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高考作文全国试卷中,提到了春秋战国的一段典故:春秋末年,周王室衰微,诸侯国争权夺利,齐国实力较强。鲍叔牙把自己的好友管仲推荐给齐桓公,管仲任相,一起辅佐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成就了齐桓公的春秋霸业。
其实,齐国先后有两个“齐桓公”,一个是春秋霸主的齐桓公,另一位是战国时代的齐桓公。
“巧言令色,鲜亦仁矣”
春秋时期的齐桓公名叫姜小白,是姜太公的子孙。
作为春秋五霸的第一霸,这位齐桓公的知名度很高,事迹流传也很广。
然而, 齐桓公的晚年任用身边三个奸佞小人为臣。
其实,管仲在临死前已经交代齐桓公:“易牙、竖貂、开方这三个人,绝不可近,近必误国。”
管仲死后,齐桓公迫于压力,不得不将易牙、竖貂、开方三人免职。但长期见不到三位宠臣,齐桓公感到食不甘味、夜不能寝、面无笑颜、口无好语。过了不久,又将这三人召回复职。
三人回宫后,便沆瀣一气,朋比为奸,培养奸佞,打击忠良。后来齐桓公病重,他们用桓公的名义张贴了一张布告,禁止任何人入宫,又在桓公寝室周围筑起三丈高的围墙,不给送饭送水,终于把桓公活活饿死在宫禁中,六十七天无人过问。
可怜齐桓公小白开明一世,称霸一方,到晚年却糊涂一时、惨烈收场。齐桓公之后,齐国五公子互相攻打对方,齐国一片混乱。
无论普通人,还是君主,多爱听奉承讨好之语,也常陷入“画龙画虎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的迷局之中。
对此现象,孔子早就有过警示“巧言令色,鲜亦仁矣!”过分的热情,过分的迎合,过分的奉承,隐隐约约之中透出一种虚伪与做作,以及图谋不轨的野心。
对于这一点,管仲及其左右许多大臣都看出来了,惟独身居高位的齐桓公却“雾里看花看不透”,其晚年悲剧当然是自作自受,是行为作用与反作用的必然结果。
然而,齐桓公晚年的悲剧,也像长鸣的警钟在敲打着世人:
奉承迎合是毒,取悦谄媚是奸,看人当看心地,信人莫信美言!
稷下学宫 百家争鸣
战国时期的齐桓公,名叫“田午”,是田姓家族取代姜姓家族夺取齐国之后的第三位君主。
他虽然没有成为霸主,但是却推动了一件名垂青史的大事,这件大事即是“稷下学宫”。
稷下学宫,是世界上第一所由官方举办、私家主持的特殊形式的高等学府,具有学术和政治的双重性质。它的创建者就是齐桓公田午。
“齐桓公(田午)立稷下之宫,设大夫之号,招致贤人尊宠之。”(徐干《中论·亡国》)
公元前374年至公元前357年,齐桓公田午在位,稷下学宫即创建于其执政时期。当时,政权有待巩固,人才又十分匮乏,于是齐桓公田午继承齐国尊贤纳士的优良传统,在齐都临淄(今天的山东淄博)的稷门附近建起了巍峨的学宫。
“稷下学宫”的老师称为“稷下先生”,可以兼任齐国政权的智囊团成员,也可以自行著书立说,广收门徒(誉为“稷下学士”),进行学术研究。
“稷下学宫”成为齐国的金字招牌,得到政策上的优待和支持。在灵活而又机动的教育理念支撑下,稷下学宫一时教学相长,迅速成为战国时期各学派交流荟萃之地,营造了"百家争鸣"的浓厚学术氛围。
著名的孟子就曾在稷下学宫丰富完善儒家学说。荀子更是三次出任校长。
“稷下学宫”最兴盛时,云集了儒、道、法、农、名、兵、阴阳等各家各派有影响的学者在这里讲学,发表各自的学术见解,产生了深远影响。
“稷下学宫”大约存在了一百五十多年,齐国被秦灭掉后,“稷下学宫”也随之消失。
孟子:王道与霸道
孟子,孔子之孙子思的再传弟子,曾两次到当时的“稷下学宫”游学:
第一次讲学,孟子倡导"仁政"主张,吸引了邹子使齐,发展阴阳五行学说,成为第一批“稷下先生”。
第二次讲学,孟子在“稷下学宫”宣讲“养浩然之气”的儒家思想,得到齐宣王的尊敬,享受客卿待遇。
齐宣王在位期间,借助强大的经济军事实力,一心想称霸中原,完成统一中国的大业。为此,他大办稷下学宫,为稷下学者提供优厚的物质与政治待遇,由此,吸引了众多的天下贤士汇集于稷下。这一时期的稷下学宫,在其辉煌的历程中,发展到最高峰。
孟子与齐宣王之间有过这样一次精彩对话。
齐宣王问曰:“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
孟子对曰:“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无以,则王乎?”
