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诸葛亮和姜维。
诸葛亮,作为一名顶级“帅才”,必须具备独到的战略眼光和异于常人的智慧谋略,要做到战场上排兵布阵、决胜千里,战场下运筹帷幄、谋事胜天。 我们先来看诸葛亮在战场下的表现。
姜维北伐,文学作品中称为九伐中原,是指三国时期蜀国大将军姜维北伐曹魏的战争。234年(蜀汉建兴十二年)诸葛亮“出师未捷身先死”在五丈原病逝后,蜀国后主刘禅加封姜维右监军、辅汉将军,统率诸军,进封平襄侯。随后历任司马、镇西大将军,兼任凉州刺史、卫将军、大将军,朝廷授予符节。
诸葛亮。
诸葛亮未完成蜀汉昭烈皇帝,刘备刘玄德的终生医院,六出祁山举行北伐。
诸葛亮北伐,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于228年至234年,对曹魏发起的五次进攻战。五次北伐,虽然蜀军战果颇丰,但没能实现“兴复汉室”的目标,在最后一次北伐中诸葛亮本人也病亡于五丈原前线。
艺术作品里称诸葛亮北伐为“六出祁山”,但实际上诸葛亮对魏发动的进攻战是五次,出兵祁山战场也只有两次。
其中的五次北伐可分为:两次大型全面战争(第一次北伐,第五次北伐);一次中型区域战争(第四次北伐);两次小型局部战争(第二次北伐,第三次北伐)。公元234年,诸葛亮率领蜀军第五次北伐。在渭水五丈原,与曹魏大将司马懿率领的魏军僵持不下。诸葛亮正欲屯田久战,因长期积劳成疾,心力交瘁病逝于五丈原,享年54岁。诸葛亮死后,蜀军全军退回汉中,历时6年的诸葛亮北伐结束。后姜维也曾数次北伐,但也以失败告终。终于在蜀汉炎兴元年(公元263)年蜀汉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