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三国灾害频发,民间如何应对?

汉末三国灾害频发,民间如何应对?

首页战争策略汉末求生更新时间:2024-07-01

处于寒冷期中的汉末三国,不仅有着日趋寒冷的现象,更有随之而来的各式灾变。寒、旱、涝、蝗、饥、疫的连环发生、交叉引起,对当时社会的影响甚大,因而促使时人必须有所应对。

以往,对于时人如何应对灾荒的研究,多罗列官方的应对,而鲜少注意到民间的应对。因此,我们对于汉末三国民间如何应对气候异变感到好奇。

旱灾

而整体来说,汉末三国的民间百姓在面对灾变时,或许是很单纯的思考──究竟如何活下去?换言之,即是"生存问题"。

汉末三国期间,由于连环天灾的爆发、再加上政局不稳的人祸,导致环境负载力大幅下降。对人民最直接的影响,便是在农作及食物上,是以大饥荒随之将至。而食物的有无,便是攸关生存的问题。

灾民与饥荒

那么,百姓究竟该如何应对呢?为了活下去,人们可能先拿出之前囤积的粮食以餬口;待到存粮吃完,或许连预备作为种子的份量也先顶着吃了。若这样都还无法度过灾变的影响,那么"弱肉强食"的情景便将出现──有些人可能集结而劫掠,借以获取足以维生的物资;有些人则可能彼此相食,"易子而食"的悲剧便不断发生。

由此看来,当时人民吃尽存粮、以至于交相食的应变方式实在成效不佳。不仅让人们可能死于天灾、可能死于动乱,更可能因彼此的劫掠而死、可能因成了他人的"俎上肉"而死,因而直接或间接地形成更多悲剧。

因此,每当面临到这些生存问题之时,人民势必寻找新的应对方式以求生苟活。而"趋吉避凶"自是人们有生以来的本能,但"安土重迁"亦是人们心底潜在的渴望,所以,离开、或者留下,便成为人民受灾之后的选择。

古代灾民逃荒复原图

选择离开受灾地的人们,或逃荒到他处避荒。于是,迁徙开始出现。他们往往选择汉末三国当时相对安定、相对富庶之处作为目的地,因而大致由受灾处往四处发散──往东,或至徐州。往北,或至冀州,如胡昭、陈琳;或至凉州,如苏则;或远达辽东,如国渊、邴原、管宁、王烈。

往南,或至荆州,如王粲、司马芝、杜袭、赵俨、裴潜、来敏。往西南,或入巴蜀,如扈累、法正、孟达、董和。往东南,或至扬州、江东一带,如徐奕、许劭。此外,甚至有远达交州者,如袁徽、许靖、程秉、薛综。

诚然,由于此类史料多以"避地"、"避乱"等关键词出现,以往多因此将这类迁徙归因于躲避汉末三国时期的战乱。然而,"避地"一词乃指"迁地以避灾祸";那么,究竟避何灾祸呢?是否除了战乱,亦有灾变的可能性?

而我们确实也能找到因灾害而迁徙的事例,如:汉代以来有着"避疾"的习俗,即逃离疫区以避免被瘟疫所感染。此外,初平末,孙宾硕因饥荒南迁至荆;建安初,法正、孟达亦因饥荒入蜀。至于苏则于兴平中因三辅战乱及饥穷而避难安定,其因素则是天灾人祸兼而有之了。

古代灾民复原图

而在迁徙的人群之中,有的人可能确实顺利迁居他方安居乐业,但或许有更多的人流离失所而成为"流民"。在当时的纪录中,可见如此描述:

“今四民流移,讬身他方,携白首於山野,弃稚子於沟壑,顾故乡而哀叹,向阡陌而流涕,饥厄困苦,亦已甚矣。”

由此看来,流民或因天灾人祸而流离失所,不仅在生命安全方面遭受威胁,甚至在食衣住行等方面都无法达到最基本的保障及满足,也难怪蔡琰会发出"民卒流亡兮共哀悲"的感慨。而为了生存下去,古代流民便有可能集结起来打家劫舍,从受害者变成另一加害者,进而形成严重的社会问题。

