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战之地 福兮祸兮(2)

四战之地 福兮祸兮(2)

首页战争策略三国四战之地更新时间:2024-08-01

命运给了魏国,德国战略困境,也因此给予和周围相比更强的军队。

回顾第一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当时以及后世人,往往都会说对德国而言,万万不可两线作战,否则必败。威廉二世和希特勒听到这话,一定想大吼,这他 妈还用你说,但凡是个正常人都能知道,单给个常识管蛋用,给点办法,谁脑子不好想两面开战,都是被逼的。实际上看看地图,德国是两线作战,实际上真打起来,那家伙简直就是多线作战。

以第一次世界大战而言,一说起德国施利芬计划,那就是牛 逼,要不是小毛奇这个傻 叉消弱德军右翼兵力,早打到巴黎云云。但其实现实状况要复杂得多。首先施利芬这个东线采取守势,以绝对优势兵力先打垮法国的计划,不论是之前,还是之后,实际上德军内部一直是争论不休的,特别是施利芬之前的老毛奇,是主张先打比较好打的俄国,对法国采取守势的。之后八国联军司令瓦德西,也是感觉速决战解决法国不现实,应该先打俄国。为什么,因为德国人感觉俄国是泥足巨人,是遍布农奴,到处是火药桶的国家,先打俄国,俄国崩溃可能性大。从事后诸葛亮来看,他们是对的。

但施利芬的想法是,俄国幅员广大,假如俄国采用对付拿破仑的规避战略,对德军避而不战,那样德军会重蹈拿破仑覆辙,先消失在俄罗斯的雪原上。

1906年,施里芬亲手将 施利芬计划 交给了继任者,老毛奇的侄子小毛奇。经过反复的修改,无数的演习、沙盘演练与讨论,德军将施利芬计划作为取胜的法宝。

1913年,一战爆发前一年,八十多岁的施利芬临终仍然念念不忘的一再叮嘱说 必有一战时,切莫削弱我的右翼。因为右翼有绝对优势兵力,德军指望着右翼兵团能很快扫过比利时,攻入法国巴黎,六周内解决战斗。但小毛奇,却面对着经过日俄战争和国内革 命后,快速崛起的俄军。法国也在法德中部边境,不断加码。小毛奇为了东线,和德国中部的安全,只能抽调兵力到东线和法德的阿尔萨斯 洛林地区。没办法,打起来叫人捅破了,谁负责。当然有人会说,打仗就要冒险,拼了算。但世界上没有和平年代,还这么无畏的人。和平年代,你看着对方在边境加码,你却不增兵保家卫国,你这是干什么,这不是小毛奇能决定的。

所以打起来之后,德军就没什么选择,大家忙了这么多年,都说俄国道路不行,铁路少,反应慢,都说要先消灭法军,都说这是场千里跃进,速决战。所以必然是德军必胜,这也能反对。小毛奇只能照着打。

结果打起来就傻了,俄国直接快速集结起几十万人马,打到东普鲁士这个龙兴之地。比利时的列日要塞提前预演烂泥的西线战争。更重要的是,法军根本不是加不加强右翼的事,是怎么都打不败的问题。机枪扫射,大炮怒吼,谁上谁死,速决战不一定,速死是一定的。

战争打了几年,俄国闹革命崩溃了,德国调集主力打西线,有人说美国参战了,所以德国战败,实际上美国参不参战,德国都打不动西线万年不变的战线划分。这场战争,早已经定了结局。

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军充分吸取,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教训,充分利用新型武器,为之配备相适应的战术,天上机群覆盖,地上坦克飙车。一举灭亡法国。但一个新问题,出现在德国面前,英国人不可能投降,投降咋分世界啊,选择和德国人死磕。英吉利海峡,成为新的西线。现在的好消息是,东线苏联是盟友。但这个盟友不但瓜分波兰,还吞并波罗的海三国,攻打芬兰解除后顾之忧,亚洲方面也击败日本,更重要的是夺取罗马尼亚重要关隘,直接威胁德军油田。海里有水怪,后背有猛熊,德国人怎么办。

