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懂《郑伯克段于鄢》,我才明白,读书是真有用啊
《郑伯克段于鄢》这篇文章,有很高的历史地位和文学地位。
中国人为什么重视历史,第一当然是因为我们历史长,历史中有足够多的故事,能给我们足够多的经验和教训,不像某些国家只有几百年的历史,历史太短,就不能全面地总结规律;第二是因为,中国的历史都是血的教训,意义重大,只不过,我们在语文课本里、历史课本里学的时候,因为没有社会阅历,看不懂。等我们步入社会,再回头来看历史,才发现中国的历史真是字字泣血,句句如山,早已经把一切都告诉我们了。
扯远了,还是谈一谈《郑伯克段于鄢》中,作者到底给我们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吧。
一、【原文第一段】
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生庄公及共叔段。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爱共叔段,欲立之。亟请于武公,公弗许。
直译就是,姬姓国郑国的国君(名叫姬掘突,也就是)郑武公娶了(姜姓国)申国国君申侯的女儿,这个女人被称作“武姜”,生了两个儿子,一个就是后来的庄公,一个是共叔段。武姜在生庄公的时候,庄公难产,武姜受了很大的惊吓,所以给大儿子庄公起了个小名,叫寤生,而且,武姜对这个大儿子很反感。相反,武姜喜欢自己的小儿子共叔段,想立他为储君,也就是想让小儿子郑武公的接班人。多次向郑武公请示这个想法,郑武公不答应。
这段话里面就有很有意思的故事。
1. 要先讲讲郑国的来历。
郑武公的父亲郑桓公,是郑国的开国国君,名叫姬友(不要想歪了啊,人家真叫这个名字,姬姓,郑氏,名友,受封前称王子友),是周宣王同父异母的弟弟。郑桓公在公元前806年,被分封到荥阳这个地方,建立郑国。根据《史记·卷四十二·郑世家第十二》记载“宣王立二十二年,友初封于郑。封三十三岁,百姓皆便爱之。”这位姬友同志挺有政治手腕的,作为开国国君,治理国家能够得到人民的爱戴。于是呢,被自己的侄子周幽王(也就是烽火戏诸侯的主角)召回王室,担任司徒。
这位司徒回到周王室,发现自己这个侄子不大行啊,宠爱褒姒,而且诸侯逐渐开始有反叛的苗头。所以,郑桓公开始给自己留后路了。具体做了两件事:第一件是把郑国向东迁到虢、郐这个地方,这两个地方的国君向这位朝中大佬、天子的亲叔叔献上了十座城池,于是郑国就在这个地方扎下根来。第二件事,郑桓公让自己的儿子姬掘突向当时的太子宜臼靠拢。后面我们就能看到郑桓公的英明之处,这位开国国君指导自己儿子玩儿政治投机是一把好手。
2. 郑武公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老国君郑桓公安排完后路,第二年,周幽王就惹出了乱子。为了赢得美人褒姒的一笑,烽火戏诸侯,并且还要废黜了申侯的女儿王后、外孙太子姬宜臼,而改立褒姒母子为王后和太子,所以申侯一气之下,起兵反叛,联合缯国、犬戎攻打周幽王。在这场叛乱中,周幽王和郑桓公一同被*。郑桓公去世之后,儿子郑武公继位,正式登上政治舞台。这位郑武公上任*第一件大事,就是联合秦襄公、晋文侯、卫武公拨乱反正,拥立原来的太子宜臼登基,史称“周平王”。郑武公号召郑国的国民,帮助周平王将王室向东搬迁到洛邑,从此,中国历史进入了东周时代。
郑武公这么卖力给周平王干活,得到了什么好处呢?郑武公又被封为司徒,也就是继承了老父亲的官职。郑武公和自己的儿子郑庄公都被周王室封为卿士,可以说,这里郑国的权力有点“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感觉了。这里就能看出提前下注的好处了吧。
3. 郑武公为什么要娶武姜?
