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堡算是欧洲中世纪文化的代表性标志之一,中世纪欧洲遗留下数量众多的城堡,或雄伟、或壮丽、或沧桑。除了它们曾经的军事、政治作用,还有诸如骑士与灰姑娘这类动人的故事传说,使得那些古老城堡很是出名。于是,国人对古堡的印象多来自欧洲城堡,却不知我们同样遗存众多古堡。城堡的出现,是为战争而生。在我们历史上,也曾经有过“城堡”林立的年代。
历史上的“城堡”,北方有多种叫法:坞、堡、壁、垒、固、小障、坞堡、壁垒等多种(南方喜欢叫寨、栅、围),我们现在统称叫法是“坞堡”。正如开头所说,不管“城堡”,还是“坞堡”,它们的出现,就是为了服务于战争。经过发展、演变,“城堡”和“坞堡”逐渐又赋予了政治、经济等社会职能。从保存良好的山西张壁古堡可以看出,坞堡就像一应俱全的小城镇,但同时赋予了军事防御功能。
阳城砥洎古城堡
“坞堡”在我国历史上有过怎样的发展轨迹呢?坞堡起始于汉代,经过了三国、魏晋的发展,十六国时期的泛滥,衰落于南北朝,隋唐至金元依然存在不少。“生活在坞堡”是十六国战乱时期,北方百姓的主流生活方式之一。
坞堡源于汉代边疆战争西汉到东汉,中原朝廷与匈奴或羌人军事冲突屡有发生。西北、北方边疆地区,建设了诸多军事设施,坞堡就应用而生,进可作为前进基地,退可作为防守要塞,安宁时还可以屯兵驻防。这时候的坞堡,是长城、城池、关隘等军事防御工事之外的补充。可见,坞堡就是边境屯兵小城,最早是朝廷中央的军事行为的一部分。
汉代陶瓷坞堡造型
东汉末到魏晋私人坞堡成为主流《资治通鉴》注曰:“城之小者为坞。天下兵争,聚众筑坞以自守”。《汉书—地理志》中多处出现“都尉治西部障”、“都尉治匈奴障”等记载。《汉书》记载:“令扶风、汉阳、陇道筑坞三百所......诏魏郡、常山,构筑坞候六百所”。
东汉末到三国期间的黄巾起义、群雄割据、三方混战;西晋末的皇室内乱、八王纷争,都引发社会的大动荡。原先的州、郡、县城池成为战争各方争夺的焦点。世家大族、地方豪强为了保卫私有财产、庇护一方平安,纷纷避祸乡野,聚众筑堡,耕战自守。战乱最严重的北方黄河流域,各地坞堡纷纷出现。田畴、许褚、李乾、邓艾都曾经率领宗族乡党,结坞御敌。满宠则曾经攻打二十多坞堡,“得民两万户”。
坞堡型建筑
东晋十六国时期坞堡泛滥许褚带领宗族造坞堡“褚壁”。《三国志》里记载:“汉末,聚少年及宗族数千家,共坚壁以御寇。贼万馀人攻褚壁,褚......乃令壁中男女,聚治石如杅斗者置四隅。”
十六国时期是历史上最混乱的一个时期,胡汉军阀混战、各族政权林立,官吏流亡逃窜,社会基层的乡里秩序遭到严重破坏。永嘉之乱过后,世家大族衣冠南渡,东晋偏安江左。北方的乡村成为无政府状态,流民需要生存、地方豪强也需自保。这种状况下,百姓自行屯聚,各种类型的坞堡出现。有的同宗聚集、有的同乡聚集、有的依附豪强势力、还有的流民共推贤者为首,结垒造坞,以集体力量恢复耕作、抵御贼寇。
《晋书》记载苏峻:“纠合得数千家,结垒于本县”。记载郭默:“自为坞主,流民依附者渐众”。记载:“平阳人李洪有众数千,垒于舞阳”。
细分的话,坞堡按组成方式可以分为:豪族坞堡、流民坞堡、平民坞堡。这时候的坞堡早已转型成为,集经济、生产、生活和军事防御为一体的非政府组织。各类坞堡都有领袖,叫法各不同:宗主、坞主、垒主、营主等。坞堡里居住的人们,是以部曲、佃户等身份,或耕作或守卫,为坞堡贡献劳力,接受坞堡庇护。他们不再是国家的编户居民,不在为政府交粮纳赋或者服劳役。
灵石夏门古堡
坞堡里面有着成熟的组织机构,以各种规章制度和传统道德,约束坞中居民。坞主或为豪强世袭,或为大家共推贤能。坞中居民平时为农、战时为兵,还有传统的礼仪、文化教化。坞堡选址一般在易守难攻,且靠近水源和耕地的地方。既要方便防卫,又要方便耕作生产。坞堡居民少的千数,多则几万,吃喝拉撒自给自足,俨然就是一个“世外桃源”般的独立王国。比如裴氏堡、铜壁、成贰堡等坞堡,甚至因为存在时间较长,沿袭成为当地地名。
