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三二轮复习中外历史纲要必修(下)知识手册

2024年高三二轮复习中外历史纲要必修(下)知识手册

首页战争策略至上王权更新时间:2024-07-27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第一单元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一、文明的产生

1、条件

2、标志:城市、阶级、国家、文字

二、早期文明的特点

1、地理分布:基本位于中纬度北温带;多临近大河流域

2、总体特点:各个文明基本独立发展;表现出明显的多元特征

三、早期文明的概况

(一)西亚: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1、自然条件:大部分地区干旱少雨,但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提供了充足的水源。

2、兴起过程:

3、成果

(1)政治制度:君主专制

(2)法律:《汉谟拉比法典》

地位:世界上现存最早的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特点:①宣扬君权神授,维护奴隶主的利益和权威。②保护私有财产。

③施行同态复仇法。(以牙还牙)

(3)文化成就:①文字:楔形文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

②史诗:《吉尔伽美什》是目前所知最早的史诗。

③传说:洪水和方舟传说。④数学:苏美尔人发明了60进制。

⑤战车:苏美尔人最早使用战车作战

(二)东北非:尼罗河流域(古埃及文明)

1、自然环境:东北非的埃及同样地处于干旱地区,但尼罗河的定期泛滥,有利于农业发展的生产。尼罗河提供了联通上下埃及的交通条件。

2、兴起过程:

3、成果

(1)政治制度:君主制:法老(国王)被视为神在人间的代表,掌握着政治、经济和军事等最重要的权力。

(2)文化成就: ①丰富多彩的神话和文学故事;②象形文字。

③制定世界上第一部太阳历。

④金字塔的建造证明了埃及人在建筑和数学方面都达到了较高的水平。

⑤莎(suō)草纸是主要的书写材料和重要 的出口物资。

(三)南亚:印度河和恒河流域(古印度文明)

1、自然环境:

①印度河流域的大平原,恒河流域雨水丰沛、植被茂盛,都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

②随着铁器时代的到来、生产工具的进步,恒河流域逐步得到开发。

2、兴起过程

3、成果

(1)国家制度:种姓制度

a、实质:维护奴隶主特权的一种等级制度。

b、特点:等级森严、贵贱分明、职业世袭、法律地位不平等。

c、社会各等级: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贱民”。

等级

名称

职业

婆罗门

主掌宗教祭祀

刹帝利

主要由以国王为首的武士集团构成,负责统治和保卫国家

吠舍

大多数是普通劳动者,少部分是富有的商人

首陀罗

地位最低,需要为前三个等级服务

五、种姓之外,贱民处在社会的最底层,被认为是“不可接触者

d、影响:对印度社会和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积极:①在经济文化落后的古代,使印度人产生安于现状的平和心态,有利于维护统治,维持社会安定。

②种姓制度对印度社会发展、民族文化、民族心理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消极:③种姓制度造成印度社会阶层的隔离,限制社会的阶层流动。

④下层劳动群众备受压迫和歧视,延缓了社会发展的进程。

⑤激化社会矛盾,不利于印度的统一与团结。

(2)文化成就:①佛教:主张众生平等,对种姓制度形成了一定程度的冲击;

②著名史诗:《摩诃婆罗多》、《罗摩衍那》

③数学:创造了从1到9的数字,发明了“0”,提出了按位计值的方法。

④在天文、历法、医学等领域取得了重要成就

(四)东南欧:巴尔干半岛南部和爱琴海地区(古希腊文明)

1、兴起条件

2、兴起过程

3、成果

(1)政治: ①贵族寡头政治:斯巴达是少数人掌握政权的寡头政治代表。

②民主政治:雅典是多数公民掌权的民主政治的典型。

【雅典民主政治】

A特点:主权在民;轮番而治; 直接民主

B实质: 奴隶制民主,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

C评价: 进步性:①有利于发挥公民的创造力②民主氛围推动文化的繁荣

③近现代西方民主政治的源头

局限性:①范围:仅限于男性公民②性质:直接民主只适用小国寡民

③方式:轮番而治和抽签形式可能导致国家权力滥用和误用

(2)文化成就

①文学:神话、悲剧和喜剧。

②史学:希罗多德首创“历史”一词,被誉为西方“史学之父”;

修昔底德成为政治史传统的奠基人。

③哲学: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奠定了西方哲学的基础 (人文主义的起源)。

第2课 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

一、走出孤岛:古代文明的扩展

(一)农耕文明的扩展

1、原因。 可能性:①比较发达的社会分工、相对较高的劳动生产率

②复杂的社会组织和管理系统

必要性:③在生产力水平有限发展的情况下,农耕文明需要新的土地。

2、扩展的概况

(1)古埃及:古代埃及文明主要向叙利亚和巴勒斯坦地区扩展;埃及新王国时期,势力曾达到两河流域,并与西亚地区的大国争霸。

(2)两河流域:

①古代西亚文明从两河流域南部向周边地区扩张,古巴比伦王国首次实现了两河流域的统一,把势力伸到地中海沿岸。

②亚述从不仅统一了整个两河流域地区和小亚细亚的一部分,而且一度征服埃及。

(二)海洋文明的扩展

1、原因。可能性:①组织能力、航海技术、武器

必要性:②古希腊多山多岛环海,不适宜农业发展;以工商业为主的经济需求。

2、概况:向地中海和黑海周边地区殖民,建立了数量众多的殖民国家。

3、分析古希腊扩张的特点?

