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漠:《羌村》 一个神秘的西部故事

雪漠:《羌村》 一个神秘的西部故事

首页战争策略西部故事更新时间:2024-04-29

01从一本书认识一个人

这本书封面就是作者本人的肖像,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那浓密的黑发和胡须,看样子,本人应该是粗犷硬朗的,透着一股大漠人的苍凉和韧劲。

百度查询后更觉得,相由心生。

雪漠,1963年出生在甘肃,贫穷是那个年代大多数人的生活状态。

但读书不是。

他17岁。读中专。在那时,他的衣袋中老装着供他背诵用的卡片,除了读书,雪漠开始大量背诵古诗古文。

他宿舍的窗户上老是蒙块黑色的油布,他不分白天黑夜地读书、练笔。

在乡下小学,没有大灶,他只能自己做饭。为了节省时间,他一天只做一顿面糊糊,待冷却后,就用刀切成几块,一顿吃一块。

读书是真的可以改变命运。

25岁时,他的处女作中篇小说《长烟落日处》发表于《飞天》文学月刊第8期上。

之后他开始构思是部中篇小说,其意图是想写写农民的生活。这也就是后来的《大漠祭》。

为了创作,他拒绝了很多可以发财的机会,穷困潦倒,常常身无分文。有时,到处搜寻一些旧报,才能换来一顿菜钱。

贫穷不是最可怕的,对于一个写作的人来说,他发现自己已走错了路,文风浮夸的,失去了一个优秀作家应有的质朴,这种挫败才是最可怕的。

他抛弃了熟悉的笔法,再也写不出一篇文章;因为有了新的文学观,他不再有满意的素材,他再也没写出一篇像样的东西。

他决定重新练笔。只有创作者才懂得那个呕心沥血的经历。

就像路遥《平凡的世界》的创作过程一样,可谓十分艰辛。

路遥就在他的《早晨从中午开始》中所写道,第二部书稿完成后,他的身体完全倒下了,改抄稿子时几乎像个垂危的病人一样半躺在桌面上,几乎完全依靠精神力量苟延残喘。

为了摆脱扰心的烦恼,雪漠开始每日禅修,并按苦行僧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因饭后影响大脑的正常思维,雪漠过午不食,并坚决地戒了与他相依为命的莫合烟,怕的是作家没当成,先叫烟熏死了。坐禅之余,他形疲神凝,恍惚终日,昼里梦里,都在练笔。

37岁,雪漠将写了12年的《大漠祭》寄往上海文化出版社。

从此,他登上了文坛。

现在他的作品已经有1000多部,被翻译成30多种语言。

他成为一个走向国际,走进历史的人。

02从一个人认识一个故事

雪漠称得上是独一无二的作家。

他的独特,不仅仅因为他是作家中少有的大手印文化的研究学者,也不仅仅因为他的小说是当代西部文学的标志性作品。

这部《羌村》就是如此,也是一部西部的故事。

对于我们这个时代,西部给的人的印象有很多,其中不乏贫穷,封闭,也有神秘,野蛮等等。

事实上,西部也的确有独属于当地的地域文化。

第一因为他们的历史久远。在大唐时,就有“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这样的咏叹。

第二因为他们地理位置特殊。羌人似乎一直在我们的民族边界。乡土观念决定着人们的心理状态,而这种心理状态又决定着当地人的社会秩序。

而雪漠的写作以其粗旷硬朗的西部气象令人惊异,他给了我们一个机会,让我们可以走进那个久远的神秘的野蛮的封闭的,同样有着旺盛的生命力的土地。

03从一个故事寻找一个精神

这个故事从一个采访开始,作者接到一个委托,为龙多格热修筑庙宇,但问题是,有些人认为他是神,可以让人供奉,但有的人认为他是鬼,应*之。

为了寻找当年的真相,作者去到了云朵上的羌村,遇到一个神秘的老人,老人又从一个女人讲起——

老人,或者女人,甚至龙多格热本人,其实都是演员,都在那个舞台上全情投入地演出,大家都演得很精彩,很卖力,甚至有些心力交瘁,但到了今天,也不过是几个真真假假的传说。

这就是人生。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张柠在评说雪漠的《野狐岭》中描写木鱼歌时说,他将神圣生活和世俗生活、北方文化和南方文化嫁接在了一起。这种嫁接中非常重要的,就是人性。雪漠用人性打通了各种生活、各种人之间的隔膜和壁垒。雪漠小说中一直有一种灵魂性的东西。

人神如何,力量才是根源。

神鬼如何,善恶才是根源。

善恶如何,立场才是根源。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