肃反苦果-冬季战争#历史#人文#二战

肃反苦果-冬季战争#历史#人文#二战

首页战争策略冬季战争更新时间:2024-04-25

冬季战争是1939 年11月在苏联和芬兰之间进行的一场战争,又称为苏芬战争。这场战争虽然仅持续了105天,却在芬兰和苏联历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这场战争不仅让还未抚平内战伤痛的芬兰社会各阶层紧密团结在一起,更让希特勒看出了苏联在肃反运动后的政治经济军队各方面的问题,为德国是否全面入侵苏联消除了疑虑。

自17世纪以来,芬兰是属于瑞典王国领土,大约占瑞典国土面积的三分之一。1700年瑞典和俄罗斯爆发了北方战争,俄罗斯获得胜利。1809年,俄罗斯为保护其首都圣彼得堡的安全,对瑞典再度出兵,爆发了“芬兰战争”。俄罗斯再度获胜,创建了“芬兰大公国”,俄国沙皇还兼任芬兰大公,沙皇亚历山大一世还给予芬兰相当高的自主权,这也是后来芬兰能够成为独立国家的滥觞。

1917年,俄国沙皇政权在二月革命的浪潮中轰然倒塌,趁着十月革命后的俄国内部矛盾突出,国内政治混乱的时机,芬兰地区参议院单方面宣布芬兰独立。当时的俄国陷入内战,布尔什维克政权由列宁领导,为了谋求和德国结束战争,尽快将全部力量用于与白军的作战,新生政权默许了芬兰的独立。但是俄国人仍然有思维惯性,正如现在很多中国人仍旧认为东北亚,东南亚应该属于中国藩属国一样,当时的俄国人仍旧认为芬兰是俄国的领土。恰好当时的芬兰也处于混乱时期,多方势力轮番上场,俄国布尔什维克政权利用工人的力量,希望在芬兰建立一个工人政权,然后以加盟国的名义并入苏俄。在苏俄的支持下,芬兰分成了多派别的政治力量,随后陷入了冷冽残酷的内战,经过四个月内战,芬兰政府军取得了胜利,但是苏俄彻底的得罪了芬兰人民,两国关系越发紧张。

报复从芬兰政府军掌权时候开始,通过派遣士兵参加俄国白军对新生苏俄政权进行打击,并且将港口开放给英国以此压制苏俄海军,芬兰的滑雪部队也多次对苏俄岗哨和巡逻队进行攻击。1920年苏芬《塔尔图和约》签订,这个和约对苏俄是很不利的,因为芬兰边界线已经划到距离布尔什维克发源地彼得格勒仅仅32公里。芬兰的不满足让苏俄很火大,当时由于新生政权的内忧外患使苏俄不得不吞下苦果,对芬兰的挑衅也是一再忍让。

当时的欧洲刚经历了一战洗礼,独立的主体民族国家在增多,民族独立建国之后的一段时间很大可能是会导致民族主义猖獗的,因为独立了的主体民族需要建立民族自信,需要巩固民族凝聚力,那么这就会导致一些事件的发生,例如对外战争。当时的芬兰也正在经历这些,所以“大芬兰主义”开始盛行,芬兰民族主义者宣称继承了诺夫哥罗德公国和罗斯公国的主权,这意味着俄罗斯西北部的门户与战略要地卡累利阿地峡和彼得格勒都将属于芬兰,这造成了苏俄的极大不满。

再说说苏俄这边的情况,当时的苏俄政权正是刚刚立国,国内以消除敌对势力为主,国外以稳定为主,所以才会对芬兰的挑衅一忍再忍,并且将首都迁往莫斯科,也是因为彼得格勒距离芬兰实在太近,普通火炮就可以覆盖全城。当时的苏俄上下对芬兰的仇视气氛一直存在,但国力毕竟不济,只能先默默攀爬。1932年两国外交部长还签署了《苏芬互不侵犯条约》,并在1934年的补充条款里确定条约的有效期为十年。这份条约在两国的民间舆论出奇一致,都是觉得本国政府过于软弱,应该更强硬。苏俄通过“五年计划”的顺利开展,国力稳步提升,经济大幅度好转,苏俄在欧洲军事大国的地位逐渐稳固,斯大林开始布局波罗的海的影响力。苏俄开始与芬兰接触,提出让三倍于卡累利阿地峡的领土给芬兰,交换包括维堡在内的整个卡累利阿地峡划归苏俄,这种看似占便宜的交易肯定不可能,卡累利阿地峡是战略要地有完备的国防筑垒地带,还有芬兰第二大城市维堡,芬兰在莫斯科谈判后拒绝了这场交易。

苏俄高层*开会讨论了通过政治手段和军事手段双管齐下的方式来解决问题。政治上,流亡的芬兰共产党被组织起来,成立了傀儡政府,组建了芬兰人民军。军事上,苏联制造马伊尼拉村事件,声称芬兰炮兵攻击了边界村庄并炸死了七名红军战士。

