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约瑟难题的正解(四)

李约瑟难题的正解(四)

首页战争策略枪炮骑士与女武神TD更新时间:2024-07-29

技术怎样发展?

在这里,我们将深入讨论这样一个问题:中国的制度或者思想等方面的问题是否阻碍了技术的进步?

在本章的第一节中,我们给出了很明确的答案。但肯定会有人不服,认为笔者在回避问题,没有正面回答。

那么,在这里作为一个拥有多项发明和省部级技术进步奖项的理工科博士,我可以讲出自己的答案:技术进步的基础很简单,只需要几个条件:适当的基础条件,足够的资金支持(或者市场需求),以及充分的试错空间(其中,我个人最想强调的是第三点)。所有制度、思想、教育体系等等,在适当条件下都可以成为激发创新的好帮手。那些把这些外部因素绝对化的说法,不是西方某些人的自吹自擂,就是东方某些人的妄自菲薄,能够拥有这些条件的实干家们,绝不会去扯这些没影子的事儿。

这几样东西,中国在此前的几百年里恰好并不具备,所以才使得西方人占据了优势。而在当下的中国社会,这些条件已经准备齐全,中国技术重新领先世界的时代很快就会到来了。

工业革命的缘起

下面,我们将以带动工业革命的两项重要发明——珍妮纺织机和蒸汽机为例来解释这个问题。

1764年的一天,英国兰开夏郡有个纺织工詹姆斯·哈格里夫斯晚上回家,在开门时不小心,一脚踢翻了他妻子正在使用的纺纱机。当时他的第一个反应就是赶快把纺纱机扶正。但是当他弯下腰来的时候,却突然愣住了,原来他看到那被踢倒的纺纱机还在转,只是原先横着的纱锭现在变成直立的了。他猛然想到:如果把几个纱锭都竖着排列,用一个纺轮带动,不就可以一下子纺出更多的纱了吗? 哈格里夫斯非常兴奋,马上试着干,第二年他就造出用一个纺轮带动八个竖直纱锭的新纺纱机,功效一下子提高了八倍。于是有人说:“工业革命是被一脚踢出来的”。

其实,中国人很久以来使用的纺纱机,与哈格里夫斯的珍妮纺织机只相差一个部件。为什么没有人跨出这一步?

一个很清晰的市场路径是:当时英国纺织所需的棉花来自海外,有比较充足的供应,而纺织能力是制约整个产业链发展的瓶颈,急需技术突破。事实上,珍妮机所带来的技术发展引起了棉花价格的提高,如果没有来自美国南方的大量棉花供应,这个技术就不可能得到大规模的推广。

而在我们前文的数据中可以看出,即使没有纺纱技术的革命,中国的棉花价格已经提高了三倍。因为中国棉花供应已经到了极限,所以对纺纱的技术需求没有那么强烈。所以也就没有产生纺纱技术进一步突破的市场空间。

技术史通常设想一种突破会产生一个“瓶颈”,这个瓶颈把努力集中于一个具体的问题,由此导致另一个突破,就像纺织机的进步产生了加快纺纱速度的动机一样。但这种瓶颈通常恰恰是由配置更多的资源所定位的。如果没有任何技术变革,资源重新配置过程持续的时间越长,继续寻找一种技术解决方案的动机就越小。

工业技术进步并不能解决农业的问题,如果农业跟不上进步,来自原料和工人本身的需求就会拖垮工业化的进程。

在纺织品生产机械化的情况下,棉花的种植就是瓶颈,这个瓶颈要求使用更多的土地和更多的劳动。结果这个问题的根源还是回到了美洲。

另一个重要的发明是蒸汽机。

中国人很久以来就知道蒸汽机所有的基本科学原理,并且很早就掌握了一种与瓦特蒸汽机原理十分相似的双重运动的活塞/圆筒体系,这就是鼓风机(风箱),从宋代起中国的冶铁工业就主要使用这样的鼓风机。不过这与蒸汽机的工作方向正好相反,是由机械运动产生热空气。

