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古代史上,治世不过盛唐,乱世不过三国。三国时代无疑是中国最具知名的乱世时期,没有之一。千百年来,三国已然发展成了中华文化的重要符号,刘备的仁、关羽的义、诸葛亮的忠、赵云的勇,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即使在国外,三国风依旧盛行,是世界人民认识古代中国的一个重要窗口。为何三国时代能拥有如此巨大的魅力,是时势造英雄,亦是英雄造时势。英雄与时势的交相辉映,共同演绎了华夏历史上的群星闪耀时!
黄巾起义东汉末年,土地兼并愈演愈烈,“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在西北边境,西羌连年进犯,加重了百姓的徭役赋税,大量农民因此失地*。在朝堂上外戚专权与宦官乱政不断,官僚士大夫们也卷入党争,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却无人问津。有些百姓为了生计,迫不得已卖身富家为奴,更多的失地农民则是拖家带口组成流民大军到处漂泊乞食。此时一个名叫太平道的宗教在流民大军中流传开来。
太平道缘起于道家,为巨鹿人张角所创。张角宣扬只要信奉太平道就会到达一个既无剥削压迫,也无饥寒病灾,更无诈骗偷盗,人人自由幸福的太平世界,即“致太平”。“致太平”的思想符合了万千流民的愿望,但光靠嘴上说说难以让人信服,张角的绝招是符水治病。
符水治病就是画符箓或烧符箓于水中,饮之可以疗病。张角自称太平道大贤良师,宣称自己做的符水可以治疗瘟疫。信徒们喝下之后果真病除,张角的神明就在流民中流传开来,越来越多的人成了太平道的信徒。张角做符水忙不过来就命门徒在各地灵仙庙供奉仙人,声称仙人庙旁边的水坑里投有良药,喝下坑中圣水可药到病除,更多的人在被张角的圣水治好后成为太平道的忠实信徒。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太平道成为遍布青、徐、幽、荆、扬、兖、冀、豫八个州,连结郡国,道徒达几十万组织。为管理各地信徒,张角置三十六方。大方万余人,小方六七千人,各立渠帅。
太平道如火如荼的发展,而灵帝还在沉溺享乐。为搜刮钱财,灵帝公然卖官鬻爵。司徒、司空、太尉合称三公,是朝臣的最高等级,灵帝竟标价一千万钱明码出售。时任廷尉的崔烈通过走后门只花五百万钱就买来司徒一职。拜官之日,灵帝亲自参加,回头跟身边的宠臣说:“我后悔没坚持一下,本来可以卖到一千万钱的。”
上梁不正下梁歪,皇帝都卖官鬻爵,底下人也有样学样。靠钱买来的官自然也要靠做官把钱赚回来,因而官员们大多只顾贪财享乐,无为民理政之心。当时流民逃荒离乡,脱离了政府户籍管理,犹如滚动的炸雷,随时可能炸裂。他们中有些落草为寇,靠打家劫舍活命,有的干脆扯起反旗,攻打官府。即使是不聚众造反,铺天盖地涌来的流民也对当地政府形成巨大的冲击。
太平道以宗教道义管理信徒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流民对地方官的压力,地方官也就本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任由太平道发展。桓帝在位时好神仙之事,多次祭祀老子,这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太平道的风气,甚至许多官员、宦官都成了太平道的信徒。
太平道的发展壮大让许多有识之士意识到了危险,司徒杨赐与掾属刘陶商议道:“张角等人逢大赦也不思悔悟,反而变本加厉,如今若是下令州郡逮捕讨伐,恐怕会引起更大的*乱,加速祸患形成。应该严令刺史及二千石(泛指郡太守、国相、都尉等),简选流民,派人将其送回原籍,借机削弱其党羽,然后诛其首领,可不费力平定,你看如何?”刘陶答道:“这就是孙子所说的不战而屈人之兵。”杨赐上书陈说此计,但未引起灵帝重视。
光和七年(184年)为甲子年,张角相约信众以“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为口号兴兵反汉。“苍天”是指东汉,“黄天”指的就是太平道。根据五德始终说的推论,汉为火德,火生土,而土为黄色,所以众信徒都头绑黄巾为记号。张角一面派人在官府衙门门上写上“甲子”二字告知各地信徒,一面派马元义到荆州、扬州召集数万人到邺做准备。
期间,马元义数次到洛阳勾结宦官封胥、徐奉,想要里应外合。可是在起义前一个月,门徒唐周告密,马元义被车裂,全国大搜捕也随之展开。事出突然,张角被迫提前起义,史称黄巾起义。张角自称“天公将军”,弟弟张宝、张梁分别为“地公将军”、“人公将军”,率先在冀州一带起事。其后一个月内,全国有七州二十八郡响应起义。
黄巾起义
黄巾军的迅速蔓延震惊朝廷,平时专权为祸的宦官及其党羽束手无策,从花天酒地中惊醒过来的灵帝也是干着急。为防止黄巾军打进洛阳,灵帝急令大将军何进率左右羽林五营士屯于都亭,整点武器,镇守京师。又在函谷关、大谷、广城、伊阙、轘辕、旋门、孟津、小平津等各关口设置都尉驻防。
洛阳八关
北地郡太守皇甫嵩上谏要求解除党禁,中常侍吕强也直言:“党锢之祸积怨日久,若果与黄巾合谋,恐怕已经无救了。”灵帝赶紧大赦党人,起用卢植为北中郎将、皇甫嵩为左中郎将、朱儁为右中郎将,各持节,调发全国精兵分击黄巾军。
因黄巾军起事仓促,又多是散布于各地的流民,战斗力远不及官军,再加上地方豪强与官军的联合绞*。起义军很快被各个击破。不久后张角病故,黄巾军失去了精神领袖,遭受重创。而后官军与黄巾军决战于广宗、曲阳,张梁、张宝被*,坚持不到一年,黄巾起义即被扑灭。
光和七年(184年)年底,灵帝见各地黄巾军已被剿灭,改元中平以表天下安宁。讽刺的是,在改元的同时,凉州的北宫伯玉、李文侯、韩遂、边章等人又起兵叛乱。在巴郡、汉中,张修创立的五斗米教也起兵造反。张修规定凡缴纳五斗米即可入教,故世号“米贼”。而黄巾军的也并没有被彻底消灭,只要流民问题不解决,就仍有大量的流民为活命而参与到起义军中。
中平五年(188年),太常刘焉的建议,用宗室、重臣为州牧,全权负责剿贼安民。灵帝采纳,以刘焉为益州牧、黄琬为豫州牧、刘虞为幽州牧,史称“废史立牧”。州牧掌握地方全权,不再受朝廷的控制。与此同时,各地豪强也以剿灭黄巾起义军为契机扩充势力,成为地方军阀。
中平六年(189年),灵帝去世。灵帝在位二十年,是汉朝宦官专权最长的时期。即使在黄巾起义席卷全国之时,灵帝依旧不思悔改,对宦官偏听偏信。侍中向栩、张钧向灵帝上书称黄巾祸乱根源就在十常侍为首的宦官们乱政,要灵帝诛*宦官。灵帝竟将奏书转给宦官们看。结果可想而知,被诛的是两位侍中。小黄门左丰到卢植军中检查工作,有人劝卢植向左丰行贿,卢植拒绝。左丰没讨到半点好处,怀恨在心,回来就向灵帝诬告卢植讨贼不力。灵帝大怒,下诏免除卢植的职务,并用囚车押送回洛阳,判处无期徒刑(减死罪一等)。
皇甫嵩征讨张角时,途经邺地,发现中常侍赵忠住宅超过了规定,就上奏皇帝予以没收。中常侍张让向皇甫嵩索要五千万钱,皇甫嵩断然拒绝。赵忠和张让就联起手来,劾奏皇甫嵩连战无功,耗费钱粮。灵帝听信谗言,召回皇甫嵩,收回他的左车骑将军印绶,削夺封户六千。如此听任宦官构陷柱国大将,也怨不得州牧、豪强离心离德,割据一方了。
十常侍之乱灵帝死后,太子刘辩即位,是为汉少帝。少帝年幼即位,朝政大权由其母何太后和太后哥哥大将军何进掌握。东汉时的皇后大多出自开国功臣世家,阴氏、马氏、邓氏、窦氏、梁氏皆是如此。即使不是功臣之后,也是当朝重臣之女,如安帝阎皇后、灵帝宋皇后,唯独何皇后出身于平民,哥哥何进为屠户。何氏能当上皇后全赖宦官之力。
灵帝皇后原为宋氏,为执金吾宋酆之女,但不受宠。中常侍王甫因枉*勃海王刘悝及其王妃宋氏(宋皇后的姑母),惧怕宋皇后会怨恨他。便与太中大夫程阿一起陷害宋皇后,说宋皇后施巫蛊诅咒别人。灵帝偏听偏信,将宋皇后废黜。何氏进宫后受宠,生下皇子刘辩,通过贿赂宦官得到了皇后之位。
何氏性格倔强忌妒,美人王荣怀有身孕,因畏惧何氏,便服药想自己打掉胎儿,但胎儿安稳不动。王荣又多次梦见自己背负着太阳行走,认为这是吉兆,就不再想打掉胎儿。光和四年(181年),王荣生下皇子刘协,何氏竟派人用毒酒毒*王荣。灵帝大怒,想废黜何氏,宦官们坚决劝阻才罢休。
宦官集团
灵帝认为刘辩轻薄无威仪,不可以作为嗣君,欲立刘协。然而因宠爱何氏,大将军何进又掌握重权,所以迟迟不决。灵帝死前召西园军元帅宦官蹇硕,将刘协托付与他。灵帝驾崩后,蹇硕想先*何进,再立刘协为帝。他派人去接何进入宫,谎称有事相商,何进即刻乘车前往。蹇硕司马潘隐是何进故交,在他的暗示下,何进称病返回,躲过一劫。最终刘辩被立为帝。
何进掌权后,知宦官为天下所共疾恶,加之痛恨蹇硕阴谋害他,就暗中布置诛灭宦官。但何太后却不同意诛*宦官,何进的弟弟车骑将军何苗与何太后的母亲舞阳君多次收受宦官贿赂,也偏向宦官。中军校尉袁绍向何进建议让外军进京,用兵谏逼太后诛*宦官。主簿陈琳却提醒他说:“大兵一到,强者称雄,这样做是倒拿干戈,授柄于人,不但不能达到目的,恐怕还会引起混乱啊!”