申国国君也就是申侯,这个人把犬戎人引进镐京,干掉了自己的女婿周幽王和郑桓公,自己的外孙还当上了周王。因为犬戎人把周王室祸害的太厉害了,老百姓都对申侯这个人比较反感。郑武公呢,不用说了,自己的*父仇人,不共戴天之仇啊。
那郑武公岂不是娶了*父仇人的女儿?
理论上来讲,确实是这样的。史书对这件事没有详细的描述。我想,这肯定是一场政治婚姻,周平王为了控制和约束郑武公,用亲上加亲的借口,让自己的亲姨妈嫁给了自己的叔叔郑武公。这下好了,郑武公给周平王既当叔叔又当姨夫,你还好意思欺负自己的外甥兼侄儿吗?周王都给你指婚了,你说你姬掘突同志能推辞不?所以大概率,郑武公对这桩婚事是不满的,不过为了大局考虑,只能捏着鼻子认了。这估计也为后来郑武公跟周平王交恶埋下了种子。
4. 武姜仗着娘家背景强大,骄横跋扈,对郑国指手画脚。
第一,从一个正常人的角度,母亲生儿子的时候因为难产险些丧命,所以厌恶自己的这个儿子,这也还能理解,但是给自己的儿子起个小名叫“难产”(寤生),是不是就有点过分了?可想而知,后来的郑庄公,对自己这位母后是什么感官了。
第二,在分封制的体制下,立长立嫡,是国家传承的基本原则。西周时代,在立谁为储君的问题上,已有公论。正常情况下,只要庄公没什么大毛病,肯定就是储君的天然人选,哪轮得到武姜一个妇人在这儿说三道四的。在立储这么敏感的问题上,武姜就因为自己的喜好,就想扶小儿子上位,而且,还是屡次请求没有得到准许。
各位看到这儿,大概已经明白,国君的意思已经很清楚了,就是要立自己的大儿子。你武姜请示一次被拒绝后,还不赶快夹起尾巴好好做人,去找自己的大儿子未来的国君弥补一下关系,反而屡次向郑武公提请求,这分明是不把郑武公放在眼里啊。
这说明,郑国上层,存在两个山头,一派是郑武公为首,大儿子郑庄公坚定站自己老爸;另一派是武姜为首,政治诉求是拥立自己的小儿子共叔段当国君,这很有可能是来自武姜的外甥周平王的授意和支持。如果武姜能够成功,其实就相当于周平王这一系实际掌控住了郑国,也就不怕郑国臣大欺君了。
5. 郑国咽不下被干涉内政这口气。
郑武公好歹也是一路*出来的一代雄主,干了不少大事:护送周平王东迁,攻灭东虢国和郐国,吞并周边鄢、蔽、补、丹、依、弢、历、莘八邑。现在看到自己当年拼了老命保下来的周平王不但不对自己这个叔叔感恩戴德,还想着将我郑国纳入你周王室的控制之下,这哪能忍得了?老子现在搞不动你,等老子的儿子搞你。在郑武公的培养之下,儿子郑庄公最终成为一代霸主。
所以就有了《古文观止》的第二篇《周郑交质》。这个故事我们下次再讲,看郑庄公是怎么狠狠打脸周平王的。
二、【原文第二段】
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公曰:“制,岩邑也,虢叔死焉,他邑命。”请京,使居之,谓之京城大叔。祭仲曰:“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将不堪。”公曰:“姜氏欲之,焉辟害?”对曰:“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蔓难图也。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公曰:“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大白话翻译一下:
武姜在郑庄公继位之后,还不死心,想让郑庄公把“制”这个城池分封给自己的小儿子共叔段当领地。郑庄公找了个理由:制这个城池,是险要之地,虢叔就是死在那个地方的,兆头不好,你给弟弟另挑个别的地儿,我都答应。武姜于是请求把京邑分封给共叔段,庄公答应了,于是人们称共叔段为京城太叔。
这时候一位叫祭仲的大臣看不过去了,私底下跟庄公说:一个都市的城墙超过三百丈,这个都市就太大了,将危害到国家安全。按照以前的制度,大的城池不能超过国都的三分之一,中等城池的城墙不能超过国都的五分之一,小城池的城墙不能超过国都的九分之一。现在京邑太大了,分封给共叔段不符合制度,恐怕会给你造成隐患。
庄公手一摊:母后姜氏想这么干,我有什么办法,有害也只能承受了。祭仲说:姜氏胃口太大,没有满足的时候,不如早做谋划,不要让他们的势力膨胀起来,膨胀起来将像藤蔓到处滋生一样难以铲除了。藤蔓都除不干净,更不用说你的亲弟弟了。郑庄公大手一挥:多行不义必自毙,你等着看(我怎么收拾他)就行了。
这段话又讲了什么故事呢?
