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美国在日本投放了2颗原子弹,人类战争由此进入核武器时代,核战的阴霾也笼罩着全人类。二战结束后以苏联和美国为主的两大阵营由于意识形态不同开始走向对抗。此后双方更是不断在核弹及运载平台上下功夫,军备竞赛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美国甚至多场局部战争中也有使用核武器来给敌方造成重大*伤的想法。
▲“铬穹顶行动”飞行路径。
美国以苏联为假想敌,想方设法提高率先摧毁并阻止对方实施核打击的能力。由于当时无法有效探测到对方核导弹的来袭,为在遭到核打击时能够迅速组织反击,轰炸机飞行员出身的托马斯·S·鲍尔将军提议组建B-52轰炸机机队,保证24小时都有B-52轰炸机保持飞行状态,以便随时对苏联发起核打击,整个项目计划称为“铬穹顶行动”。1958年9月到12月,美国战略空军司令部先进行了一项名为“抢先行动”的试验,完成了不间断空中预警的可行性。之后从1960年到1968年间,每天有12架B-52轰炸机携带核弹沿着美国到格陵兰岛、美国到西欧的预定航线来回飞行。
可如此高强度的飞行哪怕是变形金刚也迟早会出问题的,1961年到1966年就有4架携带核弹的B-52轰炸机坠毁。虽然在这期间弹道导弹预警系统已开始运行,但美国依然坚持让该项目继续进行下去。1968年1月21日,1架携带4枚B-28战术核弹的B-52轰炸机在丹麦领空因机舱起火而坠毁,促使美国下定决心结束“铬穹顶行动”。
1969年,美国已陷入越南战争的泥潭无法自拔,而且无法依靠常规战争取胜。为改变这种被动局面,信奉狂人理论的尼克松再次想起了手中的核大棒,着手开始推动“巨枪行动”。1969年10月27日,美国计划组织18架B-52轰炸机以升级战争为手段,迫使北越及背后的苏联回到谈判桌上来,不过这项行动最终在10月30日取消。
▲EC-135指挥机。
与“铬穹顶”几乎同时开启的还有一项名为“窥镜”的军事行动,这一行动也由美国战略空军司令部负责,下设11架EC-135组成的指挥机机队,通过轮流执行任务的方式保证365天、24小时都有指挥机在天上飞行。EC-135指挥机设有“机载发射控制系统”(ALCS),能够远程遥控发射“民兵”洲际弹道导弹,确保美国遭到核弹攻击之后依然能够实施核反击。EC-135战略指挥机上面的工作人员被称为“空中紧急行动官”(AEAO),1架EC-135指挥机上面搭载大约30名工作人员,其中20人负责指挥系统,10人负责飞机的正常运行。EC-135机队在空中执勤连续29年,一直到1990年7月24日才结束了不间断空中指挥飞行。
▲E-4指挥机。
1989年8月3日起,E-6指挥机开始取代EC-135成为了美国新一代空中指挥所,E-6指挥机代号“水星”,制造数量为16架。除16架E-6指挥机之外,美国还有4架E-4空中指挥机在役,E-4指挥机代号“守夜人”。E-4指挥机行政级别更高,作战时由美国总统或副总统或国防部长坐镇指挥,冷战结束前安德鲁斯空军基地有1架E-4指挥机长期驻扎,目的就是为了爆发重大危机时让总统第一时间登机升空指挥战争。转眼间到了1994年,鉴于核大战爆发的可能性降低,E-4开始兼顾执行救灾指挥任务。
如今距离二战已经七十多年了,人类也不再像最开始拥有核武器之时常将核打击挂在嘴边,但回顾过去依然能够感受到冷战时期的那份疯狂。
这里是通俗易懂的武器知识/战争历史科普小站,欢迎关注我的*武器小战(wuqixiaozhan)谢谢!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