何进不听陈琳之言却依袁绍之计,召前将军董卓驻关中上林苑;召东郡太守桥瑁驻城皋;命大将军府掾王匡返回家乡兖州泰山郡征兵,王匡征得五百强弩手,驻扎于洛阳附近;使武猛都尉丁原烧孟津,火光照得城里通红,都说要诛*宦官。可何家人都不同意,劝何进说咱们富贵都是宦官们拥立太后的结果,应当与他们保持友好。何进听后迟疑不决。
宦官们怕有不测,决定先下手为强,假称太后召何进入宫。何进不知是计,入宫后为十常侍所*。袁绍得知何进被宦官所*,与虎贲中郎将袁术、大将军府掾王匡率兵攻入宫内,中常侍张让等人挟持少帝和陈留王刘协从复道仓皇外逃。袁绍与叔父袁隗佯称奉诏,将没有来得及逃走的宦斩尽*绝,死者有二千多人,有些不长胡须的人也被当成宦官*掉了。
董卓之乱董卓望见洛阳上空浓烟滚滚,才得知朝廷发生重大变故,急令进军。抵达显阳苑,董卓打听到张让等人劫持少帝上了北邙山,便向北邙山赶去。在北邙山下,董卓诛尽宦官,挟持少帝开进洛阳。何进、何苗的军队也被董卓收编。董卓又引诱吕布*害丁原,吞并了他的并州军,掌握了洛阳的所有军权。而后董卓废少帝,立刘协为帝,是为汉献帝。
董卓,字仲颖,陇西临洮人。董卓少时任侠好义,曾到羌人部落游玩,与很多羌人首领结交。董卓回乡耕种后,一些羌人首领来看望他,董卓把家里唯一的一头耕牛*掉款待众人。羌人首领们非常感动,回去后凑了上千头各种牲畜赠送给董卓。后来董卓在陇西郡府担任官吏,负责地方治安。当时匈奴人经常*扰边境,劫掠百姓。凉州刺史征辟董卓为从事,领兵大破匈奴,斩获千计。此后董卓平步青云,升任中郎将张奂的军司马。
汉末群雄的崛起大多是在平定黄巾军时,而董卓不同,在接替卢植后因讨伐不力,也被灵帝囚车押回。后来凉州叛乱,董卓才咸鱼翻身,因功被封为斄(tái)乡侯。之后朝廷征董卓为少府,董卓不肯受命,上书推辞:“我下属的湟中义从、匈奴士兵都来拦住我的车,苦求我不要抛弃他们,我制止不了他们,只能留下来宽慰他们,如果有情况有变我再向朝廷汇报。”朝廷对此无可奈何。
灵帝病重时下诏拜董卓为并州牧,令其下属军队转交给皇甫嵩。董卓故技重施,不愿交出军队。皇甫嵩的侄子皇甫郦劝皇甫嵩趁机为国除害,但皇甫嵩只是中规中矩的上书朝廷请示,而灵帝也只是下诏责备。最终董卓带了五千人向并州出发,但到河东郡就不走了,静观洛阳局势。何进诏令董卓进京后不久又反悔,派谏议大夫种劭劝阻董卓进京。但请神容易送神难,董卓赖着不走了,驻军于洛阳城二十里外的夕阳亭。
董卓进京
拥立献帝后,董卓自拜相国,封郿侯,有“入朝不趋,剑履上殿”的特权。董卓性格残忍,好用刑法立威,朝臣稍有不满的就被董卓残酷*害。董卓手下的兵士也在洛阳城内横行不法,引发臣民的强烈不满。曹操、袁绍、袁术、鲍信等人纷纷弃官而逃。周毖、伍琼向董卓建议任用党人,以收拢人心。董卓就以袁绍为渤海太守、韩馥为冀州牧、刘岱为兖州刺史、孔伷为豫州刺史、张邈为陈留太守、张咨为南阳太守,并替党锢之祸中被捕遇害的士大夫平反,提拔任用他们的后人。然而这些举措已不能平息事态。
诸侯讨董初平元年(190年),东郡太守桥瑁假作京城三公书信,发檄文传至各镇诸侯,陈述董卓的恶行,希望各地举兵讨董卓。勃海太守袁绍、后将军袁术、冀州牧韩馥、豫州刺史孔伷、兖州刺史刘岱、河内太守王匡、陈留太守张邈、广陵太守张超、山阳太守袁遗、济北相鲍信起兵响应,诸军会师酸枣,推举袁绍为盟主,组成关东讨董联盟。
在这场声势浩大的讨董战争中,三国时代的大多数英雄豪杰陆续登场,曹操属张邈麾下,孙坚从长沙赶往南阳与袁术会合。不过与《三国演义》中讲述的不同,刘关张三兄弟此时尚在幽州公孙瓒麾下,未参与会盟。但关东诸侯们勾心斗角,比《三国演义》里所说的还要激烈。
讨董联盟
《三国演义》中有袁术克扣孙坚的军粮,事实上当时被克扣军粮的还有盟主袁绍。身在邺城的冀州牧韩馥克扣袁绍军粮,以至于军心动摇。兖州刺史刘岱与东郡太守乔瑁素来不睦,竟在此时自相残*。刘岱*害了乔瑁,兼并了他的部队。其他诸侯也都心怀鬼胎,不肯与董军交战,真正与董军开打的只有曹操、孙坚、王匡三人。
曹操在汴水与董军交锋,因寡不敌众,被打的灰头土脸,自己也中了一箭,幸得堂弟曹洪让出坐骑才得以逃脱。王匡被董军从后方偷袭,全军覆没。三路中只有孙坚在梁东惨败一局后反败为胜,斩华雄,败吕布,一马当先攻入洛阳城。
孙坚,字文台,吴郡富春人,与董卓是老相识了。中平三年(186年),朝廷派司空张温代理车骑将军,西讨凉州乱兵,董卓与孙坚同在张温帐下效力。董卓狂妄,对张温出言不逊,孙坚建议张温*掉董卓,张温未听从。
张温至凉州后首战告捷,命荡寇将军周慎与孙坚率军三万追击叛军。叛军退守金城,孙坚向周慎建议说:“叛军城中少粮,我愿领一万人截断敌军粮道,将军统大军跟在后面接应,必可将其平定。”周慎不听,率军倾巢而出,围困敌军。结果反被叛军截断粮道。周慎恐慌,丢弃辎重撤军。叛军趁势追击,官军几乎全军覆没。
当时张温共派出六路人马攻打叛军,只有董卓一路董卓安然撤回。董卓率军三万攻打先零羌,也被羌人反包围。但董卓留了一手,派遣别部司马刘靖率四千兵马屯于安定郡作为接应。羌人不知安定驻军虚实,以为驻有大军,不敢全力围堵董卓,董卓才率部逃出。后来董卓得知孙坚与自己英雄所见略同,盛赞其才可用。
孙坚北上讨董
关东诸侯讨董时,董卓最怕的就是孙坚。为此派部将李傕前往劝说,想与孙坚结为姻亲,并让孙坚开列子弟中能任刺史、郡守的名单,答应保举任用他们。孙坚严词拒绝。董卓见利诱不成就亲自率军与孙坚交战,遭孙坚重创,狼狈逃回洛阳。董卓知道洛阳不是自己的地盘,他的老窝在西凉,就想西迁长安。为顺利西迁,董卓将把守长安的盖勋和皇甫嵩征召入洛阳,以绝后患。而后一把火烧了洛阳,留下吕布掩护,自己西逃长安。
孙坚挥兵进攻洛阳,与吕布接战,吕布败走。当时洛阳空虚,数百里内没有烟火。孙坚入城,见此惨状,不禁潸然泪下。他命令部队清扫汉室宗庙,用太牢之礼祭祀并修复被董卓挖掘的汉室陵墓,在偶然得到传国玉玺后回师鲁阳。
盟主袁绍见自己已无力掌控局势,遂决定拥立出身宗室的幽州牧刘虞为帝以统领关东诸军。但只有韩馥一人赞同,刘虞本人也不同意,只得作罢。随后军粮用尽,关东诸侯作鸟兽散。董卓西逃后,在长安修建高大的郿坞并在里面储存了可供三十年的粮食,成了窝在关中的缩头乌龟。一统江山的大业在关东诸侯们之间展开。
二袁争霸袁绍、袁术兄弟二人出身于名门汝南袁氏。汝南袁氏自袁安官至司空、司徒后,四世之内有五人官至三公,故称“四世三公”或“四世五公”。汉朝是察举征辟制,做官的不但可以向朝廷推举人才,还可以自己征辟人才为下属。这些被察举征辟的人就成了官员们的门生故吏,关系非同一般。袁氏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布天下,家族背景雄厚。
袁绍年轻时很有气节,标准的士大夫一枚。党锢之祸时,袁绍顶风作案,与党人结交,帮助党人避难。中常侍赵忠愤然警告说:“袁本初抬高身价,不应朝廷辟召,专养亡命徒,他到底想干什么!”叔父袁隗听到风声,斥责袁绍说:“你这是准备破灭我们袁家!”但袁绍不为所动。董卓进京后要行废立之事,对群臣说:“天下之主,应该选择贤明的人。陈留王似乎还可以,我想立他为帝。如果还不行,刘氏的后裔也就没有留下的必要了。”群臣都畏惧董卓,不敢反对。只有袁绍一人起身说道:“天底下强大的人,难道只有董公你么!”说完横握佩刀,向董卓拱了拱手,扬长而去。
袁术少时好侠,仗义疏财,以侠义著称于世。当时江湖上流行一句话“路中捍鬼袁长水”。袁术曾任长水校尉,路上碰到鬼,袁术也能帮你除掉,可见袁术名声之大。十常侍之乱时,袁术与袁绍合力诛*宦官更是得到了士大夫们的一致拥护。正是有这样的底子,袁绍、袁术才能在顶撞董卓逃走后依然被董卓任命为渤海郡太守和后将军。袁绍能被群雄推为盟主也是这个原因。
讨董联盟瓦解后,袁绍回到渤海郡。但小小的渤海郡难成大事,他一直惦记着韩馥的冀州。初平二年(191年),韩馥部将麴义反叛,韩馥讨伐不利,袁绍派使者与麴义结交。又暗中与辽东属国长史公孙瓒相约,让他南袭冀州。在韩馥焦头烂额之际,袁绍派高干、荀谌前往邺城劝说韩馥把冀州让给袁绍,生性怯懦的韩馥竟然答应了。袁绍兵不血刃占有冀州。
酸枣会盟时袁术上表奏请孙坚为豫州刺史,当时孙坚进攻董卓尚未返回。袁绍以周昂为豫州刺史,夺取了孙坚的地盘。兄弟二人由此翻脸。但二袁一个在冀州、一个在淮南,相距遥远,并未直接交战。在北方,袁绍跟公孙瓒死磕。在南方是袁术与刘表对战。南北之间是曹操、陶谦争斗。后来刘备、吕布也加入进来。
群雄割据
公孙瓒,字伯圭,辽西令支人,初举孝廉,任辽东属国长史。因击退鲜卑、降服乌桓、平定张纯等人叛乱升为中郎将,封为都亭侯。黄巾起义爆发后,公孙瓒因战功卓著而威名大振,逐渐与顶头上司幽州牧刘虞产生矛盾。初平二年(191年),献帝想东归洛阳,派刘虞之子刘和逃出长安,偷偷出武关去找刘虞,让刘虞率兵前来相迎。
刘和途经袁术驻地,将此事告知了袁术。袁术扣留了刘和,让刘和给刘虞写信,信中袁术答应刘虞的幽州兵到来后自己就发兵一起赴长安接应献帝。公孙瓒知道袁术在使诈,制止刘虞,刘虞不听。公孙瓒担心袁术知道后恨他,也派堂弟公孙越率千余骑兵到袁术处相结好。幽州兵到了以后,袁术照单全收,也不提接应献帝的事了。
