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还没有厌倦在闲置平台上玩飞盘和滑水板,就爱上了一项新的时尚运动。 无需花钱购买“服装”或租用场地。 他们潜入城市各大公园,在共享地点玩“捉迷藏”游戏,在户外运动中享受追逐与被追逐的乐趣。
在定位技术和地图平台的双重支持下,“捉迷藏”已经从传统的儿童游戏转变为当今年轻人流行的轻户外运动。 有的人体验到了久违的童年乐趣,有的人则遇到了一群志同道合的人。 朋友。
01 玩转社交属性,玩法多样“捉迷藏”
今年2月,抖音平台上一段五人在公园玩“捉迷藏”并使用微信分享位置的视频在网络上疯传。 目前,该视频的观看次数已达4.2亿。 随后,大学生带头参加了比赛。 一些玩家爬树、躲在井盖下等花哨的隐藏方式的短视频,让这款成人版的“捉迷藏”游戏获得了成功。
截至目前,《捉迷藏》话题在抖音平台的播放量已达57.1亿次。
(图片来自抖音)
《捉迷藏》的早期玩法非常简单,就是将玩家随机分为“猫”和“鼠”两个阵营。 “猫”阵营的玩家必须根据共享位置捕获“鼠”阵营的玩家,而“鼠”阵营的玩家则必须找到逃避捕获的方法。
早期体验过游戏的玩家对游戏的评价褒贬不一。 有人在社交平台上抱怨玩法单一,从头跑到尾。 他们甚至提到有人躲在树上逃脱了抓捕,而且玩家之间根本没有任何互动。 当然,也有人分享了自己与同一阵营的玩家组队的有趣经历。
根据早期玩家的反馈,《捉迷藏》游戏在玩法上经历了多次迭代,展现出了更高的社交可玩性,最终实现了游戏在50多个城市的线下火爆。
一方面,游戏赋予玩家更加多元化的社交关系,为玩家之间的互动提供更多的触发点。 例如,在“骑士与公主”玩法中,特定玩家互相保护,可以使用“墙咚”复活被俘虏的玩家。
另一方面,游戏中设置了功能性NPC,为玩家提供结识、合作甚至竞争的游戏环节,打造了社交公共互动场,避免了以往“从头到尾躲”的单调玩法。从开始到结束”。
不仅如此,地点共享的《捉迷藏》游戏还以《猫和老鼠》经典动画IP为蓝本,提供了更丰富的社交话题和社交分享。 目前,社交平台上已有不少玩家发布了以《猫和老鼠》为头像的游戏地图,游戏相关物料宣传也大多采用《猫和老鼠》元素。 许多动漫迷都积极参与到这款游戏中。 第二次创新中,制作了一些卡通手链等具有文创属性的游戏道具。
与此同时,这种参与游戏的行为正变得越来越社交化。 年轻人玩这款游戏并在社交上分享,从而展现出回忆童年的怀旧情怀,打造出追求纯粹快乐的高品质标签。
02 “9.9”的“童年”,年轻人想要什么样的幸福?