1671年,一个耶稣教传教士在清朝的宫廷里演示了包括一台蒸汽轮机驱动的客车和一艘汽艇在内能够工作的小模型。这是东西方技术融合的结晶。

实际上,由于华北和西北蕴藏着大量的煤(特别是山东山西这样的人口密集区),在1080年前后中国的铁产量就超过了1700年欧洲除俄国(好像也可以忽略)以外所有地区的总产量。其工业水平不仅庞大,而且相当复杂,包括焦炭的生产和使用。不过在金元以后,煤产业就神秘的消失了(这个原因待查)。

到了明朝,铁产量又有恢复,1600年达到4.5万吨的新高度。但是问题在于:七成都是在江南,用木炭生产的。

由于当时中国的工业生产集中在江南,西北的煤炭产地却没有什么工业需求。本来徐州附近的煤矿由运河南下是最便利的,《天工开物》里还详细描述了采煤的技术体系。然而各种原因导致江南生产者对煤的需求并不饥渴。以至于没有形成规模化生产。

英国乃至西欧在18世纪里领先世界的技术中,除了武器制造以外,更重要的是枪炮制造最重要的是采煤,此外还有钟表和航海。

在英国,蒸汽机的发明是由诸多巧合而造成的。那里水网密集的工业区,正好就拥有巨大的煤矿,和需求地区完美结合,水运也十分便利,造成了煤炭的低成本。

另外一个问题,煤除了作燃料之外,如果不能作为蒸汽机的动力以驱动机器进行大规模生产,也没有太大的用处。而在蒸汽机刚刚被发明的一个半世纪里,也没有很高的效率,比水车驱动的机械没有竞争优势。

然而刚好英国的煤矿地下水位低,用巨大的排水需求,蒸汽机就作为煤矿的辅助生产机械不断被使用,并且得到改进。直到产生飞跃性的进步。

独特的资源和独特的需求,产生了蒸汽动力这样的技术突破,从而带动了工业革命。这或许也是“天命”的一种表现吧。

中国创新的现在和未来

如果本书在五年之前写作,多数读者们还是会觉得笔者是在吹牛。但随着中国在5G等信息技术方面的全面进步,不仅笔者的写作过程可以充满自信,读者们也应该有着同样的信心。

让我们回头看看本世纪中国工业技术进步的路径,聊几件经常被人批评为思想、道德、制度等方面的所谓错误,是怎样华丽变身为国人核心竞争力的过程吧。

第一个故事:有关产品质量。

世纪之交的北京,有一个名为“天则经济研究所”的民间智库,他们每双周举办一次论坛,围绕一个焦点问题展开讨论,内容颇为开放,各种观点的交锋十分激烈。其中一次讨论的话题是“温州制造”,主旨发言人列举了当时温州各种闻名国内的低质量产品,记得其中的重点是柳市镇的电器,并认为这样的发展模式相当不科学,迟早会被市场所淘汰。

作为一个毫无经济学科班基础的旁听者,笔者站出来提出了相反的意见,认为温州当时的各种产品都是与市场需求相适应的,也能够为想要提升技术和质量的企业做好资金和技术储备。而随着消费者经济实力和质量意识的提升,“温州制造”最终将能够登上大雅之堂。

这一发言在当时引起了所有参与者的激烈争论,结果当然是没有结果。不过时间老人给出了答案:柳市镇培养出了正泰、德力西等一批国内领先的低压电器制造商,“温州制造”也早已在全世界打响了技术和质量品牌。

第二个故事:有关山寨。

曾几何时,在深圳华强北的电子市场中,各种形态各异的“山寨机”绝对占据人们的眼球,也成为人们讨论的焦点。

在第一波国产手机厂商纷纷倒下,诺基亚、爱立信和摩托罗拉三家稳居前列的时候,山寨手机站了出来,通过对部分消费者需求的准确把握,抢占了一个原本几乎无人问津的市场。其目标客户群低收入的大众市场,山寨机生产厂对这部分消费者的理解颇为深刻:他们的价格需求弹性大、虚荣心强、追求实用。超长待机、双模双卡、大容量的存储扩展、4个摄像头、验钞功能、PSP手机、内置蓝牙耳机、内置GPS、模拟电视接收等手机功能全面而且花哨。当然也有明显盗版的痕迹,比如长得很像IPHONE但是双滑双卡双待,电池可拆的手机。