周昂得豫州后,袁术派公孙越帮助孙坚攻打周昂,公孙越中流矢而死,公孙瓒怒道:“我弟之死,祸起于袁绍。”遂举兵攻打袁绍。公孙瓒所率幽州突骑常年与乌桓、鲜卑作战,战力彪悍,冀州郡县望风归降。袁绍大惊,把渤海郡太守印交给了公孙瓒堂弟公孙范,派他到南皮,想以此与公孙瓒和好。不料,公孙范一到任就倒戈了。公孙瓒自以为袁绍的地盘唾手可得,就先行任命严纲为冀州牧,田楷为青州牧,单经为兖州牧,并配置了郡守县令。结果界桥之战,公孙瓒为袁绍所败,自己任命的冀州牧严纲也被斩*。
公孙瓒的穷兵黩让仁爱治民的刘虞十分恼怒,率军讨伐公孙瓒,却被公孙瓒所*。公孙瓒*了刘虞之后,得到了整个幽州,日益骄矜,不恤百姓,败亡只是时间问题。
此前孙坚自长沙北上讨董时,路过荆州城,逼死了一向轻慢自己的荆州刺史王睿。到达南阳后,孙坚要南阳太守张咨供应军粮。张咨与孙坚同为太守,根本不鸟孙坚,孙坚大怒,又*了张咨。*了王睿、张咨后,孙坚并没有得到多少好处,反为袁术和刘表做了嫁衣。袁术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占据了南阳,而刘表则被董卓任命为荆州刺史。
南阳归荆州管辖,袁术显然不会听刘表的。初平二年(191年)四月,袁术派孙坚征讨荆州。刘表派黄祖在樊城、邓县之间迎战。孙坚击败黄祖,乘胜渡过汉水,包围襄阳。刘表闭门不战,派黄祖乘夜出城调集兵士与孙坚再次大战。黄祖再败,逃到岘山之中,孙坚追击途中中暗箭身亡,将星就此陨落。孙坚战死后,其侄孙贲统率余部归附袁术。
袁术初据南阳之时,南阳户口尚数十百万。但袁术空有名望,理政无方,以钞掠为资,导致南阳民生凋敝,大量百姓逃亡。刘表趁机掐断粮食供应,袁术难以为继,只好转往他处。初平四年(193年),袁术联同朝廷任命的兖州刺史金尚挥军东征兖州曹操,两军大战于匡亭,袁术大败而逃。而后袁术又转往九江郡,*扬州刺史陈温,自领扬州牧,又兼称徐州伯,开始割据淮南。
袁术下淮南
曹操,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曹操之父曹嵩(一说本姓夏侯)为中常侍曹腾的养子,灵帝时官至太尉。曹操虽为宦官之后,但他明白宦官虽然手握大权,但跟着宦官混绝无前途,还是要跟士大夫们打成一片。而要转投士大夫必须要有投名状——反对宦官。
《三国演义》有曹操刺董卓,然而真正刺董的是伍孚。不过东晋人孙盛在《异同杂语》中载有曹操行刺宦官张让的事,被发现后,曹操在众卫士围攻之下越墙全身而退,功夫实在了得。除此之外,曹操任洛阳北部尉时,宦官蹇硕的叔父蹇图违禁夜行,曹操依律将蹇图用五色棒处死。此举惹恼了蹇硕,靠着曹嵩的关系,曹操才免于灾祸。
在当时要想在士大夫圈里混的开,还要有名士的品评。诸葛亮就因被司马徽评为卧龙而名声大噪,引得刘备三顾茅庐。南阳的许劭以知人著称,每月都要对当时人物进行一次品评,人称为“月旦评”,影响力很大。曹操曾置办厚礼很谦逊地求许劭为他品评。许劭看不起他,不肯说,曹操就找了个机会胁迫许劭,许劭不得已说道:“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中平五年(188年),灵帝设置西园八校尉,曹操因其家世被任命为八校尉中的典军校尉,跟中军校尉袁绍混在了一起。二人志趣相投,一同反对宦官,一同弃官出逃洛阳,又一同举兵讨董。
汴水战败后,曹操逃回酸枣见诸将整日饮酒作乐,十分气愤。就带着夏侯惇到扬州募兵,七拼八凑募集了万把人。初平二年(191年),曹操在东郡大败黑山军(冀州黑山等地的农民起义军),袁绍表其为东郡太守。初平三年(192年),青州黄巾军连破兖州郡县,阵斩兖州刺史刘岱。济北相鲍信等人迎曹操出任兖州牧。曹操大败黄巾军,获降卒三十余万,人口百余万。曹操收其精锐,组成军队,号青州兵。
初平四年(193年),曹操请父亲曹嵩自琅琊来兖州,经过徐州,被徐州刺史陶谦的部下所*。曹操闻讯后以报父仇为名于兴平元年(194年)攻打徐州,陶谦不能抵挡,向青州刺史田楷求救,刘备随田楷一起前往救援。
刘备,字玄德,幽州涿郡人,西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裔。父刘弘早亡,家境贫寒,少年刘备与母亲以织席贩履为业,生活非常艰苦。熹平四年(175年),刘备十五岁时,母亲让他外出行学。刘备与同宗刘德然、辽西人公孙瓒一起拜卢植为师。母亲省吃俭用让刘备求学,作为儿子应该好好学习尽孝道才是。可刘备觉得经学太枯燥,只通其大义,不做深入研究。故而刘备学问不怎么见长,倒是结交士人很有一套。
刘备不爱说话,能善待下人,当地豪侠都争相依附。刘德然的父亲刘元起认为刘备非平凡之辈,常常资助刘备,将他和刘德然同等对待。公孙瓒也与刘备结交为好友。中山大商张世平、苏双等携千金,贩马来到涿郡,见到刘备也慷慨资助。
黄巾起义爆发后,刘备拉起一支队伍,凭借战功被封为安喜县尉。后来朝廷要精简人员,淘汰一批因军功任官的人。郡督邮要遣散刘备,刘备得知后,到督邮入住的驿站求见,督邮称疾不肯见刘备。刘备愤愤不平,将督邮绑起鞭打两百下后,与关羽、张飞弃官逃亡。后来,大将军何进派毌丘毅到丹杨募兵,刘备途中加入。在下邳与盗贼作战立功,任为下密县丞,随后又任高唐县尉、高唐县令。不久高唐县被黄巾军攻破,刘备往奔公孙瓒。公孙瓒举荐他为别部司马,派他协助青州刺史田楷抵御袁绍。
界桥之战时,刘备随田楷出征,因功被任为平原县令,后领平原国相。在平原相任上,刘备乐善好施,即使普通百姓也可与他同席而坐,同簋(guǐ)而食,因而深得人心。郡民刘平不服从刘备的治理,唆使刺客前去暗*。刘备毫不知情,对刺客十分礼遇。刺客深受感动,不忍下手,便坦露实情离去。
黄巾余党管亥率众攻打北海,北海相孔融被围,情势危急,便派太史慈突围向刘备求救。刘备惊讶的说:“孔北海居然知道世上有刘备!”立即派三千精兵随太史慈去北海救援。黄巾军闻援军至,四散而逃,孔融逐得以解围。刘备到徐州后,陶谦给刘备增丹杨兵四千,并表奏刘备为豫州刺史。刘备感激不尽,遂归属陶谦。
援军赶到徐州后不久,曹操就撤围而去。不是因为刘备能打,而是吕布烧了曹操的后院。初平三年(192年),吕布被司徒王允反间,*了董卓。董卓部将李傕、郭汜率军攻破长安,王允被*,吕布逃亡。吕布逃出长安后,先后投袁术、袁绍、河内太守张杨,但均遭疑忌。后流落到陈留,与陈留太守张邈交好。但因吕布得罪了袁绍,袁绍对张邈的行为很不满,要曹操*了张邈。
张邈与曹操交情深厚,是铁哥们。曹操在征讨徐州前甚至对家人说:“我如果回不来,你们可以去投靠孟卓(张邈字孟卓)。”故而,曹操对袁绍的要求一直不予理会。但此时的曹操羽翼未丰,仍是袁绍的小弟。袁绍一再向曹操传达要求,时间久了,张邈也开始疑心曹操会*了他。
陈宫是兖州名士,对曹操勇于出兵讨董很是钦佩,遂投至门下。刘岱被*后,兖州无主,是陈宫利用自己的影响力说服兖州当地豪强,并争取到济北相鲍信的支持,曹操才能入主兖州。因而曹操十分感激陈宫,将其视作心腹。但陈宫与曹操终究不是一路人。陈宫是士大夫,而曹操是政治家。
士大夫重名节,而政治家重利益。曹操当上兖州牧后,名士边让等人轻视曹操是宦官之后,不愿在曹操手下做事并讽刺曹操,被曹操怒而收押。陈宫与当地士人都向曹操求情,希望曹操爱惜名士。但曹操才不吃这一套,他要立威,最终边让等人被*,陈宫也开始走向曹操的对立面。曹操征徐州期间所过之处大肆*戮,一路上“鸡犬亦尽,墟邑无复行人”。这也使陈宫很是失望。道不同不相为谋,遂有叛意。
吕布夺兖州
陈宫决意反叛后就开始拉拢张邈入伙。张邈是“八厨”之一,与陈宫都是士大夫名士,很合得来,边让的死也对他造成了一定冲击。此外,作为割据一方的实力派,张邈也未必想一直屈居人下。最终在陈宫的鼓捣下,张邈背后捅刀。陈宫、张邈起事后,兖州郡县群起响应。只有鄄城和东郡的范、东阿两县在司马荀彧、寿张令程昱和东郡太守夏侯惇等人坚守下为曹操留得一席之地。
曹操听闻后方有变,立即从徐州赶回,与吕布战于濮阳。两军相持百余日,蝗灾大起,双方停战,曹操军还鄄城。此时的曹操地盘快丢光了,粮草也所剩无几,几乎是一夜回到解放前。这时袁绍派人来劝说曹操投靠自己,并让曹操举家迁到邺县当人质。曹操本打算答应袁绍,多亏程昱劝阻,曹操才打消这个念头。
兴平二年(195年),是三国史上重要的一年。这一年孙策辞别袁术前往江东。献帝借李傕、郭汜内讧之机,历尽千辛万苦东归洛阳。陶谦病故,刘备被拥立为徐州牧,成为了据有一州之地的诸侯。曹操也在这一年打败吕布,重新占据兖州。吕布等人逃往徐州,被刘备收留。
建安元年(196年),曹操收到了卫将军董承要自己去洛阳勤王密诏。董承是一路护送献帝东归的大功臣,因与韩暹争权,遂秘召曹操,想借曹操之力除掉韩暹。不料,曹操到洛阳后直接把献帝一行人“请”到自己的地盘许昌,开始挟天子以令诸侯。同年,江东小霸王孙策在周瑜、程普、黄盖等人的支持下攻城略地,实力大涨,被朝廷任命为讨逆将军,封吴侯。刘备也被曹操表奏为镇东将军,封宜城亭侯。但升官封侯后刘备就遭了大难,在迎击袁术时被吕布从背后袭击。被迫向吕布低头求和,屈居吕布之下,驻军小沛。
建安二年(197年)正月,曹操讨平南阳张绣。但因曹操好色,纳张绣叔父张济遗孀为妾,致使张绣反叛。曹操大意之下险些被俘,靠长子曹昂让出坐骑才得以脱逃。长子曹昂、猛将典韦、侄子曹安民皆为保护曹操力战而死。同年,袁术在寿春称帝,建号仲氏。
