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君主制国家中,一位明君对国家与国民都至关重要。内政清明,百姓富足。外能守御敌国,内能安定黎庶。勤政、兼听等等,都是一位“明君”的标准。
“明君”之上是对皇帝的更高要求,不仅要管理好内政塑造盛世,还要求统治者能对外开疆拓土,将周围的一众国家都收服使之臣属。能达到此要求者,就会获得“大帝”的美称。中外历史上能称得上大帝的并不多,而苏莱曼大帝就是其中够资格的一位。
一、苏莱曼大帝的一生苏莱曼大帝,又称苏莱曼一世。全名苏莱曼·本·赛利姆·本·巴耶济德。1494年出生于黑海的沿岸城市特拉布松,1566年去世。苏莱曼一世是奥斯曼帝国的第十任“苏丹”,也就是国家元首。同时兼任伊斯兰教的哈里发,也就是宗教领袖,类似于“教主”。苏莱曼一世在位期间国家兴盛,版图大张,因此被冠以“大帝”之名。同时期的中国正处于明朝时期。
1.政治历练
因为祖父是奥斯曼帝国的皇帝,所以还是少年的苏莱曼就被派遣到地方当官儿历练。1509年,15岁的苏莱曼成为了卡法城的总督。出生于皇族世家的苏莱曼没什么实际的治理能力,政治经验也有限,所以在卡法城当总督的这段日子没什么亮眼的表现。但苏莱曼很有天分,在卡法城快速吸取经验,进步很快。1512年,其父赛利姆一世上位,让他治理伊斯坦布尔和埃迪尔内,并在5年后授予他马尼萨总督之职。
2.平稳的上台之路
苏莱曼的父亲赛利姆即位仅8年就去世了,权力非常平稳地过渡到了苏莱曼手中,而这是十分难得的。自古以来,皇位的更替无不激起腥风血雨,在奥斯曼帝国就更是如此。他的父亲赛利姆一世即位时就是凭借兵变,以武力相逼迫使其父退位。之后为了巩固皇位*死了他的父亲和兄弟,受牵连而被*死的其他人员也超过4万人。
不过苏莱曼平稳嗣位也不是因为兄友弟恭,而是赛利姆一世在选定苏莱曼为皇太子后就将其他儿子一并*掉了……可能是看在赛利姆一世还算是个好皇帝的份上,安拉保佑,继任者苏莱曼不仅安全地继承皇位传承血脉,还为奥斯曼帝国立下了不朽功勋。
二、惊世之剑——苏莱曼的赫赫"武功"苏莱曼不是汉武帝那样策划战争的君主,而是像唐太宗明成祖一般喜欢御驾亲征的皇帝。为了开疆拓土,苏莱曼先后13次亲自率兵征战沙场。
1.征战之旅
1521年,大马士革发生叛乱,苏莱曼派军队以雷霆之势将其镇压,并在同年发兵讨伐匈牙利人,开始了奥斯曼帝国在苏莱曼时代向外扩张的脚步。
即位的第三年,苏莱曼就率领十万奥斯曼大军北上,攻取了重镇贝尔格莱德。而贝尔格莱德处于巴尔干半岛的中心地带,是欧洲地区抵御奥斯曼人入侵的桥头堡。贝尔格莱德的攻占为苏莱曼打开了北伐欧洲的大门。在北伐途中,罗德岛成为其最难啃的一块骨头。在苏莱曼一世十万大军的团团包围之下,仍然用了整整九个月才将罗德岛拿下,而岛上的守军仅仅只有六千人。罗德岛之战也被认为是苏莱曼大帝征战生涯中的污点之一。
1526年,苏莱曼再次御驾亲征。此次刀锋所指,正是1521年就开始对付的匈牙利人。苏莱曼亲征,匈牙利人的抵抗很快就被粉碎。双方在莫哈奇交战,匈牙利军队主力被全歼,匈牙利国王本人也在交战时战死。因战役地点位于莫哈奇,此战被称为莫哈奇之战。匈牙利人被消灭对奥斯曼帝国有很大的意义,在以后四处征战的日子里就不用担心有人在后方捅刀子了。
1529年,苏莱曼率军越过多瑙河占领了布达城。布达城曾经就被奥斯曼占领,但后来又被人夺走。占领布达后奥斯曼军队继续前进,包围了维也纳,就是欧洲历史上著名的“维也纳之围”。维也纳之围震惊了整个欧洲,虽然苏莱曼大帝并未拿下维也纳,但他明晰地显示出奥斯曼帝国北上统治欧洲的野心,也标志着奥斯曼对西方世界的军事威胁到达了顶峰。1532年,奥斯曼再次试图攻占维也纳,但这次苏莱曼的大军还没到达维也纳就撤退了。
在奥斯曼之前,波斯曾是伊斯兰世界的霸主。三百斯巴达勇士大战薛西斯十万大军的故事很多人都知道。而波斯能打到希腊也证明了其国力的强盛,所以奥斯曼崛起时波斯虽然已经衰落,但仍然有人对其伊斯兰领袖的地位深信不疑。如果奥斯曼想在伊斯兰世界中成为“王”,就必须击败波斯以显示地位。