1. 第一个交锋在于,武姜请求封共叔段到制这个地方。
你武姜是不是有点太蹬鼻子上脸了?太子登基之前你想着废太子,太子登基之后,你仗着自己是太后,不但不夹起尾巴做人,反而找新君给自己小儿子请求封赏,还是一个如此要害的城池,这是想干嘛呀?这不是拿郑庄公当傻子么?
注意了,朋友们,郑庄公继位的时候,只有13岁。13岁的一个孩子, 武姜不拿他当回事儿,也就可以理解了,可能是觉得小孩子好糊弄。
但是,郑庄公能成为春秋一霸,政治天分可能早早就开发出来了。《*1959年12月至1960年2月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谈话记录》中记载,*曾说:春秋时候有个郑庄公,此人很厉害,他对国内斗争和国际斗争都很懂得策略。所以,就是这个13岁的孩子,一眼就看穿了武姜的图谋。
按郑庄公的说法:制,是一个险要的地方。这个地方险要到什么程度呢?地处郑国最北端,北依黄河 ,岸如绝壁,控此一地可制郑国全境,又是东方诸侯通向周王朝首都洛邑的必经之地,是郑国商业发展的重要关口,后世称之为“虎牢关”。
虎牢关这个名字大家可能更熟悉一些,刘邦死守这里连项羽都打不进去,刘邦和项羽在此地“大战七十,小战四十”,三英战吕布也发生在这里,李世民也是在虎牢关一战拿下王世充、窦建德。
1944年,日本人动用铃木旅团步骑五六千人,炮二十余门,战车及装甲车七八十辆,想要攻打虎牢关,被路云亭率领一个营的兵力阻击七天七夜,最后路云亭部以伤亡四百余人的代价,歼敌2500人。(详见荥阳网《虎牢阻击战——虎牢关最后一场大战》)
虎牢关北面是黄河,南边是嵩山,能够通行大军的路就只有一段狭长的河谷地。这么险要的地方,郑庄公心里有数,肯定是不可能给自己这个亲弟弟的。所以“虢叔死焉”,不吉利,只是个堵武姜嘴的借口罢了。我要是给了你这个城池,将来打不下来可怎么办。
郑庄公还来了一句“他邑唯命”,意思是其他地方你指哪儿就是哪儿,都听你的。各位,如果国君跟一个大臣说“我都听你的”,这个大臣就要掂量掂量自己能不能活到明天早上了,你敢给国君下“命”令?
