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开国时战死的猛将不少,但战死后令朱元璋流泪或亲自出殡的并不多。下面这三位大明英烈,是朱元璋开国时的少有猛将,战死后朱元璋甚为痛心,两位令他流泪,一位亲自出殡,还命人画龙袍加身像。

俞通海(1329—1367),安徽巢湖人,1367年战死,公爵,追封虢国公。俞通海率巢湖水军投奔朱元璋,此后随朱元璋南渡长江作战,屡败元军。1360年,参与龙湾之战,击退陈友谅。1363年,参与鄱阳湖水战,解救朱元璋,焚烧陈友谅舟船,立下首功。1366年,随军攻打张士诚,并于1367年参与了包围平江的战斗,在进捣桃花坞时中流失,伤势严重,送返金陵,朱元璋前往看望,问道:“你知道我来看你吗?”俞通海已经不能说话,朱元璋挥洒涕泪而出。次日,俞通海卒,年仅三十八岁。

花云(1321—1360),安徽怀远人,1360年战死,追封东丘郡侯。早期朱元璋手下头号猛将,在军中威望极高。在太平之战中迎战陈友谅,陈军猛攻三日都不能下,后来趁涨潮乘大船攻城,城陷,花云提刀左右冲*,终因众寡悬殊而被缚,陈友谅劝花云投降。他挣断束缚,夺看守刀,*死五六人,大骂说:“你们这些贼人不是我主公的对手,为什么还不投降!”陈友谅大怒,命将他乱箭射死,身被百箭,至死骂声方绝,终年39岁,朱元璋闻知花云死讯,感动得热泪滚涌,此后,明军高喊“为花云将军报仇”向湖广各地进发。

常遇春(1330-1369)。明朝开国猛将,字伯仁,号燕衡,南直隶凤阳府怀远县(今安徽省蚌埠市怀远县)人,初为绿林大盗刘聚手下寇,后弃盗为良归附朱元璋,勇冠三军,称“常十万”。《明史·常遇春传》:“常遇春,字伯仁,怀远人。貌奇伟,勇力绝人,猿臂善射。”鏖战衢州、大战九华山、大破陈友谅,攻取元大都。洪武二年(1369年,常遇春自开平率师南归,行至柳河川暴病卒于军中。朱元璋闻丧大为震悼,赐葬钟山之下,并亲自为其出殡。朱元璋登基后,追封常遇春为开平王,谥曰忠武,配享太庙。朱元璋还赋诗:“朕有千行生铁汁,平生不为儿女泣。忽闻昨日常公薨,泪洒乾坤草木湿。”此后朱元璋令宫廷画师为遇春公绘制身穿龙袍全身像,受此待遇者,明朝仅常遇春一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