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读书报月度好书榜始于2006年,选书的标准兼顾人文性、思想性、独创性、品质和趣味,重点关注思想、社科、历史、传记、文学、艺术、科学、童书等类别。
在2023年6月中华读书报月度好书榜(20种)中,北大社出版的《洛阳大火:公元23-220年的后汉史》入选,本书是一部以西方语言撰写的后汉通史。
作者以首都洛阳的命运作为后汉兴衰的标志,首先依据考古与文献资料,详述后汉洛阳的地理、布局、礼制、人口、重要建筑等,由此切入对后汉政治与社会的分析;继而以时间为序,描述了后汉不同阶段的重要事件和社会发展的脉络。
全书对后汉政府的行政特征、向南方的拓展开发、士人与宦官之间的冲突,以及东汉政权的最终倾覆等做出了深入的探讨,既有扎实的考辨,也有生动流畅的评述,无论对历史学者还是普通大众,都具有参考价值与阅读趣味。
《重走梁林路:我们的古建考察笔记》,魏新、白郁著,齐鲁书社2023年4月第一版,128.00元
中国营造学社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开展古建筑调查研究是现代学术史上的一段传奇,梁思成、林徽因作为营造学社社员于1937年第一次发现唐代木构建筑——佛光寺东大殿更是广为人知。从1932年4月踏访蓟县独乐寺,到1940年在川渝考察,8年间,梁、林和营造学社同仁行走上万公里,涉足山西、河北、陕西、山东、四川等数个省份,对众多古建第一次做了现代意义上的考察和记录。本书是对梁、林的致敬,是对那段学术往事的“重现”,采取的方式是“重走”。在书中,作者记述了自己“重走”的亲历亲见,结合对梁、林当年的调查报告等文献的征引,和现场拍摄的大量照片,详解中国古建的奥秘,阐发其历史和文化内涵,由此成就了一部古建筑知识文化普及佳作,也向读者发出了一封“访古邀请函”。
《大地中国》,韩茂莉著,文汇出版社2023年4月第一版,69.00元
本书是多年从事历史地理方面教学与研究的韩茂莉教授撰写的一本中国历史地理通俗读物。为什么农业起源于自然资源条件并非上佳的地区,而非雨量更加充沛、植被更加丰富的地方?“天下之中”为何从“三河”变为“陶”?为什么山东山西之间没有山脉相隔,却以山命名?曹操败走华容道与云梦泽的地理环境有何关系?呼伦贝尔草原如何影响了蒙元帝国的伟业?……本书从新石器时代以来的一万年中,从历史地理的角度撷取26个专题进行解读,讲述了以大地为舞台上演的精彩历史剧。这不是中国历史地理的系统讲述,而是一种散点透视,从一个个具体问题切入,呈现了地理如何影响历史进程,涉及政治地理、军事地理、经济地理等方面,让我们对历史地理这门学问的魅力有所感受。
《米沃什传》,[波兰]安杰伊·弗劳瑙塞克著,乌兰、李江颐、李佳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3年5月第一版,268.00元
获得1980年诺贝尔文学奖的波兰诗人、作家米沃什是有着国际声誉的思想者、写作者,这部近1500页的米沃什传记出自波兰作家、评论家安杰伊·弗劳瑙塞克之手,作者在十年中实地探访若干米沃什生前所到之处、搜集并翻阅篇幅可观的相关文献资料、研读传主书信……为写作此书做了充分准备。本书资料丰富,极具思想深度,依循传记写作常见的编年、地点线索,全面展现传主生平,鉴于传主的作家身份,书中对引用的米沃什大量诗作、文章进行解读,作品与创作的时空背景以及传主创作时的状态为读者提供了更加立体的观照视角。这部传记于2011年米沃什诞辰百年在波兰出版后,深受好评,在目前的米沃什研究专著中可算重量级力作,值得一提的是,近日问世的本书中文简体版由国内知名波兰语译者乌兰等译自这部传记波兰文原版初版本。
《早期中国的鬼》,蒲慕州著,黄咨玄译,新星出版社2023年5月第一版,68.00元
