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刁蛮奢侈的表妹,遭遇暴躁冲动的表哥,狭路相逢狠者胜

当刁蛮奢侈的表妹,遭遇暴躁冲动的表哥,狭路相逢狠者胜

首页战争策略多罗不合而战更新时间:2024-06-23

根据《朝鲜李朝实录中的中国史料》第九册中记载说,清国入关后的第一夫人、顺治帝的元后博尔济吉特氏,在被废掉后,回到了娘家科尔沁蒙古,生下一个男孩,在科尔沁长大,很有贤名,被清国朝廷知道后,担心科尔沁有挟天子的行为,向科尔沁索要这个男孩,但被拒绝了,之后废后母子就失去踪迹。

这则史料一直被人津津乐道,认为废后没有被禁锢在皇宫,还能回到娘家,还是很幸运的。废后真的很幸运吗?朝鲜史料记载的就是真实的吗?

01,出身显贵的第一夫人

顺治帝元后姓博尔济吉特氏,名字叫额尔德尼布木巴(额尔德尼本巴),她是科尔沁左翼中旗卓礼克图亲王吴克善的女儿。

科左中旗是和清廷联姻最多的部落,也是闺女嫁到清皇室中取得显赫地位最多的部落,吴克善家族一共和清廷联姻56次,娶32,嫁24,联姻数量远远超过其他各部,又出了孝端、孝庄和孝惠,因此被康熙帝亲切的称为舅家。

额尔德尼本巴的曾祖父叫莽古斯,莽古斯的女儿哲哲就是太宗孝端文皇后,还有两个女儿一个嫁给了多尔衮,一个嫁给了多铎。

莽古斯的儿子寨桑,即额尔德尼本巴的祖父,四个儿子两个女儿,分别是卓礼克图亲王吴克善、察罕、索诺木、达尔罕亲王满珠习礼、太宗孝庄文皇后布木布泰、太宗敏惠恭和元妃海兰珠。

哲哲为皇太极生了三个闺女,其中固伦端靖长公主又嫁回娘舅家,额驸是索诺木的儿子多罗郡王奇塔特

布木布泰为皇太极生了三女一子,儿子就是顺治帝,长女固伦雍穆公主也嫁回娘家科尔沁,额驸就是第二代卓礼克图亲王毕勒塔噶尔

吴克善就是额尔德尼本巴的父亲,毕勒塔噶尔是她亲哥,嫂子兼表姐是固伦雍穆公主,昭圣太后布木布泰和元妃海兰珠是她亲姑妈,大清第一皇后哲哲是她亲姑奶。这样一个贵女中的贵女,性格多少会有些刁蛮跋扈的。

02,为满蒙联姻尽义务

满蒙联姻是清国的基本国策,从太祖到太宗,从皇子皇孙到皇女,都要和蒙古各藩部联姻,这是身为皇室的责任和使命。身为皇帝的顺治帝自然也不能例外,要为满蒙联姻尽自己的义务。

顺治七年(1650),摄政王多尔衮给顺治帝订婚,新娘就是额尔德尼本巴,来自科尔沁草原的亲亲小表妹。当年十二月初九,多尔衮猝死,顺治帝终于可以亲政。

顺治八年(1651)正月十二,十四岁的顺治帝举行亲政大典,接受朝贺。五日后,正月十七,舅舅卓礼克图亲王吴克善送闺女到达京城。

吴克善同志早在26年前的天命十年(1625)和十七年前的天聪八年(1634)分别护送妹妹布木布泰、海兰珠嫁到清廷,这次又亲自护送亲闺女来到清国的新都城北京,来做清国入关后的第一位皇后,激动的心情可想而知。

和硕亲王满达海、多罗端重郡王博洛、敬谨郡王尼堪及内大臣等,联名上书,请于二月内举行大婚礼。顺治却“以大婚吉礼。此时未可遽议。所奏不准行。”

顺治帝为何拒绝在二月举行大婚呢?以猴格看来,原因可能是这样的:

不管什么原因,反正皇帝说现在结婚不是时候,因此,准新娘由姑妈庄妃布木布泰照看。就在本月二十三,顺治帝才得以尊生母庄妃为皇太后,一次性上尊号昭圣慈寿。

按例上尊号是遇到大事上一次,一次两字,这回一次性上四字,是因为布木布泰在儿子继位是没有被尊为太后,所以这次追补两字,加上本次亲政上尊号,一共四字。同时,制定皇太后仪仗,布木布泰这才成为清国的皇太后。