袁术实力不及袁绍,声望也差的多。二袁绍相争时,群雄大多依附袁绍,袁术大怒说:“这些竖子不跟随我,反而跟随我家的奴仆吗?”袁术为袁家嫡子,袁绍为庶子,所以袁术看不起袁绍,视之如奴仆。但袁术骂的再厉害,也终究不是袁绍的对手。据有淮南后,袁术治理无方,对百姓横征暴敛,致使江淮一带人烟断绝,甚至出现人吃人的惨剧。
袁术用人也有问题。孙策在袁术手下时,劳苦功高,袁术先后许诺孙策九江太守和庐江太守之位,但都出尔反尔。孙策最终弃袁而去。在战略眼光上,袁术更是短视,一直猴急着称帝。当年孙策献上传国玉玺换取父亲旧部前往江东后,袁术就想称帝,因部下劝阻才作罢。但最终还是耐不住性子,贸然称帝,自掘坟墓。
袁绍、袁术兄弟二人从洛阳逃出来的时候身单影只,凭什么在几年之间成为跨州连郡的汉末双雄?同样是从洛阳逃出来的曹操却创业艰难,靠汴水之战与董卓军死战才得到陈宫等人的拥护,又恰巧刘岱为黄巾军所*才捡了个兖州。差别就在身世上。曹操为宦官之后,这是曹操一辈子都洗不干净的印记,一直都被士大夫们轻视。曹操只有靠实打实的打拼才能开创一番事业。手中有枪,心里不慌。正因手中有雄厚的实力,曹操才可以毫无顾忌的诛*边让、孔融等名士,架空献帝。
二袁出身于四世三公,祖上为良臣名士典范,门生故吏遍布天下,因而二袁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得天下士人拥护。但祖上的光环也是束缚二袁的绳索,限制了二袁的发展空间。你们家祖上怎么样你们也要怎么样,要成为良臣士大夫的楷模。故而袁氏兄弟可尊皇定天下,不可称帝以取天下。为人臣则一呼百应,妄称帝则千夫所指。除非实力强大到能消灭所有反对力量,但此时无论袁绍还是袁术都远远达不到。
袁术称帝激起天下共愤,孙策与其决裂,逐走袁术任命的丹杨太守袁胤,并令吴景、孙贲、孙香等弃袁术而去,返回江东。徐州吕布也与袁术开战,袁术大败。而后,曹操又重拳出击。在几方力量的围攻之下,心比天高,命比纸薄的袁术实力大损,基本上进入了等死状态。此后,曹操崛起,天下进入曹袁争霸时代。
官渡之战建安三年(198年),吕布进攻刘备,刘备不敌,投奔曹操。曹刘会合后回师徐州进攻吕布。围攻三个月后,吕布走投无路,自缚请降。白门楼上,曹操问刘备如何处置吕布,刘备怕吕布为曹操所用,说:“明公您看见吕布是如何侍奉丁原和董卓的吗?”吕布怒骂道:“大耳贼刘备最不能相信!”但最终为曹操所*。
攻占徐州后,曹操将刘备带回许都,封为左将军。需要指出的是刘皇叔纯属《三国演义》杜撰,但不管怎么说,刘备也是汉室后裔,是献帝可以倚靠的帮手。在许都期间,刘备韬光养晦,整日下田种菜,但曹操并不放心。一日,曹操邀刘备青梅煮酒,席间对刘备说:“今天下英雄,就你跟我。”刘备心惊,筷子掉落,恰好乍现惊雷,刘备急忙脱口一句:“好大的雷啊。”曹操一笑置之。当时车骑将军董承受献帝衣带诏,与刘备谋诛曹操。刘备恐曹操终究难容自己,又担心事情败露,就加紧寻求脱身之法。
建安四年(199年),袁绍与原幽州牧刘虞部下联合击败公孙瓒,公孙瓒自焚而死。袁绍占据冀、青、并、幽四州,成为当时最大的一股势力。此时袁术已走投无路,将帝号归于袁绍,并请求袁绍接纳,袁绍同意。曹操欲派兵截击袁术,刘备主动请缨,曹操遂派刘备、朱灵率军前往。程昱、郭嘉劝曹操:“明公前日不除掉刘备,如今更向他借兵,他必定会有异心的。”曹操后悔,但已追之不及。袁术被刘备所困后不久即病死。而后刘备袭*徐州刺史车胄,举兵反曹。
建安五年(200年)春,衣带诏事发,董承等人被诛。曹操亲自东征刘备,刘备战败,与张飞逃往袁绍处,见到了在公孙瓒手下时的故友赵云。关羽被擒,委身仕曹。而后袁绍挑选精兵十万,战马万匹,准备南下进攻曹操。曹操也整军备战,率所能集中的数万兵力北上抵抗袁绍,关羽随军出征。三国“三大战役”中的第一战——官渡之战即将打响。
官渡之战前,袁绍雄踞北方,而曹操处于南北之间,很容易被两面夹击。刘备在徐州起兵反曹时正是袁绍南下的好手机,但袁绍以幼子有病为由拒绝出兵,致使曹操从容击败刘备后回军官渡。荆州刘表保境安民,在挤走袁术以后就不再介入诸侯争斗。江东孙策虽有北上中原之心,但还没来得及发兵,就被刺客所*。这样袁绍联合南方诸侯夹击曹操的图谋就失去了可能性,曹操得以集中力量对付袁绍。
曹操率军北上后,在黄河南岸集中兵力扼守要隘,以逸待劳。开战前,袁绍让手下大文豪陈琳写了一篇《为袁绍檄豫州文》,把曹操为宦官之后的事又扒了出来,将曹操祖上骂的狗血淋头,很有气势。曹操当时正苦于头风,病发在床。卧读陈琳檄文,竟惊出一身冷汗,翕然而起,头风顿愈。
檄文发出后,袁绍进军黎阳,派大将颜良渡过黄河进攻白马,企图夺取黄河南岸要地后掩护主力渡河。曹操采用荀攸声东击西之计,佯装从延津北渡黄河击袁军侧后,实则率军解白马之围。白马一战,关羽于万军之中斩取上将颜良首级,名闻天下。解白马之围后,曹操收缩兵力,主动后撤。袁绍派大将文丑前来追击,曹操散乱财物于道上,引诱袁军哄抢。而后趁乱出击,斩*文丑。
官渡之战
曹操虽连赢两局,但都是局部战术上的胜利,在战略上依旧被动。袁绍初战失利,也要整合力量再做部署,于是两军在官渡陷入对峙。袁绍构筑楼橹,堆土如山,用箭俯射曹营。曹军制作了一种抛石装置的霹雳车,发石击毁了袁军所筑的楼橹。袁军掘地道进攻,曹军在营内掘长堑相抵抗。双方相持三个月后,曹操后勤乏力,已难以支撑。就写信给荀彧,商议要退守许都。荀彧极力劝阻,曹操才决心继续坚守,以待时机。
转机没有让曹操等太久。袁绍用人多疑,谋士田丰、沮授接连下狱,许攸忧惧之下转投曹操。曹操得知许攸来投,激动的鞋都没穿就出去迎接。许攸足智多谋,又是从袁绍那边过来的,知根知底。他向曹操建议偷袭袁军后勤重地乌巢,焚烧其军粮。曹操闻计大喜,随即亲率精兵奇袭乌巢。袁绍得知乌巢遇袭,一面派兵救援,一面欲速战速决,攻打曹军大营。但曹操早有防备,袁军救援不及又攻打不下,军心动摇,迅速溃败。曹操乘胜追击,又花了七年时间扫清袁氏残余力量。
赤壁之战建安五年(200年)七月,袁绍与曹操激战正酣,汝南黄巾军首领刘辟等叛归袁绍。袁绍使刘备领兵与刘辟寇略许都以南,扰乱曹操后方。关羽得知刘备下落后,封金挂印而去。曹操虽惜关羽之才,但赞其忠义,对关羽人各为其主的抉择未加阻拦。次年,曹操亲自讨伐刘备,刘备往投刘表。刘表亲自到郊外迎接,待以上宾之礼,划新野给刘备驻兵。
刘备驻新野
刘表,字景升,山阳郡高平人,西汉鲁恭王刘余之后。刘表为“八俊”之一,名气很大。但人怕出名猪怕壮,党锢之祸时刘表就成了优先打击对象,被迫逃亡。党锢解除后,刘表受大将军何进征辟为掾属,后出任北军中候。王睿被孙坚逼死后,董卓上书派刘表继任。董卓举荐刘表是看重刘表的名气,想通过任用刘表来改善与士大夫们的关系。但乱世之中名气已大大贬值,当时的荆州袁术据有南阳、苏代为长沙太守、贝羽为华容县长,各拥兵马称霸当地。刘表不得不匿名独身赴荆州,方才得以上任。
刘表上任后,无所依仗,只好采取妥协政策,将当地世族豪强领袖延中庐县人蒯良、蒯越及襄阳人蔡瑁延揽入府,与他们共治荆州。刘表的妥协虽得以占有荆州,但当地世族们都以保境安民为主,固守乡土,不愿给刘表提供军队对外扩张。刘表治荆州也是典型的士大夫政治,治民以仁,而非穷兵黩武。孙坚、袁术、张济攻打荆州都被击退。但面对中原纷争,刘表只是观望。
建安元年(196年),原董卓部将张济因军中缺粮,自关中引兵入荆州,攻穰城,中流矢而死。侄子张绣接管残部,收兵退出穰城。荆州官员知道后皆向刘表祝贺。刘表却说:“张济因穷途末路而来,我作为主人却如此无礼,这并非我的本意,故我只受吊唁而不受祝贺。”之后,刘表派人招诱张绣为藩属,命他屯兵于南阳,替他抵御外敌。从此看出刘表确是专心守土,没有争雄天下的魄力。不过也正因于此,荆州成了逃难的士大夫与流民的世外桃源,诸葛亮就是在这时随同叔父诸葛玄来到荆州的。
刘备到荆州后多次建议刘表北上谋定中原,但刘表一直不同意,只是把刘备当做看守荆州北大门的一颗棋子。一日,刘备与刘表饮酒座谈,席间刘备起身上厕所,回到座上的时候,脸上留着泪痕。刘表见了很奇怪,问道:“贤弟这是怎么啦?”刘备长叹道:“我以前一直南征北战,长期身子不离马鞍,大腿上肥肉消散,精壮结实;到这里来后,很久没有骑马作战,闲居安逸,髀肉复生。一想起日月蹉跎,人转眼就老了,而功名大业尚未建成,因此悲从中来。”
不过刘备在荆州也不全是混日子,利用闲暇之余,刘备到处寻贤访才。颍川名士司马徽学识广博,有知人之明,人称水镜先生。建安三年(198年),司马徽客居荆州襄阳。刘备慕名前往拜见。司马徽知刘备胸怀大志,能成一番大业,就向刘备推荐诸葛亮与庞统。颍川人徐庶避乱至荆州,投于刘备帐下,也向刘备推荐诸葛亮,对刘备说:“诸葛孔明乃是卧龙,将军愿意见他吗?”刘备说:“你可以和他一起来。”徐庶说:“这个人可以见,但不能委屈他前来,将军应该放下自己的身份亲自去见他。”刘备三顾茅庐,终请得诸葛亮出山,谋略不足的短板得到弥补。诸葛亮为刘备量身定做的《隆中对》更是让刘备看到了匡扶汉室、一统天下的希望。
