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朝政无纲,宦官弄权,朝野上下尸位素餐,卖官鬻爵者甚多。加之连年天灾垂象,官吏横征暴敛,使得民不聊生。
正所谓官逼民反,百姓求生不得,便自轻死。古语有云:“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适逢甲子年,所谓甲子者,乃六十年也。每逢甲子,不利于君长。故黄巾军领袖——张角(天公将军),于甲子年发动黄巾起义,自是有其用意。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于是,黄巾军为向天下宣告其合法性,提出:“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
天下大吉。”先看前半句,何为苍天已死?古人将统治者称为天子,苍天已死即意指当朝的天子昏庸,汉朝已然衰微,将要灭亡。
“黄天当立”,重点在这个“黄”上,熟悉历史的朋友们应该知道,当年汉高祖刘邦斩白蛇起义,最终取代暴秦。而当时社会流行一种学说——“五德终始说”,简言之,即以五行(金木水火土)的相生相克,对应朝代的兴衰更替。
比如说,秦尚黑,黑乃水,故秦属水德,那么按五行学说,生克它的便是火德。汉高祖刘邦起事之时,自称炎帝之子,故后建之汉亦属火德,尚红。红与黑分别是火和水的颜色,看到此处,相信大家能会想起许多影视剧里,一涉及到汉朝相关,便是满朝文武尽着赤服,而于秦相关,便是庄严肃穆的玄色。
而黄色,便是大地的颜色,代表土,按“五德终始说”,火代水,而土代火。所以这样的一句“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在当时受尽苦难的黎明百姓来说自然是深入人心,黄巾起义的规模也迅速膨胀式发展,很快席卷东汉大地。
写到这,我们第一期的三国那些事便算是结束啦,欢迎喜欢三国的朋友们一起来讨论呀。
虽然黄巾起义,最后以失败告终,但它是东汉末年规模最大的农民起义,它代表了最底层劳动人民的核心诉求——当朝者能够与民休息,它仍然从历史的角度带给我们启示,曾经盛极一时的大汉王朝,历经东西两都四百年的巍巍大国,亦逃不过盛极必衰的命运,最终在黄巾起义之后一蹶不振,复兴难望。下期讨论:十八路诸侯共讨董卓,是哪“十八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