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德战争中苏联真的使用了“人海战术”吗?

苏德战争中苏联真的使用了“人海战术”吗?

首页战争策略坦克大兵团更新时间:2024-11-05

谈起苏德战争苏联取胜的原因,大多数人会联想到“美英援助”、“严冬”、“人海战术”等贬低苏联吹捧美英德等西方国家的词汇。然而事实却是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中流砥柱角色的苏联,其综合实力强于纳粹德国才是卫国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因为苏联在工业产值,国土纵深,后勤补给,国家意志等方面相对于德国拥有巨大优势。但不少学者又将苏联的综合国力优势简单地归纳为红军在兵力上的优势,也就是网络和坊间大行其道的“人海战术”观点。

苏德战争初期形势图

什么是“人海战术”?

广义上的“人海战术”是指以优势数量和巨大的消耗在战争中谋取战略战术优势的一种战术。它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动用兵力,武器等战争资源数量大;二是士兵、武器、后勤补给、综合国力等诸多维系战争机器运转的必备条件的损耗高。广义上的“人海战术”简而言之便是比敌人动用和损耗更多的战争资源取得战争胜利的一种战术。自人类诞生以来,绝大部分战争的胜利都是依靠广义上的“人海战术”取胜的。

狭义上的“人海战术”较简单,其释义为:战斗中大量步兵在没有掩护或伪装的情况下,以密集队形正面攻击敌方的战线,其目的在于冲入敌军战线,使敌方难以使用火力歼敌,以近战击溃敌人或迫使敌方撤退。狭义上的“人海战术”有三个特征,第一是己方拥有数量优势的步兵;第二是这些步兵没有掩护或者伪装;第三是以密集阵型正面冲锋攻击敌人。冷兵器时代和机枪出现之前的热兵器时代,兵力强大的一方通常使用这种战术,大多屡试不爽,非常凑效。

人海战术中的人海冲锋

红军在苏德战争中是否采用过“人海战术”?

(一)从宏观的国家层面来讲苏联采用了人海战术,但有争议

1.苏德双方战争资源动用量方面的对比

整个战争期间,苏联动用的战争资源稍多,主要体现在武器产量和动员兵力上。其中苏联的坦克,火炮,飞机产量相对于德国拥有成倍的优势,很明显德国的物什资源动用量少于苏联。

武装力量动员方面,德国在战争中动员总兵力在学术界争议不断,大致范围在1200多万至2500万之间。不过大多学者认为从1939年6月1日到1945年4月30日德国动员了1789.32万人,其中的百分之八十以上(1430万以上)被投入到东线战场,其仆从国动员了300多万人。战前德军规模众说纷纭,数量从一百万到三百万不等,这里采用西德官方二战史提供的数据为113.1万人;由此可以得出德国及其仆从国在东线战场的总兵力为1843万以上。苏德战争苏联动员了2957.5万人,战前兵力为490.18万,二战苏联总兵力高达3447.68万人,字面数量近乎为德军总兵力的两倍。

庞大而威武的红军装甲部队

2.双方在战争资源消耗层面上的对比

物什资源损耗方面,德国武器装备精良,苏军武备相对粗糙,德军武备损耗明显少于苏军,这一点毋容置疑。

士兵损耗方面:二战苏联总兵力3447.68万人,战后军队规模为1136万人,累积兵员损失为两者之差,即2311.68万人;其中阵亡522.68 万人,因伤致死110.28万人,病死55.55万人,被俘及失踪455.90万人,受伤1167.27万人(数据参考:苏联克里沃舍夫准将(GF Krivosheev)《Soviet Casualties and Combat Losses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以上数据包含苏日战争,苏芬战争,吞并波兰,出兵东北等军事行动的损失,上述战争苏联损失不过五十万人,对整体统计数据影响不大。

