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旷世才女,出身名门却命比纸薄

她是旷世才女,出身名门却命比纸薄

首页战争策略战掠三国手游更新时间:2024-05-09

作者:袁秀月

制图:余铮浩

“所谓人类的历史不过是一部男人和女人的生活史.在人类的英雄史诗中,主角一直由男性充当;而在人类的悲剧舞台上,女性则始终是主角。”

这一历史现象不断上演,不管是古代小说还是真实历史中,女性从没停止诉说自己的悲剧。

犹如我们今天的主角,蔡文姬。

蔡文姬,本名琰,别字昭姬。她的父亲是东汉文学家蔡邕,汉代最后一位辞赋大家,在朝在野都负有盛名。

作为蔡邕的女儿,蔡文姬也从小博学多才,擅长音律。据说6岁时,蔡邕夜里弹琴,不巧弄断琴弦,她马上就能听出是第二根琴弦。蔡邕以为是女儿是碰巧,故意弄断一根琴弦考她,结果蔡文姬又准确地指出,断的是第四根琴弦。

如果蔡文姬生活在今天,也是名门才女,前途无量。只可惜,她生活在诸侯割据、战乱频繁的东汉末年。

被时代裹挟的蔡文姬,一生都在经历别离。

第一次别离

蔡文姬的童年并不安逸。光和元年(178年)七月,蔡邕因遭人诬告,被流放到朔方郡9个月。被赦免后,又因为得罪了中常侍王甫的弟弟,而逃亡江南,一待就是12年。

虽然生年不能确定,但年幼的蔡文姬,很可能跟随父亲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

公元189年,汉灵帝去世。董卓带兵进京,立陈留王为帝,是为献帝。长达三年的董卓之乱开始,三国乱世也由此拉开大幕。

因为声名颇高,蔡邕也被董卓胁迫利用,颇受重视。

举高第,补侍御史,又转持书御史,迁尚书。三日之间,周历三台。又升任巴郡太守,被留任侍中。

正值少年的蔡文姬,在京城度过了短暂的安稳日子。16岁时,蔡文姬远嫁卫仲道。卫家是河东世家,在当时,这本是一桩郎才女貌、门当户对的好姻缘。但无奈好景不长,没过多久,卫仲道就英年早逝。

新的生活刚开始,丈夫就短命弃她而去。蔡文姬也没有孩子,于是便返回娘家。

但迎接她的再没有父亲了。

公元192年,王允与吕布*诛*董卓。在王允面前,蔡邕不小心流露出叹息之意。导致王允勃然大怒,呵斥他:

“董卓是差点倾覆汉室的大国贼,你既然为臣子,应该一起愤恨,如今却因为自己的私遇,而忘了大节。上天诛*了有罪之人,你反而为他伤痛,难道是想跟他一起成为逆贼吗?”

随即,蔡邕就被收押治罪,很多人想救他都没成功,最后死在了狱中,终年60岁。

夫逝父死,年轻的蔡文姬一连失去了两位最亲的亲人。

然而,厄运才刚刚开始。

第二次别离

“斩截无孑遗,尸骸相撑拒。马边悬男头,马后载妇女……旦则号泣行,夜则悲吟坐。欲死不能得,欲生无一可。彼苍者何辜,乃遭此厄祸。”

——《悲愤诗》

董卓之乱造成了东汉末年政权的极度混乱,董卓被诛*后,这种混乱到达了一个顶峰。

董卓的旧部李傕、郭汜听从谋士贾诩的建议,率军攻取长安,吕布逃走,王允被*。

天下大乱,受苦的都是百姓。公元194年,关中大旱,谷价陡涨,百姓吃不起饭,长安城甚至出现了人吃人的惨事。公元195年,李傕、郭汜为争权内斗,攻打了几个月,长安城几乎变成一片废墟。

后来,汉献帝逃出长安,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汉室名存实亡。

在一片混乱中,北方胡羌也趁机来犯,所到之处,百姓家破人亡。《悲愤诗》中描述的就是当时的情景:

胡羌兵疯狂砍*,不留一人,死人的尸骸相抵交叉。马边悬挂着男人的头颅,马后载着抢来的女人。数以万计的人被掳掠,白天嚎哭着走路,晚上坐着悲吟。想死死不成,想活没盼头。老天啊,我们有什么罪过,要遭此灾祸。

孑然一身的蔡文姬,也被胡骑所俘。后来辗转没于南匈奴左贤王,有人说她是左贤王的妃嫔,也有人说,她的身份是奴隶。

不管怎样,这是蔡文姬的第二次别离,她离开家乡,在南匈奴生活了12年,并生了两个孩子。

第三次别离

被掠到南匈奴时,蔡文姬大约20岁,仍是花一般的年纪。一个年轻女子,远离家乡亲人,不仅要适应边地的寒冷气候,习惯当地不讲道德礼仪的风俗,还要因为丢失了节义,内心备受煎熬。

《悲愤诗》中记录了她刚到南匈奴的种种不适和对家乡的思念:

边荒与华异,人俗少义理。处所多霜雪,胡风春夏起。翩翩吹我衣,肃肃入我耳。感时念父母,哀叹无穷已。有客从外来,闻之常欢喜。迎问其消息,辄复非乡里。

人生短暂如白驹过隙,然而年华正当,蔡文姬却只能满怀愁绪。但她心里仍保留着一丝希望,只要活着就有可能回到故乡。

曹操平定中原后,掌握大权。因为一向与蔡邕交好,又痛其无嗣,加之政治上的考虑,便派使者重金把蔡文姬赎了回来。但匈奴人提出一个条件,将两个孩子留下。

蔡文姬终于可以回故乡,却要面临骨肉分离。临走时,孩子抱着她的脖子苦苦哀求:“阿母你一向善良仁慈,为什么今天这么无情?我还没有长大成人,为什么不能多想想我?”

听到这里,她的五脏像崩裂一样疼痛,恍恍惚惚如痴如狂,快要出发了还多次返回。一起被掠的同伴也来跟她告别,哀叫声哭喊声不断。

马为立踟蹰,车为不转辙。观者皆嘘唏,行路亦呜咽。

蔡文姬如愿回到了故乡,只是对她来说,不知到底该悲该喜。

她的一生就是一首诗

回到汉朝后,曹操做主将蔡文姬嫁给了同郡人董祀。但离开十多年,蔡文姬家里已面目全非。家人都已去世,没留下一个亲戚。庭院长满了草,眼前的白骨也分不清是谁,只有她自己对着孤零零的影子哭泣。

她的一生,如同蒲苇一般,随风飘摇却坚韧如丝。苦难并没有消磨她的心志,也没有抹去她的才华。

董祀在做屯田都尉时,犯罪当死,蔡文姬曾蓬着头、赤着脚,到曹操那儿为丈夫求情。曹操被她感动,派快马追回了判决的文书。天气寒冷,又赐给她头巾和鞋袜。

曹操问她,“听说夫人家里原来有很多古籍,还能记得起来吗?”

蔡文姬说,父亲曾留下四千余卷书籍,但因为离乱没能保存下来,现在她能记得背诵出来的,只有四百多篇。于是,她凭着记忆写下来送给曹操,没有任何遗漏错误。

后来,有感于自己的身世,她写下了《悲愤诗》二首。后人往往将这首诗与《孔雀东南飞》相提并论。

蔡文姬擅长音律,一般认为,《胡茄十八拍》也是由她所作。

南宋严羽在《沧浪诗话》中评价:“浑然天成,绝无痕迹,如蔡文姬肺肝间流出。”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