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声明:本文为笔者原创图文,欢迎关注 带给你别的平台所没有的历史哲思。
史*载,原益州牧刘焉膝下有四个儿子,依次是刘范、刘诞、刘瑁、刘璋。刘璋在家中排行老四,是最小的儿子。
刘焉影视剧照
刘璋其人,《益州耆旧传》说他“懦弱多疑,不能党信大臣”,而南朝史学家范晔也评价他:“羊质虎皮,见豹则恐”。说明刘璋这个人性格特点上优柔寡断且多疑,是比较软弱的。
按常理,在刘焉死后,能够继承其衣钵的应该是嫡长子刘范。然而,熟悉三国历史的朋友都知道,他老爹刘焉病逝之后,承袭益州牧的并非他的哥哥们,而是他。这到底是为什么呢?或者说这里头到底有怎样的隐情呢?
刘璋影视剧照
这事还得从老爷子刘焉说起,据《后汉书》记载,刘焉有四子,嫡长子刘范在长安任左中郎将,二子刘诞担任治书御史,三子刘瑁担任別部司马跟随刘老爷子在益州,而四子刘璋担任奉车都尉也在长安。也就是说,刘家四兄弟,当时只有三子刘瑁不在京师长安,而长子刘范、次子刘诞以及四子刘璋均在朝廷任职。不过,没过多久,朝廷派遣刘璋前往益州诏谕刘焉,结果被刘老爷子强行留下不让其返回朝中。这样一来,刘璋和其三哥刘瑁都远离长安留在了老爷子的身边。
李傕影视剧照
兴平元年(公元194年),长子刘范因看不惯权臣李傕所为,私下与征西将军马腾密谋诛*李傕,结果东窗事发败亡,刘范及弟弟刘诞全部被李傕斩*。这样倒是让刘璋逃过了一劫,真是有富贵命啊。痛失二子的刘老爷子,悲伤得不行,恼恨交加,结果突发疾病不久便翘了辫子。
如此一来,谁来继承父位便成了问题。按说,大哥和二哥已经挂了,三哥刘瑁理所应当地成为了益州牧的第一人选。可最终的结果还是被刘璋捡了便宜,主要的原因还是和刘璋的性格有着莫大的关系。
赵韪
刘焉死后,益州当时当权的赵韪是跟随刘焉当年一起入川的老部下,心里头正盘算着进一步掌控益州军政,于是私下联合其他官署共同向朝廷上表推举刘璋继掌益州牧之职,原因就在于相比于刘瑁,刘璋性格暗弱、比较“温仁”,说白了就是觉得刘璋好掌控。最终,赵韪得偿所愿,既让刘璋上了位,又让自己得到了朝廷的任命为征东中郎将。
赵韪反叛
就这样,排行老四且性格温和寡断的刘璋最终跳过哥哥刘瑁子承父位成为了益州牧。
不过,赵韪的如意算盘最终还是落空了。建安五年(公元201年),赵韪重金收买荆州地方官以减除外力,同时联合益州本土大族聚众起兵造反,结果,这场精心策划、原以为水到渠成的叛乱却遭到了刘璋的强力镇压。败亡后的赵韪逃入江州,不久便遭部下庞乐、李异反叛,兵败身死,此为后话。
参考资料:《三国志》、《后汉书》等
声明:1.图片来源于网络,首先感谢图片原作者,其次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2.本文为个人观点,如有错误之处或观点不一,请留言探讨,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