上述内容提到德国及其仆从国在东线战场的总兵力为1843万以上,至战争结束时,德军在东线的部队几乎全军覆没,幸存的军队迫于红军的军事压力放弃西逃向美英盟军投降的计划,转向投降苏联,他们大多被苏联人运往西伯利亚从事劳改。而德国的仆从军在苏联解放东欧诸国时也遭到了清算,仆从军或被歼灭,或被俘虏,或向苏军投降,还有的直接投诚苏联,对德反戈一击;几百万仆从军的最终结局亦是全军覆没。所以德国及其仆从国在东线战场的兵力损失也就是他们的总兵力,即1843万以上。

综上,东线战场上苏联和德国兵员损失比大概为1.2:1。

苏联红军中有大量的女兵,从侧面可以反映出红军伤亡之巨大

3.结论及争议

苏德战争中,苏联动用的战略资源及战略资源的耗损均超过德国,符合广义“人海战术”的特征,故在宏观层面上讲苏联使用“人海战术”战胜德国亦是恰如其分。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战后与战前双方的控制范围也有巨大的变化,纳粹德国彻底亡国,丢失了从易北河到“东方战线”的广大区域,整个南欧,东欧以及中欧大部都被苏联掌控,纳粹德国的损失恰恰养肥了对手,苏联疯狂掠夺征服地的资源,有效地弥补它在战争中的损失。饶是苏联动用了更多的资源,但净损耗的资源却远低于德国;加上双方在兵力上的损失近乎1:1。在此情况下,如果妄加断言苏联使用了“人海战术”,便有失偏颇了;因为这不符合广义“人海战术”中“己方损耗高于对方”的基本设定了。

此外在巴巴罗萨行动之前,德国已然控制了除英伦三岛和苏联西部以外的整个欧洲,欧洲历来就是世界的工业中心,集中了世界将近一半的财富和资源,德国在整合各个仆从国的工业产能后,工业产值占世界总份额超过30%,其工业实力远超英国和苏联,与美国不相上下。此外德国控制下的人口近三亿,比苏联多百分之五十;所以在战前,德国所掌控的资源及其综合实力相对于苏联拥有绝对优势。只不过德国起手一把同花顺,最终打得稀巴烂,它未能有效地整合利用占领区的资源,来不及给苏联来个德式的“人海战术”,其“千年帝国”的美梦就被红军以犁庭扫穴之势击得粉碎;这是德国在制度和国家意志方面相对于苏联的劣势,更是精英阶层经世治国智慧的缺失。

1944年纳粹德国已经日薄西山,但仍几乎掌控着除英国以外和苏联西部以外的整个欧洲

(二)狭义上的“人海战术”,苏联在战争根本没用使用过

严格地来讲,自成建制的火炮部队诞生后,狭义上的“人海战术”在各大国之间的战争中并没有被采用;主要原因是热兵器时代,士兵们冲锋时往往都伴随着己方炮火的掩护;进入二十世纪后,甚至还有装甲部队为冲锋士兵提供移动掩体及火力支援。二战时期苏军推崇大炮兵主义,逢战必用火炮,几乎痴迷到了“无炮不欢”的境地。士兵在攻击德军阵地时,炮兵部队会提前对敌人阵地进行炮火覆盖,当敌人疲于躲藏时,步兵在坦克的掩护下呈散兵阵型,高呼“乌拉”冲向被炮火撕开的敌军阵地缺口,随着冲锋士兵的前进,在前方士兵或侦察兵的引导下苏军炮火会继续向前延伸压制敌军。尤其是在战争中后期,他们将步炮坦协同战术运用更加纯熟;在斯大林格勒战役的反攻阶段,苏军集结了7000多门*炮和迫击炮用来掩护己方士兵的突击行动;柏林战役期间苏军在重点突破地带布置的炮兵火力密度是极其恐怖的,平均每公里正面布置火炮高达1000门,在这种火力密度下,德军再坚固的防线也就形同虚设了。

