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延必须死

魏延必须死

首页战争策略奇谋三国策更新时间:2024-07-08

他心系汉室矢志不移,他屡败屡战百折不挠,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蜀汉后主建兴六年春(公元228年),诸葛亮出祁山北伐,陇右诸郡一度纷纷叛降,但蜀军马谡部兵败街亭,诸葛亮只得放弃天水南安,撤回汉中。

当年冬天,诸葛亮重整旗鼓,出散关再次北伐,蜀军围攻坚城陈仓不下,缺粮被迫撤回。

建兴七年,蜀将陈式攻取临近汉中的阴平、武都二郡,为支援该部诸葛亮亲率主力进至建威城,魏军不战自退,蜀军也退回汉中。

建兴八年,大将魏延西征进入羌中,与魏军费瑶、郭淮部大战。

建兴九年春,诸葛亮率大军再出祁山,数次击败魏军张郃、郭淮、费曜诸部,司马懿坚壁不战,蜀军运粮不济被迫退兵。

建兴十二年(西元234年)春,蜀汉大军出斜谷,与司马懿对峙于武功五丈原(今陕西省岐山县),相持百余日,诸葛亮病故于军中,蜀军退回。

从建兴六年至建兴十二年,七年间,蜀汉几乎年年征战,但是面对已有准备的关中魏军,蜀军数战不利,历年消耗无数人力物力,最终都打了水漂。

此后直到蜀汉灭亡的后主炎兴元年(公元263年)前,近三十年间曹魏几乎没有对蜀发动过有效攻势(蜀汉后主延熙7年,公元244年,魏大将军曹爽进攻汉中,徒劳无功),如果不是后来姜维一而再再而三作死九伐中原,也许蜀汉还可以偏安更久。

所以说,名垂千古的诸葛丞相,实际上是空费粮饷一事无成的国蠹?

一、为何北伐

事情当然不是这样。

复兴汉室是蜀汉立国之本,反曹魏是政权合法性标志。如果他们满足于偏安一隅,不思进取,那就等于自我矮化为叛乱政权。人活一世还是要有精神追求的,升官发财自有更好机会,不见得非吊死在你刘家这棵歪脖子树上。

蜀汉之于益州是外来政权,因此刘备和诸葛亮不仅要把北伐作为口号,还要实实在在作为国策执行。即使丞相身后诸人对北伐没有真兴趣,也要作秀以示重视——蒋琬曾组织研究出汉水攻上庸的可能,费祎也曾多次批准姜维万人以下袭扰行动。

停止北伐当然可以省下大笔钱粮,但是这部分资源不见得会投入生产建设,改善国计民生增强综合国力。

所谓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尤其是蜀汉这种外来政权,统治阶级内部矛盾更加尖锐。想要关起门来“各顾各”,生产力发展必然赶不上需求扩张,内部各派必定会为抢资源打出狗脑子,省下的那些钱粮只会成为各方眼红的争夺目标,然后作为各方撕逼的弹药被无意义消耗。所以“躲进小楼成一统”的美好幻想注定*,与其留着这些钱粮当诱发动荡的祸乱之源,还不如投入对外征伐,虽然产出前景不看好,但至少有利于内部安定团结。

二、利益均沾

大军出征日费千金,要消耗海量资源,虽说有国家会帐,但羊毛出在羊身上,最终还是社会各阶层买单。夺人钱财如*人父母,没有人会心甘情愿放弃资源,除非有足够补偿。喊口号谈情怀都是空的,真金白银的利益才有意义,对统治阶级来说,升官发财才是他们需要的。三国政权本质上都是军政府,对于一票军头来说,不打仗拿什么升官?军功是加官晋爵的不二法门。

对丞相来说,凭借掌握的策勋评估体制,能够笼络大批死忠。比如大将王平目不识丁,正常情况下势必沉湎下僚一辈子没有出头之日,因军功封侯官至镇北大将军。诸葛亮通过北伐,大大拓宽了益州寒门人士的仕途通道,培植了一个亲荆襄的军功贵族集团,有效分化了益州本土势力。

对于荆襄集团,北伐是必须支持的。虽然他们入仕渠道比较畅通,不太依赖于军功;但身处乱世,要维持统治地位,就必须把握军事大权。而随着时间推移,蜀军士兵和基层军官将不断本土化,如果荆襄集团不能通过战争在军中建立起威信,势必被架空,到时候“枪杆子出政权”,得势的益州集团必然反攻倒算。

即使对于那些消极不合作的益州大族,北伐也不是全无好处。这事说来不雅,丞相固然治军有方,但蜀军终归是一支中世纪军队,不可能完全避免掳掠——第一次北伐失败时,诸葛亮主力撤回同时,也迁移了西县千余家平民回汉中,实际就是掠夺人口,等待这些人的命运就是农奴。

汉末三国连年战乱,人口损失极大,劳动力非常缺乏,人口是稀缺资源。蜀军回师后有人以获得大量人口为由向丞相祝贺,虽然不无奉迎之嫌,也说明这份人口收获相当可观。此后北伐虽无大功,但回撤更加从容,人口收获自然更多。为了换取益州集团支持,这些收获必然也会对他们有所分润。

