宫廷政变的胜利,也就等于取得了朝廷的权力。汉灵帝刘宏呢,还是个木偶,不过这回牵线的人从外戚变成了宦官。刘宏还是个孩子呢,这一年(公元168年)不过才十三岁,除听喝还能有啥呢?要是像质帝刘缵那样,骂什么拨扈将军啥,气儿是出了,但有啥用呢?还不得叫人给喂毒药啊?所以灵帝刘宏也只有乖乖的听话。

关注《历史有坑请注意》,《<史记>中的马屁》,长篇连载,每日更新,精彩无限。

真心建议大家关注下《历史有坑请注意》,因为是连载,所以很多内容很难在一章内说明白,不看上下文,就是一头雾水。更何况阿元还会有更多的精采内容上线,《爆笑三国》为您解读说阿斗到底是不是个笨蛋?诸葛亮是个阴谋家还是个伟大的统帅?刘备到底是英雄还是狗熊?关羽是高大尚的英雄,还是道德低下的混蛋?是诸葛亮还是刘备干掉的关羽等等迷题;如何教育孩子,阿元与您交流陪伴孩子成长的感受。

《历史有坑请注意》,欢迎您的光临。

希望大家在阅读后顺便点“在看”和转发,以示鼓励!一个人长期坚持原创真的很不容易,坚持是一种信仰,专注是一种态度!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