二战期间,狭义上的“人海战术”往往被像中国这样落后的农业国采用,而西方影视作品中演绎的苏军广泛使用的“无掩护,无伪装的人海冲锋”战术于苏联而言是简直就是在侮辱世界第二工业强国的实力。在现实中如果苏军采用西方影视作品中的“添油战术”,就算把全苏联人民武装起来,他们也不可能取得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以一战的索姆河战役为例,英军在炮火的掩护下,以密集队形向德军阵地发起了工业时代强国之间战争的最后一次人海冲锋,结果惨遭德军马克沁机枪和火炮的疯狂“收割”,仅在战斗第一天英军就伤亡六万人,英法联军惊恐其损失,被迫停止进攻,十多天后,在坦克的掩护下英法联军才敢以散兵队形再次攻击德军阵地。而斯大林格勒战役持续了两百多个日日夜夜,德军在兵力和火力上较之一战的索姆河战役更有质和量的飞跃,如果红军按照西方影视作品渲染的那样在没有任何掩护且枪支弹药匮乏的情况下进行死亡冲锋,至少要损失几千万甚至是上亿的兵力。由此可见,所谓的苏军使用“人海战术”打败德国完全是子虚乌有的事情,这种蠢猪式的指挥只存在西方抹黑苏联的影视中。

西方国家影视作品中呈密集队形进行人海冲锋的苏联士兵

关于另类意义上的“人海战术”

很多人认为苏联取胜主要依靠“人海战术”,其原因是苏军具有兵力优势,很多战役出兵数量均高于德军,而且苏军的伤亡往往高于对方。在他们的逻辑里,只要一方出兵多或伤亡高于对手就会被认为使用了人海战术。不过就算是在如此另类的“人海战术”定义下,二战中的苏联红军也未必就一定会“躺枪”。

(一)战争层面上苏德双方的兵力对比

东线战场上,红军总兵力高达3440多万,德军总兵力为1843万以上,但这是战前兵力和战争每一年动员人数的加和,并非某个时间段内双方真实的兵力。1941年6月,德军及其仆从国总兵力七八百万,投入东线战场兵力为550多万,同时期红军总兵力为490.18万,部属在西部战线的兵力为300多万。德军在兵力上占据绝对优势,巴巴罗萨行动是德国对苏联采取的典型偷袭式的“人海战术”。至莫斯科战役前夕,红军损失三百多万正规军,相当于战前陈兵边境线的部队全军覆没。虽然苏联在1941年动员了几百万人,但这些人都是毫无作战经验的平民,无法直接投入战场,至1942年初,红军总兵力才恢复至420多万人。而德军在巴巴罗萨计划中伤亡约130万人,后经补充兵力恢复至500万人。纵观1941年,德军始终在兵力上占据优势。

从1942年开始,苏军规模迅速扩大并逐渐在数量上赶超德军,但德军在1941年的偷袭行动,致使红军精锐损失殆尽,在巴巴罗萨计划后很长一段时间,红军一线作战部队充斥着毫无实战经验的新兵,与德军战斗力的差距比战争初期更为悬殊,这一困境直到斯大林格勒战役和库尔斯克战役后才有所改观。按照苏联官史的数据统计,至1942年底,苏德双方兵力比例大概为1.1:1;不过美国学者通常认为红军兵力从1942年初开始超过德军,同年年底双方兵力比为1.7:1。【(美)戴维·M·格兰斯和乔纳森·M·豪斯.When Titans Clashed---How the red army stopped Hitler.汉译.巨人的碰撞.】由此可知在1942年红军与德军在军队数量上的对比经历了劣势到均势,再到优势的一个过程,总体上而言红军兵力在1942年比德军占优势。