武姜也不知道真傻还是假傻,愣是没听出来郑庄公话语中的不满,再一次向作死的路上迈出了一大步。《古文观止》的作者吴楚材和吴调侯点评“他邑唯命”,说是“四字毒甚”。
2. 第二次交锋在于,武姜请求封共叔段到京邑。
京邑是个什么地方呢?很有可能是整个郑国除了都城新郑之外,最大的城池。城池越大,人口越多,赋税、粮草越多,能够供养的兵马也就越强。所以,武姜之心,简直是路人皆知。更神奇的操作来了,郑庄公同意了这个请求。这里就是郑庄公政治手腕儿高超的地方了。我们一层一层来分析。
第一层,表面上看起来,郑庄公话都已经说出口了:其他地方随便挑。这时候人家真好意思挑最大的地方了,你要是说不给吧,好像国君有点不守承诺的意思,都说君无戏言嘛。所以,看起来,郑庄公是被自己的话逼到了墙角。
第二层,郑庄公通过装傻充愣,瞒过了武姜和共叔段,也养成了共叔段骄傲自大的心理。郑庄公什么都看破了,但是就是不说,也不表现出来,武姜自然被蒙在鼓里,觉得自己这个儿子还是很好拿捏的嘛,连带着,武姜的小儿子也渐渐看不起自己这个哥哥了,觉得自己实力强了之后,完全能够拿下郑国。郑庄公这一下拿捏了人性,骄人之心,把武姜和共叔段吃得死死的。
第三层,郑庄公不是不知道京邑的重要性,这从后面他跟祭仲的对话就能看出来。为什么他还同意把共叔段封到京邑呢?为了郑国表面上的和谐和稳定。要知道,武姜这一派山头可不仅仅是武姜和共叔段两个人,上头还有个周天子呢,下面可能还有支持武姜的文武大臣等势力。一旦这时候就跟武姜撕破脸,两方斗起来,才13岁的郑庄公能不能服众还不知道呢,避免不了郑国混乱衰弱的局面,反而容易让周王室看到机会。所以,也可以称郑庄公这一招是以空间换时间。
第四层,从小被郑武公教育大,郑庄公深刻知道,要执政,最重要的是民心。郑庄公通过忍让,退步,让老百姓和中立派向自己靠拢。老百姓会觉得,人家国君都这么忍让了,你们武姜母子俩还这么得寸进尺,公然违反国家制度(先王之制),实在是太欺负人了。自然而然,时间一长,民意就站在了郑庄公一边。同时,在国际上也拥有了良好的声誉,大家都知道,郑庄公是个孝顺的国君。这样,人设也就立起来了。
相较于这些收获,一个随时能拿回来的京邑,根本什么都不算。为什么说随时能拿回来的京邑呢?我们后面再讨论这个问题。
3. 祭仲与郑庄公的讨论。
祭仲何许人也?这位春秋第一权臣,一生辅佐了郑国的五位国君,他的政治履历长达半个世纪,在郑庄公死之后,祭仲可谓是权势滔天,权力上升到了可以废立国君的地步。
这样一个大臣,私下来向国君阐述自己的忧虑,并指出京城太叔违反了“先王之制”,要求国君早做谋划,除掉京城太叔。看起来像是一个忠诚到不能再忠诚的忠臣。
实际上呢?
我认为,这更像君臣之间的一次试探。都在这玩儿狼人*呢。
大臣明面上是在讲自己为国家担忧,实际上是在投石问路,看看你郑庄公究竟是个什么水平。要是京城太叔这事你都看不出来,没点城府,大臣一讲完你就大惊失色,大呼“这可如何是好”,那人家大臣就明白了,你国君就是个草包而已,指不定这个权臣现在就能放手做大。
这边国君呢,还保持着自己无辜受害者的人设,回了一句:母后想要这样,我有啥办法?你看,一句话,既表明了自己是被动的,是受害者,又暗示了“我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儿,就是演给他们看看”。
祭仲这时候已经把握住了国君的心态,又更近一步:要不咱现在就开始谋划着,除掉他们?这句话,其实是废话。既然郑庄公已经意识到了危害,不可能不严加防备,用不着你祭仲来多这句嘴。那祭仲这句话是表达什么意思呢?一方面,站队表忠心,向国君提出这个建议以表明自己不是武姜的人。另一方面呢,试图进入国君的决策圈子,要是国君能让我来执行这件事,咱祭仲不就成了国君的心腹了吗,帮国君背锅要是成了,可就简在帝心了哇。
4. 郑庄公的经典回答。
郑庄公是怎么回答祭仲的呢?“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这也成为一个中国经典成语。
这句话真的太经典了,很值得细细品味。
第一,郑庄公告诉祭仲,我心里有数,你等着看戏就行了。这句话既显示了帝王的城府,又没有把自己的安排向手下人和盘托出,保持了神秘感。
第二,在这种心机深沉的帝王面前,祭仲把不准脉,就不敢放肆。后来庄公在世时,祭仲老老实实地干活,到了郑庄公死后才敢出来蹦跶。
第三,这时候郑庄公可还没充分信任你祭仲呢,哪敢让你知道或者参与这么大的事情,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可是基本原则。后来的光绪皇帝就是没有学明白郑庄公这个经验,轻信袁世凯能帮他拿下慈禧,最终身陷囹圄,死得也不明不白。
三、【原文第三段】
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公子吕曰:“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欲与大叔,臣请事之;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公曰:“无庸,将自及。”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至于廪延。子封曰:“可矣,厚将得众。”公曰:“不义不昵,厚将崩。”
翻译大意:
太叔让西鄙北鄙这两个城邑也向自己效忠,甚至最后把这两个城邑收归自己所有,地盘扩大到了廪延这个地方。这时候大臣们都看不过去了,公子吕向郑庄公进言:这个国家都快要有两个主人了,共叔段得到了更多的物资和地盘,能够武装更多的人马,不能再忍让了,该出手了。郑庄公说:没事儿,不要着急,让他作吧,光有物资可笼络不住那么多的人马,你看他是怎么玩儿完的。
1. 共叔段的势力膨胀到了什么地步?