从古至今、从中国到西方,“鬼”作为一种关乎民俗、信仰乃至生死观的独特存在始终与人类社会同行,本书着眼于中国早期的“鬼”文化,基于比较研究的姿态,综合历史、宗教、社会学等视角,对自远古至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鬼”的缘起、形象,与人和社会、宗教等方面的关联,如何演变、泛化等等话题进行了梳理、探讨,集中体现解惑“‘鬼’的观念如何产生”“‘鬼’如何影响信仰”“怎样透过‘鬼’走近历史、了解人类社会”等疑问的努力。本书作者是在古代埃及、古代中国社会与宗教、比较古代史研究等领域颇有建树的历史学者,他的研究与写作无意深究“鬼”的本质与精神层面的内涵,更侧重回顾、解读“鬼”的现象,进而反观历史,另辟蹊径认识中国社会,是一部资料丰富、视角别致的文化史著作。
《星空与半棵树》,陈彦著,人民文学出版社2023年5月第一版,96.00元
这是作家陈彦历时八年、九易其稿之作,书中围绕星空与半棵树两条脉络,对村镇生活的细水微澜进行了观照。既在基层公务员安北斗对星空的眺望下思考人在宇宙中的地位,并以之为镜反思社会;又在北斗村村民温如风为半棵树的申诉中挖掘细碎日常中,还原生活本相。在眺望星空与关怀大地的过程中,作者始终关注的是处在当下时代、社会中普通人的生存问题。这是一次乡村全景与基层社会生态的中国式书写,作家熟悉基层生活,善于细针密线地把故事讲得丝丝入扣、引人入胜,揭开了十余年间基层社会的复杂面相,乡村具体的山川地貌、经济形态和文化观念等丰富内容尽在其中,也展示出植根于传统文化的中国经验和中国智慧,进而表达人与自然这一人类的共同命题。
《中华帝国晚期的性、法律与社会》,[美]苏成捷著,谢美裕、尤陈俊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3年5月第一版,98.00元
作为一部法律史领域研究性犯罪问题的经典之作,本书自2000年出版以来,影响过众多学人。历史学家苏成捷(Matthew H. Sommer)跨越性别史、法律史和社会史三个领域,运用详细的史料,将性犯罪与法律问题进行宏观考察,细致地记录了影响各种性问题的法律变革,以比较史的眼光分析了对“性”的管制、寡妇守贞、“卖娼”等问题;同时,以清代社会中寡妇、娼优、雇工、乞丐等底层人群为切入,展现了微观视角下的平民婚姻、女性短缺、妇女歧视、“卖妻”等现象,辅以大量的细部描写,揭示出清代更深层次的社会结构问题。本书为我们厘清了明清时期对“性”的法律规制,将其放置于宽阔的社会情境中予以审视,让我们看到种种对“性”的规制是如何与社会各阶层的心态和实践发生关联的。
《春秋车战》,赵长征著,文汇出版社2023年6月第一版,69.00元
中国古代史上,春秋时期因诸侯割据而战事频发,战车在那个冷兵器时代地位尤其重要,与之相关的驷马、车兵与其共同构成当时军队的决定性力量。本书从战车在先秦的起源、发展写起,侧重讲述战车在春秋时期如何成为战争主角,进而缔造了一段车战的黄金时代。本书凝聚着作者十余年以战车为核心线索的先秦、春秋军事史研究的心得,经过爬梳海量文献资料,综合运用历史、考古、军事等领域知识,以颇具可读性的文笔娓娓道来,与书中的多幅图片相配合,让一场场车战跃然纸上,是一部透过马和车轮看历史,兼有专业性与普及性的中国古代军事史著作。
《洛阳大火:公元23-220年的后汉史》,[澳]张磊夫著,邹秋筠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23年5月第一版,128.00元
本书是澳大利亚汉学家张磊夫撰写的一部东汉通史,反映了西方学界研究东汉历史所达到的水准。张磊夫专研两汉魏晋史,曾以《国之枭雄:曹操传》一书获得儒莲奖。作者以描述后汉洛阳城开篇,详述其地理、布局、礼制、人口、重要建筑等;继而以时间为序,讲述了后汉不同阶段的重要事件和社会发展;最后以洛阳大火为标志,讲述了东汉的衰落,探讨了帝国倾覆的原因。在讲述史事同时,作者对事件背后的动因颇多剖析,如将东汉与同一时期的罗马帝国进行比较,如从社会科学角度进行分析,都对中国读者颇具参考价值。
《创造欧洲人:现代性的诞生与欧洲文化的形塑》,[英]奥兰多·费吉斯著,王晨译,北京日报出版社2023年3月第一版,148.00元
从历史、地理、地缘政治等方面不难追溯欧洲的形成,但“欧洲人”“欧洲文化”何以作为一个整体而存在并被欧洲各国人民乃至全世界所接受?英国历史学者奥兰多·费吉斯试图在这部专著中给出答案。本书从十九世纪铁路、印刷术等推动人口流动、文化传播的技术革命切入,聚焦俄国作家屠格涅夫、法国女高音保琳娜·维亚尔多和艺术评论家路易·维亚尔多在那个时代的故事,从而展现欧洲文化、艺术领域的互通有无,人们因此逐渐形成一致的认同感。这样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欧洲概念、欧洲文化在世界范围的传播。