1943年库尔斯克战役后,德军因一连串的惨败,军队数量急剧下降,红军由此取得了稳定的数量优势。按照美国学者的观点从当年10月至1944年底,苏德双方兵力比常年稳定在2:1以上,到了1945年,这一比例又被扩大至3:1以上。因冷战思想的作祟,美国人研究苏德战争史时常伴有“尊德贬苏”的感情色彩,提供的关于苏军兵力的数据可能有夸大之嫌,不过可以肯定的是从1943年秋至德国投降,德军始终无法撼动红军在兵力上的优势。

数量庞大的苏联红军

(二)战役层面双方兵力对比

整个苏德战争中,大规模战役三十多场,大部分战役红军出兵数量高于德军,不过大多数战役红军出兵人数并不和总兵力成正比。如1941年基辅战役,1942年热勒夫战役,红军总兵力劣于德军,却能集中比德军规模更大的兵力投入会战中去;1943年7月库尔斯克战役,1943年8月第聂伯河战役,红军总兵力不到德军两倍,但在这两次关键性战役却集中了两倍德军以上的兵力。战争后期红军总兵力三倍于德军,但在柏林战役和布拉格战役,红军只出动了两倍于德军的兵力。战争前期,由于德军总兵力超过红军,在巴巴罗萨行动中的历次战役中除基辅战役,德军参战兵力均高于红军;其中明斯克战役德苏兵力比值最为悬殊,2.5:1的兵力比直逼柏林战役和库尔斯克战役中苏德兵力比值的2.2:1与3:1。

(三)战争各阶段双方兵力损失交换比

前文已经论述了东线战场上苏联和德国及其仆从国兵员损失比大概为1.2:1,统计损失兵力时包含了阵亡(含因战伤致死,因战病死,后略)、被俘(含失踪,后略)、受伤等减员因素。由于受伤士兵大多可通过治疗恢复作战能力,进而以生力军的角色重新入伍,如此统计便有重复计算的误差。为更客观精确地统计双方在战争各阶段的兵力损失,当统计纯减员数据方才合理,所谓的纯减员就是阵亡和被俘。

1.整个战争中双方净减员数量分析

德国学者认为德军在苏德战争中阵亡381.74万人【(德)R.大奥弗曼. Deutsche militarische Verluste im Zweiten Weltkrieg.】,基本与俄国学者认为东线德军阵亡388.8万人的数据吻合【数据参考:(俄). Losses of the armed forces of the USSR in wars ,combat actions ,and military conflicts】,这也便从侧面反映了参阅的俄方料的客观性。俄方资料显示德军在东线战场上被苏联俘虏443.75万人(含战后投降140万人);德军在东线战场失踪及被俘人数亦是众说纷纭,数量从250万(含战后受降120万)到988.5万(含战后受降159万和平民)不等。西德官方史料宣称德军被俘及失踪人数为250多万人(含战后受降人数),由于冷战及东西方对峙势态的升级,西德官方并不能有效统计东德地区德军损失数据,而东德恰恰是苏德双方在战争后期鏖兵的主战场,所以西德官方史料关于德军战俘数量的记载难免有所缩水。德国的史学家一般认为德军在东线被俘人数在300万以上,另外战后迫于苏军的军事压力而投降的军队有一百多万。所以德军被苏联俘虏的人数为443.75万人还是有很高的可信度。因此德军在东线的纯减员为825.49万人

德国的仆从国军队对苏作战伤亡为95.9万人,被俘及失踪76.68万人,合计纯减员172.58万人【数据参考:(美)戴维·M·格兰斯和乔纳森·M·豪斯.When Titans Clashed---How the red army stopped Hitler.汉译.巨人的碰撞.】。轴心国军队对苏作战纯减员998.07万人。苏联红军在卫国战争中阵亡681.83万人,被俘及失踪人数为445.47万人,纯减员人数为1127.3万人【数据参考:(苏)克里沃舍夫准将.Soviet Casualties and Combat Losses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由此可知整个战争苏联和轴心国军队纯减员的比值为1.13:1。即便是按照西德官史宣布的德军被苏联俘获人数为250万人,双方的净减员比也只有1.4:1。