“鄙”是春秋时期边邑的称呼,《说文解字》云:“五酂为鄙,百家为酂”,因此一鄙约为五百家。如果这个说法是靠谱的,那么西鄙北鄙加起来至少有1000户,如果平均一户5口人,一户人家能出1人作战的话,共叔段从西鄙北鄙这里就能得到一支1000人的军队。
汉朝的刘向编写了《战国策书录-叙》,其中讲:战国晚世,万乘之国七,千乘之国五,敌哞争权,盖国战国。意思是拥有万乘兵车的大国七个(战国七雄),拥有千乘兵车的有五个国家(鲁,宋,中山,卫,郑)。要知道,郑国这时才立国三代,还处在春秋前期,估计还称不上是个千乘之国。
古代的作战单位,一乘,指一辆战车、四匹马、三个甲士,战车周围还要配备一定数量的步卒。如果按照一乘20个人来算,1000个人也能组个50乘了。这可还没算上京邑能动员的兵力。所以大致估算,共叔段怎么也该有个100-200乘以上的兵力了。
2. 公子吕表态意味着什么?
公子吕是新出场的人物,他是何许人也?
公子吕是郑武公的弟弟,姓姬名吕,字子封,公子吕也就是郑庄公的叔叔。作为郑国国君的“皇叔”,他能代表的可不只是他一个人的意见,而是整个郑国公室的意见。公子吕出来跟郑庄公讲话,这就说明除掉共叔段,拿下武姜,摆脱周天子钳制,已经成为郑国公室的一致意见。
公子吕第一次出场,还是用激将法,催庄公下决心,免得老百姓无所适从。但是庄公确实是对自己有信心,稳坐钓鱼台:不着急,让他继续作,他快作到头了。
公子吕第二次出场,就更直接了一些:到时候了,再让他武装起来,咱可就对付不了了。这里说明,郑国公室,对于郑庄公确实是鼎力支持了,很可能支持了军队。但是大概这个军队数量并不是很多。公子吕可能觉得,凭自己手里的军队,现在对付共叔段还行,要是共叔段手里人更多的话,可能就对付不了了。说白了,冷兵器时代,没那么多花哨的战术,在没法玩儿太多阴谋的情况下,比人数是最直接的。这里也能看出,共叔段确实可能拥有超过100乘的军事力量。
3. 为什么庄公这么有底气?