1939年11月30日,苏联不宣而战。苏联空军开始攻击赫尔辛基的目标,随后苏军23个师共45万军队攻入芬兰边界。当时芬兰全国总人口只有440余万,常备陆军只有3.2万,后期扩充到12.7万,而苏联红军常备军人的数量比芬兰全国人口总量还多。所以,从苏俄高层到欧洲民众都认为这是一场不对称的单方面碾压,但实际上苏芬战争却持续了三个多月。

12月1日,苏军7个师率先对战略要地卡累利阿地峡进行攻击,芬兰军队依托曼纳海姆防线进行阻击,苏军装甲部队在雪地开始受限制,芬兰用*火炮射击行进坦克,用滑雪部队对侧翼步兵进行攻击,23日战斗结束时,卡累利阿地峡防守的芬兰军队击毁了苏军239辆坦克,进攻卡累利阿地峡的苏军被迫修整,调整部署。苏军第8集团军攻入芬兰苏奥湖和索尔塔瓦拉地区,芬兰将这路苏军分割包围,苏军抵抗顽强,但对后勤造成巨大压力。攻入芬兰的两路苏军就此失败,苏芬战争第一阶段结束。这个阶段失败原因是芬兰的战术是层层防御,逐步后退,辅以大规模的游击战,用大纵深和严寒拖住苏军。苏军的装甲部队因为严寒导致油料被冻住,为了抵御这些,装甲部队24小时不熄火战斗,对本来就羸弱的苏军后勤造成了更大的负担。芬兰腹地多湖泊,森林茂盛,人迹稀少导致现成公路也没有,这些都对苏军装甲部队造成了阻碍,苏军熟悉的装甲化,大兵团作战根本施展不开。

1940年1月7日,苏联中央军委组建西北方面军重新开始对芬兰进行作战。临场换帅成铁木辛哥,重点进攻卡累利阿地峡。芬兰则将7个师进行布防应对,但面对苏军数量达到54万,此时的苏联已经进行了全国部分动员,开始真正发挥自己的战争潜力。芬兰虽然作战顽强,充分利用地形优势来发挥小规模兵力,轻型装备的优势,但面对苏军的装备和人数优势逐渐后备兵力维系不上,弹药库枯竭。苏军这次作战是只许胜不许败,面对芬兰的防线发动的冲锋是不计成本的,防线前堆积三四层尸体,终于在3月初,苏军突破了曼纳海姆防线,芬兰屏障失守。1940年3月12日,芬兰政府被迫和苏俄签署了《莫斯科和平协定》。这场战争使芬兰丧失了4万多平方公里的领土,相当于全部领土的10%,包括10%的耕地,20%的工业产值,占芬兰总人口12%的人丧失了家园被遣送。芬兰维堡、雷巴奇半岛,芬兰湾中四个岛屿被迫割让给苏联,汉科半岛租借给苏联作为海军基地,租借期30年。

苏俄在这场战争中,阵亡、失踪人员高达11万人,另有18万人受伤、5.8万人患病以及五千多人被俘。残酷的战后事实让苏俄在国内外形象大损,让肃反运动后的苏联红军成色展示在欧洲面前,各国高层开始轻视起了苏联红军,这其中就包括德国元首希特勒,他处心积虑地想进攻苏联,夺取战略资源石油和矿产,这场战争让希特勒惊喜的发现苏联红军完全跟德国国防军不在一个层次上面,征服高加索的未来可期。

这场战争可以说是德国入侵苏联的前奏,也使芬兰二战中全面倒向德国,苏俄在这场战争中赢了面子,但失去了里子。对于芬兰来说,虽然失去了部分领土,但成功地保卫了国家的独立和主权。而对于苏联来说,这场战争揭示了其军事战略和指挥体系的不足。在斯大林战前的大肃反、大清洗中,富有战斗经验的中高层指挥员几乎全部被撤换,新上来的指挥员根本无力驾驭一场现代化的战争。这导致,本来具有装备技术优势的苏军退化到和芬兰军队同一量级的程度。

这场战争也让欧陆国家看到了苏联的蛮横,英法等国家在战争中将苏联开除出国际联盟,苏联在战争后一阶段接受和约也是因为担心欧洲国家下场亲自参战。曾经让欧陆忌惮的苏联红军虽然虚弱不堪,但苏联已经看到了自己的缺陷和不足,这些可以用时间来进行修正,毕竟这场领土战争的胜利让斯大林真正站住了脚,在党内和国内成为最大的山头,有了能力对党内国内政治生态进行整顿。这场战争说明了一个战争本质,一切战争的基础还是国力,芬兰虽然在战术运用上炉火纯青,打出了极高的战损比,但是这改变不了最后的结局,苏俄有广袤的土地,健康的人口结构,丰富的石油矿产资源,门类齐全的工业种类,稳定的政权组织,即使是在大肃反中失去了大量经验丰富的指战员,红军的战斗意志仍然保持在一定水平,这些都是大国的根基。芬兰靠战术和勇气构筑的防线在面对强国的潜力爆发时,只能是抵抗一时,割地和谈只能是最优解。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