整个战争中苏联红军被俘人数占净减员数量的百分之四十,图为被德军俘虏的苏联坦克兵

2.苏联战略防守和反攻阶段双方净减员数量分析

苏联的战略防守期从1941年6月22日起至1942年11月18日斯大林格勒战役苏军发起“天王星”反攻行动止,历时一年半的战斗,红军净减员615.5万人。1942年11月18日后红军虽然转入战略反攻,但是德军仍有一定的战略进攻主动权,此时红军队伍中,新兵数量依然庞大,士兵素养依旧低下;至1943年11月红军又净损失255.3万人,自开战以来苏联军队净减员高达870.8万人,而德军净减员仅为299.9万人(不含仆从军),双方交换比为2.9:1,即便是算入仆从军的损失,双方的交换比至少在2.5:1以上。

经过两年多的战火锤炼,自1944年始红军战斗素养大为提高,1944年净减员176.39万人,1945年净减员80.08万人,从1944年至战争结束,红军净损失 256.47万人,而德军净损失392.47万人(不含仆从军损失和战后被迫投降的140万德军)。双方交换比为1:1.5,如果算上仆从军近百万的损失和战后被迫投降的140万德军,双方的交换比近乎1:2.4。【数据参考:(苏)克里沃舍夫准将.Soviet Casualties and Combat Losses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被苏联俘虏的德军数量也是十分庞大的,图为德军俘虏在苏联游街示众

(四)结论及争议

战争前期(1941年),红军在兵力上处于劣势,战争中期(1942年—1943年)红军兵力逐渐赶上并超过德军,不过红军并没有成倍的优势;战争后期(1944年—1945年)红军兵力基本维持在两倍以上德军的规模。总体上判断,红军在更长的时间内拥有相对于德军的兵力优势。双方在总伤亡和净减员方面相差并不大,交换比上德军略占优势。战争层面上如果以参战兵力的多寡来定义“人海战术”,苏联似乎无可置辩。不过在战役层面上,德军使用的“人海战术”亦是得心应手,屡试不爽;虽然德军使用的次数较苏军少,但非要以使用次数较多为由,将带有鄙视色彩的“人海战术”甩锅给苏联,如此论断岂不是“五十步笑百步”?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苏联在一些关键性的战役出兵数量与总兵力并不成正比。如莫斯科战役,斯大林格勒战役战役,库尔斯克战役。粉碎德军闪电战并稳住战线的莫斯科战役,红军在总兵力劣于德军的情况下,集结125万人拼死抵抗德军180万人,最终以少胜多取得胜利,此战充分表明,红军正规军的素质决不低于德军。斯大林格勒战役爆发前,双方兵力相差无几,红军初期兵力为110万人,仅比德军多十万多人。库尔斯克战役时期红军总兵力不到德军两倍,但苏联在这场决定战争主动权最终花落谁家的关键性战役却集中了两倍德军以上的兵力。

库尔斯克战役苏联集中了两倍于德军的兵力和装备

绝大部分战役红军总能集结了比德军更多的兵力,根本原因并不是红军总兵力的优势使然,这主要归功于红军统帅及指挥官的高水平的军事指挥艺术以及统筹全局的能力,他们能够很合理地配置各区域战场的兵力,在不影响各战场大局的情况下,尽可能多的抽调兵力投入到正在进行的关键性战役,以形成单位作战区域内对敌人的数量优势。

