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游戏热爱者”已经不再,“游戏抄袭者”悄然登场之时,网易的口碑与形象就自然坍塌。曾几何时,网易在2015年的520上打出游戏热爱者的口号,洗脑了不少游戏粉丝,然而随着时间的流失,在今年的520上面,我们看到了一个与4年前完全不一样的网易,究竟是玩家变了还是谁变了呢?我想答案大家心知肚明。
2013年8月,当腾讯大规模进入手游的市场的时候,丁磊还在强调“慢一点没关系,品质才能保证市场定位”。但等到几个月后,手游市场和资本市场都开始“烈火烹油”的时候,丁磊坐不住了。
2013年11月,网易和中国电信联合推出易信,很大程度就是因为手游的压力——丁磊说:“对于手游来说,渠道非常重要。这也是我们做易信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2014年,网易《迷你西游》公测的时候,丁磊直接给产品站台。而在2014年下半年推出《梦幻西游》手游版的时候,网易在内部产品和外部媒介上则投放了堪称天量的广告。
后来,人们知道,网易游戏成立了50个手游团队,同时启动70个手游项目的研发,每个项目2000万预算。
这是不折不扣的all in了。最终,《梦幻西游》手游从一众项目中跑了出来。
由此,缺乏流量平台的网易,开始以“撒网式高投入、快速试错”的方法来寻找爆款。这种策略的好处和弊端都很明显:它提升了网易自研手游的成功率,但也让业务团队在“快速试错”的压力之下不自觉的走“模仿”的捷径。
4月2日是网易《第五人格》上线的日子,但一家叫做PUBG Corp的游戏公司在美国北加州地区法院起诉了网易,声称网易旗下手游《荒野行动》的海外版《Knives out》和《终结者2》涉嫌侵犯著作权、违反了不公平竞争和商业外观法,要求网易“停止一切侵权行为,下架所有侵权作品,并停止后续开发工作”。
随后,网易游戏发表“关于《荒野行动》及《终结者2:审判日》的权利声明”,声称两款游戏“是网易自主研发和发行的”,没有抄袭,“将启动正式维权”。
但游戏玩家似乎“炸”了,在微博、贴吧、微信公众号等各种渠道疯狂吐槽网易游戏的“山寨精神”。比如,一位大学时期就迷上《大话西游》的“80后”玩家在电话中向《中国经营报》记者吐槽:“想当初《梦幻西游》《大话西游》真是网易的好游戏,最近几年是真堕落了,除了代理就是模仿,估计也就是《阴阳师》好一点儿。”
然而,《阴阳师》在二次元表皮之下,是完全模仿自《魔灵召唤》的玩法;《终结者2:审判日(电影官方手游)》一开始在网易宣传中是“末世硬科幻题材MMORPG射击手游”,但在《绝地求生》走红之后,它迅速调整了玩法,成为不折不扣的“吃鸡”手游;而《楚留香》,则处处是《天涯明月刀》和《剑网三》的影子。
进入2018年,网易游戏可能完全没有想到,模仿了那么久,怎么一个月之间就翻车了。在产品发布环节,考虑到此前群情激愤,网易非常自觉的把之前爆出有模仿嫌疑的作品给剔除了,《风云岛行动》、forcraft、《猎魂觉醒》、《孤岛先锋》、《量子特攻》等一系列作品都没有出现。(不过,刚刚有朋友提醒,参考了育碧《全境封锁》玩法和世界观的《明日之后》还是上了发布会,并被网易内部当成战略产品在推)
针对此前就有“模仿”嫌疑的作品,网易游戏耍起了一些小机灵:比如请《黎明*机》的开发商Behaviour Interactive站台,称“已同意网易将DBD的游戏元素纳入其新的非对称手机游戏《第五人格》中”;又比如,让《阴阳师》与《犬夜叉》联动,以“版权合作”来对冲玩法上模仿的嫌疑。网易在近些年抄袭舆论不断,国外游戏公司起诉之事未了,如果不解决这些负面舆论,只怕网易再有野心也很难支撑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