1533年,苏莱曼派遣大维齐尔帕尔加勒·易普拉辛帕夏率军东向攻伐波斯。进入亚洲后,奥斯曼大军一鼓作气攻破了比特丽丝,还顺利地将波斯故都大不里士收入囊中。1534年,苏莱曼亲自领兵与易普拉辛会合(注:大维齐尔是官职名),向波斯内地推进。波斯国王塔赫玛斯普一世深知奥斯曼军队的强大一退再退,始终避免与奥斯曼发生正面战斗。
这种战略是正确的,苏莱曼不愿在冬天补给线过长的情况下冒险与波斯一战,于是转而挥师伊拉克。当奥斯曼大军兵临巴格达时,波斯总督开城投降。自此,奥斯曼在伊斯兰世界的领袖地位与阿巴斯王朝继承者的身份再无人怀疑。
苏莱曼的武功之盛,亲历的战争之多,并非这一篇粗陋之文可完全表现。即使是死亡,苏莱曼也死在了征战之途:在1566年出征匈牙利途中病死。
三、征战狂人的治国文道相比于其赫赫有名的征伐之路,苏莱曼对国家的“文治”多少显得有些失色。就像提到汉武帝,每个人都能想到他“寇可往,朕亦可往”的驱虏豪情,却很少有人了解他在国家治理方面的功绩。因为武功的繁盛“文治”被掩盖,苏莱曼的“文治”也近乎如此。而实际上,苏莱曼的治国之策与本身的文化素养并不低。
1.“卡努尼”苏莱曼
苏莱曼在奥斯曼帝国内部与东方世界被称为“卡努尼”苏莱曼,卡努尼就是立法者的意思。
随着奥斯曼的疆土不断扩大,治理起来的难度也随之增加。各种问题诸如征服地设立的临时机构、国内各民族的矛盾、土地制度与税收政策等等都相当混乱,大量的问题摆在这位年轻的统治者面前等着他解决。
苏莱曼受过良好的教育,他有信心也有能力做好这件事。出生于叙利亚的一位法学家受到他的赏识。1530年,哈来曼主编的法典《群河总汇》完成。虽然从书名来看它更像一本地理书籍,但这本法典囊括了民事、刑事、宗教、司法、行政等各个方面,是一部较为完善的法典。它是苏莱曼时期的主流法典,作为官方教材在法律学校中使用。
除《群河总汇》外,还有其它的法典陆续颁布:如《埃及法典》《苏莱曼刑法典》《苏莱曼法典》《奥斯曼皇家法典》《桑贾克法典》《律书》等。在立法过程中最难得的应该是在战争期间,奥斯曼人也没有停下修法的脚步。
2.诗人苏莱曼
苏莱曼本身的受教育层次是很高的,因此他本人也有较好的文学修养。与常人想象的不同,这位喜好御驾亲征的皇帝并不魁梧。见过苏莱曼的人都说他虽然身高很高,但其实是蛮瘦弱的样子。一眼看上去不像一个赫赫有名的君王,反倒是像个知识青年。
苏莱曼爱好写诗,他非常爱她的妻子,所以他的诗也大都围绕妻子来写。节选一段他的作品:
“我寂寞壁龛的宝座、我的爱、我的月光。
我最真诚的朋友、我的知己、我存在的理由、我的苏丹、我唯一的爱。美人中最美的人…… ”。
因为苏莱曼对文学的喜爱,所以他本人对文化事业也十分地宽容。这段时期的文学、艺术、哲学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升,诞生了许多有名的大家。
总结:苏莱曼在西方被誉为“苏莱曼大帝”,是因为在他率领下的奥斯曼帝国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受到了西方的崇拜与畏惧。在伊斯兰世界中,自攻伐波斯之后他就成了无可争议的领袖,阿巴斯王朝的继承者。伊斯兰崇拜苏莱曼,视其为神一般的精神领袖。
而在土耳其国内,“卡努尼苏莱曼”是人们普遍对这位皇帝的称呼。他颁布了数部优良的法典,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法律体系。他提倡教育,兴办农业,让这个国家富饶。他是这个国家的人民所敬仰的*。除此之外,苏莱曼还是个优秀的诗人。
在苏莱曼一世统治期间,文治武功都有很大的成就。国力强盛,打遍欧洲无敌手。经济富裕,人民幸福,是有名的盛世。
参考文献:《阿拉伯世界》
《历史上的伊斯兰》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