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里所描绘的三国和真正的历史,从严格意义上来说那就是两码事,《三国演义》各种事情堆砌在一起造就了一个传奇的极具戏剧性的文学舞台,里面有夸张、莫须有、荒诞等刻意编造的文学情节,比如刘关张三人桃园三结义,比如吕布和貂蝉英雄美人间唯美凄惨的爱情故事,又比如诸葛亮玄乎其玄的借东风,这些事情多了去了,一眼便能辩出真假,怎么可以同历史混为一谈呢。
历史,是多么严峻的不容一丝差池的真人真事,每一步都能影响到接下来的发展,甚至是性命,不能都像《三国演义》这小说里头的重要角色都仿佛有主角光环一般,要认同小说书籍,但也要尊重历史。就好比我们看电视剧,看《大明风华》,绝不可以认为这就是历史,影视剧和正史之间多多少少有些偏差,若要是想通过影视剧来了解历史,那推荐去看纪录片,不敢说保证是真,但好歹贴切历史文化。
就像貂蝉这个人,自古被奉为匹配英雄的绝色佳人,可是实际上呢,历史上压根就没有这个人。《三国演义》中的吕布刺*董卓的原因其实与之有些类似,吕布怕董卓知晓自己同其侍女偷情,这便才将董卓*害。罗贯中便借此引申,加了个貂蝉这样美貌的人物,好让文学戏剧化。通俗来讲,这样就能离畅销书更进一步。
其实大家都不知道罗贯中要写这本《三国演义》的目的是什么,也许是为了发泄情感,因为明显看出书中的主要情感色彩就偏向刘备这边,当然这和当时的大环境也有所关联。刘备好歹是正统皇帝的后世,那肯定比曹操孙权这样的人有发言权,有正义感,所以罗先生这样子,也无可厚非。
历史是真实的,但是演义就不一定了。是基于真实历史进行的艺术创造,带有一定语言加工,使其更加具有艺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