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合百家精华,骑兵战术结晶,东罗马帝国铁骑如何作战?

集合百家精华,骑兵战术结晶,东罗马帝国铁骑如何作战?

首页战争策略帝国冲锋罗马防御更新时间:2024-05-07

东罗马帝国,即常被人们熟知的拜占庭帝国,是强大的统一罗马帝国的延续。与罗马帝国不同,捍卫这个延续近千年的国家的武力,不再是执方盾、持短剑的重步兵,而是骑骏马、舞长枪的骑兵。虽然曾经以纪律和战术见长的罗马军团已经在历史长河中消失了,并且他们的后继者东罗马步兵们也沦为纪律涣散、反应迟钝的二流军队,但是,罗马军团的特质,却在东罗马铁骑身上得到了继承。于公元5世纪末成型的东罗马骑兵的战术与特质,使得他们成为当时西方世界一支悍勇而可畏的军事力量。

列队的东罗马帝国骑兵,注意后排骑兵有配备弓箭

东罗马骑兵,是一支打破人们对西方骑兵刻板印象的军队,这不仅是因为他们的战术与我们在许多影视文艺作品了西方骑兵一窝蜂式的冲锋不同,而且他们的装备也和只配备长枪盾牌等近战武器的西欧同行们大相径庭。由于地处欧亚大陆交界,东罗马帝国拥有和许多国家以及民族交战的经验,于是,他们也慢慢将各个敌人的优势装备于自身。东罗马骑兵配备如同萨珊波斯帝国骑兵的重装甲,并且向曾经大败过自己的哥特骑兵学习骑枪和盾牌在战马上的使用技巧,同时又受到匈人、阿瓦尔人等游牧民族的影响,让几乎所有骑兵都配备弓箭,在这种综合体系下,东罗马骑兵的战术也变得非常独特。

一名东罗马骑射手

对于东罗马骑兵而言,有一种情况往往很难发生,那就是遭到敌人的骑射打击。东罗马骑兵是那个时代少有的、大多数士兵使用弓箭作战的骑兵力量,很多士兵都能熟练进行移动射击等游牧骑射技能,因此在很多时候,一些数量相当的游牧民族军队,在与东罗马人作战时,甚至可能会遇到比己方更为密集的箭雨袭击,对于这一点,曾经与东罗马军队大战的阿拉伯人应该深有感触。在著名的雅穆克战役中,虽然阿拉伯人取得了最终胜利,但是东罗马军队曾经在战斗第四天,凭借着弓骑兵的贴近密集射击,将阿拉伯人的阵线彻底压制,以至于古代阿拉伯人称这一天为“失明之日”,因为太多倒霉的阿拉伯人士兵就因为东罗马骑射手而失去了双眼,当然,他们还是比当场被射死的人好了个不少。顺便一提,阿拉伯人之所以没有利用步弓手反击,是因为在前三天的战斗中,他们的步弓手就被东罗马骑射手全部消灭了。

同时装备长枪和弓箭的东罗马骑兵

更有意思的是,虽然善于利用弓箭攻击,但是东罗马骑兵却不害怕对方骑兵的正面进攻,这是因为,他们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切换武器,掏出自己的长枪发动冲刺。在那个时代,如果你看到一支行军的部队,如果里面的骑兵们将自己的弓箭放到战马上的弓囊里,然后把背上的长枪取下来双手拿着,随后又放回后背,再掏出弓箭搭好箭,一直反复这一系列动作,可别认为是他们失心疯了,这肯定是一群东罗马骑兵,而这就是他们日常的一个训练。事实上,正是由于这样长时间日积月累的训练,使得东罗马骑兵能够以极快的速度切换武器,在名将纳尔西斯对战法兰克人时,东罗马骑兵甚至在冲锋中不断射击,迫使后者不能排列为密集阵型,几乎要快撞上敌人时才迅速掏出长枪,成功给予法兰克人重创。

单个骑兵拥有如此高素质的东罗马军队,战术层面上也没有因此松懈,并且,他们在这个方面还继承了曾经威名赫赫的罗马军团的特质,那就是科学合理的阵线布置。很多影视剧里,骑兵往往都会排列为一条漫长又单薄的阵线,就连进攻时也是这样,真实情况自然是完全相反的。在战场上,东罗马帝国骑兵军阵至少会拥有两条战线,彼此之间至少保持一“箭”,即280米左右的距离。将战力分为两线布置,表面下削弱了第一线的战斗力,不利于骑兵冲击,但对于实战中东罗马的敌人而言,这一招却相当险恶。

配属在前列骑兵阵线的全具装骑兵

两线排列,在第一线骑兵取得近身战胜利时,第二线骑兵部队只会跟着行动,没有其他表现,但在战况胶着时,第二线就可以在敌人与第一线部队交战疲惫后,以体力饱满的状态去收拾敌人,而在第一线一触即溃的情况下,第二线部队不仅可以拦住后退的第一线部队的逃兵,还能拉着逃跑的战友发动冲锋,而此前相隔的280米距离,也能满足全副武装的战马加速,此时,敌人的步兵和骑兵大多还在第一线部队所在地厮*,并且往往阵型相对散乱,因此,第二线一次冲锋,往往能起到摧枯拉朽的效果。而即使在最糟糕的情况下,第二线部队至少还能维持阵线,以保证逃到背后的溃败友军重整。