另外,德军采用卑劣的不宣而战的偷袭战术,既是德军取得辉煌战果的关键因素,同样也是苏联损失惨重的重要原因。德军在开战即歼灭了红军三百多万正规精锐部队,为应对日益严峻的战争形势,苏联政府征召大量的新兵入伍并参战,这些未及充分训练,实战经验为零的新兵基本全部送了人头给德军,所以战初德军的交换比打得非常漂亮,苏联损失经常数倍于对手。不过当德军遭遇站稳阵脚红军的老兵主力兵团时,就很难讨到便宜了,最经典的战役莫过于莫斯科战役和列宁格勒战役,莫斯科战役红军精锐兵团以少胜多,击退德军数百公里,一度逆转局势并发动反攻;而列宁格勒德军连续攻打九百多天仍然无法攻克。可以断言的是,如果苏德双方正常宣战,红军的损失绝不会像现实中那般夸张,而战争也根本不用打到1945年。因为红军遭遇突然袭击后损失主力老兵,直到1943年底才恢复元气。至1942年11月斯大林格勒战役的反攻阶段,红军净损失615.5万人,至1943年底净损失增至870.8万人。从恢复战斗力至战争结束红军才损失256.47万人,毫不夸张地说德军的偷袭行动及引发的蝴蝶效应给红军造成的兵力净损失占比整个战争期间红军净减员的60%—80%。

巴巴罗萨行动几乎打断了红军的脊梁骨,为应对战争苏联被迫让来不及接受充分训练的新兵上火线,结果损失巨大

欧美污蔑苏军使用“人海战术”的原因

西方国家污蔑苏联在二战中采用人海战术开始于冷战时期,这是西方国家处心积虑地误导苏联军队建设以及抹黑苏联反衬自我的重要手段。

(一)西方国家诋毁苏联采用“人海战术”的背后是他们对红军数量优势的极大恐惧

苏联在总结反法西斯战争作战经验后,深刻领悟到坦克大兵团作战的威力。创立于三十年代,并在战争中大显神威的“大纵深作战理论”在战后被红军奉为圭臬,苏联依照该理论组建了冷战时期规模最为庞大的装甲兵团;其战斗力之强,纵览各国陆军鲜有敌手能与之匹敌,在当时世界可谓一骑绝尘。一旦苏联发动进攻,西方国家的一切抵抗都将因淹没在红军的钢铁洪流中而变得毫无意义,数以万计的红军坦克就像悬在北约国家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令其瑟瑟发抖了半个世纪。当时的北约国家一方面在军事上做好防御准备,另一方面在宣传上释放烟幕弹,他们诋毁苏联装备落后,兵员素质低下,刻意夸大红军在二战中的伤亡,将苏联获得胜利的原因归结于不计代价的“人海战术”;意在鼓动苏军“以史为鉴”放弃数量优势和历经战火考验且日益成熟的作战理论及战术,转而效仿西方国家走“精兵”和“高科技”路线。冷战时期科技研发方面苏联成就颇丰,但相当于欧美国家仍处于相对劣势,一旦苏联在高技术领域急功近利或者搞“大跃进”,其结果将是灾难性的,一如八十年代它为了应对美国提出的带有超高科技色彩的“星球大战”计划而伤筋动骨。

曾经让欧美国家胆寒的红色钢铁洪流

(二)为自我贴金而抹黑苏联

二战中苏军以伤亡2311.68(含被俘)万人的代价,共消灭德国及其仆从国军队共607个师,其中包括最为精锐的270个师;而美英法加等联军共同面对德国在战时仓促组建的的176个师。德军及其仆从军在东线损失兵力1840多万,在西线及南线由盟军造成的损失不过350多万,其中两百多万俘虏大多是因为不愿被红军抓获而竞相西逃向美英等联军投降的。美军在欧战中阵亡25万人左右,受伤30万人左右,被俘近10万人;英军及英联邦军队阵亡47万人,受伤50多万,被俘近20万;法军阵亡10万多人,受伤20万多人,被俘200多万人;西线及南线盟军伤亡及被俘共计410多万人以上(不含对意大利作战损失)。德军在西线和南线有55万人阵亡,另有70多万人受伤,被俘260多万,包含意大利损失的100多万兵力,轴心国在西线及南线损失共计485万人。从以上数据对比得知,红军以6倍于盟军的兵力损失,消灭了百分之八十以上的轴心国军队,取得了4倍于盟军的战绩。苏联作为反法西斯战争的中坚力量和最大贡献国当之无愧。

