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帝熊心是秦末农民起义时期被拥立的一位楚王,后来被项羽尊为义帝。他与楚怀王熊槐有血缘关系,是战国末期楚怀王的裔孙。在秦朝末年,熊心流落民间,以牧羊为生。
秦二世二年(公元前208年),项梁和项羽起兵反秦,为了顺应民心,项梁采纳范增的建议,在民间寻找到熊心,立他为楚怀王,以期承袭楚怀王的威望。项梁在定陶战死后,熊心以宋义为上将军,项羽为次将,率兵救赵,并令刘邦西向略地入关。
秦朝灭亡后,汉元年(公元前206年)二月,项羽尊熊心为义帝,但实际上项羽并不真正听从他的命令。项羽自立为西楚霸王,分封18诸侯王,定都彭城(今江苏徐州),而义帝则被徙于长沙郴县(今湖南郴州)。
项羽*害义帝的行为被后世视为篡位,导致了刘邦的反抗和三年的楚汉之争。义帝的死也象征着秦末农民起义中一个重要阶段的结束,随后的历史进入了楚汉相争的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