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乂越颖玮,亮伦颙冏”。
当CA官方宣布《全面战争:三国》最新的DLC将以西晋时期的“八王之乱”作为大背景后,这八位司马氏的王爷就成为了所有全战系列爱好者最热门的讨论话题。不过相对于三国时代而言,由于涉及西晋历史的影视书籍内容都非常少,大多数玩家对于这段改变了西晋乃至华夏文明历史进程的事件基本上都不甚了解。所以今天,小塔就借CA对这八位王爷给出的不同评价(四字职阶),以八王先后死亡的顺序来为大家做一个简单的梳理:八王之乱到底是怎么乱的,这八位诸侯王又都是怎样的人?
司马亮,宣王司马懿第四子,晋武帝司马炎的叔叔,也是他临死前委托的辅政大臣之一。
原本司马炎在临终之前,委托司马亮和皇后之父外戚杨骏同为顾命大臣,一起辅佐晋惠帝司马衷。但杨骏因为想独掌大权,所以处处排挤司马亮;而他本人也胆小怕事,为了避祸躲回自己的封地。等到楚王等人诛*杨骏,迎接他回归执政以后,又因为赏罚不公和专权独断引起众怒,最终被司马玮击*,成为八王之乱的第一个牺牲品。
虽然司马亮最终死于内乱,但在他的确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好人。
早在晋武帝执政初期,司马亮就曾经上书,反对九品中正制;而在司马玮攻击他的过程中,他又因为觉得自己问心无愧于朝廷,因此拒绝召集府内士兵防守,甘愿被擒。作为既得利益者可以超越阶级限制考虑国之根本,生死关头却仍不愿动起兵戈,司马亮能够“众望所归”,在宗师和朝臣间拥有威望,的确是有他本身的个人魅力。
但可惜的是,他始终只是个平庸且胆小的好人。这样的人却被推上掌权者的高位,影响了整个帝国的命脉和走向,也只能说是西晋王朝的不幸吧。
楚王司马玮——狂烈悍将对,你看的没错,八王之乱中死去的第二个诸侯王,就是前脚刚诛*了司马亮的楚王司马玮。
司马玮是司马炎的第五子,参与八王之乱时仅20岁。原本朝中庭臣和皇后贾南风不满杨骏专权,希望司马亮带兵诛*他,可司马亮胆小懦弱,一直拒绝;联络的信使不甘心,转而寻求司马玮的帮助,年轻的楚王正是血气方刚的年纪,听完密诏直接带兵进入洛阳,并找机会成功*死杨骏。后来由于和司马亮之间的斗争,急怒之下伪造圣旨,*了汝南王;而他自己也因为这一点,在司马亮死后的第二天被抓,继而被问斩。
严格意义上来说,司马玮也不算是阴谋弄权的“坏人”。诛*杨骏是为了保护司马氏的荣光,击*司马亮在众多后世史官看来,更像是年轻的王爷被贾南风设计陷害了。只可惜历史没有给他辩解的机会,他和司马亮这一老一少,一前一后离去的诸侯王,不是被埋葬的野心家,更像是西晋最高权力更迭下的牺牲品。
司马玮的死亡,也标志着八王之乱第一阶段的结束。此后西晋王朝迎来了一段十年左右的安定期,而这段时间,主政的却并非是王爷或者皇帝,而是一个女人——贾南风。
毒后贾南风——功过两参贾南风,晋惠帝司马衷之妻,皇后。
在影视的演绎以及民间的流传里,贾南风一直都是恶毒、善妒、肤色黝黑相貌丑陋的形象。这些固然没有大错,但她的另一面,可能会让你惊讶。
比如工于心计。击*杨骏、司马亮和司马玮的幕后主使,其实都可以算作是贾南风。
比如不瞎折腾。在贾后掌权的几年间,整个西晋社会发展平静,人民得到一定的休养生息,在很大程度上维持了司马氏的统治。、
比如不顾门第,任用贤才。时任中书监张华有大才,但因为出身寒门,在武帝时期一直被排斥。贾南风专政后,却在第一时间把他提拔上来,并给予很高的信任和尊重;张华也勤恳做事,努力回报贾南风的恩情。
可惜,这个善妒的女人最终还是做了一件错事。这件事不仅直接葬送了她自己的性命,也彻底改变了八王之乱的走向,将西晋王朝拖入混乱的深渊。
元康九年,贾南风指示朋党,诛*太子司马遹于金墉城。
赵王司马伦——篡逆之王太子死了,皇室乱了,野心勃勃的司马伦开始行动了。
司马伦这个人其实用两个字就可以概括:人渣。不仅执政能力低下,道德水准也非常堪忧,对下妒贤嫉能,对上言语谄媚。但就是这样一个人,却借助贾南风诛*太子一事,先后屠尽贾氏一党,并于永康二年自立为帝。当然,司马伦的好日子也没过多久,称帝后仅四个月,他就被三位诸侯王击败,自己被司马衷毒*。
由司马伦开始,整个八王之乱开始往更坏的方向发展而去,直至断绝了西晋的国运。而这一切,都是因为这个篡逆之贼做了两件事:
1、称帝。这一举动直接废掉了中央政权的权威和影响力,滋生了各大诸侯王的野心:凭什么你个人渣伦都能当皇帝,我们却不能?
2、内战。在此之前,所有的权力更迭基本上还是维持在政变的范围内,影响只限于洛阳一地;但为了讨伐司马伦,四个诸侯王集结了近三十万的兵力,和逆贼在关中激战。这等于直接开了内战的先例,此后的几次诸王争霸,也都伴随着大规模的军事行动。
此獠,实在当诛!