冷战拉开序幕后,由于东西方意识形态的对立,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为凸显资本主义的优越性,开始全面诋毁社会主义国家的形象,苏联作为社会主义的“老大哥”首当其冲。苏联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为其赢得了巨大的国际威望,极大地增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吸引力,欧亚大陆的社会主义国家如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对资本主义阵营形成巨大的冲击,西方国家唯恐社会主义运动的高涨会引发本国的社会变革,本着打蛇打七寸的宗旨,开始各种摸黑二战苏联的形象;所谓的“人海战术”便是那个时代抹黑苏联及其军队形象的产物。

一时间诋毁抹黑苏联的读物、广播、影视等宣传媒介层出不穷;他们对野史理论进行虚假解读,选择性忽视甚至刻意隐瞒苏联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功绩,将苏联定义为法西斯国家,并将其列为二战的发起国之一,却丝毫不提及美英等国对德国的绥靖政策才是诱发二战的导火索。电影甚至是游戏抹黑苏联更是西方国家屡试不爽的手段,很多人在娱乐的氛围中被他们精心设计的骗局所洗脑,并在人们意识中形成一个条件反射,即提到苏联就联想到“邪恶帝国”,“人海战术”等黑化词。苏德战争题材欧美电影都大多刻意夸大红军伤亡,将苏联的胜利归功于红军不计伤亡的“人海战术”,还有西方国家那杯水车薪且不及时的援助;他们还将苏联红军丑化成一支战术素养拙劣,信仰缺失且毫无人性的低能儿队伍;而在描述本国二战时期的电影时,他们却将本国士兵塑造为勇敢,充满智慧和人性光环的英雄形象。抹黑战斗力低下苏军采用无脑且非人性化的“人海战术”正反衬了美英军队的“谋”,“强”,“仁”等优点,他们给观众强化这样一种思维定势——拥有谋略和先进武器且充满人性的美英军队才是战胜邪恶轴心国的主力;而将领缺乏智慧,武器落后,战斗力低下,打仗只会人海冲锋的苏军是不可能单独战胜纳粹恶魔的。

欧美国家将苏联抹黑为法西斯国家,图为西方国家的讽刺漫画——斯大林和希特勒行纳粹礼

“人海战术”?美英才是资深玩家

“西方兵圣”克劳塞维兹曾说过,“在任何情况下,数量优势都是最普遍、最有效的致胜因素”。根据英国工程师创立的兰彻斯特方程模型可知装备性能的平方才能抵消数量的倍数,也就是说己方的装备优势必须是敌人的四倍才能抵消敌人两倍于己的兵力优势。西方国家表面上鄙视“人海战术”,但暗地里却将兵圣的名言和兰彻斯特方程奉若神明,每次战争它们都尽可能集中比对方更多的兵力和装备以保证战争的胜利。

一战时期英国和法国组成联军共同对抗法国,在马恩河战役,索姆河战役英法联军不论是在参战兵力和战损都高于德军,但是这些战役最终都以英法的胜利而告终。二战时期美英把“人海战术”发挥到了极致;太平洋战场上除了珊瑚海战役,中途岛战役外,大部分战役美军出兵人数都在日军的两倍左右,火炮、军舰、飞机及后勤物资的数量美军相对于日本拥有无可比拟的优势。英军在北非战场上兵力一直是德意联军的两倍以上,伤亡通常也是大于德意联军。西欧战场上美英盟军自诺曼底登陆后,总兵力高达三百多万,当盟军以三倍于对手的兵力浩浩荡荡地向德军的二流部队发起进攻时,他们为何对自己曾经使用过的“人海战术”却只字不提?阿登战役德军仅以二十万兵力发动反攻,一时间将盟军近百万人压制的进退维谷;即使在德军败相初显的时候,丘吉尔还于1945年1月6日致电斯大林求援,为了支援不争气的“盟友”,苏联将原计划于1月20日在东线发起了维斯瓦河-奥得河战役提前了八天;两天后德军开始与美英联军脱离接触,美英联军以绝对优势兵力为基础的“人海战术”最终取得阿登战役的胜利。红军因丘吉尔的求援,于1月12日在东线发起了大规模攻势,德军被迫把准备派往阿登地区的后备兵力6个装甲兵师调往东线,这使得德军再也无力在阿登地区继续维持进攻了,美英盟军的压力大为减轻。

