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雄逐鹿成语来源于中国历史上的一段战争。
在公元前230年左右,秦国的秦始皇统一了六国,建立了秦朝,结束了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割据。
但在秦统一六国之前,各个国家之间互相争夺领土和资源,展开了一系列的战争。
其中最为著名的一场就是楚国和秦国之间的战争,楚国的军队由数位名将组成,天下间群雄逐鹿,但最终还是败给了秦国。
从这场战争中,形成了“群雄逐鹿”的成语,表述了各个势力纷争,竞相争霸的场景。
秦二世暴虐天下,引发大泽乡陈胜吴广起义,其后随之而起的项羽、刘邦等各路义军并起。
在进攻暴秦的同时,各路人马也互相攻伐,天下英雄展开夺权的战斗,最著名的是楚汉相争。
有史载: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比喻秦失天下,各地涌现的英雄人物互相争天下。
【成语名字】群雄逐鹿
【成语拼音】qún xióng zhú lù
【成语释义】
群雄逐鹿,汉语成语,群雄:旧指许多有军事势力的人。逐鹿:比喻争夺帝王之位。形容各派势力争夺最高统治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