建安十二年(207年),刘备已寄居荆州六年之久,这年曹操远征乌桓,刘备劝说刘表发兵偷袭许都。官渡之战前,在贾诩的劝说下,张绣再投曹操。南阳丢了以后,刘表与曹操之间已经没有缓冲,大战迟早要打。但刘表还是没有采纳刘备的意见,等到曹操回过头来准备打荆州时,刘表才向刘备表达悔意。然而良机已失,刘备只能安慰一番。
建安十三年(208年),刘表病逝,次子刘琮代立,诸葛亮建议刘备攻打刘琮,占据荆州,但刘备不忍相夺。同年,曹操率大军南下。对荆州世族而言,曹操只要不触犯他们的利益,他们就会像接纳刘表一样接纳曹操。曹操统战工作做得很好,荆州望风而降。但也有百姓宁愿拖家带口跟随刘备,也不愿意归附曹操。到当阳时,竟有十余万众,辎重数千辆。
因百姓扶老携幼,行进速度慢,日行仅十余里。有人劝说刘备:“现在应该迅速保住江陵,我们虽然人数众多,但是士兵太少,若曹操来了,我们怎么阻挡?”刘备回答说:“想要成大事必须以人为本,现在这么多人背井离乡跟着我,我怎么忍心抛下他们!”于是另派关羽乘船数百艘,先行赶往江陵。
行至长坂坡,曹军追上,刘备大败,混乱之中与妻儿离散。靠着赵云的忠勇护卫,甘夫人与刘禅才平安回到刘备身边。负责断后的张飞仅率二十骑在当阳桥据水断桥,瞋目横矛曰“身是张益德也,可来共决死!”曹军虽众,但无人敢上前,刘备一行人才转危为安。
撤退途中,刘备遇到了鲁肃。鲁肃原本要去荆州代表孙权吊丧,顺便了解荆州的情况。可刚到南郡刘琮就投降了,鲁肃当机立断去找刘备。鲁肃到来时,刘备正败的灰头土脸,极度沮丧。鲁肃问刘备准备到哪里去,刘备说想去投奔苍梧太守吴巨。
苍梧郡大致在今天的广西,在当时还是人口稀少的未开化之地,去了难有作为。鲁肃劝刘备说吴巨是个没有作为的庸人,不要去依靠他。接着详细述说江东的情况,劝刘备与孙权联合,共拒曹操。刘备听后精神一振,随即派诸葛亮与鲁肃一同返回江东面见孙权。诸葛亮为孙权陈说利害,说曹军是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可一击而胜。孙权听了很高兴,但对诸葛亮说还要与臣下商议。
孙吴与荆州相似,依靠当地世族才坐稳江东。孙策绰号“江东小霸王”,战力极其强悍,麾下将士也都是随从孙坚征战多年的精兵强将。一入江东即横扫之势,根本没把江东世族放在眼里。但后来孙策发现自己手下虽猛将如云,但治世良臣却很少,要治理江东还是要依靠本地世族,对江东世族的态度开始转变。
孙策死前,被群臣拥戴的继承人并不是二弟孙权,而是三弟孙翊。孙翊与孙策一样能征善战,很有威望,因而被张昭等人提名继承江东。但孙策拒绝了,在弥留之际召来孙权托付大事说:“率领江东兵众,决战两阵之间,横行争衡天下,你不如我;但举贤任能,使其各尽其心,用以保守江东,我不如你。”孙权是公认的打仗不行,举贤任能是他的长项。孙策正是看中了他这一点。
孙权刚接手江东就出乱子了,许多地方见孙策已死,素无威望的孙权当了统领,就开始制造动乱。丹阳太守孙翊和宗室重臣孙河被*,豫章、会稽等地数万山越也伺机作乱,庐江太守李术更是公开反叛。孙家内部也有庐陵太守孙辅通敌曹操、孙暠企图夺权。面对一团乱麻的局势,孙权一方面派周瑜、程普等人平定叛乱。一方面起用陆逊、顾雍等江东士人来收拢人心,很快安定了局势。
诸葛亮来江东时,孙权已掌权八年。但如此大事不是孙权一个人能决定的,仍需手下江东世族的支持。在东吴君臣商议是否联刘联抗曹时,曹操的诏书传来,写道“孤承皇命,奉天伐罪,旌旗所指,所向披靡。而今统雄兵百万,上将千员,欲与孙将军会猎于江东”。张昭、秦松等人被曹操的霸气震慑,都主张求和,唯鲁肃不发一言。孙权起身入厕,鲁肃跟到屋檐下,对孙权说我们这些做臣子的降曹还能被赏赐重用,而将军您迎降曹操,将把您作如何安置呢?孙权意会,问鲁肃该怎么办。鲁肃建议召回在外领兵的周瑜,听听他的看法。周瑜回来后力主与曹操一战,并向孙权保证必破曹军。孙权听后疑虑顿消,拔出佩刀砍向面前的奏案,说:“将领官吏们,有胆敢再说应当投降曹操的,就与这个奏案一样!”
孙刘联盟建立后,孙权命周瑜率军三万先行,与驻军樊口的刘备会合,自己在后方输送辎重、粮草与兵员。孙刘两军会合后逆水而上,行至赤壁,与正在渡江的曹军相遇。三国“三大战役”第二战——赤壁之战一触即发。
赤壁之战
赤壁之战前,刘备、周瑜、刘琦(刘表之子,时驻兵江夏,赤壁之战后病死)合兵约五万。曹军号称八十万,实际兵力二十万左右,拥有绝对的数量优势,但状态不好。曹军中北方来的士兵不习水战,又水土不服,瘟疫流行。投降的荆州水军还在三心二意,跟北方人马没有一点默契,无法有效协同作战。况且这些人连老主公刘家都能抛弃,有怎么会为曹家卖命,初战就被周瑜水军打败。曹操见此,只好将水军撤回与陆军会合,停靠北岸乌林一侧。用铁索连船以减轻船在水中的颠簸,让北方士兵慢慢适应登船水战。
周瑜首战告捷后并没有改变整体局势,暂时又无破敌之法,就把战船停靠南岸赤壁一侧,与曹军隔江对峙。老将黄盖认为敌众我寡,等曹军操练完毕,仗只会更难打,应当速战速决,建议利用曹军铁索连船,行动不便的缺点,采取火攻。于是周瑜定计由黄盖向曹操写信诈降,在战船上满载薪草膏油,外用赤幔伪装,接近曹营时点燃。曹操大意轻敌,毫无戒备。受降那天,恰逢江上东南风正急,风助火势,曹军战船被焚,死伤惨重。曹操狼狈逃回江陵后,恐战败消息使后方不稳,火急火燎的赶回北方,赤壁之战以孙刘联军的完胜而告终。
曹操退回北方后专心搞生产,再也没有组织大规模的南征。他看的很明白,北方中原常年战乱,以至于人口锐减,土地荒芜,反倒是南方未开化之地得以安定发展。赤壁之败,归根结底还是北方的力量不足以对南方形成绝对的碾压优势。但北方底子还在,土地广阔肥沃,比南方好的多。打个比方:北方一年收获一千万石粮食,繁衍十万人口,南方一年只能收获五百万石粮食,繁衍五万人口。一年年下来差距不断拉大。所以只要守住自己的地盘,十年、二十年之后,北方实力将完胜南方,统一天下只是时间问题。
因而我们看到一个奇怪的现象,赤壁之战后三国中最强大的曹魏反而采取了守势,力量弱小的蜀汉与孙吴反倒北伐不断。南方不断的北伐真实目的并不只是开疆拓土,也是在干扰北方的恢复,最好能在北方强大之前将其激怒,再来一场赤壁那样的大决战,通过战争将北方积累起来的优势清零。但曹魏一直不为所动,一再推迟决战时间,以创造更有利于自己的局面。三国时代更像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
三分荆州赤壁之战后荆州被一分为三,曹操得江北南阳郡,孙权得南郡、江夏二郡,刘备得荆南长沙、零陵、桂阳、武陵四郡。从面积上看刘备得的最多,但亏得也最多。荆南四郡人口稀少,经济落后,而且太靠南方,北上中原的路被孙权挡住。刘备在赤壁之战中出了大力,理当分一块北伐前进基地,就向孙权提出了借南郡的请求。南郡跨长江两岸,处长江之中,可北上中原、西进入蜀、东下攻吴,是兵家要地。为夺取南郡,周瑜大战曹仁,被飞箭射中右胁险些殒命,自然不会轻易借给刘备。只把江北的油江口划给了刘备,刘备进驻后改名为公安。
荆州七郡
周瑜曾向孙权献计软禁刘备,直接管理刘备的军队部属。孙权认为曹操在北方仍需牵制,又恐刘备难以控制,所以没有采纳。而后周瑜又提出由南郡西进攻取益州的计划,孙权批准。若此计得以实施,曹操、孙权二分天下,就没有刘备什么事了。但周瑜在出征途中得了重病,卒于巴丘。周瑜死后,鲁肃继任大都督,从大局出发,同意了刘备借南郡的请求。
潼关大战建安十六年(211年)三月,曹操派遣钟繇、夏侯渊率军出河东,试图经过马超、韩遂控制下的关陇地区进攻汉中张鲁。马超认为这是曹操的假道灭虢之计,就联合关中诸将张横、梁兴、安定的杨秋、河东的侯选、程银、李堪、马玩、成宜等十部共十万人马起兵反曹。
凉州是东汉边患重灾区,与西羌旷日持久的战争耗尽了东汉日益枯竭的国力。西羌不同于匈奴,一直没有发展出统一政权,还处于落后的部落制。打匈奴只要把大单于打败了,打服了就好办了。而羌人没有一个可以统领全体的领导,各部落各自为政。这样的好处就是容易平定,凉州三明皇甫规、张奂、段颎就是用分化瓦解、恩威并施将羌乱轻易平定。但也有坏处,由于没有强有力的统治中心来维持局面,只要有一个部落心怀不满就可以挑拨、煽动其他部落反叛。所以凉州地区很考验地方长官的个人能力,处理的好就友好相处,处理不好就会爆发叛乱。
作为一个以守势见长的农耕文明,中国传统的政治观念讲究以和为贵,对于边疆民族多是怀柔政策。没有哪一个民族因与中原王朝为敌就被彻底屠*灭族的,大多数民族都是文化同化了。但这么做的代价就是民族融合的过程中冲突不断。
中平元年(184年),羌人北宫伯玉反叛,将凉州从事边允、韩约劫为人质。在胁迫之下,边允、韩约参与反叛,并改名边章、韩遂。中平二年(185年)三月,韩遂等率领数万骑兵打着诛*宦官的旗号入寇三辅,侵逼皇陵。灵帝遣左车骑将军皇甫嵩及中郎将董卓征讨。叛军非但没有被镇压下去,反而越打越强,拥十万之众,天下为之*动。之后叛军内部变乱,韩遂*了边章、北宫伯玉等人,与马腾并为叛军头头。
董卓挟持献帝入长安后,韩遂、马腾率众诣长安。董卓死后,韩遂、马腾与李傕、郭汜等人大乱斗。把对手都斗死了后,韩、马二人也斗起来了,后来曹操派人调节才算告一段落。建安十三年(208年),马腾听从张既的建议,入朝担任卫尉,将部下交由儿子马超统领。马超、韩遂反曹后,留在朝中的马腾、韩遂子孙均被曹操诛*。