进入九十年代后,美军的“人海战术”应用的更加纯熟。海湾战争中,伊拉克虽有兵力上的优势,但是伊军丧失主动权,被迫分兵把守各战略要点,兵力相对分散,美军发挥快速机动优势,快速突入伊军防区,实际上伊军与美军接战伤亡主要战场,其兵力都逊于美军。科索沃战争,以美军为首的北约空军,出动飞机数量相比较南联盟空军飞机有数倍的优势。2001年阿富汗战争时期,尽管塔利班的空军力量不值一提,美军一艘航母的舰载机都能轻松碾压,美国还是动用了五个航母战斗群对阿富汗实施了军事打击。不过美英等西方国家对自己使用“人海战术”的事实却讳莫如深,当获得战争的胜利,就吹嘘它们的武器装备先进,丝毫不提它们在战争中动用了数倍于对手的兵力或者装备及后勤补给物资;一旦战争失利,它们不假思索地将失败的原因归结于对手使用了“人海战术”,从不提敌人兵力并不比自己多多少。

阿登战役中兵力占据优势的美军对德军发动的人海冲锋


美英等西方国家在污蔑红军使用“人海战术”的同时,还不忘往自己脸上贴金,它们大肆宣扬西方盟国的作用,恬不知耻地把美英军队包装成抗德主力,欧洲的解放者,将战胜德国法西斯的贡献悉数揽给自己。有一个讽刺美英两国抹黑苏联二战功绩的笑话这样说道:“苏联在战场上消灭了80%的德军,美国在银幕上消灭了99%的德军。”这个客观的笑话将美英等国的双标逻辑以及对苏联战绩的妒忌心态刻画地入木三分,令人拍案叫绝。美英等国的抹黑苏联行径虽为人所不齿,但其效果却令人咋舌,就成效而言已经篡改了历史本来的面目。战后初期,包括西方国家在内的各国人民对苏联在二战功绩有着清醒地认识,对西方国家偷天换日的宣传并不买账。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二战时期的那一代人逐渐离世,年轻一代不断被虚假宣传荼毒,人们对历史真相的坚守趋于崩溃。

关于“对战胜纳粹德国起决定性作用的国家”的民意调查表,从中可以看出人们对苏联贡献的认同感越来越低

据法国IFOP民意测验机构所调查显示,被问及“对战胜纳粹德国起决定性作用的国家”时,1945年时有57%的法国人认为是苏联,20%的人认为是美国,12%的人认为是英国。2015年,54%的法国人认为美国是二战的最大贡献国,只有23%的人认为是苏联,以及18%的人认为是英国。

时至今日西方国家仍在各种抹黑解体近三十年的苏联,其无耻可谓“*人鞭尸”。美英等国和苏联的恩恩怨怨貌似跟我们没有太大关系,不过谁能保证美国今日眼中之中国不是明日它眼中的苏联呢?我们一方面要防备西方世界的宣传攻势和政治化的文化入侵,另一方面面对美英等国罔顾事实抹黑苏联的行径,我们也决不能听之任之;苏联的大国沙文主义及二战的暴行为人所不齿,但红军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贡献和荣光也不容诋毁!

没有苏联的坚决抵抗,就没有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红军的贡献和荣光不容诋毁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