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常用“祸起萧墙”来比喻内部发生矛盾或引来外患,这种现象在中国历史上也是屡见不鲜。于是有人问到,从东汉末年公元184年黄巾起义起,内乱一直没有平息过。先是各地军阀镇压黄巾军、群殴董卓,接着北方军阀打成一团,以曹操全胜统一北方结局。而一场赤壁之战打出了魏、蜀、吴三大势力,从此魏、蜀、吴之间的战争几乎没有停止过。最后却被司马家族全部收拾了。
近百年的时间,几乎都是内战,很少听说有大规模外族入侵发生。这是为什么呢?首先必须纠正一下,这个期间其实是有外族入侵记录的,只不过战争规模比较小,或双方实力悬殊太大,这些胡族都被打败,没有造成多大的影响,被读者忽视了而已。
一方面,汉当是实行的是“州牧制”,就是把一个州的掌控权都交到州牧一人手中,给以最大的权力,州牧有高度的自治权力,军事政一把手,简直就是一个土皇帝,所以他们把驻守的地方当作自己的王国来经营,倘若在他们的一亩三分地有人造反或外族入侵,不拼命才怪。所以他们从来不畏惧胡族入侵,侵必诛之。即使是黄巾起义、董卓专权都不影响这些州牧的实力,除非他们是被国内更猛的自己人灭掉。
另一方面,驻扎在与相关胡族接壤的将领们的战斗力还真是不可忽视,如马腾、公孙瓒、袁绍等。公孙瓒最牛的事迹就是带着几十个弟兄奇袭数百强悍的鲜卑骑兵,因此一战,鲜卑“不敢复入塞”,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北方局势。
乌桓
驻扎在东边是袁绍的势力,与之相邻的公孙瓒这些朝廷军阀,与之相邻的胡族是乌桓和高句丽。
实际上东汉一直没有放松对周边的武力控制,针对实力比较强大的乌桓、鲜卑,很早便在他们居住的地方,设置了乌桓校尉,用来管理乌桓族的事务,并随时镇压其反叛势力,但凡遇到重大叛乱时,朝廷都会调重兵强势援助。
所以,一段时间内乌桓也没成什么气候,选择与汉王朝交好,汉朝廷给他们封赐和奖赏,乌桓则一度承担对抗兴起的鲜卑和衰落的北匈奴的军事义务。到了蹋顿成为乌桓首领后,所统辖乌桓和内地来的汉族人口多达30多万,史书称蹋顿“以雄百蛮”。
强大的蹋顿乌桓始终是曹操心头之患,于是远征蹋顿,柳城一战,曹军大将张辽斩*蹋顿,彻底解决北方草原上的这股强大的势力。
高句丽
高句丽在曹魏灭公孙氏时曾充当帮手。后来却屡屡侵犯魏边境地区,魏即派将军毌丘俭率兵讨伐,攻占丸都城。毌丘俭又派部下王颀追讨南逃的高句丽国王宫(东川王),从沃沮一直追到肃慎的南界,也就是现在的朝鲜东北部到沿海州一带,结果还是没能抓住。高句丽就这样躲过了两次危机,苟且幸存了下来。
鲜卑
鲜卑部落首领檀石槐的横空出世,曾经给东汉带来很多麻烦,不接受朝廷的招安政策,希望与汉朝平起平坐,只不过几年后檀石槐死了,鲜卑分裂成三部分:一部由檀石槐的后裔步度根统辖,活动于今山西北部一带;另一部活动于今河北和今辽宁交界一带;还有一部就是轲比能的势力,活动于另外两部之间偏北的草原上。
轲比能虽然是鲜卑一个小部落的人,因勇猛、公平、不贪财物,天生具有领导才能而成为首领。趁着东汉末年天下大乱,也吸纳许多从华夏逃来的民众,学习汉民族的文化和技术,势力渐大。
在曹操统一北方的时候,鲜卑的力量还不够牛,一直到曹操死,都不敢造次,轲比能顺从地接受了曹魏的封赏,接受了自己只是曹魏的一个“王”的臣子角色。
直到公元231年,蜀国的诸葛亮出祁山,攻打魏国,轲比能也趁机发兵,遥相呼应,意图夹击魏国。因为诸葛亮被击退,轲比能也只能撤回草原。
轲比能的进犯,曹魏方面很恼火,便使了一个阴招,幽州刺史王雄派出勇士刺*了轲比能。鲜卑又一次失去了自己的强力领袖,再度分裂。后来双方又进行几十年较量,曹魏通过不断的军事打击,政治利诱,离间瓦解,拉弱攻强。终于整垮了鲜卑这一劲敌,巩固了北疆之地,保卫了曹魏北疆人民的生命安全,壮大了国威。
西北羌族
中国西北部,也就是西域的沙漠地带有许多绿洲都市国家,这些国家自古就因丝绸之路而闻名,汉武帝时张骞开辟了交通通道,后汉初期又经班超的努力经营,汉朝的势力范围逐渐扩大到这一地区,可以说自古以来就一直与中国内地保持着良好的关系。这种关系到三国时代也基本上没有变化。乌孙、龟兹之类的小国都不敢对汉不恭,只有羌族开始有点不安分。