《有声的中国:演说的魅力及其可能性》,陈平原著,商务印书馆2023年5月第一版,59.00元
所谓“有声的中国”,是相对于“文字的中国”“图像的中国”而言。具体到这本书,即是聚焦近代历史上“演说”的兴起,结合声音、文字、图像三种触摸历史的路径,呈现出一个有声有色的现代中国,也借以透视整个时代的政治与文化氛围。“演说在晚清的兴起,绝对是一件大事。”整个20世纪中国,但凡有效的思想启蒙或广泛的社会动员,都离不开演说这一利器。基于此,作者从演说兴起的历史原因、晚清画报对演说的记录、“演说学”的传入、演说的语言问题(口语和书面语)等方面,对现代史上的演说这一话题作了颇具意味的论述。
《西方旅行者的中国书写:1840-1940》,[英]顾德诺、[英]茱莉亚·库恩编,顾钧等译,上海教育出版社2023年5月第一版,68.00元
从马可·波罗开始,西方人所写的中国游记汗牛充栋。本书不是“一阶”的游记作品,而是对游记作品的“二阶”研究,收录12篇相关论文,聚焦的时段是从鸦片战争到太平洋战争爆发前的1940年。书中论及的游记作者包括德庇时、麦都思、额尔金、燕卜荪、史沫莱特等,有的论文则是对游记中关于中国食物的记载、女性旅行者等主题的关注。这些论文从今天的视角、从不同学科背景对近现代史上西方人的中国书写进行研究,并引入了帝国之眼、文化嫁接、性别政治、游牧主义等理论工具,一些论述对我们颇具启发性。
《极北之地:西伯利亚史诗》,[瑞士]埃里克·厄斯利著,夏昱华、许桦钰译,译林出版社2023年5月第一版,198.00元
对于国人,西伯利亚这个名字尽人皆知,但对于其地理和历史,大多数人的了解都非常有限。这本八百余页的巨著将帮助读者弥补知识上的这一缺环。本书作者埃里克·厄斯利曾多次前往西伯利亚考察,并利用多语种的资料,细致复原了16至20世纪末数百年间西伯利亚的开发史。从嘎吱作响的四轮马车到呼啸而过的火车,一代代商人、士兵、工人、囚犯、探险家、科研人员跋涉至此,与恶劣的自然环境博弈,同残酷的生存条件抗争,其中有奇迹也有苦难,有英雄也有恶棍,共同谱写出一部恢弘而又悲怆的“极北之地”的史诗。
《顾颉刚殷履安抗战家书》,顾潮整理,中华书局2023年5月第一版,88.00元
这是史学大家顾颉刚与夫人殷履安的“两地书”。书中主要收录顾、殷1932年淞沪抗战以及1937—1943年全面抗战期间的往还家书。这些文字既是顾氏一家及其亲友以及学界同人在国难当头之际,如何支援抗战,在战火中如何流离转徙、艰难谋生的真实见证;又是个体生命在悲惨的战争岁月之中,人生际遇、家庭变故、心理感受的如实反映;更在宏大历史叙述背景之下,为弥补疏阔的历史罅隙,提供了生动的细节与丰富的素材。动荡年代中,家国大义下,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儿女柔情至为感人。书中多数内容系首次公开,对于顾颉刚研究以及现代历史研究都是极为珍贵的史料。
《陆征祥评传》,唐启华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3年4月第一版,89.00元
陆征祥(1871-1949)是清末民初的职业外交家,是其时“弱国外交”的代表性人物,在"二十一条"、巴黎和会等重要交涉中系中方核心人物,因而在后世背负了较多的负面评价,学界对其研究也非常不足。作为民国外交史专家,唐启华教授在《被“废除不平等条约”遮蔽的北洋修约史(1012~1928)》《巴黎和会与中国外交》《洪宪帝制外交》等书中对陆征祥已有颇多研究,此次更全面利用陆征祥当年带到比利时的外交档案以及存于比利时一家修道院的2万余页的“陆征祥文书”,对陆征祥的家世、外交生涯、晚年的归隐修道院、家庭生活及内心世界,作了全面呈现和探讨,对传主做了客观中肯的评价。
《云帆集》,商伟著,河北教育出版社2023年4月第一版,69.00元
