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德国闪击波兰
波兰战役是纳粹德国、斯洛伐克与苏联军队在1939年9月入侵波兰的战役,该战役被认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开始。在《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签署了一星期后,德国于1939年9月1日展开进攻,而苏联于9月17日入侵波兰,10月6日,德苏两国占领波兰全国领土,波兰战役结束。

闪击波兰
名称 | 波兰战役 |
发生时间 | 1939年9月1日至10月6日 |
地 点 | 波兰西部 |
参战方 | 德国、斯洛伐克、苏联,波兰 |
结 果 | 德国、苏联完全胜利,二战爆发 |
参战方兵力 | 德国约151万人,波兰约100万人, |
伤亡情况 | 德军伤亡3.8万人 波军伤亡11.4万人 斯洛伐克军队伤亡约1000人 苏军3000-5000阵亡和失踪 8000-10000人受伤 |
主要指挥官 | 德国:古德里安,苏联:科瓦廖夫,波兰:希米格维 |
目 的 | 为将来进攻苏联寻找一块跳板 |
敦刻尔克大撤退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的英法联军的军事撤退行动。1940年5月25日,英法联军防线在德国机械化部队的快速攻势下崩溃之后,英军在敦刻尔克这个在法国西北部、靠近比利时边境的港口小城进行了当时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军事撤退行动。英国及法国利用各种船只撤出了大量的部队、成功挽救了大量的人力,为未来的反攻保存了有生实力。
偷袭珍珠港是指由二战时期日本政府策划的一起偷袭美国太平洋海军舰队基地——珍珠港的军事事件,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太平洋战争爆发的导火索。1941年12月7日清晨,日本海军的航空母舰舰载飞机和微型潜艇突然袭击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在夏威夷基地珍珠港以及美国陆军和海军在瓦胡岛上的飞机场。太平洋战争由此爆发。
巴巴罗萨计划是纳粹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发起侵苏行动的代号。发生于1941年6月22日—1942年1月苏联及东欧地区,该计划由时任德国陆军总参谋部第1军需部长保卢斯起草和指导,1940年8月底制定完毕。原名为“奥托计划”,后于1940年12月改为“巴巴罗萨”。
莫斯科保卫战又称莫斯科战役,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苏德战争中1941年9月-1942年1月的一系列重要战略性战事的总称。 战事开始于1941年10月一直持续到1942年1月。莫斯科保卫战包括苏军粉碎向莫斯科进攻的德军“中央”集团军群各突击集团而实施的一系列防御战役(1941年9月30日—12月5日)和进攻战役(1941年12月5日—1942年1月20日)。此次战役最终以苏联红军的胜利而告终。苏军取得了莫斯科战役的胜利,宣告了希特勒“闪电战战无不胜”的神话的破灭。极大的鼓舞了世界反法西斯人民抗击侵略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