建安十六年(211年)七月,曹操亲率大军西进,马超、韩遂屯兵潼关拒敌。马超年少英雄,手下凉州兵极其剽悍,开战初期曹操险些丧命。但相比于曹军的上下一心,凉州军内部却嫌隙丛生。曹操以此为切入点,离间马超、韩遂,先是以和谈为名与韩遂约谈,后又给韩遂写了一封涂涂抹抹的信。马超不知是计,怀疑韩遂暗通曹操。曹军趁机发起进攻,马超、韩遂大败而回。此时河内田银、苏伯反叛,曹操回军平叛,留夏侯渊、张郃镇守关中。
潼关
马超回师凉州后,击*凉州刺史韦康,割据陇上,自称征西将军。又有汉中张鲁出兵相助,曹军两年不敢西进。建安十八年(213年),韦康旧部杨阜、姜叙等人反叛,赵衢、尹奉劝马超去攻打。不料马超刚走,赵衢、尹奉就关闭城门并*害了马超妻儿。马超大怒,但又攻不进城,就袭击历城,*死杨阜、姜叙在历城的族人。而后夏侯渊率军赶到,马超只得投奔张鲁。韩遂亦随之败亡。
马超初到汉中很受张鲁器重,张鲁曾想把女儿嫁给他。但张鲁手下杨白等人嫉妒马超的才能,怕马超位在自己之上。就提醒张鲁要防着马超,张鲁就反悔了。杨白等人又想加害马超,马超被迫逃入氐中,后归附刘备。
刘备入主益州灵帝时宦官专权,天下大乱。刘焉欲取得一安身立命之所,就向灵帝建议“废史立牧”。刘焉刚开始为自己求取山高皇帝远的交州牧,意欲借此躲避世乱。但因听侍中董扶说益州有天子之气,又改向朝廷请求为益州牧。刘焉到任后一方面整饬吏治,安抚民心。一方面招揽五斗米教首领张修、张鲁攻打汉中,*死太守苏固。张鲁在汉中得势后,又*死张修。在刘焉的授意下,张鲁截断交通,斩*汉使。刘焉则以米贼作乱阻隔交通为由,中断与朝廷的联络。
初平二年(191年),刘焉造乘舆车具(天子所用的车架)千余辆,欲称帝。荆州牧刘表上言朝廷,称刘焉欲图谋不轨。但此时的东汉朝廷早已乱成一锅粥,无暇他顾了。兴平元年(194年),刘焉死,其子刘璋代立。刘璋以张鲁不顺从他调遣为由,尽*张鲁家室。此后张鲁彻底自立,与刘璋交攻不断。
建安十六年(211年),刘璋听从张松、法正等人的建议迎请刘备率兵进入益州,帮助他攻打汉中的张鲁。刘备入川时,为消除刘璋疑虑,关羽、张飞、赵云一个都没带,诸葛亮也没有来,只带了庞统。刘璋见刘备确实是来帮忙的,亲自到涪城盛宴招待刘备,欢饮百余日。期间张松、法正、庞统皆劝刘备袭*刘璋,刘备以初来到蜀地,人心尚未信服为由拒绝。一年后张松事败被*,刘璋与刘备反目成仇,经过三年的战争刘备才占据益州。
刘备占据益州引起了曹操的警觉,建安二十年(215年),曹操率十万大军亲征汉中张鲁。张鲁根本不是曹操的对手,不战而降。占据汉中后,曹操并未进一步图取益州,只留夏侯渊、张郃镇守。此时曹操主要的任务还是固守北方,只是把汉中当做日后攻蜀的前进基地。但曹操也留了一手,把汉中的人口悉数迁到中原,以防落入刘备手中。
刘备入主益州后三国鼎立格局基本稳定下来,大规模决战被争夺重要据点的局部战争所代替。曹魏与孙吴争合肥、蜀汉与曹魏争汉中、孙吴与蜀汉争荆州。从时间上看,合肥争夺战最早开打,汉中争夺战其次,荆州争夺战最末。从作战结果上看,合肥争夺战前后打了五次,到第五次时孙权都不在人世了还是没打出个名堂来,双方一直在拉锯。汉中争夺战蜀汉虽然取得了胜利,但只不过将战线前推至雍凉一线。而后诸葛亮五次北伐都未成功,一样陷入拉锯。荆州的争夺战是三场争夺战中闹出动静最大的,刘备举倾国之兵伐吴,却被陆逊火烧连营。刘备死后,诸葛亮以大局为重,放弃荆州,重新与孙吴结盟。三场争夺战搅动着三国风云,左右着天下局势,也成就了一代应时势而起的英雄。
合肥争夺战合肥因东淝河与南淝河在在夏季河水暴涨时汇于此处而得名。东淝河古称淝水,北流注入淮河,沿淮河西上有颍水可直达许都。南淝水古称施水,南流注入巢湖,巢湖南有濡须水连接长江。在古代打仗运兵运粮高效的运输方式就是水运,作为长江与淮河之间的水路枢纽,合肥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合肥
建安十三年(208年)冬,曹操赤壁惨败后退回北方,孙权亲自率军攻打合肥,由此拉开了合肥争夺战的大幕。曹操接到消息后,派将军张喜带兵解围,但援军一时难以到达。别驾蒋济向扬州刺史刘馥献计,伪称四万援军已到雩(yú)娄,派主簿假装迎接张喜。并命三个守将带信偷偷出城,而后装作信使入城。三人当中,一个成功回城,两个被孙军擒获。孙权得信后,怕有闪失,便领兵撤退。
第一次合肥之战结束后,曹操意识到合肥的重要性,在合肥周边构筑要塞并迁合肥以南的民众到北方。但此举引发了民众恐慌,纷纷逃往孙吴。建安十六年(211年),为加强对荆州地区的统治,孙权将治所由吴县(今苏州)迁至秣陵(今南京),改秣陵名为建业。并在濡须口筑濡须坞,屏障建业
建安十八年(213年)正月,曹操攻打濡须坞,望见孙权治军严整,感叹道:“生子当如孙仲谋,刘景升儿子若豚犬耳。”期间,孙权乘船视察敌情被曹军发现,船的一侧扎满了曹军射来的箭。眼看船失去平衡就要翻,孙权命令调转船头,让另一侧也扎满箭,而后平稳返回。这就是《三国演义》中诸葛亮草船借箭的原型。两军相持月余后,春暖水涨,道路泥泞,又易爆发疫情。孙权就写信给曹操:“春水方生,公宜速去。”又注:“足下不死,孤不得安。”曹操看后哈哈大笑说:“仲谋小儿不欺我也。”于是率军北返。
建安二十年(215年),曹操亲率十万大军西征汉中,合肥只有张辽、李典、乐进等七千兵力驻守。曹操出征时,派护军薛悌送函到合肥,写到“贼至乃发”。同年,孙权与刘备湘水划界,暂时搁置了争议,回过头来率军十万进攻合肥。张辽等人打开曹操之函,上书:“若孙权至者,张、李将军出战,乐将军守;护军勿得与战。”众将看完一头雾水,张辽看后对众将说:“曹公正率军在外作战,等他率领的援军到达时,孙权军必定已攻破我们。所以教函要我们在敌军集结完毕前反过来攻击他们,先挫敌人的气势,以安定军心,然后可以顺利守城。成败之机,就在此一战,各位有何疑惑?”张辽为吕布旧将,素与李典、乐进不合。但三人最终放下往日恩怨,合力破敌。
张辽、李典率八百勇士突入孙吴军中锐不可当,直奔孙权帅旗而来。孙权大惊,急忙爬上高丘,用长戟自卫。张辽叱喝孙权,挑衅他下来对战。孙权登高望见张辽军甚少,令军士将其团团围住。张辽冲破包围,麾下的数十人跟随逃出,其余军士呼唤道:“将军弃我乎!”张辽回马冲进包围圈,救出其他人。战斗从日出到中午,吴军士气全失,回军修整守备。
孙权围攻合肥十余日不克,军中又瘟疫流行,只得撤军。孙吴撤军时,张辽发现孙权在殿后,大喜过望。等孙吴军大部从逍遥津渡河后,张辽、李典、乐进倾巢而出。此时孙权身边只有一千多人,靠着凌统、甘宁等人拼死力战才得以逃脱。此战之后,张辽名震江东,江东小儿啼哭不肯止者,其父母只要吓唬说:“张辽来了,张辽来了!”孩童就没有敢哭泣的了,张辽止啼由此而来。
逍遥津之战
孙吴嘉禾二年(233年)与嘉禾三年(234年),孙权发动第三、四次合肥争夺战,皆为满宠所败。抛开当时的军事实力不谈,孙权本人军事能力实在是太差,凡孙权领兵就没打赢过。孙吴取得的所有胜利都是手下将领们打赢的。第四次合肥争夺战时,孙权十万大军被打败,狼狈撤回。被派往进攻襄阳的陆逊得知孙权已经回去了,不但没有随同主力一起回师,反而觉得孙权不在就可以放开手脚应战。便与诸葛瑾定计,仍按原计划向襄阳进军,斩俘千余人后安全撤回。可见孙权的军事指挥能力对于手下将领而言简直就是沉甸甸的负担。
汉中争夺战建安二十二年(217年),刘备派张飞、马超、雷铜、吴兰等人攻打下辩,曹操派曹洪、曹休、曹真抵挡,汉中争夺战打响。建安二十四年(219年)正月,发生了著名的定军山之战,老将黄忠斩*曹魏汉中主将夏侯渊。汉中曹军惶恐不安,郭淮、杜袭等推举张郃暂时统领汉中诸军。三月,曹操亲率大军抵达汉中,刘备听说后说:“曹操虽来,无能为也,我必有汉川矣。”于是山上扎营,占据险要,固守不战。曹操运米北山下,打算与刘备进行持久战。
两军僵持不下之时,黄忠向赵云建议劫取曹军粮草,赵云同意,并与黄忠约定好时间。黄忠领兵去劫粮,过了约定时间仍未回营。赵云担心黄忠出什么意外,留张翼率领其余士兵守营,自己仅率几十个骑兵出去寻找黄忠,正好碰上曹操派出的大军。赵云且战且退,竟凭着几十个骑兵将曹军阵形打散,突围而出。曹军迅速重整队伍,紧追赵云。此时部将张著受伤,被曹军包围,赵云驰马突入,救出张著,返回营寨。
汉中之战
曹军追至营寨前,张翼准备闭门拒守。赵云认为兵少,无法守住,就下令大开营门,偃旗息鼓。曹军见此,怀疑赵云设有伏兵,不敢进攻,向后退去。赵云下令鸣击战鼓,以劲弩射曹操后军。曹军惊骇,自相蹂践,坠入汉水中淹死者不计其数。此战胜的惊险,在看了赵云作战的地方以后,刘备不禁感叹:“子龙一身都是胆也!”军中将士更是称赞赵云为“虎威将军”。为了庆祝这场难得的胜利,刘备大摆宴席,将士们从晚上欢饮至白天。
曹军从关中运粮需翻越秦岭或绕道祁山,极为困难。汉水之战后,曹军粮草被劫,已无力再战。刘备更加有恃无恐,派养子刘封向曹操挑战,曹操大骂说:“卖鞋的小子,只会叫你的假儿子来挡你家太公么!等我叫我家黄须真儿子来打你。”说完就派人召黄须儿曹彰火速前来。但这只是曹操为稳定军心使出的障眼法,撤军准备已暗中进行。五月,曹操引军北返,把汉中丢给了刘备。此时,曹彰才赶到关中。
