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战火连年不休。在乱世幸存下来并且建立功业,会打仗是必须的。在当时的军阀之中,论统军作战,曹操可以说是其中不折不扣的佼佼者。世界上没有天生的将军,每一位杰出的将军都是理论加实践的产物,而曹操一生所精读的兵书正是《孙子兵法》,曹操也从《孙子兵法》中获益良多。那么究竟曹操与《孙子兵法》有何渊源?曹操又从中如何进行战争实践?下面请听日航君为您分解。
《孙子兵法》在曹操的一生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一、曹操与《孙子兵法》目前出土的最早的《孙子兵法》的版本是1972年临沂银雀山汉墓出土的汉初竹简抄本,因此可见早在汉初人们就开始读《孙子兵法》了。生于东汉末年的曹操,正是《孙子兵法》的爱好者之一。曹操出生的时候正值太平年间,当时人人都以读圣贤书为晋升之路。但是曹操不爱读圣贤之书,专门喜欢读各家兵法,并且还为之作注,据记载:
“(曹操)博览群书,特好兵法,抄集诸家兵法,名曰接要,又注孙武十三篇,皆传于世。”
三国时代虽然名将辈出,但是给《孙子兵法》这部著名的军事书籍作注的人并不太多,根据《隋书·艺文志》中的记载我们可见,只有曹魏的曹操、贾诩,孙吴的沈攸曾经给《孙子兵法》作注,但是贾诩和沈攸的注都已经亡佚,唯有曹操的版本我们还能见到部分。曹操可以说是给《孙子兵法》作注的第一人。
曹操爱读《孙子兵法》,并且还为之作注
说实话,曹操给《孙子兵法》作注的文笔颇有一些陈寿写《三国志》的感觉,因为其写作方式往往是模棱两可、极度简练。以至于后世有人抱怨说曹操给《孙子兵法》作的注太过于模糊以至于和孙子的原文一样需要别人作注才能解读。在曹操之后,宋代的张预就对许多曹操的注释进行了补充和增补。
另外,我认为曹操对于《孙子兵法》的阅读和注释贯穿其一生,因为在《孙子兵法》的注释中,曹操还多次提到了自己征讨吕布和陶谦的事情。
那么曹操究竟是如何实践《孙子兵法》中的精神呢?
二、“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反复实践在《孙子·九地》中有如此一段记载:
“投之亡地而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 ”
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置之死地而后生”。这种作战方式从先秦以来就深受各路大将的喜爱。项羽曾经打出了破釜沉舟的壮举;韩信曾经打出了“背水一战”的战绩,这些都是“置之死地而后生”的生动的战争实践。曹操在作战之时,也多次利用这这一思想。
韩信的背水一战是很好的死地实践
曹操第二次征讨张绣的时候,面临的就是“死地”的困境。当时曹操征讨张绣,结果刘表出兵援助张绣,并且截断了曹操的后路,致使曹操陷入了“死地”之中。面对这种情况,曹操巧设埋伏,利用士兵的死战之心大破张绣刘表联军,取得了这场几乎不可能获胜的战争的胜利。事后曹操手下的谋士荀彧问曹操为什么能取得这场战斗的胜利。曹操回答说:
“虏遏吾归师,而与吾死地战,吾是以知胜矣。”
曹操说啊,当敌人截断了我军的后路,让我军陷入了死地之中,这时候我就知道我肯定能赢了。此时曹操恰恰是利用了敌人的自大心理以及置之死地之后士兵们的拼命心理。
但是似乎“置之死地而后生”这个做法不一定每次都好用。有的时候“死地”可以变成反败为胜的有利条件,有的时候“死地”真的就是让全军覆没的死地了。
曹操曾经多次和吕布在濮阳一带鏖战。有一次曹操获得了一个好机会,那就是濮阳城中的大族田氏因为反对吕布的统治决定帮助曹操。曹操因此从东门进入濮阳城,为了显示自己的勇气和激发士兵们的斗志,曹操烧毁了濮阳城的东门以表示自己一往无前的勇气和“许进不许退”的作战方式。曹操以为这一次死战一样会获得良好的效果。结果让人没想到的是,田氏居然是吕布派来的奸细。结果曹操军被伏击大败,曹操用来表示“死战”决心的濮阳东门也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死地。最后曹操不得不“突火而出”,自己的头发和左手掌也都被烧伤了。
濮阳之战中,曹操几乎身死
诸葛亮一出祁山的时候,马谡占领了街亭高地,想的也是利用居高临下的地形加上士兵被包围后的“死战”心理给曹军一个重大打击。结果反被包围,水源被截断,全军大败而归。这个时候死地真的成为了死地,马谡最终也因此身死。
由此可见,《孙子兵法》中虽然提出了“死地”这个概念,但是在作战的时候还是要结合实际情况辩证地看待它。有的时候会是“置之死地而后生”,有的时候真的是“置之死地而后死”了。
