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三力是什么(曾国藩的三不指的是什么)

曾国藩三力是什么(曾国藩的三不指的是什么)

首页战争策略智逗三国更新时间:2025-06-06

曾国藩三力是什么,曾国藩的三不指的是什么

曾国藩有“三力”,分别是:反思力、定力、挺力。

第1力叫做“反思力”。他有非常强大的反思能力。他7次没有通过科举考试,然后最后不断的在这过程中进行反思,最后获得了科举考试的成功,到了北京当了京官入了翰林的这个过程。正是一个反思的过程,通过不断的学习,去取得更好的成绩,那么在他职业生涯中呢,经历了很多阶段,有京官阶段,建立湘军阶段,然后做了两江总督,直隶总督等等,这个过程中遇到无数的事件,有很多都是涉及到人命的事件。

那么他在这中间也是浮浮沉沉晨晨,也是有达到权力的巅峰,也有被逼死的到谷底的这么一个过程,但是他仍然都能够反弹,而且在高位的时候也能够谨言慎行戒骄戒躁,这个过程中反思力就是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他有一个特点呢,就叫“做功虽大却不过喜,过虽小却必深究”,就是说他的功劳非常大的时候,取得非常大成就的时候他不会10分的高兴,但是如果是有一些小错误失误,他却会去深究去把这个失误也好或者错误也好,当初他去持续进步获得更大成就的一个垫脚石,或者说作为这么一个素材,让这成为他成功路上的一个不好的一笔,而是因为这个失败然后才造就了他后面的成功的这么一步。

所以也有一个成语叫做“闻过则喜”,就是发现有一些小过失他反而会去高兴,因为他终于有可以改进的地方,这个这个功力我想是我们常人很难达到的。那么曾国藩的这个反思力呢确实是从词义来考虑的,就是叫做“反着思考”,比如说他特别希望能够打胜仗,那么他会考虑怎不会去思考怎么样去获胜,而是会去思考为什么成不了事儿,就比如他刚开始建立湘军的时候,他没有去思考这个湘军应该有什么样的编制?应该招什么样的人?

有什么样的要求?怎么样治理的方式方法,因为他对于带领军队创建军队来说,他确实是一个门外汉,那怎么办呢?他就反着思考,就思考当时清军那些正规军和绿营兵他们为什么会失败?其实当时他们这些正规军并没有什么失败啊,但是曾国藩已经有非常敏锐的嗅觉预感到这个正规军必定要失败,因为他们已经腐败到根儿了,而且是没有战斗力,那么他就分析了一下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然后在创建湘军的时候坚决去避免。

比如说正规军他们是实行的低饷制,比如说他们允许士兵或者说大部分士兵他们都会有第三产业。就是士兵不是他们的主要工作,他们可能脱掉士兵的服装回去可以是卖肉的,可以是卖布匹的等等会有很多其他的营生。

那么曾国藩建立湘军他就从制度上就先把一些事情给避免了,就是他分析了别人有可能会那样失败或者别人是怎样失败的,那么他就反其道而行之,然后去避免失败,那么最后就会获得胜利,所以他的反思力建立了一个非常强大的湘军非常有战斗力的军队,最后在平定太平天国或者是剿捻的过程中都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这个也是可以说是反思力的一个重要的应用。

曾国藩的第二力,叫做定力。就是说他是一个非常有主见的人,当时咸丰皇帝罢免了中国藩的权,然后他在家休养生息了两三年,然后又复出。当时复出之后,咸丰皇帝对曾国藩呢是希望委以重任的,要任命他为两江总督。但是当时,曾国藩正驻扎在死守在安庆,要把安庆攻下来。

这样子就相当于在抵抗太平军的过程中又建立了一个大的成就了,那么当时咸丰皇帝呢,他一直跟曾国藩对待太平军的思路是不同的,他们两个是相反的。咸丰皇帝呢,是希望先攻下南京,然后再去对付其他的嗯羽翼呀,但是曾国藩就反其道而行之,他制定的战略呢是,先剪枝叶再拔根本,而且他的战术就是结硬寨打呆,以静制动反客为主。

那么皇帝跟他之间的差别就是,导致皇帝就是对他的任命任用就非常有忌惮,一个怕他的权力过大羽翼过丰会对皇权有所威胁,另一方面也是曾国藩非常的不听话,那么咸丰皇帝对命曾国藩为两江总督呢,带了两个附加条件。一是让他要“出安庆”,再一个就让他“援江南”,但是曾国藩都守住了他自己的初心,用各种方式拒绝了。因为他绝不会再中太平军的调虎离山计在上第2次当,之前咸丰皇帝也是因此而上了太平军的当。

然后他还使用“拖延战术”,拖啊拖最后就把这个战事给拖黄了,那么,也是守住了他的初心和底线。那么就说明他在定力方面是非常有自己的意见,实操经验的,也是在他实现非常具体的宏大的这个战略目标方面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第3个力叫做“挺力”。当时他在长沙,刚刚调离这个京官,不当京官之后,就到长沙赴任了,后来他在长沙受辱,差点被绿营兵给打死被,那些兵痞给了结了,但是他最后反思了一下,他决定打落牙活血吞。

那么在那个之后经过了长沙受辱的事件之后,他就毅然决然要建立一个自己的军队,要建立湘军,要用胜仗来向这些正规军们证明,然后也是为国尽自己的力。那么还有一个“挺力”体现的一个方面,就是他对于自己保举的两个人,一个是沈葆桢,一个是左宗棠。

这两个人都是自己力挺的两个人去保举他们在一些重要的岗位任职。但是在沈葆桢跟左宗棠他们两个人都在曾国藩非常需要帮助的时候,没有去施以援手反而去截留军饷,那么在这个过程中第1次沈葆桢截留军饷的时候,曾国藩就做出了一个决定就是“忍”,然后第2次沈葆桢又再次截流那么曾国藩就决定反击上书了朝廷。

曾国藩上书朝廷沈葆桢所作所为,虽然沈葆桢当时更加获得清政府的这个倾斜啊,但是曾国藩也得到了自己想得到,曾国藩在这些受辱方面,受委屈,受背叛方面他有非常强大的忍耐力,克制力,然后能够在这个过程中去挺过最煎熬的阶段,去用实际行动度过中间最煎熬的阶段,然后守得云开见月明。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