第一,庄公本来的用意,就是通过表现得宽容、退让,获得民心和公卿大臣们的支持。等的时间越长,共叔段造反的迹象越明显,也就能让庄公获得更多人的效忠,也更能看明白哪些人是一定要站在我对立面的、将来一定要铲除的人。所谓大势在我,时间站在自己这一边,当然庄公不会着急。
第二,庄公可以借此探一探郑国公室的底。我上位这么长时间了,母后和弟弟这么欺负我,你们这些叔伯长辈就这么看着,也不说出来支持一下,现在坐不住了,想出来维持局面了,那也得咱国君点头不是?你想动弹可以啊,给咱交个底,你们手里有多少能动用的力量,都交给我来指挥。咱国君不允许有不听话的军事力量存在。
第三,庄公有自己的底牌,能够确保自己不会输,局势还在自己的掌控之中。这个底牌我们前面提过一句,这里先略过,后面再讲。
第四,现阶段就打击共叔段,不一定能一击致命。虽然共叔段做得不合规矩,但是毕竟是国君的亲弟弟,只要还没有确凿的证据证明他谋反,武姜求求情,说不定共叔段就被保下来了呢?而且,这样也不可能抓到武姜的把柄,不可能把武姜拉下来,砸碎她的势力,斩断周天子的触手。
四、【原文第四段】
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将袭郑。夫人将启之。公闻其期,曰:“可矣!”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京叛大叔段,段入于鄢,公伐诸鄢。五月辛丑,大叔出奔共。
翻译:太叔这边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厉兵秣马,准备好偷袭新郑了,武姜都要做内应给太叔开门了。郑庄公听说了他们发动的日期,做出判断:时机成熟了,动吧。于是公子吕率领二百乘去讨伐京邑。京邑背叛了太叔,太叔只好跑到鄢这个地方。庄公又讨伐鄢,于是五月二十三日,太叔逃到了国外(共国)。
这个部分虽然简短,却是整个故事的高潮部分,寥寥数笔,共叔段要偷袭,共叔段失败了,共叔段逃跑了,故事讲完了。春秋如椽大笔,确实笔力雄健,不服不行。真正有意思的细节,也在这一段中。
1. 共叔段到底是什么水平。
其实,纵观全文,共叔段都没有正面出场过,都是在庄公与大臣们对话的场景下,作为背景介绍出现的。我们确实无从知道共叔段的政治手腕。但是,作为一个要造反的主,自己的一举一动都摆在君王的眼皮子底下,连大臣都知道你要干什么,也能看出,至少共叔段是一点保密意识都没有,轻易就能被外人获知信息。“事以密成,语以泄败”的常识都没有,不死才怪。
再者,共叔段不懂民心和政治规矩。你越想夺权,越想上位,越不能表现出一副咄咄逼人的样子,相反,你要学王莽,推辞、低调、谦虚才行。你手里没有啥实力的时候,就仗着武姜撑腰,一副郑国要跟我姓的姿态,难免会惹人反感。
2. 庄公掀开了底牌。
其实说到这里,相信大家已经看出来了,庄公早就在京邑埋下了自己的伏笔,留下了关键的后手。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至少是庄公说“多行不义必自毙”这句话之前。要知道,郑伯克段于鄢这个战斗发生在郑庄公二十三年,也就是说,庄公这个伏笔,硬生生埋了二十多年,一直忍到王师来的那一天。所以,才有子封伐京,京马上就“叛太叔段”。而且,这应该不是一个人,很可能是一股势力,或者一个组织、一个集团,扎根在京邑。
如果说这是老国君郑武公给儿子留下的死忠,那也就罢了。如果是十三岁的小君王就懂得笼络人心,还能让人死心塌地在敌营中待了二十二年,那这就太可怕了。
此外,庄公在武姜身边,同样埋有间谍,所以,庄公才能准确获知共叔段的偷袭日期。这是一定的,不然,庄公不可能这么有把握,这么有底气。军国大事,碰运气可不行,肯定是存在万全的准备才敢这么玩儿的。
3. 共叔段死没死?