正月二十八,顺治帝又传谕礼部,晋封麟趾宫大贵妇娜木钟为懿靖大贵妃,晋封衍庆宫淑妃巴特玛为康惠淑妃。

顺治实录这些记载只说明一个问题,就是太宗后宫在顺治帝继位后都没有得到尊封,直到顺治帝亲政后才晋封。

二月初十,顺治帝率诸王、文武群臣恭上昭圣慈寿皇太后尊号宝册,宝文曰:昭圣慈寿皇太后宝。次日颁诏天下。二月二十一,追论多尔衮罪状,对他展开一系列清算。

同时还要防备郑亲王济尔哈朗,还要忙着收拢多尔衮的正白旗,将八旗分为上三旗和下五旗,进一步加强皇权,等等等。看看小皇帝忙的,的确没有结婚的时间啊!推迟婚礼的确是忙工作。

03,清国入关后首次册后大典

额尔德尼本巴在待嫁的时候,得了一次病,并不严重,但是她亲亲的姑妈,新出炉的昭圣皇太后还是很紧张,专门派三位使女去请教传教士汤若望,老汤问清楚病情后,给使女一块圣牌,交代让患者挂在胸前四天左右就可以痊愈,果然没几天就好了。

老汤是实在人,用一个圣牌忽悠人,可知准新娘的病根本不算病,纯属皇太后小题大做了。

六月十八,定大婚礼物,行采纳礼,开始进入婚礼流程。八月初二,顺治帝宴请舅舅兼准岳父吴克善夫妻俩,命亲王以下、尚书以上以及亲王郡王妃等,都出朝阳门迎接。八月十二,派固山贝子吴达海、礼部尚书阿哈尼堪、固山额真蓝拜去祭告天地、太庙。

八月十三,清国在北京紫禁城举行了首次、隆重的册立皇后大典,皇后的册文夸赞:“毓秀懿门。钟灵王室。言容纯备、行符图史之规。矩度幽闲、动合安贞之德。”

结婚时这些赞誉的话我们看看就好了,就像有些结婚的誓言一样,千万不要当真。因为皇帝大婚,昭圣皇太后又加二字徽号“恭简”。

就在科尔沁高贵的公主额尔德尼本巴大婚之时,亲亲表哥丈夫、顺治帝的后宫中,一个小小的庶妃巴氏已经有了身孕,并在额尔德尼本巴婚后两个月多、当年十一月初一诞育大阿哥牛纽。

米错,顺治帝十四岁就做爹了,新上任的皇后娘娘额尔德尼本巴也荣升嫡母,对于心高气傲的科尔沁公主来说,大概不是一个很好的体验,当然,对每个女人来说都不是一个好的体验。

顺治九年(1652)正月三十,刚三个月、虚龄二岁的大阿哥牛纽夭折。很快,三月十五,后宫庶妃陈氏又生下皇长女。

04,针尖对麦芒的婚后生活

从稀有的史料推测,额尔德尼本巴和表哥的婚后生活,还是有蜜里调油的时候,绝不是顺治帝所说的结婚就分居的状态。

一个贵为清国皇帝,一个是科尔沁的公主,一个任性放纵、暴躁易怒,一个刁蛮任性、骄奢跋扈,表兄妹俩都属于那种喜欢作死又骄横的人。蒙古女性地位比满洲女性地位要高些,做为一个满洲爷们,自然对这个蒙古老婆不满意,嫌弃她不恭顺,嫌弃她管的宽。

婚后的生活就是零距离相互了解,又不能互相容忍包容,矛盾自然就出来了。通过额尔德尼本巴的行为看,她是爱上了她狠心薄情的表哥,所以才会嫉妒,才会去争宠,才会去闹,她的行为却被顺治帝视为作天作地,躲而避之,夫妻之间终于越行越远。

顺治十年(1653)七月十七,后宫庶妃董鄂氏生二阿哥福全。后宫又进来一批新的福晋、小福晋,皇后嫉妒的发狂,表哥对表妹也反感到极点。

05,史上最拙劣的废后借口

顺治十年(1653)八月二十四,顺治帝突然传谕礼部、内三院察阅前代废后事例。

这道上谕惊到了大学士们,大家觉得皇帝有废后之意,因此,冯铨、陈名夏、成克巩、张端、刘正宗等人联名上书劝谏,大家都认为皇后母仪天下,关系甚重,像前代的汉光武、宋仁宗、明宣宗,都是贤明的皇帝,却都因废后一事成为抹不掉的失德污点,皇帝陛下怎么能学他们呢?