北伐战略其实有深厚群众基础,统治阶级各派绝大多数人出于不同考虑对此表示支持,反对声浪相当微弱。诸葛亮有效的笼络吸收了大批益州寒门优秀人才,基本解决了益州土著排外问题,为他身后蜀汉政坛数十年安定,打下了良好基础——蜀汉后期名将、益州豪强代表张嶷甚至抱病主动请缨参加北伐,最后英勇牺牲在前线战斗中,可见已经有相当多益州人士认同蜀汉政权。

后来姜维九伐中原,因为不懂经济,认识不到投入产出平衡问题,虽然取得一些战术胜利,却不能在进攻顶点前适时收手,最终转胜为败,不能带回可观战利品。于是益州土著怨言渐多,前期已经趋于平息的保守主义、失败主义、投降主义论调又甚嚣尘上。

三、诸葛将略

陈寿有言道:“(诸葛)亮才于治戎为长奇谋为短”,于是有些人据此断言,诸葛亮根本不会打仗。

这当然是误解。

别的不说,单看蜀军频繁北伐,就知道他们虽然没有很大收获,但从来没有遭受大败。敌前撤退向来是兵学难点,稍有不慎就会全军崩溃。诸葛亮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部署整齐完备,行军有序不乱,敌军不追则已,来追必能战而胜之——第二次、第四次北伐撤退时回马枪分别斩王双、*张郃。

当然,成功组织撤退只能说明丞相善于收拾残局,作为军事统帅,需要全面才能,不能只是一个撤退大师。

诸葛亮不是只会撤退,他的进攻也打得有声有色。伏击王双只是牛刀小试,再次伏击张郃则显示丞相指挥的蜀军战斗力之强悍——张郃是宿将,部众精锐,本来又不愿意追击,必然严防伏击,不经一场激烈鏖战,绝不可能战胜并击*之。

司马懿对阵诸葛亮时,也屡战不利,以致于只能祭出乌龟法,坚壁不战,熬到蜀军粮尽撤退。可见到丞相后期,他已经有把握在兵力相当情况下*击破任何一部魏军。

有人说,司马懿不是打不过诸葛亮,而是他更高明,不战而屈人之兵。

可是不要忘了,蜀军是在魏国疆域内作战,蹂躏的是魏国民生!即便诸葛亮军纪严明不搞掳掠,战事绵延必然要严重破坏国民经济;不御敌于国门之外,就是没把握在战场上直接打败敌人,只能退而求其次。好比抗战正面战场,只有战略防御和战略相持,原因无他,打不过鬼子不敢主动出击而已。所谓“空间换时间”,是及其无奈的选择——事实上要求司马懿出战的压力很大,以致于他不得不借助皇帝命令平息。

也有人说,诸葛亮也许战术战役能力不错,战略上还是渣。

这就是典型的成败论英雄了。请看建兴十二年北伐,战事从春天延续至八月,魏蜀两军相持百余日,可见诸葛亮已经基本解决了粮食问题,大军可以在关中长期坚持,北伐取得了阶段性战略成果。

四、北伐大计

我们应该重新认识丞相的战略规划:

虽然首次北伐受挫,但诸葛丞相并不灰心丧气。天下事不如意者十之八九,失败也在意料之中,到达目的不止一条路,无非是换成更艰险的途径罢了。

魏国固然家大业大,国力几倍乃至十几倍与蜀汉,但是大有大的难处,曹魏占据中原,就要承担中央帝国的压力,他的敌人几倍于蜀汉所需要面对的——南方荆州扬州方向都要面对孙吴挑战,辽东要警惕公孙康兄弟父子,北方要防备匈奴鲜卑,西北要绥靖羌氐;就战略压力而言,西南方向的蜀汉未必能排进前三。

蜀汉固然国小力弱,但地形封闭,不用太担心外敌入侵,可以将绝大部分力量用于一个方向,完全可能在关陇战场形成局部优势。

建兴六年冬的二次北伐,其实是一次战略侦察。首次北伐尽管兵马损失有限,但物资消耗巨大,在如此短时间内组织第二次远征,显然无法准备充分。蜀军以数万之众攻魏将郝昭部千余人据守的陈仓城不下,其实未尽全力,有数十倍兵力优势,如果肯拼命搞“蚁附”攻城,拼着损失万人,堆也堆下陈仓了。蜀军粮秣不济却不死战,是因为丞相打算测试魏军救援速度,打了二十几天援军才到,就意味着魏国无力在关中驻扎重兵。蜀军撤退本来就是计划中的事,所以他们非常稳健的*了个回马枪,“魏将王双率骑追亮,亮与战,破之,斩双”。

建兴七年,蜀军取阴平武都二郡,也是一次战略诱敌行动——二郡近乎无人区,得之无喜,失之亦不必忧。攻取的目的就是看魏军敢不敢来救,结果魏将郭淮只是虚晃一枪,“率众欲击(陈)式,亮自出至建威,淮退还”。