至于那些不愿意离开受灾地、离开家乡的人呢?这些人们努力地留下、并想尽办法生存着。但也许在连环受灾的当时,一个人的力量是不大足够的,于是在地的大族、耆老、贤良便会聚集在地人民的力量,或召集劳力一同耕种、或聚集孩童一并教学。

古代灾民与官员复原图

又为了对抗以寇掠为目的之敌人,这类人可能也透过宗族或乡里的力量来建立坞堡以保卫、或组织战力以对抗。换言之,透过坞堡的形式而聚集的百姓,可藉由耕种以自给自足,亦能武装以自我保卫。

如许褚曾"聚少年及宗族数千家,共坚壁以御寇"。田畴(169-214)则尝率宗族及附从数百人入徐无山,数年后投靠者暴增到五千多家,众人因而推田畴主事,不仅制定法制礼数、更兴办学校以讲学。而田畴一众的经营,不仅能保卫自身的安全,甚至还能让邻近的乌桓、鲜卑遣使纳贡,因而使学者认定他们应具有相当实力的武装。

田畴画像

此外,当时在南方则有着以宗族为单位而集结的宗民,如"豫章上缭宗民万余家",他们有着自己的坞壁以保障自身生命及财产,而仅对地方政权缴纳一些钱粮,但地方政权却无法对他们进行全面的支配。

值得注意的是,透过相关史料来看,名望、大族、贤良往往会突出为百姓的带领者。如以上举出的田畴、许褚可算是名望、贤良的类型,而上缭宗民则是因宗族而集结的类型。至于大族的案例,亦可透过常林曾"依故河间太守陈延壁"的往事来看,陈、冯二姓正是当地的大族,进而吸引时人前往依附。

然而,这些名望、大族、贤良在地方上的窜出──可能是无意为之,单纯只为了生存而努力,但却因其人格及背景而吸引大众的追随;亦可能有意为之,意图募集民众的力量。而相对地,人民或为了生存而选择投靠这些带领者,"部曲"这类的阶层便逐渐出现。

此外,当民间百姓遭遇到各式灾变带来的死伤病痛,便会寻求有能力祛病却死之管道的协助,自此医者、方士、宗教便开始有所舞台得以发挥。举例来说,管辂能依卜筮窥知生死,郄俭、甘始、左慈则怀异术以养生,至于董奉、张仲景、华佗等医者更有回春之手,皆名震一时。此外,如张角、张脩、于吉这类人士,或能以符水呪说来治病,且具有早期道教背景,久之,便逐渐获得民众的信赖、得到民众的追随,进而日渐形成教派、教团。

道教三清尊神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宗教团体本身,除了使民间在肉体上有所治愈、心灵上有所寄托之外,尚提供一些互助救济的实际功能。以太平道为例,即有"积财为罪、鼓励救穷"的想法;而五斗米道则设有"义舍",其中放有"义米肉"以供行路者食用;至于佛教则在相关的节庆或仪式之时,"多设饮饭,布席于路",而提供饮食给为数众多的就食者及参与者。综观当时教派的这些作法,皆有助于民间度过灾变。

据此,可见有能力医病者、以至于宗教,亦是民间倚之应对灾变的管道。以张角来看,信众于十余年间即达八州数十万人。至于于吉则尝于吴会一带治病,深受吴会人民的侍奉。

张角绘画像

而传说当年孙策(175-200)曾于城楼上宴请宾客,于吉刚好从城楼下走过,与会嘉宾竟不管孙策及礼数而大举中途离席去拜见于吉。这些事例都呈现出汉末三国时期民间对"医者"的信赖、以及宗教对民间的号召力,并显现出医者、方士、宗教确实为民间应对气候异变的管道之一。


参考文献:

《梁方仲文集·中国经济史讲稿》

《中国经济史(上)》

《三国志集解》

《中国中古时期的宗教与医疗》

《中国近代流民(修订版)》

《中国流民史(古代卷)》

《中国中古时期的瘟疫与社会》

《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

《西历 535年大浩劫》

《后汉书》

《中国史稿(第二册)》

《太平经》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