夷陵之战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刘备进位汉中王。此时刘备已完美的实现了《隆中对》中的前期规划,可以从汉中与荆州两路出兵北伐了。七月,关羽自南郡北伐。北伐初期关羽水淹七军,斩庞德、擒于禁,猛攻樊城、襄阳。襄樊被围数重,内外断绝,粮草将尽,众将都惶恐不安。荆州刺史胡修、南乡太守傅方都投降了关羽。十月,陆浑民孙狼等苦于徭役,叛上作乱,南附关羽。
关羽北伐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年末,曹操认为献帝在许都,与关羽军相近,欲迁都避其锋芒,被司马懿、蒋济劝阻。司马懿认为孙权必然不愿看到关羽得志,可以拉拢孙权让他从背后出兵攻击关羽。南郡在刘备手中如刀悬于孙权头上,可顺江而下,直捣建业,孙权早就想夺回。关羽率大军北伐,南郡兵力空虚,机会难得。于是孙权答应曹操,派吕蒙袭取南郡。关羽得报,立即南撤。最终败走麦城,为吕蒙所*。
关羽死后,孙权将其首级送给曹操。曹操感念关羽忠义,以香木雕刻身躯和头颅一起以诸侯之礼安葬于洛阳。孙权则将关羽身躯以诸侯礼安葬于当阳。蜀汉在成都为关羽建衣冠冢,以招魂祭祀。因此民间也称关羽“头枕洛阳,身卧当阳,魂归故里。”
关羽之死引爆了吴蜀之间关于荆州的恩恩怨怨。当初,刘备以北上伐曹为名借取南郡。等刘备占据益州后,已经有了一块属于自己的北伐基地。孙权就让刘备归还南郡,刘备说等我攻取了凉州就还给你。孙权大怒,派鲁肃索要荆州。鲁肃为缓和局势,邀请关羽相见,提出各自将兵马布置在百步以外,只有将军们各带单刀赴会,关羽同意。
单刀会上,双方互不相让,不欢而散。孙权命吕蒙准备进攻荆州南部,命鲁肃驻兵益阳牵制关羽。刘备也从益州带兵回援,双方剑拔弩张。此时,曹操进取汉中的消息传来,刘备急于回师,孙权也想趁曹操率主力西征之机夺取合肥。双方就以湘水为界平分荆州,湘水以东的江夏郡、长沙郡、桂阳郡属于孙权,湘水以西的南郡、零陵郡、武陵郡属于刘备。
延康元年(220年),曹操逝世,曹丕继任丞相、魏王。同年,受禅登基,以魏代汉,建元黄初。献帝被贬为山阳公,做起了悬壶济世的郎中,免费为民看病,深受百姓爱戴。魏明帝青龙二年(234年)三月,献帝寿终正寝,明帝曹叡率群臣亲自哭祭,以汉天子礼仪葬于禅陵。
献帝退位后,盛传被曹丕所*。刘备要匡扶的汉室已不复存在,遂在第二年称帝,国号汉,建元章武。六月,刘备不顾诸葛亮、赵云等群臣劝阻,执意为关羽报仇,命张飞从阆中出兵江州,为伐吴做准备。张飞不体恤士卒,刘备常常告诫他:“你经常鞭打健儿,但之后还让他们在你左右侍奉,这是取祸之道。”张飞不听,临出兵前,张飞酒后鞭打属下张达﹑范强,二人不堪忍受,趁张飞酒醉将其斩*,带着张飞的首级去投奔孙权。刘备听闻后叹道:“噫!飞死矣。”复仇之心愈加急切。孙权派遣使者前来请和,刘备不许。七月,刘备挥兵东下,孙权派陆逊率军应战。三国“三大战役”中的最后一战——夷陵之战就此爆发。
开战初期,蜀军势如破竹,吴军节节败退。陆逊认为蜀军兵势强大,锐气正盛,应暂避锋芒,以待时机。成功说服吴军诸将放弃立即决战的要求,果断地实施战略退却,一直退到夷陵才展开防御。这样,吴军完全退出了高山峻岭地带,把兵力难以展开的数百里长的山地留给了蜀军。
夷陵之战
章武二年(222年)六月,天气暑热,蜀军将士不胜其苦。刘备无可奈何,只好将水军舍舟转移到陆地上,把军营设于深山密林里,依傍溪涧,屯兵休整,准备等到秋后再发动进攻。陆逊见蜀军营寨都是由木栅所筑成,其周围又全是林木,于是决定火攻。决战开始后,陆逊命令吴军士卒各持茅草一把,乘夜突袭蜀军营寨,顺风放火。顿时火浪滔天,蜀军大乱。陆逊乘势发起反攻,蜀军兵败如山倒。刘备一路溃退至白帝城,愤恨之下,重病不起。次年三月,刘备托孤于诸葛亮,四月,刘备病逝,享年六十三岁。
三分天下刘备死后,诸葛亮权衡利弊,决定派邓芝前往东吴和谈。孙权同意和解,与蜀汉再次结盟。孙吴黄武八年(229年)四月,孙权于武昌正式登基为帝,国号为吴,建元黄龙。蜀汉常被人们认为是以蜀为国号,但汉才是蜀汉真正的国号。正所谓“王业不偏安”,以汉为国号意在继承天下大统,以蜀为国号则是要在蜀地偏安自保,二者差之远矣。孙权称帝前曾向蜀汉通报,蜀汉群臣以自己为汉室正统,纷纷反对。但诸葛亮明白阻挡孙权称帝已不现实。之前孙权虽然只称吴王,但已经用了皇帝才可以用的年号黄武,其心思已是路人皆知。与其为了面子闹别扭,不如顺水推舟。于是诸葛亮说服众臣,遣使向孙权道贺。孙权投桃报李,当即歃血盟誓与蜀汉世代结盟。
三国鼎立
孙权的称帝标志着历史正式进入了三国时代,曾经的英雄气概、天下大义皆被现实的国家利益所取代。犹如一群闯江湖的热血少年在步入中年后计较柴米油盐一样,发展经济成了三国首要任务。三国之中最先明白过来的是曹操,早在兴平二年(195年),曹操和谋士毛玠的一次会谈中,就提出了发展经济的重要性。毛玠认为,袁绍虽人多势众,却忽视经济建设,他的军队甚至靠野果充饥。曹操要想成就霸王之业,只须“守位以财”,说白了就是发展经济。建安元年(196年),曹操颁布《置屯田令》。流民每五十人为一屯,春夏耕种、冬秋操练。屯民如果使用官家耕牛,收成与官家四六分成;如果自备耕牛,收成与官家五五分成。屯田税虽远高于之前的三十税一,但有地种,有饭吃总比食不果腹强多了。
建安五年(200年),曹操又颁布《抑兼并令》。明确禁止各地坞堡收容流民、抢占无主土地。无论是皇亲国戚,还是地方豪强,都必须遵守。确保了屯田政策的有效执行。此外,曹操为筹集钱粮还干了一件缺德的事——盗墓。并专门设置了发丘中郎将和摸金校尉,盗掘财宝无数。
曹操能搞屯田、抑兼并,而袁绍不能,除了政治眼光不同,二人的背景也起到了决定作用。三国初年,官方统计的人口由黄巾起义爆发前的5000万锐减至767万。一下少了这么多人肯定不是全死于战乱,更多的是被豪强坞堡隐匿收容。曹操是宦官之后,受世族豪强的鄙夷,很少得到他们的支持。曹操的主力是收编的青州军,前身是流民组成的黄巾军,跟世族豪强没一点瓜葛。所以可以对兼并土地、奴役流民的世族豪强们下狠手整治。而袁绍是靠世族豪强们支持的,拿人家的手短,很难搞起来。
刘备打下益州后也遇到了没钱花的问题,他的方法是发行直百钱。当时人们用的都是五铢钱,刘备造的直百钱质量低劣,但强制要求一枚直百钱就可以换一百枚五铢钱,老百姓不得不换。这一招实际上就是借发行货币搜刮民财。刘备用换到的五铢钱在其他地方正常的购买物资,暂时解决没钱的问题。但铸大钱终究只是权宜之计,蜀汉的经济发展在诸葛亮主政以后才走上正轨。
诸葛亮治蜀期间设置管理整修都江堰的堰官,保证蜀中平原发展农业生产所需的水源。聘用能工巧匠改良冶铁技术,冶炼出的铁除供给军用外,大部分都打制成农具用以发展农业生产。
井盐是当时蜀汉主要出口物资,诸葛亮改进煮盐方法,组织起大规模的官方制盐,使井盐产量增加一倍,为蜀汉换取了大量资源。织染华丽的蜀锦是当时蜀地出口的另一种主要物资。诸葛亮专门设置锦官管理蜀锦的生产,同时鼓励百姓植桑养蚕,使蜀锦质量与数量大幅提升。华丽的蜀锦深受当时民众喜爱,成为了蜀汉手中的紧俏货,成都的别称“锦官城”也由此而来。
相比于曹操和诸葛亮,孙权的经济政策并无特别之处,主要手段就是屯田与兴修水利。东吴屯田分军屯和民屯,设典农校尉、典农都尉、屯田都尉等职官管理。屯田兵且耕且战,屯田户只须种田,免除民役。在兴修水利方面,孙权筑东兴堤,以遏巢湖水,派校尉陈勋开凿句容城中路运河等等。此外,孙权还干了一件前无古人、影响深远的事——开发台湾。
黄龙二年(230年),孙权派大将卫温和诸葛直领兵一万去开发夷洲,夷洲即是台湾。卫温等人开始在夷洲住了下来,帮助高山族人耕种,并教给他们农业生产技术和铸造技术。但是由于水土不服,许多吴军士兵生了病,病死的人越来越多。卫温和诸葛直商量后做出决定返回吴国。此后台湾在经济,文化等方面同大陆的联系逐渐密切,成为中国不可分割的领土。
诸葛亮北伐诸葛亮北伐是汉中争夺战的后续。汉中盆地夹在关中平原与蜀中平原之间,从蜀中到汉中要穿过米仓山与大巴山,从东到西共有洋巴道、米仓道和金牛道,再往西绕过米仓山还有一条更为曲折艰险的阴平道。从汉中到关中要穿越秦岭,由东到西有子午道、傥骆道、褒斜道和陈仓道,再往西绕过秦岭还有著名的祁山道。
汉中进出之路如此之难,首先犯愁的是曹操。张鲁降曹后,司马懿曾向曹操建议趁势伐蜀。但曹操没有同意,刘备不是张鲁,没那么好对付,若刘备依托蜀道坚守,到头来只会无谓的损耗国力。曹操的忧虑不是多余的,几十年后司马昭伐蜀时曹魏国力已数倍于蜀汉。结果姜维把守住金牛道的剑阁让钟会的十几万兵马打不进来,最后钟会都想撤军了。老将邓艾剑走偏锋,从阴平道偷袭才攻进蜀中。可以想象曹操时期的国力尚在恢复,蜀汉方面良将谋臣一大把,若此时攻蜀那就是给自己找不痛快。
由于北侧的秦岭比南侧的大巴山更为险峻,所以由汉中攻蜀中比关中攻汉中更容易。汉中就是給蜀中看大门的,历史上历代割据蜀中的政权必定要拿下汉中做屏障。同样为了防止蜀中割据,汉中被划归陕西而不是习俗更为接近的四川。因为一旦四川造反就可以从汉中出兵镇压,省去了难度大的关中打汉中这一战。所以对于汉中的争夺,刘备志在必得。曹操也不愿轻易放弃,亲率大军前来。但曹操远道而来终究敌不过刘备在家门口作战。