共叔段应该是本来被称为“叔段”,到跑到共国之后,才被世人称为共叔段。共叔段跑到共国之后的事情,《左氏春秋》没有继续交代,我们也无从得知。没有写出来,就是留白,给大家自己想象的空间,都有可能。但是,我认为,就郑庄公这个腹黑加老谋深算的性格来说,不太可能给自己留下这么一个明显的隐患。春秋战国时期,买凶*人的故事史书上讲得多了,多郑庄公一个不多,少他一个不少。
五、【原文第五段】
书曰:“郑伯克段于鄢。”段不弟,故不言弟;如二君,故曰克;称郑伯,讥失教也;谓之郑志。不言出奔,难之也。
这一段是《左氏春秋》对春秋的注解。这一整篇文章,对应《春秋》原文就六个字“郑伯克段于鄢”。《左氏春秋》对这六个字展开讲解,就拓展成了这一篇文章,现在是来讲:“郑伯”意味着啥、“克”意味着啥、“段”有啥含义、“于鄢”又是出于什么考虑,体现的是《春秋》的微言大义,用什么字都很有讲究。
如果比照《春秋》对其他君主的称呼,这里应该是“庄公”而不是“郑伯”,之所以用“郑伯”,是为了讥讽庄公,点明他是大哥,对于弟弟有管教的责任,但庄公没有尽到管教的义务。克,一般用来形容平级之间的对抗,胜利的一方“克”失败的一方,这儿虽然庄公和共叔段不是平级,但是类似于两个国君在斗争,所以用“克”,而不用“征”“讨”“伐”之类的词。共叔段自身也有做错的地方,没有尽到自己做弟弟的义务,所以不合格,这里就不用“弟”,而用“段”来称呼。“于鄢”指的是,这件事只写到共叔段在鄢这个地方失败了,没有写他跑出国及以后的事,可能是《春秋》感到后面的事儿不好下笔,于是就只讲到“于鄢”这里。
六、【原文第六段】
遂置姜氏于城颍,而誓之曰:“不及黄泉,无相见也。”既而悔之。颍考叔为颍谷封人,闻之,有献于公,公赐之食,食舍肉。公问之,对曰:“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请以遗之。”公曰:“尔有母遗,繄我独无!”颍考叔曰:“敢问何谓也?”公语之故,且告之悔。对曰:“君何患焉?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公从之。公入而赋:“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姜出而赋:“大隧之外,其乐也泄泄。”遂为母子如初。
翻译:凯旋而归的郑庄公恼怒母亲武姜,就将其放逐到了城颍,并发誓说:不到黄泉,咱们就别相见了。后来呢,郑庄公又后悔了。颍考叔为颍谷的边将,听说了这件事,就献给庄公一些礼物。庄公请他吃饭,他把肉留下不吃。庄公问他原因,他说:“小人有母亲,小人的食物她都尝过,但没尝过君主的肉羹,请允许我把肉羹带给她。”庄公说:“你有母亲可孝敬,就我没有!”颍考叔说:“请问你这话是什么意思?”庄公对他说了原因,并说现在很后悔。在这种情况下,颍考叔建议,何不挖一条地下隧道,取名为“黄泉”,然后母子在此相会。郑庄公大喜,就命人挖了一条可见地下水的隧道,并请母亲前来。郑庄公见到母亲后,非常高兴,说: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武姜随之回应道:大隧之外,其乐也泄泄。这就是成语“其乐融融”的来历。母子两个和好如初了。
看上去合家欢的大结局,背后透露出了什么信息呢?
1. 为什么要置姜氏与城颖?
按理来讲,武姜都失败了,已经被抓到错处了,直接打入冷宫软禁起来不就可以了吗?何必多此一举,流放到城颖?有可能出于以下三种考虑:
第一,郑庄公要向国人表明态度,武姜是共叔段叛乱的重要同犯,并不是无辜的,所以要流放给大家看。
第二,郑庄公趁机清洗了武姜留下来的势力,斩断周平王的干扰,从而把郑国的两派力量捏合成了一个整体。
第三,出于个人感情,确实对这个厌恶自己的母亲反感了,想着眼不见心不烦了。
2. 庄公为什么要后悔?
从《左氏春秋》的角度来讲,肯定是郑庄公渴望母爱,孝子的心发作了,所以后悔了。
政治人物考虑事情哪有这么简单。最大的可能是,郑庄公从胜利的欣喜中冷静了下来,忙完了之后发现,这件事产生了很不好的政治影响。
无论国内国外,都可能会攻击庄公:你郑庄公不孝啊,竟然把自己的母亲流放了,还永不相见。随着时间的流逝,大家只会记得庄公流放了武姜,谁还能记得因为啥流放武姜呢?