汉桓帝时代,羌族就开始叛乱,结果被凉州段颎、皇甫规、张奂镇压。到了汉灵帝、汉献帝时期,马腾、韩遂、宋建、董卓等牛人直接占据了西凉,成为当地的军阀。羌族遇上的都是汉朝的猛人,想造反都造不成,更谈不上入侵中原。
东、北、西三方得以安宁,得益于在汉朝的余威和曹操“唯才是举”的用人方法。合适的人做合适的事,如任用田豫、牵招、阎柔、秦郞和西北马氏一族这些猛将镇守,保边关无事。
蛮王孟获
南方蛮王孟获也是在刘备去世后,在魏国的邀约下,孟获企图造反,却遇上诸葛亮这位集政治家和军事家为一体的牛人,一边武力攻打,一边收买人心,这些蛮人哪有这种心计,根本不是诸葛亮的对手,几经交手,头目孟获臣服,南方其他部落一时间也不敢再有不臣之心。
为什么战争连年,看起来非常混乱的三国时代,入侵的胡族无一不被打得大败而归呢?实际是魏蜀吴这三个国家内部并不乱,国家机器运转照样正常,社会还依旧安定有很大关系。能保持这种状态,还得益于都在效仿曹操推行的屯田制度、以战养战的策略。
当真正形成三足鼎立后,虽然三个国家之前互相有战争,大都是在边境进行局部战斗,国内的管理井然有序,特别是地大物博的曹魏,国力基本上不伤筋动骨,也不影响蜀、吴两国境内的社会稳定,而且三国都采取了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屯田制度,当时因为长期战乱造成人口激减,农田荒芜,公元196年曹操募集流民,分给土地,支给耕牛和农具,发展农业,增加租税。这种制度叫屯田。213年在淮河流域以及与关中地区实行军队屯田。魏能在与吴、蜀和周边的长期战中保持有利形势,与屯田制度带来的军粮安定保障关系很大。因此屯田制度后来也被吴和蜀仿效实行,诸葛亮治蜀时期,也赢得了“田畴辟,仓廪实,器械利,蓄积饶”。
农业社会以粮为纲,只要粮食生产正常,社会就会稳定,社会相对稳定的时候,驻守边境的兵源、后勤粮饷都能够得到保障,边关将士则可安心保家卫国,这些胡族有一点风吹草动都可能会被打压,更加没机会入侵。
魏蜀吴三国之间相互攻防,所以他们都不敢刀枪入库、马放南山,而是以战养战 ,曹操打败了乌桓,就整编了乌桓的骑兵,随曹魏征战四方,这就是三国时期赫赫有名的“天下名骑”。
孙权也连年对山越用兵,目的是希望“以战养战”,通过征服山越各部落,把山越人吸收到东吴政权内部,变成自己的军队,自己的民众,增强自己与魏蜀两国争霸的力量。这和曹操对待乌桓人的做法是一致的。
蜀国的诸葛亮吸收了西凉兵马,南中地区的少数族部落,也成为蜀汉的兵源,诸葛亮曾经把万余家少数民族部落迁移到蜀地,组成五部,号为“飞军”。
而且三国之间还在进行军备竞赛,诸葛亮发明了连弩,魏国也在诸葛连弩的基础上进行改良,据说魏国匠人马钧看到诸葛亮的连弩很不服气,说自己能做出比这个厉害五倍的连弩。可见当时各国之间武器开发的竞争异常激烈,军队的战斗力自然强悍,周边的胡族肯定不敢轻举妄动。
自从商周以来,华夏就与周边的胡族摩擦不断,战争一直就没有停过,抗胡一直成为历代王朝、诸侯基本国策,战国时期赵国长平大败,依然没有撤走对抗匈奴的军队。到了秦统一六国,修长城、扎重兵,主题还是“抗胡”。
不过大多数是消极被动的防御,所以一度让胡族匈奴成为华夏政权的大患。汉武帝之前的几代君主,都无力打败匈奴,只能靠“和亲政策”换来短暂的和平,同时把对手养得更强壮。直到汉武帝,凭硬实力主动出击打跨匈奴,后面几代君主也是采用主动出击的策略,依据强大实力与周边民族保持良好的关系。
到了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国不仅能保证人们正常生活,还能凭着自己的实力,打败了周边胡族的入侵。整个局势形乱而神不乱,无论从战斗力、谋略、综合国力等参数对比,周边的胡族部落显然不是一个档次。
所以,百年以来,外族入侵没有酿成大患,也就是情理之中了。
也告诉人们一个道理,任何时期,实力才是保证和平的硬道理。和平需要双方相互认可,认可都是靠“打”出来的,这就是战争对于消解民族隔阂所起的作用。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