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诗经.大雅.绵》,道尽了礼让文化背后的周王朝颠沛发展史

一首《诗经.大雅.绵》,道尽了礼让文化背后的周王朝颠沛发展史

首页战争策略仙弈传说异动朝歌更新时间:2024-06-03

绵绵瓜瓞。民之初生,自土沮漆。古公亶父,陶复陶冗,未有家室。古公亶父,来朝走马。率西水浒,至于岐下。爰及姜女,聿来胥宇。周原膴々,堇荼如饴。爰始爰谋,爰契我龟,曰止曰时,筑室于兹。乃慰乃止,乃左乃右,乃疆乃理,乃宣乃亩。自西徂东,周爰执事。乃召司空,乃召司徒,俾立室家。其绳则直,缩版以载,作庙翼翼。捄之陾,度之薨薨,筑之登登,削屡冯冯。百堵皆兴,鼛鼓弗胜。乃立皋门,皋门有伉。乃立应门,应门将将。乃立冢土,戎丑攸行。肆不殄厥愠,亦不陨厥问。柞棫拔矣,行道兑矣。混夷駾矣,维其喙矣!虞芮质厥成,文王蹶厥生。予曰有疏附,予曰有先后。予曰有奔奏,予曰有御侮!

众所周知,《诗经》并不仅仅是一部文学作品,研究先秦时代,更多的是将其看作一部史书更为贴切,这首诗记录了周民族的发展壮大的光荣史,就像“绵绵瓜瓞”,瓜蔓越长,其硕果也就越大,最后终结出周文王这个“硕果”,终带领周部族走向强大。

周文王画像


一首诗,一部周部族的颠沛流离史

虞夏之时,部落首领后稷(原名弃)去世,其子不窋(读ku)继任部落首领,同时还继承了父亲在夏朝的农官职位,在其晚年之时,夏朝政治势力更迭,夏启废除了禅让制,众多部落有了“离心”的趋势,夏太康时期,有穷氏首领后羿乘太康外出狩猎,夏都空虚之际一举推翻夏太康的统治,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太康失国”。

数十年后,太康侄孙少康打着先祖大禹的旗号,召集夏朝旧臣伯靡等人,又取得了当时最有势力的有虞氏部族的支持,一举攻克旧都,夺回王位,重新恢复了夏王朝的统治,开启了中国历史上首个以“中兴”二字命名的时代“少康中兴”,而后稷部落就是在这个时候不知道什么原因被驱赶出其原有的势力范围。

少康中兴

后稷部落在老族长不窋的带领下艰难迁徙,直到遇到西方游牧民族戎狄的时候才停了下来,逐渐放弃了自己部族最为拿手的农业技术,转而从事畜牧业,就这样安定了几十年。不窋的孙子公刘继位以后,后稷部落才迎来一个兴旺发达的时代。他们重新开始重视农业,开始平田整地,开始兴修水利,甚至渡过渭河,采伐南山木料修建居所,《史记》对此有着详细记载。

公刘虽在戎狄之间,复脩后稷之业,务耕种,行地宜,自漆、沮渡渭,行者有资,居者有蓄积,民赖其庆。百姓怀之,周道之兴自此始!

公刘的儿子又把部族迁徙到豳(bin)地,即现在陕西彬县,后稷部族开始渐渐的兴盛起来。随着他们农耕生活的兴盛,狄戎的侵扰自然不可避免而来,大好的局面又开始逆转,后稷部族又开始沉寂衰落下去。若干年后,一位部族的圣人耀世而生,他就是古公亶父,他继承了部落首领之职后,便决心恢复后稷部落往日荣光。

戎狄人的势力范围

戎狄人依旧对他们侵扰不已,古公亶父先是与他们虚与委蛇,对方要财物给财物,要人口给人口,要土地给土地,这样的做法激怒了部落成员们,然而古公亶父依然一味退让,并不打算与戎狄开战,他是这样说的。

有民立君,将以利之。今戎狄所为攻战,以吾地与民。民之在我,与其在彼,何异。民欲以我故战,*人父子而君之,予不忍为。

此话说的虽然风格高尚,但其实最主要还是后稷部族实力不济,不足以与敌人开战,于是古公亶父为了保存部族的实力,便带着部分族人渡过漆水、沮水,翻越了梁山,到了现在陕西岐山县一带,这个地方虽位置偏高,但恰恰有一片适合耕种的地带,是为“周原”,部落在此安居之后,后来便被称为“周人”。

在古公亶父的带领下,后稷部族再次焕发了生机,不服从戎狄统治的百姓纷纷投奔而来,周边的部落与居民,听闻古公亶父有仁德,也纷纷前来投奔,这样,周部族已经逐渐成型。在上文引用的古诗中,大部分是描写古公亶父迁居周原之后,带领人民修建房屋,建造大城,发展生产的兴旺景象,开始逐渐有条有理的形成一个新的国家,而这时的中原,已经走到了商朝晚期。

古公亶父画像

古公亶父有三个儿子,老大叫泰伯,老二叫虞仲,小儿子叫季历。季历的母亲叫太姜,是姜姓诸侯国之名门之女,他又娶妻太任,太任给季历生有一子,取名为昌,因为后稷后代皆姓姬,所以叫姬昌,也就是后来鼎鼎大名的圣人周文王。

周部族的宗法观念向来比较强,严格实行嫡长子继承制。但季历的儿子出生后却成了例外,据说姬昌出生时,一只红色的雀鸟叼着丹书落在门前,丹书上写有神谕,上云:

敬胜怠者吉,怠胜敬者灭,义胜欲者从,欲胜义者凶。凡事不强则枉,不敬则不正。枉者废灭,敬者万世。以仁得之,以仁守之,其量百世。以不仁得之,以仁守之,其量十世。以不仁得之,不仁守之,不及其世。

此段“神谕”估计乃后人杜撰为之,但是却点明了执政的真理。古公亶父见这个孙子如此特别,就动了传位的念头,遂不由得赞叹曰:“我世当有兴者,其在昌乎?”他大儿子太伯和虞仲听到此语,想着古公亶父将要将族长之位传给姬昌的,于是为了不给父亲出难题,兄弟二人连夜便逃往南方,以便父亲把部落首领之位传到姬昌手中,这就是周族著名的“兄弟让位”的传说。话说两兄弟跑到南方的水乡泽国,再也不想跑了,于是顺应了当地的习惯,剪掉了头发,身上刺上了鱼龙的纹样,变成了南方的“蛮族”,过了没多久,二人居然在此建立了一个强大的诸侯国吴国。

兄弟让国

二人走后不久,古公亶父便去世,王位传给了老三季历,也就是史书中的公季,史书对其记述比较少,仅仅在《史记》中有些许记录,只说公季“修古公遗道,笃于行义,诸侯顺之”。但从其他史料综合来看,在公季的时代,周部族已经成为西方的强国,不断开疆拓土,甚至打的戎狄人被迫北迁,所以逐渐引起了商王朝的忌惮。大约在商王文丁或者帝乙时代,商王封公季为“牧师”,管理西方各诸侯国。

就在这个时期,公季前去商王朝受封,结果被商王下令*死,姬昌也被囚禁,过了一段时期,商王看到周部族并无异动,遂将姬昌放了回去做“西伯”,就这样姬昌带着仇恨离开朝歌。*父之仇就这样深埋在姬昌的心底,毕竟他目前实力不足,威信不够,不足以与商王朝公开翻脸,只能继续先积蓄力量,走“行善积德,争取民心”得路线,史*载其:“遵后稷、公刘之业,则古公、公季之法,笃仁,敬老,慈少。礼下贤者,日中不暇食以待士,士以此多归之。”姬昌在蛰伏之中,以待将来一飞冲天。

公季扩土


“虞芮质厥成,文王蹶厥生”的礼让文化

这句诗中包含了一个典故,那就是著名的“虞芮让畔”,事情是这样的。

在河东虞芮两个古国之间,有一块适合耕种的良田,这两个国家为争这块地争斗了许多年,两国国君在找商王说理后无果,听说西伯姬昌仁德善断,遂一同渡过黄河去找姬昌评理。

进入周境以后,二人发现周国人的精神面貌与其他国家完全不同,在田地里耕作的农民,他们在耕种的时候会给他人田地之间让出分界线,这就是所谓的“让畔”,他们边走边想,如果人人都做到这一点,谁还会为争地而发生争执呢?

走在周国的路上,他们发现新的现象,行人们喜欢互相让路,尤其遇到比较狭窄的地方,互相谦让没人抢道,当他们走到周国都城时,谦让几乎成为周国人的一种生活习惯,甚至在当官时都要互相谦让一番,整个国家充满着一种自律的秩序。

二人面面相觑开始交流起来,“我们这些事还用麻烦西伯吗?咱们连人家老百姓都不如啊!”于是二人决定回家,以“让畔”的方式来解决两国间有争端的地,争地纠纷圆满解决。

虞芮让畔雕像

过了没多久,周国君臣得知此事后喜出望外,这又是为何呢?

周国从古公亶父、公季到西伯姬昌,一直为周部族的发展而努力,尤其到了姬昌时期,与商王朝有着*父之恨,驱使着他不断壮大自己,想着有朝一日取商而代之。所以虽然他平时施仁政,行善积德,虽不能说没有发自内心的真诚,但绝对有收买人心的意味在其中。恰好如今远在黄河东岸的虞芮二国远道而来请求周国主持公道,这不证明周国的仁德之名已经远播了吗?用我们现在话来说,其实是“国际威信”的空前提高。

更离奇的是,两国的争端西伯没有出面,甚至都没有惊动周国官吏,仅凭周国的文明盛况就将二人感化,这不是一种奇迹吗?于是周人将这个事件隆重的写入自己的诗歌里面:“虞芮质厥成,文王蹶厥生”,意思是说两国争地纠纷的解决,完全是因为周王的盛德感化了他们。

虞芮让畔”事件发生后不久,西方各诸侯国都听闻此事,都感慨的说:“西伯盖受命之君”,承认姬昌获得了天命,于是四十几个诸侯国归服了周国,共尊西伯姬昌为“文王”,文王时代来临!

且不说周文王政治上的谋划,我们通过这件事情看到一个文化现象:“让”!早在舜耕历山时就有人“让畔”,尧舜禹禅让帝位,也是一个“让”,太伯虞仲让位季历也是一个“让”,伯夷叔齐互相让国,也是一个“让”,虞芮二君“让畔”,仍然是一个“让”,可见礼让文化在古时是一种优秀的文化传承,更是一种习俗,正是这样的文明,才会将周国打造的更为强大,也才有机会终取商王朝而代之。

文王理政


结语

一篇古诗,一段文化,一段历史,《诗经.大雅.绵》道尽了周王朝颠沛流离的发展史,但其背后体现的却是上古时期延续下来的“礼让”文化,可见从古至今,“让”既是一种“礼”,更是中华民族不可或缺的优质品德,只有遵从这种美德,“绵绵瓜瓞”才会结出累累硕果。

参考资料:《史记》、《诗经》、《国语》、《逸周书》等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