目前,共享位置“捉迷藏”游戏的费用大多在9.9-29.9元之间。 不同价格的游戏有不同的道具和保险。 一般来说,价格较高的游戏会提供更加多样化的游戏。 游戏玩法和更全面的个人事故保障。 目前的“捉迷藏”游戏主要有两个推广点,一是“回到童年”,二是“多巴胺快乐”。
共享地点的“捉迷藏”游戏玩家暂时脱离了真实身份,变身为“汤姆”和“杰瑞”,在地图平台上追逐与被追逐。 他们以营地的形式组织陌生人进行互动和合作。 通过赋予玩家重返童年的精神和身体想象力。
游戏中这种像孩子玩伴一样的社交关系,让很多玩家在社交平台上感叹这款游戏更符合人们的真实性。
此外,想要“紧跟潮流”、“保持健康”的年轻人也喜欢“捉迷藏”游戏的低对抗性和跑步带来的多巴胺快感。 与篮球、足球等身体接触激烈、团队竞争的“硬核”运动不同,“捉迷藏”游戏呈现出更为轻量级的特点,没有直接的身体对抗,没有强烈的输赢观念。
同时,“捉迷藏”游戏没有飞盘的正手、反手、投射、倒立等复杂多样的运动动作。 它不需要穿着专业的运动服。 只需要追逐和躲避,以及简单而本能的奔跑行为。 它刺激年轻人快乐多巴胺的分泌,不用担心发力姿势等技术失误造成的身体伤害。 毕竟,去年跟风玩飞盘、路冲的年轻人都表示“伤不起”。
另外,“捉迷藏”游戏正好满足了当代年轻人纯粹而功利的社交需求。
中国青年报此前的一项调查显示,40.3%的受访年轻人“回避社交”,“一些社交逐渐变酸、有目的、年轻人不喜欢”的选择率*占60.6 %。
然而,随着“捉迷藏”游戏在线下火爆,并风靡50多个城市,这种原本让人回味童年的纯粹游戏也逐渐发生了变化。 一些玩家在社交平台上抱怨。 游戏群聊中,有人在群里打广告,贴出相亲启事,甚至贴出了自己的腹肌照片。 甚至有玩家指出,有玩家在游戏过程中“谈论自己的伙伴”。 童年的乌托邦无法逃脱功利社会交往的魔爪。
(图片来自小红书)
此外,《捉迷藏》营造的纯粹游戏乌托邦也正在被一些混乱所席卷。 本应给人们带来欢乐的游戏,却成了社会治理的头疼问题。 例如,由于定位技术不准确,导致部分玩家在湖泊等地方定位错误,造成玩家不慎落入湖中,需要全体玩家救援的误会,浪费了公共资源。
又如,玩家在公园内追逐时随意踩踏草地、拉扯树木,甚至不小心与行人相撞,破坏公共财产安全和公民人身安全,扰乱公共安全和管理秩序。
03 躲猫猫是孤独经济的新解决方案吗?
位置共享的“捉迷藏”游戏本质上是LBS(基于位置的服务)游戏的变体。 它与之前的手游《Pokémon GO》类似,同样主打回忆童年,并且基于位置服务。 真实空间和虚拟空间无形中刺激玩家对城市景观的发现,与陌生人的社交互动帮助玩家走出“孤独”状态。
相关调查显示,61.47%的人感到孤独,57.69%的孤独者花钱排解孤独感。 《孤独经济》白皮书数据显示,超过70%的人每月因孤独而花费1000至5000元。 。 可见,孤独已成为当代社会的一种常态,也已成为一门生意。 此前流行的一人就餐、一人电影院、一人KTV等新消费模式都属于孤独经济的范畴。
现在的“捉迷藏”游戏本质上是一种孤独消费形式,但在商业逻辑上与以往的独自吃饭等消费模式有所不同。
有学者表示,“孤独社会”存在两种并行的经济趋势:个人*的满足和群体活动的渴望。 一个人的食物主要满足单个群体的食欲和其他需求,而“捉迷藏”游戏旨在为人们形成一个临时的游戏社区,并通过游戏互动刺激长期社会社区的建设,提出“我们的” “认同感和价值感。
(图片来自小红书)
基于技术平台的支持,共享位置“捉迷藏”游戏可容纳数百名陌生人。 这是与陌生人交往的最好方式,让习惯孤独的人走出固有的圈子。 阵营的划分让玩家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并鼓励他们作为一个团队行动。 在行动过程中,玩家之间作为个体进行社交互动,从而实现从游戏社区到人际社区的转变。
比如,有的玩家会在社交媒体上分享自己阵营获胜的好消息,有的玩家表示在游戏过程中结识了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有的甚至在游戏中找到了爱情。
那么像捉迷藏这样的游戏会成为孤独经济的新解决方案吗? 目前来看,“捉迷藏”游戏的前景并不乐观。
游戏行为单一、缺乏相关产业支撑链,意味着该游戏难以形成稳定的玩家群体和稳定的经济增长点。 相比之下,飞盘和陆地游戏在技术体系和扩大的产业链上更具优势。 重庆等潮流体育正面临着球员减少、服务业崩溃等困境。
或许,“捉迷藏”游戏对于年轻人来说只是短暂的快乐源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