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战术专题:罗马人如何构筑坚固的营垒

罗马战术专题:罗马人如何构筑坚固的营垒

首页战争策略罗马部落战争更新时间:2024-05-01



高卢人给罗马人的打击几乎是毁灭性的,高卢人撤退后,罗马人的旧敌纷纷入侵,拉丁联盟中的少数城市也想趁火打劫分一杯羹,形势异常危急。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罗马英雄卡米路斯率领着以新战术组织起来的军团,打败了一个又一个外敌,经过20年的浴血奋战,罗马总算将国际地位恢复到高卢入侵之前。卡米路斯智勇过人,为人宽宏大量,战功卓著,取得了举行四次凯旋式的殊荣,被罗马人称为继罗慕洛之后的“第二建国者”。

对于卡米路斯的智勇与宽宏大量,普鲁塔克在其巨著《希腊罗马名人传》中,曾有过生动的记述。

当罗马人在重建他们的城市之时,部分拉丁人与罗马的旧敌入侵,他们包围了驻扎在马基乌斯山设防的部分罗马军队。为了援救这些罗马人,卡米路斯第三次被任命为独裁官。卡米路斯强制大部分罗马人武装起来,甚至部分老年人也被他拉进了军队。

他抵达马基乌斯山后,并不急于进攻敌人,而是机动到敌人的后方并驻扎在哪里。扎营之后,他燃起火堆作为信号,当被围困的罗马人看到卡米路斯的信号后,十分振奋。拉丁人看到罗马援军到达之后,决定坚守待援,他们修筑了两道防御工事,以分别对付包围圈内外的罗马人。防御工事用宽宽和壕沟和木制栏栅组成,十分坚固。

这种战术是一种非常优良的战术,它很好的利用了防御的力量。前211年罗马人从汉尼拔手中夺回大城卡普亚,前52年凯撒在高卢围困阿莱西亚大败数倍于己的高卢大军,都采用了这一战术。

卡米路斯仔细观察他的敌人,他发现了拉丁人的破绽,其破绽便是筑成营垒的木制栏栅未作防火处理。同时,他还发现,每当太阳升起的时候,就会从山上吹下一阵狂风。因此,在某天的拂晓时刻,他命令一部分士兵携带投掷武器,对拉丁人防御工事的某一处发动佯攻,而他则率领部分士兵,机动到起风处的上风处。

当太阳升起之后,狂风大作,卡米路斯命令他部下在上风处向拉丁人的营垒投掷特制的引火标枪,大量木制栏栅开始燃烧起来,火借风势,很快拉丁人的整个营垒便燃起大火。不想被火海吞噬的拉丁士兵无处可躲,于是冲出营垒迎战罗马人,而卡米路斯则让他的士兵在壕沟后面等待着这些精疲力竭的拉丁人,本来用来防御罗马人的防御工事现在成了大多数拉丁士兵的噩梦……大部分拉丁人被*死,只有少数逃脱了战场。

至于卡米路斯的宽宏大量,则可能更胜他的智勇一筹。当一个叫做图斯卡尼的城市准备暴乱的消息传入罗马后,罗马人委任卡米路斯为将军前去攻打他们。一路上罗马士兵个个摩拳擦掌,准备好好教训下图斯卡尼人。可是当他们到达图斯卡尼后,眼前的景象让罗马士兵们彻底囧住了。

放眼望去,田地里有很多人在耕种、放牧,城门大开,小孩们在学校里读书,手艺人在作坊里勤劳工作,闲散人群在广场、街道上游逛,政府官员忙着准备接待罗马人……处处一片和平景象,似乎这里从来没有准备过暴乱一番。

卡米路斯一眼看出,图斯卡尼人害怕罗马人的大军,对于以前的行为现在十分的忏悔。图斯卡尼人的这番装傻卖萌让卡米卢斯顿生怜悯之情,他命令他们前往罗马元老院恳求宽恕,同时他自己也帮这些人说了不少好话,罗马人经过慎重考虑,没有惩罚这个城市,并且还让他们获得了罗马公民权。

从卡米路斯用新战术武装军团以恢复罗马在高卢入侵后的势力起,到罗马成为中部、北部意大利的主人,这个过程大概用了一百年。罗马周边与他敌视的部族虽多,但是他们各自分立,有的还彼此敌视,给了罗马人各个击破的机会。百年间,罗马人与他们进行了大大小小无数的战役,罗马人赢得了绝大多数战役,但是偶尔也有非常惨痛的失败。

这段时期的史料仍然是较为缺乏的,大多数战争我们都无法知晓其细节了,只有极少数战役留下了较为详细的记载。为行文方便考虑,对这些战役我们尽量一笔带过。如果详述这段战争史,不仅文字枯燥有如流水账之感,而且无数陌生的地名、部族名也足够各位看官感到索然无趣。

这些战役中罗马人之所以屡屡胜利,靠的是优秀的兵源与严格的选兵练兵政策,以及三横列阵小方阵灵活机动的作战方式。此外,在战术上还有两个方面不得不提。

其一,是罗马人很好的利用了防御的力量。至少在公元前300年前,古罗马军队无论规模大小,只要在野外过夜,都要安扎设防兵营。兵营的构筑相当迅速,每个士兵都分配有一项专门的工作。每人携带的行军装备中包括两根栅柱,用于构筑栅栏。围绕兵营的四周挖有壕沟,挖出的泥土堆放在紧靠栅柱的地方,以增加栅栏的厚度和牢固度。这样,无论是进攻或者防御,营垒都能给罗马军队提供有效的掩护。

专题:罗马人如何构筑坚固的营垒

建立营地时仅仅选一般条件尚可的地方是不够的,必须是附近这一地区内最最出色的地方,否则由于军队的疏漏而把最好的地方叫敌人占去,我军就会蒙受损失。应当注意夏天切莫离有害的水源太近,而离好水源过远;冬季不要找缺少饲料和柴火的地方,也不要找在突发暴风雨时容易被水淹的地方;在陡峭的山崖上和道路难以通行之处都不宜建营,因为万一遭敌人围困,便难以突围脱身。营地的选择,应当以敌人从稍高的地方掷射过来的标枪和箭镞攻击不到为好。

谨慎细致地采取所有这些措施之后,就可以根据地形特点布设正方形的、圆形的、三角形的或者长方形的营地了。其实勿须过于考究营地的形式,要注重实用。但一般认为长度超过宽度三分之一的模样是最为中看的。营地的面积应由测地人员丈量,根据部队的人员数目来设定。要是营地窄了,守卫者会觉得拥塞成堆;如果大于实际需要,军队就会布得太散。

构筑营地通常有三种规格。如果时间不太紧迫,应当从地面上挖土垒起3英尺高的墙来(一英尺约为0.3米),这样在墙前,也就是起土的地方就会出现一条壕沟,随即趁势很快地挖成一道宽9英尺、深7英尺的堑壕。

要是敌人的实力强大,那就必须在营地四周都挖上堑壕,而且要像兵法规定的那样,使这道堑壕达到宽12英尺,垂直深度9英尺的水准。要把挖出来的土在堑壕的两边各垒成一条4英尺高的土堤。如是,一道宽12英尺的堑壕的深度可达到13英尺。在堤上要打上木桩,所用木头要坚实,材料通常由部队负责运抵。为此军士们还常常需要事先准备好铲子、耙子、筐子以及其他的工具。

在外部防御工事和营地主要部分之间,通常有200英尺宽的空间,以作伙房、厕所和其他公共事务之用,也用于集会以及万一遭到敌人攻击时可以作为防御用的机动空间。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