建兴八年,“(魏)延西入羌中,魏后将军费瑶、雍州刺史郭淮与延战于阳谿,延大破淮等”(《三国志•蜀书十•魏延传》),经此一战丞相确定了,绝大多数魏军机动能力不及蜀汉山地步兵,打运动战蜀军胜率很大。

建兴九年,丞相率大军出祁山,这才是真正意义的二次北伐。此战蜀军充分显示了强大战斗力,在正面会战中,先后击败魏将郭淮、费曜及主帅司马懿本部。后来因军粮不济无奈撤退,又故伎重演回马枪歼灭了魏军最有战斗力的张郃部。

接下来诸葛亮精心准备了三年,终于用木牛流马缓解了运粮问题。建兴十二年春,蜀军主力出斜谷,与司马懿对峙于渭南,直至当年八月长达前后百余日,可见此时军粮已经不再严重困扰蜀军了。蜀军此次北伐还分兵进行屯田,以优惠政策招流民屯田(曹魏屯田制极其苛刻,用官牛官八民二,用私牛官七民三),到八月时第一茬新粮业已收获,虽然还不能自给自足,但无疑大大减轻了后勤负担。

有理由相信,如果丞相身体不出问题,蜀军一定能坚持更长时间,甚至在关中修筑城垣长期驻扎。到那个时候,双方主客易位,魏军进退两难,主动出击凶多吉少,继续消耗下去只能眼睁睁看着蜀军坐大。如果呼叫外部支援,残破的关中无法供养大军,后勤压力就落到了曹魏一边。接下来的剧本将变成,诸葛亮实践“乌龟法”持重不战,而魏明帝着急上火,毕竟战争是在曹家地盘进行,消耗钱粮是在亏他曹睿的棺材本。

甚至说蜀军只需要分兵在此与司马懿相持,主力可以再攻陇右,因为主动权在手,诸葛亮完全可以指东打西,充分疲惫魏军。

无奈天不假年,正当诸葛亮准备重启陇右攻略时,一病不起,年仅54岁,蜀汉北伐从此失去了绝好机会。诸葛亮的战略其实已见成效,如果上天再让他多活10年,成败尚未可知。这样,也就轮不到现代的网络键盘侠对诸葛亮说三道四了。

写在后面的话:

诸葛亮准备自己的政治遗嘱时,可能是非常矛盾的。一方面他已经看到了胜利的曙光,如果他把大军交给魏延,很可能继续坚持下去,就此取得稳固的关中桥头堡,这样北伐大业尚有可为。另一方面,他又明白魏延出身寒微,无法得到荆襄集团有力支持,如果魏延成为最高军事统帅,必然造成蜀汉领导阶层分裂,这是他无法承受的。所以丞相明知蒋琬费祎不能继承北伐遗志,但为了整体安定团结,他无奈的牺牲了魏延。

这对诸葛亮来说,是一个非常无奈而又心痛的选择。姜维的声望尚不足以统御全军,蒋琬、费祎虽然是他亲信,但诸葛亮早已知道两人并无北伐进取之心。唯一能继承他遗志的偏偏只有魏延。魏延此人,如前所述,出身低微,是因为战功卓著才被刘备破格提拔。而魏延却有一个底层人平步青云后常犯的毛病,自负才能过人,谁都不放在眼里。所以史*载的很清楚,魏延跟谁关系都不好,脾气又大,人人避着他。其实关羽也是这个毛病,这类人能得士卒之心,但却容易遭同僚忌恨。所以魏延自以为诸葛亮去世后,必定是他接班,其实只是痴心妄想。除了他之外,其他人没人会愿意。因此诸葛亮临死前故意安排与魏延关系最差的杨仪主持退兵事宜,而魏延果然不服,意欲*死杨仪,当他和杨仪互相告对方谋反的上表到达刘禅处时,大家都说杨仪好话,都说魏延不对。

如果诸葛亮活着,不但能驾驭魏延,更能保得魏延平安。但是诸葛亮一死,魏延反而会成为蜀国最大的不安因素。蜀国是个小国,三国时人和古人早有定论,完全依靠诸葛亮过人的才干与魏国抗衡。小国最怕内部分裂,那就离灭亡不久了,诸葛亮深知此点。为了蜀国,别怪诸葛亮心狠,魏延必须死,只能死。

本文作者:鳄鱼不哭,公众号“这才是战争”加盟作者 ,未经作者本人及“这才是战争”允许,媒体、自媒体不得转载,违者必追究法律责任,读者欢迎转发朋友圈。友情提示:本号已加入版权保护,任何敢于抄袭洗稿盗图者,都将受到“视觉中国”式维权打击,代价高昂,切勿因小失大,勿谓言之不预也。

公众号作者简介:王正兴,新华社瞭望智库特约军事观察员,原解放军某*部队军官,曾在步兵分队、司令部、后勤部等单位任职,致力于战史学和战术学研究,对军队战术及非战争行动有个人独到的理解。其著作《这才是战争》于2014年5月、6月,凤凰卫视“开卷八分钟”栏目分两期推荐。他的公众号名亦为“这才是战争”,欢迎关注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