齐王司马冏——独掌大权由于帅兵首义并成功击败司马伦,在迎接晋惠帝复位后,齐王司马冏成为掌权者。而由于讨逆之战的另一位主要功臣:成都王司马颖的辞让,司马冏得以独掌大权。被权力腐蚀的他更快就像几位前任一样,开始嚣张跋扈,独断专权,最终又引发了其他诸侯王的不满,进而诱发内战。
太安元年,司马冏与长沙王司马乂接战,兵败被*,乂掌权。
永兴元年,东海王司马越出卖司马乂,乂身死,成都王司马颖掌权。
此后司马颖、司马颙和司马越三方混战,甚至为了取胜还引入了少数民族的骑兵部队,为五胡乱华埋下伏笔。最终东海王司马越笑到最后,永嘉元年,司马衷死亡,晋怀帝司马炽继位,升司马越为太傅进行辅政。
当然,他们不知道一场名叫“永嘉之乱”的惊变还在前方等着他们。不过这又是另一个故事了,有机会我们再说。
长沙王司马乂——清正廉明八王之乱的具体过程,我们已经说完了。倒是剩下的几位王爷,可以再介绍一番。
首先就是司马乂,一个你很难不对他产生好感的王爷。
这是以一个极具个人魅力的悲情人物。从史料来看,他不仅文武双权,英勇善战,更关键的是对于权位却并未表现出贪恋。从始至终,他都将国家复兴的希望寄托在自己的弟弟成都王司马颖身上,希望可以辅助他实现西晋的中兴。
可惜所托非人,最终惨遭出卖而死。
我不认为他是一个足够优秀的“名臣”,至少他在政治上显得相当幼稚,并且还有劫持皇帝对抗司马伦,差点害死司马衷的“劣迹”。但在八王之乱这段灰暗的历史里,司马乂的确是不可多得的闪光点,或许给他一个曹操或者司马昭那样的君主,他能取得更高的成就吧。
成都王司马颖——万民敬仰在被权欲腐蚀之前,年轻的司马颖的确配得上万民敬仰这个词。
在和司马轮的战争结束以后,他曾经听从建议,出军粮抚慰流民,并收尸埋葬在战争中死去的双方军人。史*载他“性宽厚”,这也是司马乂无比信任他,并希望辅佐他的主要原因。
可惜在品尝到权位带来的好处后,这个原本就没什么能力的人也生出了无限的野心,满脑子想的都是权倾天下。这也导致他死后的风评甚至不如司马亮和司马玮,连个无能的“好人”都做不成。
精明卫士司马颙和监察宇内司马越一个是首鼠两端的墙头草,一个是临阵背叛的二五仔,除了打内战搞分裂和争权夺利,一点值得称道的好事都没做。腌臜人物,不提也罢。
总结八王之乱作为影响了西晋乃至整个中国历史进程的重量级事件,其爆发的原因自然不是单一的。除了我们上述提到的参与其中的那些心思各异各怀鬼胎的王爷们以外,还有一些主要的诱因也无法忽视,我简单总结了四点。
1、立国之本。西晋是一个建立在世家大族支持上的统治政权,这一点大家应该都在历史课本上学习过了。而这又导致了一个情况:许多皇室宗亲作为司马氏的重要政治力量,纷纷掌握大权。反正都是世家大族嘛,再亲总亲不过自家的血缘亲戚咯?就是因为这样的思想,司马氏分封的诸侯王不仅在各自封地上拥有重兵,还经常会在中央担任要职,这就为他们的造反提供了一定的人脉和政治基础。
2、司马炎的私心。在明知道自己的儿子是个低能儿的情况下,晋武帝司马炎依然对自己的亲戚们抱有幻想,没有选择沉稳持重,素有名望的弟弟齐王司马攸作为继承人。如果泉下有知的话,不知道司马昭会不会后悔,当初把小儿子过继给哥哥了呢?(司马攸名义上是景皇帝司马师儿子一事,成为司马炎宠臣荀勖等阻止他继位的主要理由)
3、社会风气。西晋社会风气浮夸,石崇和王恺斗富一事大家想必也是耳熟能详。在这种追求享乐,喜好奢华的大环境之下,如果不是品性极为良好之人,很难控制住自己不断膨胀的*,司马颖就是一个非常好的例子。
4、气候变化。在西晋建立后的三百年里,全球气候变冷,自然灾害频发,有史记载的大规模冰雹、地震、雪灾和洪水在贾南风掌权初期的三年间就发生了十多次。上层崇好奢华,底层百姓生活却困苦不堪,整个国家的统治基础早就已经动摇,中央政权的影响力不断下降,这就等于降低了藩王作乱的心理负担。
所以从个人角度来看,CA这次选择八王之乱作为全战三的新DLC,的确是非常用心了。我们对比来看,历史上在政权初期就大肆分封实权同姓诸侯王的大一统王朝,前有西汉,后有大明。这两个朝代也没有逃脱历史定律,一个爆发了七国之乱,一个打了一场靖难之役,但这两个王朝都没有像西晋一样,因为一场诸侯王的叛乱直接缩短了寿命,传承仅50年(如果从东吴灭亡算起只有37年)就草草收场。由此可见,这段历史对于我们来说其实是有很高的认知和了解价值的。
所以借助游戏,让玩家对这段不愿提起的历史多一些了解,也算是“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了”。
参考文献《两晋风云》讯发
《晋书》房玄龄等
《资治通鉴》司马光
《汉晋春秋》习凿齿
《九家旧晋书辑本》汤球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