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四川日报-川观新闻】
川观新闻记者 江芸涵/文 吴枫/视频 曾慧/海报制图
>>>学科简介
西南石油大学机械工程学科始建于1958年,1981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1986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1988年油气田开发工程(联合石油机械工程)获批国家重点学科,2007年获批“机械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08年被确定为四川省重点学科,2012年获批“机械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参建2个国重室,牵头建设“石油天然气装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省部级科研平台9个。
日前,在第十四届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大会上,西南石油大学机械工程学科杨迎新教授团队成果《油气及地热钻井钻头关键技术与产业化》荣获2022年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奖一等奖。
“我们不是闭门造车,而是直接深入到企业去解决问题。”在杨迎新看来,成功不仅是因为团队的创新能力强,实践能力强同等重要。团队通过产学研成果转化,推动我国钻头技术实现了从引进模仿到自主研发和原始创新,并进入国际先进行列的跨越。
杨迎新只是机械工程学科的代表之一。有着深厚历史积淀的西南石油大学机械工程学科不忘初心,始终面向国家能源战略重大需求、世界科技前沿,坚持服务我国能源行业和四川省经济建设,助力国家油气装备和四川省及西部地区油气装备产业发展。
强实践,培养能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人才
“我至今记得在金工实习期间,老师让我们做一个榔头。当时我还想,这有什么意思啊。但当我把从设计制图到下料、车工、钳工、铸造、锻压等一系列工艺流程全部走完,看着手中并不精致的榔头,我一下就明白了其中的意义,那就是通过实操才真正掌握了这项知识,这是我们学科一直强调的,你学的东西要能用,要能解决实际问题。”
从学校毕业已经19年,中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工程技术研究院井下工具研究所所长喻成刚一直没有忘记老师们的教诲。他长期从事井下工具研发、新技术筛选评价和现场技术服务工作,曾主持和参与国家级项目4项,研究成果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2021年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随着非常规油气资源开发的增加,油气高端装备存在的“卡脖子”技术瓶颈,影响了油气的高效勘探开发,传统机械类人才培养模式难以满足油气装备行业对人才的实践和创新能力的需求。石油天然气装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西南石油大学副校长祝效华说:“提高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成为机械工程学科这些年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的目标。”
机电学科老师在指导学生做实验
从2017年开始,机械工程学科实施卓越工程师计划,开展“3 1”校企联合培养,核心就是“校企协同、学科交叉、全程赋能”。“我们把教学内容整合到3年里完成,第四年学生到企业实践,相当于有一年的工作经历,这样提前让学生到企业实战,大大缩小了学校与社会的中间跨度,让学生更好地与社会需求接轨。” 祝效华说,通过产教融合,学院实现了与企业“无缝对接”,专业与产业“同频共振”,最大的受益者是学生。
专业类赛事获奖6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机电工程学院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的沈哲民,得益于科研班主任唐洋博士的指导,获得了诸多竞赛奖项和专利。沈哲民不是个案。机械工程学院实现学生全员参加学科竞赛,学生获国际奖6项、全国奖198项和省部级奖753项,获授权专利133件,就业率连续五年超过95%,平均深造率超过28%。
破难题,全心全力服务国家能源安全
走进油气钻井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钻头研究室,地上摆放着各种类型的钻头,从上世纪70年代的刮刀钻头,到如今高温地热井专用的PDC钻头,见证着机械工程学科的科研王牌——钻头从无到有,由弱到强的发展之路。
钻头不到,油气不冒。看似不起眼的钻头,实际上是石油装备领域的“小巨人”。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高性能石油钻头技术和产品几乎被美国等西方国家所垄断,严重制约了我国油气开发。
为早日解决我国石油钻头“卡脖子”核心技术,我国牙轮钻头研究的奠基人、马德坤教授牵头在西南石油大学成立我国第一个钻头研究室,带领教师自主开展钻头研究,奋起直追。经过几代人的努力,不仅打破国外技术的封锁,更是在金刚石钻头技术领域取得了大量创新成果,研发设计的钻头也远销国外,让世界用上中国钻头。
机电工程学院在学生公寓建设“驻楼导师工作站”,通过社区讲堂、学术沙龙、师生对话、成长问诊等方式将师资力量和育人资源融入学生日常生活的第一线。
紧盯国家重大需求,向深地突破,向深海进军,一直是机械工程学科科研创新服务社会的宗旨。
在学校从事博士后研究的雷清龙,依然记得硕士一年级第一次参加研究生党支部活动时,听到导师祝效华讲述的国内海洋钻井面临的难题:深水井必须购买国外的海洋柔性管,一米就10多万元,一口井往往需要几百米或者上千米。
“如果我能攻破海洋柔性管的关键性技术,不仅能帮助国家节约大量资金,还能极大促进我国海洋油气的发展。这对科研工作者来说,就是对国家最好的贡献。”自此,雷清龙把海洋柔性管国产化研究作为自己的科研方向。目前,与国内一家企业进行联合开发设计攻关,试用效果已初步达到预期。
机电工程学院院长韩传军说,学科长期以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为己任,与四川各级政府和油气行业共建多个产学研平台,与300多家能源装备企业开展了协同创新和技术服务,为四川油气装备制造产业集群重点企业提供了技术服务,并大力推动成果转化,助力四川省建成我国最大的油气生产基地,确保我国油气装备第一大省的领先优势。
对话学科带头人
西南石油大学副校长、国家杰青,石油天然气装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祝效华
祝效华
记者:近几年机械工程学科在科研创新服务社会方面发挥了哪些作用?
祝效华:我们依托国重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12个国家和省部级科研平台,攻克了“海洋石油981”隔水管安全控制关键技术,助力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具备超深水钻井船建造和安全作业的国家;除钻头设计外,成功培育钻完井工具设计新方向迈入国际先进行列;参与12000m钻机、3000m深水浮式平台、页岩气大型成套压裂装备等国家重大工程并作出了重要贡献。近五年,本学科以牵头单位获省部级科技奖励特等奖2项、一等奖8项、二等奖5项,开发的水合物钻头在2017年试采中应用后被国家博物馆永久收藏。
记者:展望未来,如何突破壁垒,真正把机械工程学科建设成为一流学科?
祝效华:我们学科定位是面向国家重大需求,攻克重大需求中的关键科学问题,也注重开发新技术并落地转化。学科要发展,不能只向内,而要与企业合作,与产业对接。未来,我们将深化探索建设校企合作“创新联合体”,从企业命题到“共同解题”,探索出一条企校联合攻关、优势互补、深度融合的新路,助推我国深层油气、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
(图片由学校提供)
本文来自【四川日报-川观新闻】,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