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
1、土耳其(同时期在土耳其境内有大塞尔柱帝国和罗姆苏丹国,但是罗姆苏丹国的苏丹苏莱曼沙是马利克沙一世的远亲,所以当时罗姆苏丹国和大塞尔柱帝国是重叠关系,从游戏中土耳其的实力及领土范围考虑,作者选择大塞尔柱帝国作为当时1080年土耳其的政权)
大塞尔柱帝国(1037-1194)
是11世纪塞尔柱突厥人在中亚、西亚建立的伊斯兰帝国,亦称塞尔柱王朝。帝国极盛时领有伊朗、伊拉克、高加索、小亚细亚大部及叙利亚(包括巴勒斯坦)等地。
塞尔柱人属突厥乌古斯部落联盟(乌古斯叶护国)4大部族的一支,初居中亚北部的大草原地区,以其酋长塞尔柱克的名字命名。1040年,塞尔柱之孙图格鲁克伯克在丹丹坎战役胜利后占领呼罗珊;进而征服波斯全境,并于1055年进入巴格达。哈里发卡伊姆感谢图格鲁克伯克为他解除了什叶派布韦希王朝的控制,封他为苏丹,号为“东方和西方之王”。1071年,图格里勒伯克之侄和继承者阿尔普-阿尔斯兰(1063-1072在位)在曼齐克特大败拜占廷军,俘获拜占廷皇帝罗曼努斯四世,于是拜占廷所属小亚细亚大部分地区尽归其手。马利克沙在位时(1072-1092)是塞尔柱帝国极盛时期。
1092年马利克沙死后,诸子纷争,帝国四分五裂。在叙利亚、克尔曼、小亚细亚等地先后出现了一些小王朝。第三子桑贾尔(约1096-1157在位)受封于呼罗珊。1104年成为大塞尔柱帝国仅存的继承人和其他各塞尔柱小王朝的宗主,声誉日隆。他曾打败中亚的喀喇汗王朝和印度边境的伽色尼王朝,但在1141年的卡特万战役中被东喀喇汗军队与契丹人打败。在位末年,吐火罗斯坦与巴尔赫的乌古斯人反抗苛税起义,他前去征讨,战败被俘。1156年逃到木鹿,次年死去。国土后并于花拉子模王朝。
塞尔柱突厥
2、埃及
法蒂玛王朝(909-1171)
北非伊斯兰王朝,又译法提马王朝,中国史籍称之为绿衣大食,西方文献又名南萨拉森帝国。以伊斯兰先知穆罕默德之女法蒂玛得名。
909年,奥贝德拉伊斯兰教什叶派首领在突尼斯以法蒂玛和阿里的后裔自居,自称哈里发,建都马赫迪亚,攻打摩洛哥的伊德里斯王朝,征服摩洛哥,并进而占领整个马格里布。969年哈里发穆伊兹派部将乔海尔征服阿拉伯帝国统治下的埃及,973年迁都开罗。
第六任哈里发哈基姆(Hakim,996年–1021年),放弃了前任的宗教宽容政策,残酷迫害犹太教徒和基督徒,并于1010年拆毁耶路撒冷的圣墓教堂。
1171年法蒂玛王朝大臣萨拉丁在近卫军支持下发动政变,推翻法蒂玛王朝的哈里发阿迪德,建立阿尤布王朝,法蒂玛王朝灭亡。
法蒂玛王朝疆域
3、摩尔
穆拉比特帝国(不太确定,11世纪中叶-12世纪初)
穆拉比特王朝,又译作木兰皮国, 是11世纪由来自撒哈拉的柏柏尔人在西非所建立的王朝。“穆拉比特”一名来自阿拉伯语,意为“武僧”。在这个王朝的鼎盛时期,其势力范围包括现今的摩洛哥、西撒哈拉、毛里塔尼亚、直布罗陀、阿尔及利亚的特莱姆森,南面囊括大部分的塞内加尔及马里,北面则包括大部分的西班牙及葡萄牙。
穆拉比特帝国军队
游戏中
1、土耳其
具体位置
土耳其近年方得进入安纳托利亚和耶路撒冷圣地,但从里海草原迁徙至此地后,已对周围地区产生深远影响,足以动摇这些古老帝国的基石。自其击败布威王朝,拥立阿拔斯哈里发后,挥军急进,更于曼西克特大败拜占庭,从此统一东部广袤伊斯兰疆土,确立其在阿拉伯和波斯地区不世出霸主地位。选择定居方式是土耳其崛起的秘密所在,这个传统的游牧民族,最终接受整套文明体系,建立塞尔柱帝国。尽管数世纪来,他们极度依赖精锐骑兵和游击战术,但对如此广袤帝国纳入中央集权控制却显示惊人天赋。可预见的未来,也许塞尔柱帝国面临的最大威胁为其内部滋生的骄奢安逸。自曼西克特惨败后,拜占庭绝对不会再对土耳其劲旅掉以轻心,更何况其对收复安纳托利亚念念不忘。至于南部,若认为埃及法蒂玛王朝会固守富饶的尼罗河两岸,任由土耳其坐大,此等想法同样亦愚不可及,事实上埃及已摩拳擦掌准备进军耶路撒冷。若土耳其能将全新中央集权体制成功融入传统马背文化,则战略态势将极为有利。毕竟,很少有人能在大草原上击败剽悍不羁的游牧战士。