夺取汉中后,刘备又多了一块北伐基地,与荆州遥相呼应。即使关羽北伐不能拿下襄樊,也可牵制大量曹军,为刘备夺取凉州、关中创造机会。但历史没能给刘备这样一个机会。不久后关羽大意失荆州,刘备痛失臂膀。夷陵之战,蜀汉更是元气大伤。北伐大业因此延迟,落在了诸葛亮肩上。
章武三年(223年)五月,刘禅即皇帝位,改元建兴。六月,益州郡的汉族豪强雍闓(kǎi),牂柯郡太守朱褒、越嶲(xī)郡叟王高定以及益州郡少数民族头领孟获等一起叛乱。诸葛亮出兵南中,将孟获七擒七纵,展现了中华兵家攻心为上的最高境界。孟获心服口服,对诸葛亮说:“公,天威也,南人不复反矣。”平定南中以后,蜀汉后方安定,诸葛亮开始着手北伐。与《三国演义》中的“六出祁山”不同,诸葛亮北伐五次,只有第一、四次出祁山道。第二次出陈仓道,第三次只是攻取武都、阴平二郡,第五次出褒斜道。前三次对阵曹真,后两次对阵司马懿。
诸葛亮北伐
黄初七年(226年)五月,魏文帝曹丕去世,太子曹叡即位,是为魏明帝。曹丕时期曹魏把注意力放在了东方,假借伐吴清除青、徐一带以臧霸、孙观等为首的割据势力。与蜀汉接壤的雍凉地区则明显防备松懈。而蜀军在经过南征和两年操练后,军力已满血复活。以有心攻无意,正是天赐良机。建兴六年(228年)春,诸葛亮上《出师表》,提兵汉中,拉开了北伐序幕。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是最接近成功的一次,此时的蜀汉宿将大多还在世,国力经过多年的发展也足可与曹魏一战。而曹魏方面还未对蜀汉引起重视,守备空虚。此外,驻守上庸的曹魏新城太守孟达原为蜀将,在诸葛亮的招揽下也准备叛魏投蜀。后来孟达虽被司马懿快速平定,但毕竟牵制了部分曹军,减轻了诸葛亮这边的阻力。
诸葛亮的初次北伐的计划是攻击曹魏最偏远,也是最薄弱的凉州,然后再从凉州居高临下图取关中。具体部署为镇东将军赵云、扬武将军邓芝率一支军马作为疑兵,由箕谷摆出要由褒斜道北攻郿城的形势,以吸引魏军。诸葛亮则亲率主力向祁山发起进攻,并派马谡率军驻守街亭。
战前,魏延提出子午谷奇谋直取长安,但诸葛亮并未采纳。子午谷奇谋重在一个“奇”字,如果不能迅速的通过,被敌军发现后把守住出口,只有死路一条。建兴八年(230年)夏,曹真亲率十万大军走子午谷伐蜀。魏军在进入子午谷后,大雨不期而至,连绵一个月,沿途的栈道桥梁被洪水冲毁。曹真命大军一边抢修栈道,一面寻找山间小路继续前行。但因为雨势实在太大,栈道无法修复,才走了一半,魏军官兵便被累得够呛,死活走不动了。九月,曹真只得班师。东晋永和十年(354年),东晋大将桓温出兵北伐,命部将司马勋从子午道出兵攻击关中前秦。前秦丞相苻雄预计到了晋军的行军路线,率领七千骑兵在子午谷设伏。可怜晋军还没走出谷道,便被团灭了。
第一次北伐一旦失败就会打草惊蛇,再想北伐就更难了,必须慎之又慎。因而诸葛亮选择先从防守最为薄弱的凉州突破。把守街亭吞并凉州,而后东下攻入关中,再派兵把守潼关,发展几年后即可出潼关夺取天下。这个策略稳扎稳打,步步为营,逐步的逆转与曹魏的国力差距,是蜀汉争夺天下的最佳决策。在后三国时代,北周就是在占有关中、凉州、巴蜀后出潼关一统北方的。只不过北周立足关中,由关中攻取凉州再南下巴蜀,与诸葛亮的步骤恰好相反。
街亭是通过陇山的关口,只要马谡守住街亭,阻断关中魏军,凉州就将归蜀汉所有。结果大家都知道了,言过其实的马谡败于张郃,曹魏援军源源不断从街亭支援凉州,蜀汉在凉州地区的军事优势荡然无存,诸葛亮只得退兵。此战最大的收获就是收取姜维,其次是诸葛亮学曹操将凉州的千余家百姓迁入汉中,但只是杯水车薪罢了。此后曹魏将军事重心转移至雍凉一线,使诸葛亮的后四次北伐难上加难。
建兴六年(228年)冬,曹休在石亭被东吴将领陆逊打败,诸葛亮听说魏军大举东进,关中兵力空虚,遂再次北伐。此次北伐诸葛亮兵出陈仓道,但曹魏方面早有准备,在各个出蜀要道布置起严密防御。诸葛亮由陈仓道北上后就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坚固堡垒——郝昭镇守的陈仓城。诸葛亮全力攻打陈仓,郝昭百般防御,昼夜相持二十余日不分胜负。曹真派费耀率军来救,魏明帝也召张郃前往迎击诸葛亮。二次北伐无功而返。
建兴七年(229年)春,诸葛亮第三次北伐,派陈式攻取武都、阴平两郡,意图诱魏雍州刺史郭淮决战。但郭淮在得知诸葛亮正率大军赶来后,避战退走,计划失败。此次北伐虽然攻取曹魏两郡,但并未对战局造成影响,算作小胜。
建兴九年(231年),诸葛亮再出祁山,司马懿统军与战。此战是诸葛亮与司马懿的唯一一次正面交锋,司马懿败得相当惨,此后就一心一意做起了缩头乌龟。在司马懿看来,蜀军远道而来,粮草不继,拖也能把诸葛亮拖死,没必要冒险出战。此计正中诸葛亮的弱点。为保障后勤,诸葛亮制造了传说中的木牛流马解决了粮草运输问题,并以战养战抢收了魏军的麦粮。但到最后还是出了问题,管后勤的李严掉链子了。
李严与诸葛亮同为托孤大臣,诸葛亮是随刘备入蜀群臣的代表,李严是蜀中群臣代表。与主张“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的诸葛亮不一样,李严更多的是想保境安民,反对劳民伤财的北伐。于是在诸葛亮狠揍司马懿的时候,李严在后方给诸葛亮穿起了小鞋,不供给军粮了。诸葛亮等不来军粮只好撤军,回到蜀地以后立即将李严贬黜,但已于事无补。
建兴十二年(234年)春,经过三年的准备,诸葛亮第五次北伐。此时的诸葛亮已不堪重负,自知时日无多,就舍弃了较为好走但路程绕远的祁山道,改走褒斜道。四月,蜀军到达郿县,在渭水南岸的五丈原下扎营寨。司马懿还是老办法——避而不战。诸葛亮遣使给司马懿送来女人衣服,讽刺他怯懦如妇人。司马懿非但没有怒而兴师,反而穿给使者看。诸葛亮也是无可奈何。八月,诸葛亮病故于五丈原,享年五十四岁。杨仪、姜维等遵照诸葛亮遗嘱,秘不发丧,缓缓退军。司马懿率军追击,见蜀军帅旗飘扬,诸葛亮羽扇纶巾坐在车里。司马懿怀疑是诸葛亮诈死诱敌,赶紧收兵,“死诸葛吓走生仲达”由此而来。
当年刘邦从汉中出兵与项羽争霸只用四年就一统天下,而诸葛亮北伐前后八年,到头来竟寸步难行。不是诸葛亮不如韩信,而是时代不同了。诸葛亮在《隆中对》曾言“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说白了北伐成功的前提是“天下有变”,即曹魏发生动乱,重现刘邦出汉中时中原诸侯割据的局面。曹操死后,曹丕、曹睿虽不如曹操英明神武,但守成有余。诸葛亮没有等来曹魏动乱,却等来了失街亭,等来了宿将殒命、英雄迟暮。
电视剧《三国》中诸葛亮被刘备请出茅庐之时,水镜先生叹道:“孔明虽得其主却不得其时,惜哉惜哉!”诸葛亮五次北伐均告失败,其手下败将司马懿及其后人却能一统江山,非才能不及,确为时不利也。诸葛亮出山之时北方已经大局已定,在荆州、街亭接连丢失后,夺取天下最后的希望也破灭了。诸葛亮却明知不可而为之,既是在报刘备知遇之恩,也是在消耗曹魏国力,为蜀汉续命。然而无论诸葛亮如何鞠躬尽瘁,都无法以一人之力逆天下大势,最终落得“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悲壮结局。
诸葛亮死后,自黄巾起义以来的汉末群雄如秋后黄叶,飘落殆尽。孙吴太元元年(252年),孙权病逝。曹魏嘉平三年(251年),司马懿在洛阳去世。司马懿死时,司马氏已掌控曹魏朝政,具备了一统天下的条件。三国归于一统之势如大江东去,一往无前。
许多人认为三国时代引人入胜是罗贯中小说《三国演义》推波助澜的作用,但实际上是三国时代成就了《三国演义》,而不是《三国演义》成就了三国时代。罗贯中写过很多小说,除了《三国演义》,还有《隋唐两朝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但后人只通过《三国演义》记住了罗贯中。不是罗贯中写其他两本不用心,而是三国时代本身就已经很精彩了。秦琼再有义气那也是江湖义气,跟关羽匡扶汉室的天下大义没法比。秦琼人称秦二哥,而关羽被后世尊称关二爷,这就是差距。至于唐末五代,其格局、气势还不如隋唐。
此外,以诸葛亮病逝五丈原为分界点,《三国演义》前半部分大气恢宏,后半部分却让人提不起精神。这也不是罗贯中写到一半偷懒了,而是诸葛亮死后的三国时代确实不怎么精彩。诸葛亮去世之前,三国群雄顶天立地,尽显忠勇节义,令人热血沸腾。诸葛亮去世后,三国充满了阴谋诡计,再也没有顶天立地的大英雄。究其原因,是以天下为己任的士人精神衰落了。东汉“风化最美、儒学最盛”,士人肩扛大义行走天下,形成了一股巨大的影响力。曹操一直没能篡权不仅是因为忠汉士人的反对,作为一名曾经的热血士人,他自己也迈不过这道坎。但随着曹操、刘备、诸葛亮等人的离世,士人精神也被司马懿这样的权谋家无情抹*。没有了士人的天下情怀,何来顶天立地的大英雄?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