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登与刘备情投意合 却为何不能一生相随

陈登与刘备情投意合 却为何不能一生相随

首页战争策略三国君王论更新时间:2025-06-11

陈登与刘备情投意合 却为何不能一生相随,

受当时的时势所逼。陈登是在刘备攻陶谦时与之相识的,可以说一见如故,互相欣赏,之后更是帮刘备攻下徐州。如果不是吕布兵不血刃夺了徐州赶走刘备,那刘皇叔的结义兄弟很可能会多个陈登。

现实很残酷,陈登深知仅凭刘备的力量难以对抗吕布,为了给刘备多一些时间,于是投靠了曹操,最终献离间计让董卓与吕布失和,导致吕布无兵无将孤单一人岀逃被活捉。

陈登没有跟随刘备四处投奔,他用自己的方式回报了刘备的知遇之恩。

  公元195年末,陶谦病逝,临终前将徐州托付于刘备,而刘备担心诸侯不服,不敢接受徐州,此时,一位年轻人向刘备进言,力陈入住徐州的利弊得失,刘备于是同意接过守卫徐州之责。这个年轻人就是陈登。    陈登是下邳人淮浦人,沛国相陈?之子。作为徐州地区颇有名望的世家公子,陈登在少年时代就有扶世济民的志向。二十五岁时,即被举为孝廉,在担任东阳县长时,他爱民如子,很得民心。后来徐州遭遇饥荒,陶谦任命其为典农校尉,专管农事,而陈登则很好的控制了灾情。  后来,陈登虽迎刘备为徐州之主,但无奈乱世之中,徐州几经易主。而这期间,陈等也被任命为广陵太守,而不再担任刘备的幕僚。陈登与刘备虽不在一处共事了,但二人却依然保持着很好的关系。陈登曾对陈矫说“提到英雄杰出,有王霸之略者,我最敬重刘玄德。”而刘备在与许汜、刘表在一起共论天下之士时,刘备也深情地说:“像元龙(陈登)这样文武足备、胆志超群的俊杰,只能在古代寻求。当今芸芸众生,恐怕很难有人及其项背了。”可见二人确实彼此敬重。    那么,既然二人如此情投意合,为何陈登不能追随刘备呢?  1.刘备最初依附陶谦,进驻小沛之时,陶谦表刘备为豫州刺史,而此后,刘备随领徐州,但并未得到朝廷的正式任命,而依然是豫州刺史。而到公元197年,刘备被曹操举荐为徐州牧,而陈登则被任命为广陵太守。因此,二人并无直接的从属关系。  2.广陵郡对于徐州而言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区域,远离徐州治所下邳,但却是连通徐州与江南的门户,因此其军事地位非常重要,是防御江南孙氏的战略要地。刘备“二进宫”后,其战略的主要目标就是守御来自曹操的进攻,因此,他北结袁绍,又招揽东海的昌?等,而对于陈登,刘备则没有明显招揽之意,只是以其所管辖的广陵作为防御孙策的屏障。因为刘备深知,可以不防备陈登,但却无法再“拥有”驻守重镇的陈登了。    3.曹操虽然不是陈登最佩服的英雄,但对陈登确实有知遇之恩的,而在广陵太守之任上,陈登也得以施展其抱负。因此,从情感上而言,陈登既不会伤害刘备,但也不太可能背叛曹操。  4.最重要的一点,即是作为徐州士族之人的陈登,守卫徐州的土地可以说是其与生俱来的一种使命。他在劝说刘备入主徐州时,也曾说“今欲为使君合步骑十万,上可以匡主济民,成五霸之业,下可以割地守境,书功於竹帛。”可见,守卫徐州是陈登心中一个最基本的目标。这其实也是代表地主阶级的士人的基本诉求吧。陈氏虽然未必是徐州大族,但也是有一定地位的,自然也有一定的基业在徐州,那么徐州安定,家族才能繁荣啊。    5.素有匡民济世之志的陈登,未必就没有英雄之志。吕布伏诛后,陈登在江淮间甚得民心,史书上评价他有“吞并江南之志”。至于这个“吞并”,是为东汉、为曹操、还是为自己,我们不得而知。但曹操否决了陈登的进兵江南的提案,除了有兵力人员不足的因素,恐怕也有防备陈登之意吧。  因此,刘备与陈登虽然意气相投,但陈登终究不能辅佐于刘备。陈登虽归属与曹操,但其身份更似藩属,拥有较高的自治权;刘备沉浮多年,最终也成就霸业。二人虽然天各一方,但都实现了自己的志愿。刘备与陈登惺惺相惜,可谓神交,这也为后世留下了一段佳话。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