几位大学士措施非常的委婉,劝顺治帝不要做那种沦为后世笑柄的蠢事。十六岁的顺治帝很阔气的说:皇后无能当废!还很严厉的申斥冯铨诸臣沽名钓誉。

既然被大臣察觉心意,也没有瞒着的必要,八月二十五,顺治帝就把废后的想法给他妈昭圣太后说了,到第三天,八月二十六,正式发出谕旨废皇后为静妃,改居侧宫。

○(顺治十年八月)己丑。谕礼部。朕惟自古帝王。必立后以资内助。然皆慎重遴选。使可母仪天下。今后乃睿王于朕幼冲时。因亲定婚。未经选择。自册立之始。即与朕志意不协。宫阃参商。已历三载。事上御下。淑善难期。不足仰承宗庙之重。谨于八月二十五日奏闻皇太后。降为静妃。改居侧宫。(顺治实录卷77)

这道上谕给出了三条废后的理由:

这三条理由都挺可笑的,某来挨个批驳:

其一,你说因亲定婚,你们清国满蒙联姻不都是亲戚连亲戚的近亲结婚?再怎么选择不还是亲戚?除非你违背你爷定下来的满蒙联姻国策。

其二,顺治帝自己说他们两口子从结婚就分居,这话谁信?反正我是不信。

做为一个被汤若望说“性癖发达”的皇帝,在结婚后还有道德方面的过失流传出来,老汤劝谏他,他还“强言护短、面色惭赤”,询问汤玛法到底是吝啬的罪过大,还是淫乐的罪过大,老汤回答说是淫乐罪过大,顺治帝点头默认。

这样一个早早就开荤的好色之徒,会和皇后分居参商不见?如果真不见,你怎么知道皇后“容止足称佳丽,亦极巧慧”呢?你要不喜欢皇后,谁敢在你面前鼓吹皇后佳丽?如果你没和皇后在一起生活相处,你怎么知道皇后极巧慧?

夫妻二人肯定蜜里调油过,所以他才了解皇后的性格,这会儿想废后,就说自己从结婚就分居,那是说瞎话忽悠大臣呢,后来在董鄂妃行状里,他自己又承认是因为皇后太妒忌才分居的。

综上可知,这货说结婚分居是瞎话。

其三,妻子不贤良淑德,这个理由都不值得批驳,贤良淑德的标准还不是做为丈夫的你说了算?这能当废后的理由?不能!

因此,面对皇帝鬼扯的三个理由,群臣当然不能信服,纷纷劝谏阻拦。

06,汉官们提出避免废后的解决方法

八月二十七,礼部尚书胡世安、侍郎吕崇烈、高珩联名上奏说“夫妇乃王化之首、自古帝王、必慎始敬终。”“圣谕中未言及与诸王大臣公议。及告天地宗庙。臣等职司典礼。所奉敕谕、若不传宣恐中外未悉。若遵奉传宣恐中外疑揣。伏愿皇上慎重详审、以全始终。以笃恩礼。”

啥意思呢?这几位是说,当初立后的时候可是祭告过天地宗庙的,你现在随口就废后,也没和诸王大臣商量,恐怕惹中外议论,应该慎重行事。

顺治帝就批示,让议政诸王贝勒大臣、内三院、九卿、詹事、六科都给事中、各掌道御史共同商议废后事宜,然后将会议结果上奏。

还没等会议结果出来,礼部仪制司员外郎孔允樾就言辞激烈的上奏,引经据典,引古为鉴,着重批评以无能废后的理由太过低级,“况我皇后正位三年、未闻显有失德。特以无能二字、定废谪之案。何以服皇后之心。且何以服天下后世之心。”

批评之后,老孔又苦口婆心劝谏,女子无才便是德,怎么能用无能的理由来废后呢?再说,娶妻有几个合乎心意的,大家不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你觉得皇后不合心意,可以仿照旧制,选立东西二宫,处理宫务,让皇后自己呆着不就行了,何必落个废后的名声?