枪里只有一发子弹,身边却有两个敌人,怎么办。没有人能告诉希特勒。不列颠空战失败后,啥也别说了,就你了斯大林兄弟。

1941年6月22日的早上3:45分320万的德军地面部队投入了东线的攻势,伴随的还有36万罗马尼亚军队、4万4000多人的匈牙利军队、47万芬兰军队,和60900意大利部队,芬兰则从北边发动攻势。两线作战正式开始,德国的战略厄运,再一次应验。

据称斯大林对德军侵略的新闻表示吓呆了,并且直到一两个礼拜后的7月3日才正式对全国发表声明。怎么会这样,这不是两线作战么,我靠,想不通。

希特勒 没办法,大兄弟,我说我被逼的,你能理解我么。

这场战争,也没有什么真正的悬念了。

李姐万岁。

同样的道理也在战国魏国身上,对魏国来说,两线作战算个啥,哥们四线作战。

秦国相国 魏国人张仪曾说过,魏,,,地四平,诸侯四通辐辏(集中,聚集),无名山大川之限(大家把你围起来,你还没啥凭借)。从郑至梁二百余里,车驰人走,不待力而至(想干你,说来就来)。梁南与楚境,西与韩境,北与赵境,东与齐境,卒戍四方(四战之地,多线作战),守亭鄣者不下十万(守军只能多,不能少)。梁之地势,固战场也(天生被群殴的命)。梁南与楚而不与齐,则齐攻其东;东与齐而不与赵,则赵攻其北;不合于韩,则韩攻其西;不亲于楚,则楚攻其南(大家都想打你);此所谓四分五裂之道也(要死了,没救了)。

这是张仪吓唬魏王的话。但听完张仪的话,大家都感到,太有道理了,张子牛逼。但大魏王肯定想说,有个狗屁道理,这傻子都看出来了,谁不知道要带领小弟群殴别人,别被别人带小弟群殴。但问题是魏国就是这个地理位置,天生处于天元,你要说这是有利态势,那是,想打谁打谁,都和你挨着。但你要说不利态势,天生就是被群殴的命,所有人都能打你,想打就打得着,都挨着你啊。

就拿导致魏国霸权衰落的桂陵之战,马陵之战来说,这两场战争,按照儿童读物来说,那就是孙膑神机妙算,总是比师兄庞涓棋高一招,总是能在敌强我弱的状态下,打敌人一个措手不及。齐国凭借着高超的指挥水平,赢得了战斗。

但看看当时状况我们当然说,孙膑齐军作战水准高,但是魏国也以魏武卒扬名天下,庞涓就算傻,手下那么多将领也是小白么。

而孙膑这个即“批亢捣虚”与“疾走大梁”的战略也很有意思。“批亢捣虚”即是避实击虚,攻其必救,使敌人出现后顾之忧,前线之围便会自动解开。“疾走大梁”即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向魏国重城大梁进逼,以切断魏国的运输要道,并攻其所不备。这样一来,魏军定必回师自救,齐军则可乘其疲惫于路,一举击败魏军,而赵国之围则自动解除。齐国大将听完田忌拜服,我天,田忌出生入死这么多年,这玩意都不懂,怎么活下来的。

实际上魏国一开始打赵国邯郸,其他国家就开始群殴他了,赵国肯定拼死抵抗,秦国,齐国史书上明说了,就是楚国,韩国一起打魏国也有模糊的记载。

在这种状况下,谁也别说魏武卒身上必须能披上三重甲(内外三层防护服或者就是重甲的别称),手执长戟,腰悬铁利剑,后负犀面大橹,50弩矢和强弩,同时携带三天军粮,半天内能连续急行军一百里。就是真猛虎也架不住群狼啊。

命运给了魏国,德国绝望的地理困境,但魏国,德国也再次压力下,用大功夫打造当时最好的军队。但命运的诅咒,不是仅仅凭借努力就能破解的。

当然你要非说魏武大帝,普鲁士腓特烈凭着手中三尺剑纵横于天下而无敌,那就算我没说,我只是想说在双方实力大体相当的情况下,不能集中力量于一线,一般情况下很难取胜。

参考资料

百度

《歧途哭返说战国》

《一战全史》

《二战全史》

泪痕春雨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