而第一线部队,东罗马人也会在这里使一个小花招,第一线部队往往会分为3个部分,通常情况下,每个部分人数相当,他们之间,会安排大概各部分宽度四分之一左右的间隙,这是为了避免每个部分过于靠近,从而导致指挥混乱和可能伴随的踩踏等等。不过,这样一来,第一线就会出现缺口,这时候,东罗马人就会让一些未编入第一线三个部分的骑兵战队排成一排填补位置,这样从敌人那边看来,很多时候就不能直观地发现缺口,并且往往会误判东罗马军队人数,将几乎毫无纵深可言的战队也算成大部队。而在真正发动进攻时,这些填补间隙用的战队会离开,而第一线主力会向中央密集排列,间隙自然也就没了。这种间隙在第二线也存在,不过他们的作用主要是用来拦住溃逃的士兵,以及在第一线部队后撤时放出通道以供通行。

迂回部队图示,注意图中仅包含双方一线队伍,并且没有伏击部队

而除了两线排列之外,东罗马骑兵还会在第一线其中一侧安插迂回用的骑兵战队,另一侧则安排侧卫部队。实战中,根据敌人的动向,这两只部队有时会身份互换,负责侧卫的部队,需要时刻将自己的正面朝向敌人侧翼的部队,防止对方迂回,而己方的迂回部队,则会躲藏在第一线部队的后方,寻找战机,试图绕到敌军最后一条战线的侧面或者背后发动攻击,攻势会从敌军阵线的边缘开始,迂回部队一旦发现遭到打击的敌人溃散,将会选择靠近敌人战线中心的临近部队进行下一步攻击,直到敌人的整条战线都崩溃。

有意思的是,东罗马人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会将迂回部队根据编制分为数个营,一个营大约300~400人,但是,只会高举起一个营的军旗,另一个营的军旗则平举隐蔽,等到发动攻击时,才将所有军旗高举,达到欺骗并惊吓敌人的作用。

伏击部队成员往往是精挑细选出来的

除此之外,在远离大部队的位置,还会有一小队东罗马骑兵待命,他们常常被称为“伏击部队”,不过,跟我们常规认识的打埋伏不同,这支部队并不是在原地等待敌人到附近才出击,他们往往会在距离敌人侧翼6、700米左右的距离隐蔽,等待敌人最后的战线经过,并且敌人即将与己方主力交战时才出现在战场上并发动攻击。由于伏击部队远离大部队,士兵会面临更大的危险,因此这些人大多是精挑细选出来的。

必须要提的是,因为侧卫、迂回部队和伏击部队数量稀少却又起到决胜的关键作用,因此,为了保密,在日常的训练中,他们往往会单独训练,实际上,有时候第一线部队和第二线部队甚至也不会在一起训练。

而在更加微观的层面,东罗马骑兵同样讲究。在实际作战中,东罗马骑兵会以“营”这一最小的组织单位行动,骑兵营往往拥有至少300名骑兵,而且他们的排列也很有意思。骑兵营中,拥有不同类别的骑兵,根据武器装备,他们被安排在骑兵营的不同位置,第一排和第二排都是枪骑兵,第三排和第四排则是骑射手,他们没有长枪和盾牌,最后一排同样是骑射手,不过,他们配备盾牌以防止从背后出现的敌人突袭,至于中间的部队,则没有固定的要求。之所以会这样安排,是因为东罗马将军们发现,骑兵冲锋时,后面几排的士兵的长枪,往往伸不到第一排骑兵前面,因此在实战中就没有什么作用了。

只有前排士兵会使用长枪冲锋

骑兵营在发动攻击前,会呈现一个相当松散的阵型,保证每个骑兵都可以原地调转马头,在营长下令“以疏开队形前进”后,骑兵营会保持这个阵型前进,这样可以保证军队从远处看显得规模浩大,以震慑敌军。而为了造成敌军心理恐惧,第一排的士兵往往是挑选出来的勇士,并且装备上最为华丽,同时,在整个前进的过程中,东罗马骑兵不会发出战吼,而是全员沉默以降低战马失控的可能性,并且降低一些新兵的恐惧感。等到距离敌军大概1里时,营长会下令“向中央靠拢”,这时,骑兵会缩短左右间距聚拢。而等到敌我距离缩短到700~800米时,营长会下令“密集队形”,实际上,这就相当于是下令攻击,此时,骑兵营全员开始向前靠拢,呈现密集队形,所有装备弓箭的士兵会开始曲射,前方敌军会遭到致命的箭雨袭击,大多数士气不够高昂的敌人会因为害怕中箭而松开阵型,而骑兵营前方的士兵会在此时快速切换为长枪,发动持枪冲锋,直到这时,后排的士兵才会发出战吼以鼓舞接战的士兵。

东罗马骑兵相比西欧骑士而言非常擅长骑射

全方面结合、思考缜密、科学有序的战术,极大程度地保证了东罗马帝国主力军-骑兵的战斗能力,使得东罗马帝国骑兵拥有和罗马军团一样的强悍实力,因此,直到公元1071年的曼齐刻尔特战役为止,东罗马帝国骑兵在对外战争中,确实做到了胜多败少,在包括阿拉伯人在内的强敌包裹之下保证了东罗马帝国的存续。

曼齐刻尔特战役终结了横行数百年的东罗马骑兵

但是,这一系列战术也有致命的缺陷,正是一整套战术的繁琐,以及需要长久训练的特点,在著名的曼齐刻尔特战败以后,由于许多部队被成建制地消灭,东罗马帝国再也无法快速训练出能够发挥这套战术的军队,因此,很快,这些战术就从实战中消失了,仅仅只剩下了记录东罗马帝国军队的史料和古老的帝国军事手册。

而对于东罗马骑兵战术的评价,曾撰写《西洋世界军事史》的军事理论家约翰·富勒给予了高度评价,“罗马人在军事理论上的成就,西欧人直到18世纪都无法与之比肩。”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