十六国时期,北方坞堡普遍存在、数量众多,成为基层相当常见的社会现象。根据史料统计:冀州有坞堡200多处,豫州司州1100有余,关中及周边有3100多处,并州近600多处。坞堡规模越来越大,相当多的坞堡出现互相结盟的情况,坞堡联合出现盟主,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最出名的并州坞堡盟主张平,管辖了并州北至雁门、南到高平,将近300多个坞堡,十万多户人家,成为后赵到后秦这段时期,左右并州政局的重要力量。
沁水湘峪古堡
《资治通鉴·卷第一百》张平据新兴、雁门、西河、太原、上党、上郡之地,壁垒三百馀,夷、夏十馀万户,拜置征镇,欲与燕、秦为敌国。
西晋末年永嘉之乱,衣冠南渡的人口,各方学者公认的数字在70万至90万之间,那么北方政府户籍人口少了近千万,哪里去了?好多人归咎于战乱伤亡。但是本人认为,除了南渡人口和战乱死亡人口,更多的人口隐匿到了坞堡或者山野聚落之中。以《资治通鉴》中的数据,张平统辖300处坞堡户口超过10万户。前面统计北方几州坞堡在5000处左右,粗略估计,逃离政府编户,依附于坞堡的民众要超过100万户。要知道西晋平吴之后,北方每个县平均才2000多户。而石勒攻仅破冀州100多处坞堡,就能搜刮到十万多人。这样看来,在一段时期里,坞堡的存在几乎取代了传统乡里制度。
十六国时期,民众为什么热衷求庇护于坞堡?要知道,大部分坞堡,居民同样需要纳粮服役,只不过剥削他们的人,从朝廷官府变成了坞主。其实,就仅仅因为,民众渴望远离战乱,渴望有个安生立命的地方,坞堡这样的“世外桃源”,一定程度上能够满足他们对“安宁”的诉求。
张壁古堡
坞堡真的是“世外桃源”吗?很显然,不管是军阀还是朝廷,都视林立的坞堡为眼中钉。坞堡只能苟且一时,国家户口上人少,就代表赋税、劳役和兵源的短缺,政府不会容忍法外之地长久存在。比如,后赵石勒、前秦苻坚就多次大军攻陷诸多坞堡,或收降或掠夺。
《晋书》记载冀州:“石勒......陷冀州郡县堡壁百余,众至十余万,其衣冠人物集为君子营。”记载司州:“石生攻刘曜河内太守尹平于新安,斩之,克垒壁十余,降掠五千余户而归。”
《晋书.苻坚载记》记载雍州:“苻坚......嘉入长安,众闻之,以为坚有福,故圣人助之,三辅堡壁及四山氐羌归坚者四万余人。”
坞堡战乱时能保一方平安,也可能发展成割据势力。到了统一时期,在政府管制之外的坞堡,不但让政府损失税收来源,还成了社会稳定的隐患。十六国时期,石勒、苻坚都没能解决坞堡的问题。到了南北朝,北魏统一北方后,为解决坞堡问题分了两步走。
第一步,道武帝拓跋珪的“宗主督护制”,承认坞主们对坞堡的特权,任命他们为督护百姓的“宗主”,同时坞堡需要化私为公。这样坞内居民自然就成了国家的齐民编户,坞主们成了国家的基层官员。但是,这里还有缺陷,就是宗主们为了逃避赋税徭役,会故意隐瞒人口。
出土魏晋坞堡模型
第二步,孝文帝拓跋宏的“均田制”和“三长制”,分化瓦解坞堡,让居民摆脱坞主。“均田制”就是官府按人头分配土地,耕种几年后归其所有。“三长制”就是五户人家选一个“邻长”,五邻长上选一个“里长”,五里长选一个“党长”。“均田制”旨在提高百姓加入编户的积极性,“三长制”则旨在清查户口,方便税收和徭役。(资料来源《南齐书·魏虏传》)
“三长制”意义重大,不但和平解决坞堡泛滥的隐患,也成为后来各朝代乡里制度的模版。后来每逢乱世,还会有坞堡出现,比如唐末五代、金元时期都有坞堡聚众自卫的记载,但是只是个案。十六国之后,坞堡再也没有成为普遍社会现象。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