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一个社会还是组织,赏罚分明总是令人称道的,然而在战国时期的魏国,魏文侯却处理了一档子有罪而赏,有功而罚的奇葩事。
西门豹治邺的故事大家都很熟悉,但是大家所熟知的是故事的前半段,《淮南子人间训》记录了故事的后半段。西门豹在拆穿河伯娶妻的骗局以后,又兴修水利,百姓安居乐业。这时候,别有用心的人举报西门豹,说邺城粮仓里没有粮食,府库里没有钱币,兵器库也是空的,总之邺城被西门豹治理的一团糟。
魏文侯亲自来到邺城,视察一圈以后,发现举报人所说的都是事实,当时可就恼了呀:“小豹,给个合理的解释,讲不出道道来,那就自裁吧。”,西门豹一点也不慌,解释道:“臣听实行王道的国君藏富于民,实行霸道的国君使武士富足,只有亡国之君才使府库充沛,如今国君您要实行王霸之道,所以我都将粮食,兵器和钱财储藏在民间了,不信我可以登城击鼓,您看看效果。”
魏文侯将信将疑,随西门豹登上城楼。第一通鼓过后,城里百姓开始*动起来,大家手持弓箭兵刃,披挂整齐,走出家门;第二通鼓过后,有更多的人带着粮食,套好战车来到城下集结。魏文侯看了以后,既惊叹又满意,说道:“好了,好了,寡人相信你,让他们都回去吧。”
此时西门豹却一口回绝,说道:“这鼓声是我和百姓约定好的,刀出鞘是要见血滴,燕国不是占了我们八座城池么?恳请您准许我带兵把它们夺回来。”,想必魏文侯小时候也听说过狼来了的故事,对西门豹暗竖大拇指,同意了西门豹的请求。这场仗没有任何悬念,西门豹旗开得胜,夺回八座城池,魏文侯重重有赏。
同一时期,在魏国的东部,有一个官员叫做解扁,年终汇报的时候,魏文侯惊奇的发现,解扁所在的县财政收入比上一年翻了三倍。这个增长太惊人了,以至于显得非常可疑。魏文侯找到解扁,问道:“你是不是搞错了,你们县的财政收入增加三倍,怎么做到的?”
这时候解扁有点沾沾自喜,他神秘的一笑,回答说:“我们搞了点副业,我们趁冬天的时候,砍伐林中树木,把他们堆积到河道里,等春天河里的冰化了,树木就沿河而下,我们再把它们运出去卖掉,卖出不少钱来。”
魏文侯到底是个明君,没有被眼前的利益所蒙蔽,他立马就察觉到里面不对劲,说道:“老百姓春天耕种,夏天除草,冬天收割,一年四季也只有冬季能休养生息,你倒好,一整个冬天带领他们砍伐树木,挣再多的钱有什么意义呢?”,魏文侯把解扁狠狠的斥责了一顿。
魏文侯需要钱吗?他太需要了,魏文侯时期刚好是从春秋向战国过渡的时期,列国争霸刚拉开帷幕,他委派西门豹治邺,就是因为河伯娶妻这个事情,闹的太不像话了,百姓死走逃亡,影响国家实力。但是魏文侯同时也知道涸泽而渔则无鱼,焚林而狩则无兽的道理。因此他看到解扁的财报以后,满意之余又心生狐疑,这大概就是人们常说的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吧。
西门豹治邺的成果,个人能力或者魅力的因素居多,不容易复制;解扁搞副业讨好国君,却弄巧成拙,到底怎样才能使领导满意呢?当好一名部下呢?其实答案也很简单,就在魏文侯时期的半个多世纪以前,赵简子派家臣尹铎去治理晋阳,临别前尹铎问赵简子:“以为茧丝乎?抑为保障乎?”,赵简子答道:“保障哉。”,是藏富于民还是压榨百姓,问明白就好了,大政方针让领导定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