前面讲完理了,后面老孔晓之以情:皇帝陛下啊!自从你亲政以来,天下人都觉得是尧舜复生了,今天突然要废后,传到后世,不是让人耻笑这不是开国之主应该做的事?皇帝你是天下之父,皇后就是天下之母,做父亲的有休掉母亲的权利,做为人子就算知道母亲有过失,也要哭着求父亲不要休妻,更何况天下人都不知道皇后犯了什么过错,就要被废掉,谁能忍心不为皇后请命呢?

老孔的奏章让顺治帝无法批驳,人家连解决夫妻不和谐的法子都给你想好了,你还有啥理由废后?没办法,顺治帝就把老孔的奏章也推给诸王大臣一起商讨。

接下来,八月二十九,御史宗敦一、潘朝选、陈棐、张瑃、杜果、聂玠、张嘉、李敬、刘秉政、陈自德、祖永杰、高尔位、白尚登、祖建明十四人也各具疏力争,把性格暴躁、刚愎自用的顺治帝惹毛了,以宗敦一诸人“明知有旨会议,渎奏沽名”,命有关部门议处。

以郑亲王济尔哈朗为首的诸王大臣商量后,在九月初一上奏,请求按照孔允樾的意见,“仍以皇后正位中宫”,建议“选立东西两宫”。

07,顺治帝的胜利

面对这样的结果,顺治帝很不满意,批示说我都和皇后分居三年了,我知道废后会被后人非议,但我不介意留下恶名被人视为失德之君,孔允樾说没听说皇后有失德,你从哪里知道的?从实具奏。

他拿不出皇后失德的证据,反而让老孔拿皇后没失德的证据,真是!瞠目结舌的老孔拿不出证据,眼看皇帝是铁心废后,他也拦不住,只能认错。

九月初四,无奈的孔允樾上奏说,我连皇帝你都不常见到,皇后居住深宫之中,她有过无过,岂是我能知道的?我也不敢知道啊!前几天我上奏说没听说过皇后失德,也是希望皇帝陛下你能够给皇后一次机会啊!我劝谏你也是我的忠君爱君之心啊!啥都不说了,我洗好脖子待罪吧!

诸王大臣们看看老孔都不硬硬了,他们更不阻拦,九月初五,济尔哈朗上奏说“所奉圣旨甚明,臣等亦以为是,无庸更议。”意思说你是老大,你要废就废吧!我们奉旨行事就是。

顺治帝看济尔哈朗的推诿之言,把废后的责任都推他身上,他也不甘示弱,批示说,废后的事,也不是朕乐意为之,但容忍已久,实在难以勉强自己,才想着废后,“诸王大臣及会议各官既共以为是”,就遵照之前的废后谕旨吧!又把责任推给诸臣说他们共以为是,这组君臣也是够了。

不说顺治帝君臣打嘴官司,这位在后位上坐了两年零十二天的科尔沁公主,也许还没有适应远离草原的生活,就从皇后降为静妃,改居侧宫,也是实际的冷宫,面对高墙红瓦,开始与世隔绝的凄苦生活,从此消失在官方视线中。

08,废后的真实原因

佳丽又巧慧的额尔德尼本巴为什么被狠心的表哥废掉呢?什么无能、什么睿王订婚,前面已经分析过为什么不是这些原因,真实的原因是什么呢?

在七年后,顺治十七年(1660),顺治帝亲手撰写的《孝献皇后行状》中无意中披露了当初废后的原因。

“前废后容止足称佳丽,亦极巧慧,乃处心不端,且嫉刻太甚。见貌少妍者,即曾恶欲置之死。虽朕举动,蘼不猜防,朕故别居,不与接见。且朕素募简朴,废后则癖嗜奢侈,凡诸服御,莫不以珠玉倚绣缀饰,无益暴殄,少不知惜。尝善时,有一器非金者,辄怫然不悦。废后之行若是,朕含忍久之,郁慊成疾。皇太后见朕容渐瘁,良悉所由,谕朕裁酌,故朕承慈命废之。及废,宫中人无一念之者。则废后所行,久不称众意可知矣。”(孝献皇后行状)