国家优势:精锐弓骑兵和苏丹近卫军
国家劣势:缺乏重装部队和早期
步兵特色兵种:苏丹近卫军、步行西帕希枪骑兵
骑兵特色兵种:西帕希枪骑兵、西帕希弓骑兵
远程特色兵种:苏丹近卫弓箭兵、苏丹近卫滑膛枪兵
2、埃及
具体位置
宗教极端情绪已席卷整个世界,埃及却依然保持对各种信仰和意识形态的高度宽容和融合。作为穆罕默德之女法蒂玛的后裔,什叶派穆斯林目前统治埃及,但逊尼派教、犹太教和基督教徒们出任官员却毫无限制。与法老时代迥异,才干和天赋取代了过去的暴力纷争,使埃及国力强盛,蒸蒸日上。在过往数千年先后成为几个帝国的领土后,尼罗河之子们充满了文化宽容性和顽强生命力。尽管国力强盛,由于哈里发哈基姆的疯狂举动和平庸才干,法蒂玛王朝目前略逊于其鼎盛时期。值得庆幸的是,就目前而言,无论从任何方向,埃及邻国都无法对其构成致命威胁。西部摩尔人对埃及鞭长莫及,而加沙圣地北部的伊斯兰国家们则缺乏强劲后援。尽管埃及目前并无心腹大患,但任何对圣地的用兵必将导致地中海周边国家军队围攻,基督世界必将组织十字军进占耶路撒冷,同时还要分神应付其他穆斯林国家例如土耳其的攻击。只有闪电扩张,而后迅速巩固,方可将整个世界化为餐桌上任人割取的牡蛎。
国家优势:骑兵非常强悍马穆鲁克尤为精锐
国家劣势:后期缺乏精锐重装步兵
步兵特色兵种:库尔德标枪兵、苏丹禁卫军
骑兵特色兵种:马穆鲁克弓骑兵、马穆鲁克重骑兵、马穆鲁克禁卫骑兵
远程特色兵种:努比亚弓箭手
3、摩尔
具体位置
摩尔原为游牧民族,居住于非洲北岸毛里塔尼亚地区。公元八世纪,皈依伊斯兰教后,摩尔迅速崛起,从数个方向对外迅猛扩张————包括挥军北上伊比利亚半岛,随即攻占几乎整个半岛,只余北部数处尚有基督军队苦苦支撑。时至今日,伊斯兰占领的西班牙地区城邑众多,甚至超过了哈里发的疆域。与此同时,强悍柏柏尔人也在非洲西岸发展壮大,并定都玛拉喀什,意欲吞并摩尔帝国。他们在非洲西部实力雄厚,并且历史上一度占领过伊比利亚,因此在当地拥戴甚众。摩尔帝国远播伊斯兰荣光的征服,看来将成为他们面临的一个巨大威胁————基督势力的夹攻和统一。一度弱小蒙昧和混乱纷争的莱昂和卡斯提尔王国,为了抵御伊斯兰势力席卷半岛,毅然统一合作,伺机收复失地,其民族英雄埃尔熙德惊才绝艳,为生命中的高贵天性所激励,与摩尔人浴血厮*。也许,摩尔目前最明智的举措莫过于挑动葡萄牙和卡斯提尔自相残*,否则一旦他们在基督战旗下携手对抗伊斯兰,必将成为摩尔强敌。无疑,基督君主们的贪婪颇有可乘之机,尽管与这些国家的交往如此令人反胃,但仍不失为当前妙策。必须要令基督徒们清楚,若他们挥军东进深入阿拉伯地区,甚至激怒另一伊斯兰强国埃及...届时也许安拉亦将会失望地叹息。
国家优势:精锐轻骑兵和步兵部队
国家劣势:后期缺乏精锐部队
步兵特色兵种:苏丹标枪兵,柏柏尔矛兵、雷姆图纳矛兵、图雷格步行骆驼骑兵
骑兵特色兵种:格兰纳达标枪骑兵、格兰纳达弩骑兵、格兰纳达枪骑兵、火枪骆驼骑兵、基督卫队、图雷格骆驼骑兵
个人看法:伊斯兰国家相比于基督教国家可玩性更强些(毕竟没有教皇的管制)初期发展压力也是相对轻松(竞争对手少,叛军领地多,中东城市密集,发展程度高)兵种各有特色,土耳其偏草原风,埃及和摩尔偏沙漠风。但后期直面蒙古,帖木儿入侵,压力很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