齐宣王曾与孟子讨论国事,向孟子讨教春秋五霸中的齐桓公与晋文公的事迹。然而,孟子对此不以为然,以“臣未之闻也”来答复齐宣王。
齐宣王满心期待,想着孟子能够讲讲祖先过去的光辉事迹,没想到,孟子给了这样一记闷棍。
孟子的理由是:孔门弟子没有人记述齐桓公、晋文公的事迹,所以后世没有留下传说。如果非要说说的话,让我们谈谈如何行王道吧!
对此,阳明先生也做过如下评述:
圣人述六经,只是要正人心,只是要存天理、去人欲,于存天理、去人欲之事,则尝言之。或因人请问,各随分量而说,亦不肯多道,恐人专求之言语,故曰“予欲无言”。若是一切纵人欲、灭天理的事,又安肯详以示人?是长乱导奸也。故孟子云:“仲尼之门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此便是孔门家法。(摘自《传习录》)
意思是,圣人作经,只是要正人心,存天理,去人欲。对于那些“纵人欲、灭天理”的事,不肯详细展示于世人,避免长乱导奸。所以,孔子在传述六经时的原则即是删繁就简、返璞归真、抑恶扬善。这即是孔门家法。
那么,什么是“纵人欲、灭天理”的事情?在孟子看来,齐桓公也好、晋文公也好,虽然都曾是一代霸主,但他们发心是出于功利,行的是霸道,推崇的是以武力与谋术征服四方,并非王道,因此春秋五霸的事迹不值得后人传播和弘扬。
孟子主张“王道”,王道推崇以仁德诚服天下,霸道则推行以武力征服。在孟子眼里,整个春秋时代是仁义和王道流失最严重的阶段,所以他提出“春秋无义战”的观点。
孟子既然不认同齐桓公,对于桓公的心腹谋臣管仲,也并不推崇。
孟子与弟子公孙丑有过这样一段对话:
曰:“管仲以其君霸,晏子以其君显。管仲、晏子犹不足为与?”
曰:“以齐王,由反手也。”
公孙丑说:“管仲辅佐桓公称霸天下,晏子辅佐景公名扬诸侯。难道管仲、晏子不值得相比吗?”
孟子说:“以齐国的实力用王道来统一天下,易如反掌。”
孟子认为,在齐桓公事业鼎盛时期,管仲原本有机会辅佐齐桓公完成华夏一统,进而推行王道。凭借管仲的才能,以及当时的齐国实力,可以在历史上谱写更华美的篇章。只可惜,管仲的志向不够远大,只是辅佐齐桓公游走在春秋五霸的位置上罢了。
孔子对于管仲亦有同样评价。
孔子评“管仲之器小哉”
子曰:“管仲之器小哉!”
孔子常说“君子不器”,认为管仲尚属小器,不成大事!
那么,何为大事?
据《史记》“管仲世所谓贤臣,然孔子小之。岂以为周道衰微,桓公既贤,而不勉之至王,乃称霸哉?”
管仲是世人所说的贤臣,然而孔子却小看他,是因为周朝统治衰微,桓公既然贤明,管仲不勉励他实行王道,却辅佐他只称霸主,未免落入了小器。
当然,孔子也对管仲的才能做了以下正面肯定。
“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孔子说:“桓公多次召集各诸侯国的盟会,不用武力,都是管仲的力量啊。这就是他的仁德,这就是他的仁德。”
从以上看出,孔子与孟子的观点一致,都认为以管仲之才、以齐国之力,本可大行王道于天下,但君臣均无大志,却只是争霸于诸侯之间。
假如历史能够重演,如果管仲生前能够得遇孔子或孟子两位圣贤(管仲生于春秋早期,孔子生于春秋晚期,孟子生于战国时代,所以三位没有机会见面交流),并且听闻圣道,想必以他的聪明睿智,必定能够从善如流,拜孔子、孟子为师,从而辅佐齐桓公行王道于天下,以仁政爱民赢得天下!
孟子一生主张“仁政爱民”,是真正具有“兼济天下”情怀的大仁大义之圣贤。“仁”正是儒家思想的精髓!孔子曰:“民之于仁,甚于水火!” 老百姓对于仁德的需要,比对于水火的需要还急切啊!
孔子孟子两位圣人,携手开创了辉映千年的儒家思想史。
今天我们学习中华文化,正是要在心灵深处建设心灵品质,发扬心中的仁德,从而拥有幸福成功的人生。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