顺治帝在行状里说废后有两个大缺点,其一,嫉妒心太强;其二,好奢侈。

废后自认是最美丽的,看到后宫有漂亮的妃子,她就憎恶的“欲置之死”,皇帝睡谁她就收拾谁,为此还和皇帝吵架,她的行为严重干扰到顺治帝的私生活,这么好色一娃,怎么可能只守着你一个人?自然是分居不让皇后干涉到他。

顺治帝批判废后好奢侈,衣服帽子都得是珍珠宝石点缀,用餐的餐具都得是金制的,不是金制的就不高兴,还表白他自己崇尚简朴,其实,他和废后差不多,都是爱铺张浪费讲究享受,不过是习惯的美化自己罢了。

还说什么他忍废后很久,忍到容颜憔悴到生病的程度,他妈可怜他就让他废后,废后被废以后,宫中没有一个人怀念她,可见她平时的所作所为多么不得人心。这话我都不想说他,你是皇帝,谁那么大脸敢在你面前怀念废后啊?找死吗?

09,神秘消失的废后

不管什么原因,总之,这位科尔沁公主被废了,就此失去踪迹。《朝鲜李朝实录中的中国史料》第九册记载说废后回娘家,还生了孩子,被不少人相信并传播,李朝实录记载的就是真的吗?

其实是有待商榷的,读史有很关键的一条,叫孤证不举,就是只有一处记载的要慎重对待,具体分析。

李朝实录记载:康熙六年(1667)三月,出使中国回朝鲜的使臣郑致和向国王报告说,他听说顺治废后回蒙古娘家了,后来生了儿子,已经十四岁,清国向蒙古索要这个男孩,遭到拒绝。

这个记载,我认为是不靠谱的,那个孩子要在康熙六年十四岁,必然生育顺治十年或者十一年,顺治十年八月废后时,顺治帝就说已经和废后分居,怎么可能*?

就算被废时*,清廷又怎么会允许她回娘家?退一步说,就算回娘家才知道*生子,科尔沁蒙古做为清廷忠实的伙伴和臣属,又怎么可能去和清廷搞分裂?

如果真的生下有蒙古血统的皇子,科尔沁蒙古还不得乐疯了,快马加鞭的送回北京交给昭圣太后,等着接班?

总之,废后回娘家是不可能,生孩子更不可能,李朝实录记载这条不足为据,不用当发现新大陆似的信以为真。

徐广源先生在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查到一条史料:嘉庆十二年军机处发文给东陵承办事务衙门,询问顺治帝的静妃金棺在何处安奉、何时奉安?奉安后遇岁时年节、诞辰、忌日如何行礼。但东陵承办事务衙门给军机处的回文却一直没有查到,实在令人遗憾。

但这一条史料最少从侧面证明了,废后静妃没有回娘家,而是老死宫中,被葬在东陵。

10,猴格说

朝鲜使臣郑致和明显夸大了科尔沁蒙古的能量,在皇太极时期,科尔沁在武力上都不敌满洲,到了顺治年间,藩部对清廷更是忠心温顺,清廷对藩部的控制力也在逐步加强,根本不可能出现藩部另立皇子的事情发生。

最明显的就是,卓礼克图亲王吴克善,因为闺女被废受到牵连,他虽然身居嫡长,本支在科左中旗却日渐没落,别说比不上四弟满珠习礼那一支,连老二察罕(孝惠的祖父)那一支都不如。

吴克善一支除了前两代和清廷有联姻,之后数十代都没有再和皇室有嫁娶,直到末代卓礼克图亲王色旺端鲁布,在清国末日宣统三年(1911)二月的时候,迎娶到一位宗女,道光帝第九子孚郡王奕譓的嗣子贝勒载澍的女儿。

可见,婚姻从来都是和政治紧密相关的。

最后说一句,郝蕾演的真好真好!

就是这样。

图表系猴格自制。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参考资料:顺治实录、汤若望传,孝献皇后行状、清史稿、清26后妃传

透过表象寻找历史真相,以史为论,诉说个人见解。有喜欢辽夏金元的朋友可以关注猴格,不会让您失望!当然,还有后宫八卦。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