三、“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在《孙子兵法》中,孙子非常注重作战之前的计划布置。认为为将之人必须走一步能预知后面百步将要发生的事情,唯有这样才能成为名将。
其实想一下,孙子说这个话不是故意为难人,而是古代的条件所限制的。毕竟在古代作战的时候,没有雷达、没有卫星、没有电话,因此不论战场上出现什么突发情况,大将都没有办法去马上下指令,因此一个好的大将应该提前设想好所有可能出现的情况并且想出应对措施布置给手下,这样才能在战争之中随机应变,取得战争胜利。孙子管这种做法叫做“庙算”。曹操曾经作注为:
“计者,选将、量敌、度地、料卒,计于庙堂内。”
在三国时代,如果我们换个说法,大家可能更能体会到庙算的精妙之处,那就是“锦囊妙计”。诸葛亮最喜欢用这一招,往往在作战的时候都会给手下一些锦囊让他们随着战场形势的变化拆开来看。我认为这个不是因为诸葛亮有什么预知未来的超能力,这一点恰恰是诸葛亮庙算能力的体现。而曹操本人也非常喜欢用“锦囊妙计”。
锦囊妙计利用的正是庙算能力
在赤壁之战后,曹操派张辽、李典、乐进守合肥城,就曾经给了张辽一个“锦囊”(其实是个信函),里面就是曹操对于合肥之战的安排。曹操在里面如此写到:
“若孙权至者,张、李将军出战,乐将军守护军,勿得与战。”
曹操的安排很有意思,以至于当时的诸将都对曹操的安排抱有怀疑之心。因为张辽以统军著名,李典以沉稳著名,乐进以勇猛著名。但是在战争之时,曹操却安排了勇猛的大将守城,派稳重的大将突袭。但是这恰恰是曹操智慧的体现。
因为勇猛往往会引发鲁莽,稳重往往会代表保守,因此稍稍调换一下他们的攻守位置,勇猛之人在守城之时便会爆发出自己的勇猛,稳重之人在攻击时也不会太过鲁莽。
但是我们可以发现的是,庙算并非是万能的,因为曹操仅仅是在大的战略方面做了一些部署,但是在具体的细节方面还是需要张辽等人去完善它的,在善于庙算的统帅和精于作战的大将的配合下,合肥之战取得了大胜,孙权也被打得溃不成军。
曹操的庙算能力不仅体现在军事上,而且体现在他对天下大局的观察上,可以说曹操是非常优秀的军事人才,也是非常优秀的政治人才。
张辽也打出了威震逍遥津的战役
四、《孙子兵法》的活学活用说实话,《孙子兵法》是一本非常矛盾的书,而且每个人在用《孙子兵法》的时候,因为自身的理解也会产生各种不同。例如说戚继光曾经给《孙子兵法》做批注,《孙子兵法》说敌人气势嚣张,不能打,戚继光偏偏要写越是嚣张越要打;《孙子兵法》中说穷寇莫追,戚继光非要说整理好队形,继续追。曹操在用《孙子兵法》的时候,往往也会因为《孙子兵法》中的理论与实践的冲突而头疼不已,在用《孙子兵法》的时候,活学活用是非常重要的。
曹操在平定荆州后,迅速开始了赤壁之战,想要给东吴来一个措手不及,拿下整个东吴。在《孙子兵法》中,孙子认为这样长途跋涉的快速袭击势必会对士兵的体力、意志力等方面产生很大的摧残。但是曹操却认为:
“三十里而争利,则擒上将。”
曹操并没有按照《孙子兵法》中的话来,而是采用了自己的理解,认为这一次突袭势必会打下整个东吴。而在敌方的诸葛亮则有完全不一样的看法,诸葛亮一样采用了《孙子兵法》中的观点:
“轻骑一日一夜行三百余里,此所谓‘强弩之末是不能穿鲁缟’者也。故(孙子)兵法忌之,曰‘必撅上将军’。”
最终赤壁之战的结果我们也都知道,诸葛亮说对了。疲惫的曹操军没有战胜孙刘联军,最终曹操真的成为了那个失败的上将军。
可见《孙子兵法》虽然很有用,但是同样的一句话,在不同的人看来却有不同的解释,曹操看到的是奔袭带来的优势,诸葛亮看到的是奔袭带来的劣势。因此一个名将,必然会根据不同时间、地点的变化来巧妙地运用兵法,像马谡、赵括这样死读书的人往往会沦为笑柄。
在赤壁之战中,兵书上的一句话曹操和诸葛亮有着不同理解
五、总结《孙子兵法》是曹操拜读一生的兵书,曹操从其中也获益匪浅。可以说曹操一方面在模仿《孙子兵法》,一方面又在进行自己的创新,最终成为一代军事家。
《孙子兵法》在使用的时候,一味的“拿来主义”是不行的,一定要结合实际的情况去使用它,这样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而曹操恰恰就是因为自己的不死板才能使用好《孙子兵法》,但是有时候这种“灵活”也会给曹操带来意想不到的困难。
《孙子兵法》作为历代以来一直被人们所敬仰的著名兵书,果然名不虚传啊!
文:日航通鉴 图:来自网络与站内,侵删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