四十多年前就读于北京大学、旅居海外三十多年求学和执教、一路走来得到若干位良师指点……这样的经历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学者商伟的治学方向与学术成就。本书收入十年来商伟的一些学术随笔、散文、访谈,上编集中体现他关注的学术话题及相应的深入研究,下编回顾与林庚、袁行霈、韩南三位恩师相处的往昔。全书既有基于学术语境下的理性表述,也有感性的追忆,是一位学者十年学术思考的精华,也折射出这一代学人学术人生的一面。
《公冶长》,石舒清著,北岳文艺出版社2023年4月第一版,59.80元
《公冶长》是石舒清先生在文学创作上的一次实验。他把尘封于故纸堆中的资料捡拾出来,进行文学创作,产生了一种陌生化的艺术效果。当然,作者的这种实验,还是为了写自己的故乡,正如其在后记中所言,“我的最终的写作目的和理想,还是要回到写生我养我的那块乡土,这是独属于我的素材和资源”。从大量的尘封资料里寻找素材,找出那些“在恒久的时光里难以磨灭的眼神、心跳和命运”。循着这一标准,他多年来辛辛苦苦寻找到的各式各样的人物及其特别命运,都在眼前的这本《公冶长》里。
《花木间的智慧:民族植物学自然笔记》,龙春林、刘思朝著,山东画报出版社2023年3月第一版,118.00元
这是一部视角独特、信息量丰富、图文并茂的民族植物学博物作品。两位作者均为长期扎根于我国植物资源丰富地区的专业研究者,有着深厚的专业积累与大量田野调查经验。书中以生动、直观的方式记录下作者在彝族、基诺族、哈尼族、独龙族等西南地区十个少数民族区域的植物考察内容,包括植物学信息,也有当地人对植物的利用、保护,还写到了与植物相关的民俗传统,令读者大开眼界,也引发植物与人如何和谐共处的思考。
《荒野之声:地球音乐的繁盛和寂灭》,[美]戴维·乔治·哈斯凯尔著,熊姣译,商务印书馆2023年2月第一版,80.00元
这是一本关于声音的自然文学力作,一堂关于聆听的自然课,一场关于大自然乐章的剖析,一次对社会不平等和割裂的声音解读,一声对声音遗产在消退与破碎的呐喊!从《看不见的森林》到《树木之歌》再到《荒野之声》,广为中国读者喜爱的自然文学作家哈斯凯尔将视野从个体拓展到生境,进而触探维系生境的纽带——声音。作者指出,充满我们这个星球的歌声、音乐和言语是演化创造的奇迹,是大自然的珍贵馈赠。但这宝贵的声音遗产正在消退和破碎,受威胁的森林、航运繁忙的海洋和喧闹的城市街道,三个危机明显的场所,充满着“呵斥”我们漠视声音的咆哮。
《帆》,殷健灵著,长江文艺出版社2023年4月第一版,32.00元
本书通过叙写移民新西兰的两个家庭中几位女性传奇的一生,讲述她们在新西兰及国内生活的经历和心灵上的波澜,深层次表现异域华人族群的身份认同和文化认同。小说以当下和百年前两条时间线为经纬,聚焦跨越百年的女性命运,折射出150年新西兰华人历史,深入探析了追寻家国之根和自我之根的人生命题。多年来,殷健灵的文学作品一直致力于追寻和破解成长者的主体性命题,并将成长者与外部世界的风云变幻相连,在广阔社会背景下关注童年命运存在,将儿童文学的书写伸向了更为广阔的领域。新近历史叙事的出现,又多了一份历史的凝重和对现实的关怀。曼妙且富于诗性韵味的雅致语言风格,也让殷健灵的作品在儿童文学文坛独树一帜。
《万花筒》,陆梅著,安徽少年儿童出版社2023年5月第一版,35.00元
暑假里,九岁女孩麦小节从上海郊区走进上海城区的石库门,弄堂里的人和事令她感到既新鲜又陌生……这是一部以上海城乡变革性发展为背景的现实主义题材长篇儿童小说。作品通过讲述两个女孩的成长跋涉,以及她们和父辈、祖辈三代人的光荣与梦想,展现了上海弄堂里富有地域色彩、烟火气息和文化意味的百姓生活。作家以对儿童心理的深切认知和鲜活感受,铺展出如水般流动的生活;同时也展现出了她擅长描摹孩子精神世界的功力,孩子情绪、心理上的狂波飓澜被她描绘得丝丝入扣,由此,其笔下的童年呈现出一种独有的繁复而又清澈的质地。作品对儿童成长过程中的内心脆弱和精神特质予以深刻的体验和观察,对孩童的生存体验予以温暖的表达与抚慰,张扬着童年的精神力量。
本文为中华读书报原创作品,如需转载请留言。欢迎转发到您的朋友圈。
-End-
观点资料来源:中华读书报
转载及合作请发邮件:scb01@pup.cn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