正当人们对山寨机侵犯知识产权、质量低下等等问题群追猛打的时候,华为公司制作了一套“学习山寨精神”的内部培训教材。对山寨机现象中蕴含的积极创新、快速反应、高效产业链组织、跨界融合、消费者需求把握等等一系列的优点进行了总结,并且应用到了本公司的创新之中。

今日,山寨机的风光早已成为传说。然而从中走出了OPPO、VIVO等占据国内和国际领先地位的手机品牌,华为的手机也后来居上,成为世界第一。而为山寨机提供平台的联发科公司,也成为了世界领先的芯片生产商。

第三个故事:有关产业政策。

在移动通信技术这个被成为“赢家通吃”的行业里面,中国人参与很晚,在本世纪的前几年里,几乎没有人相信中国能够成为主要玩家。但中国政府决定依靠国家产业政策的力量来做一番事业。当时在国际3G标准的竞争中,WCDMA和CDMA2000标准占有优势,西门子公司自己研发的TD-SCDMA标准已经失去了主要客户的信任,为收回部分研发成本,就把相关技术打包出售。中国的大唐电信公司将其买下,成为中国人参与通信技术竞争的起点。在此基础上,来自全国各方的力量都倾尽全力为其开发相关技术,虽然一开始的过程相当艰难,但因为官方指定中国移动为其用户,就为这些研发工作准备了强大的市场支撑。

当时的国内电信行业的研发人员,既被寄予了很大的期望,也背负着相当大的舆论压力。有的企业并没有完成预定的目标,但另外的企业成功了。后来的事情大家也都有所了解,4G时代的并行,5G时代的领先,通信技术奇迹般地成为了中国人手中的一张王牌。

与此类似的技术革新,还发生在高速铁路、平板显示等技术方面。说到底,这还是托了我们老祖宗的福,我们有这么大的一个国家,一个大体上相同的巨大市场,这让我们有底气按自己的节奏进行研发。任何事情,只要我们用心去做,都有可能赶超到世界最先进的水平。

第四个故事:有关垄断。

垄断有两种,一种是由政策和法律所形成的,另一种是由市场竞争所形成的。前一种与创新无关,需要另外的解决方案。后一种很可能由创新而形成,却可能成为继续创新的阻碍。

美国人经常喜欢自夸自己的反垄断政策。他们说,美国现代技术发展史上的几次突破都是依靠反垄断法所推动的,比如对AT&T等公司的拆分。他们还成功地阻止了很多大企业的并购,为保护竞争和创新做了很多值得赞颂的事情。

就让我们看看美国政府努力进行反垄断的结果吧。在IT产业方面,形成了苹果、谷歌、亚马逊、脸书等公司近乎完全的垄断,使得美国在最近很长时间里没有了领先世界的创新,而国会一直在争论要不要拆分这些公司。在医药产业方面,几大公司通过大力度游说国会,依靠专利制度对部分已使用多年的产品进行过度保护,在损害全世界病人利益的同时却没有降低了新药的研发力度。波音对航空工业的垄断更是令人发指。在其它很多产业里,也都形成了几家公司独霸的局面,可以说,美国社会的创新动力已经被资本和知识产权的力量引入了一个怪圈,反垄断的力量并不如他们自己想象得那样强大,想要取得激动人心的突破越来越难。

相反在中国,改革开放之初和刚刚进入世贸组织这两个阶段,都曾经出现过跨国公司横扫市场的场面,然而十几年过去之后,这些企业多数都被本土的草根竞争者们所击败。而在很容易形成垄断的IT产业方面,竞争的氛围则更加浓郁。比如智能手机,美国剩下一个品牌——苹果,世界其它国家也只有一个品牌——三星,而在中国,不仅有多家企业在激烈竞争,还不断有新入场的搅局者,无论是高端还是低端,创新者们总能找到自己的空间。即便在人们认为已经形成了高度垄断的部分行业,领先者也不敢有丝毫的放松,微信总是面临着新型即时通信软件的威胁,新兴的视频工具也是他们十分头疼的对手,而淘宝和天猫则被骤然崛起的拼多多打得眼冒金星……

这就是中国创新者们的力量。没人有时间去抱怨制度的不合理,永远不可能有最合理的制度,只有以最开放的心态,最敏锐的触觉,通过不断的创新,才能让世界变得更加美好。也能够以此来带动制度的不断成长。

未来,中国的创新将没有边界。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