所以庄公出于政治考虑,想着挽回一下影响。
3. 演员颍考叔出场。
这是一段很有意思的互动,我们可以好好研究一下。
颍考叔是郑国大夫,得知了这件事,就来给庄公送礼,两个演员就此碰面。庄公赏赐颍考叔吃饭,颍考叔把肉挑出来,准备带回家。庄公问,你这是几个意思?颍考叔说,我家里有老母亲,没吃过国君赏赐的肉,我带回去给她尝尝。都是千年的狐狸了,还玩儿什么聊斋呀,庄公自然知道这位大臣是冲着什么来的了,于是也就演上了:唉,你能孝敬母亲,但是我不能。
注意,颍考叔的下一句话情商很高,确实是个好演员:国君这是何出此言呢?
你看,你颍考叔就是冲着这件事儿来的,但是你不能在国君面前表现得你什么都知道。不然领导会想,怎么滴,你平时对我的八卦很感兴趣吗?领导后悔了是领导的事,你替领导说出来,那可就是你的不对了。颍考叔人精,自然不会犯这种错误。
于是两个人就能继续演下去,庄公诉苦,颍考叔出主意,庄公采纳。
从此之后,颍考叔就进入了国君的视野,你看,多棒的演出。
4. 庄公与武姜的对手戏。
颍考叔导演都已经给出剧本来了,庄公也答应演出了,台阶给到武姜了,请问你武姜肯不肯顺坡下驴呢?武姜这时候也知道大势已去,再硬挺着,下半辈子只能在城颖被软禁到死了,于是,武姜也服软了。
在设置好的场景中,庄公出场,还做了首诗:隧道之中,真开心啊;武姜也配合得很好,应和一首:隧道之外,也很开心。
这样在外人面前,双方都找到了台阶下,就和好如初了。
可是,武姜和庄公心里都清楚,随着共叔段的出走,庄公“他邑唯命”的阶段已经过去了,该轮到你武姜“唯命是从”了。
七、升华与总结
【原文第七段】君子曰:“颍考叔,纯孝也,爱其母,施及庄公。《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其是之谓乎!”
这就是《左氏春秋》闭着眼睛硬给这篇文章上价值了,大家都要学习孝子颍考叔,孝敬父母。魏禧《左传经世钞》点评颍考叔“敏妙”,真是火眼金睛啊。
从这篇文章中,我们能学到什么东西呢?
当你实力不足的时候,千万不要轻举妄动,要忍辱负重,静待时机。
2. 形象很重要,特别是弱势的形象,能够争取大家的同情,建立统一战线,孤立对手。
3. 对于部下来说,在重大的抉择面前,有些废话你必须说。你说了,才能表明你的态度,不说,就不能站队。
4. 古人写书,用了太多的春秋笔法,这也是个门槛。你能看透利益关系,你就能发现字里行间的血迹和“吃人”;如果你看不透,你就会觉得这篇文章真是一个生动的案例,武姜那么欺负人,庄公最后还是这么孝顺,太感人了,看来孝心是人的本能,然后你就会被儒家思想逐渐洗脑。
5. 庄公这么做,是不是太过分了?从《春秋》的立场来看,觉得庄公和共叔段太不讲兄弟情谊,双方都有错误,各打五十大板。但是,从郑国国家利益的角度来看,庄公通过老辣的政治手腕,稳稳地控制局面,防止了国家分裂和社会动荡,将郑国的损失降到最小,最大程度保留和整合了郑国的力量,这简直是大大的有功好吧。
6. 当二把手推你出来跟一把手唱对台戏的时候,如果一把手轻易地退让了,你可千万别欣喜若狂,自觉老子天下第一。注意谨慎、低调,向一把手表现出自己的身不由己,心底里时刻警惕来自一把手的打击报复。不然的话,人家捧*你,你还不知道,你肯定要被人家算计到死。
作者:执白
转发 链接: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5720340/answer/3303441713
来源:知乎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