①分布广泛,沿海岸线建城邦,呈点状分布;②海外城邦独立于母邦,没有形成统一帝国。

二、文明连接:古代世界的帝国

(一)波斯帝国(公元前550-公元前330年)

1、兴起:①公元前6世纪,波斯兴起于伊朗高原。

②迅速征服了包括两河流域、埃及、小亚细亚和巴尔干半岛北部在内的广大地区,建立起地跨亚非欧三大洲的帝国。

2、统治:①中央:君主专制制度,王权至上,君权神授。

②地方:行省制。行省总督与军事长官相互监督和制约。

③完善的税收系统。④统一的货币制度(发行官方货币)。

3、灭亡:公元前4世纪晚期,因马其顿王亚历山大率军入侵而灭。

(二)亚历山大帝国(公元前336-公元前323年)

1、建立:公元前4世纪晚期,建立了地跨欧亚三大洲的帝国。

2、统治:①中央:君权神授,君主专制。

②地方:行省制,马其顿和希腊人担任要职。

③推广希腊文化,促进东西方文化的交融。

3、灭亡:亚历山大死后,帝国分裂为三个希腊化国家(马其顿、塞琉古、托勒密)。

(三)罗马帝国(公元前27年—公元395年)

1、发展历程:①公元前8世纪,罗马城邦建立。②公元前509年,罗马共和国建立。

③公元前27年,罗马帝国建立。④公元1-2世纪:空前繁荣。

2、统治:①中央:实行帝制。 ②地方:行省制。

③战俘和被征服的居民沦为奴隶 ④罗马法(近代资本主义国家立法的基础)。

⑤发展海外贸易,加强地区间经济联系。 ⑥4世纪末基督教成为罗马帝国国教。

3、衰亡

(1)原因:政治危机:①行省各自为政。②官僚体系与职业军队加重人民的负担,阶级矛盾尖锐,(奴隶)起义不断。

经济危机:③农业衰退、工商业萎缩、城市衰败。④边境压力加大,蛮族入侵。

(2)表现: ①4世纪末,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

②5世纪后期,在内外夹击下,西罗马帝国灭亡。

三大帝国

波斯帝国

亚历山大帝国

罗马帝国

疆域

地跨亚非欧三大洲

统治

政治:完善的官僚系统①中央:君主专制、君权神授②地方:行省制

经济与社会:③完善的税收系统④统一的货币制度

政治:①中央:君权神授,君主专制②地方:行省制

文化:③推广希腊文化,促进东西方文化交融

政治:①中央:实行帝制

②地方:行省制③战俘和被征服的居民沦为奴隶

经济:④发展海外贸易

法律:⑤罗马法

文化:⑥基督教定为国教

衰亡

公元前4世纪晚期,被马其顿所灭

亚历山大死后,帝国分裂为三个希腊化国家

公元4世纪末帝国分裂

(四)概括三大帝国的共同点。

①依靠军事征服(武力扩张)建立帝国。

②疆域辽阔,地跨亚非欧三大洲。

③实行君主专制,帝国的维系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君主能力与制度运行的效率。

④依靠官僚体系和军队、行省制度等措施加强控制。

⑤文明不断传承与发展。

三、互鉴发展:文明的交流

(一)特点:①不同地区之间始终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联系和影响。

②文明之间交往的总趋势是不断加强,相互影响不断扩大

(二)表现

(1)技术的传播

农耕技术

①西亚的农耕技术,逐步传到中亚欧洲和北非一些地区。

冶铁技术

②冶铁技术起源于西亚,扩散到埃及和希腊等地。

(2)文化的传播

神话

③西亚的神话传入希腊,成为希腊神话的重要内容。

雕塑艺术

④希腊的雕塑艺术,特别是人像雕塑,在很多方面模仿埃及。

⑤字母文字

腓尼基字母—阿拉马字母—西亚、埃及以及印度等多种字母

腓尼基字母—希腊字母—拉丁字母—欧洲几乎所有字母文字的源头。

(3)经贸往来

丝绸之路

汉朝和罗马帝国之间通过丝绸之路,进行间接的经贸和文化交流。

①波斯帝国时期,中国的丝绸已到达地中海东岸。

②东汉的班超为经营西域,曾派甘英出使大秦(古罗马)。

③2世纪,已经有罗马的商人来到洛阳。

此后,罗马商人不断东来,与中国进行贸易。

(三)影响/基本规律

积极:①维护统治②传播先进文化(希腊文化等)

③促进东西方文化交流。④有利于文明的发展。⑤缓和民族间的矛盾。

消极:交流的背后,也存在对被侵略地区的掠夺。

第二单元 中古时期的世界

第3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

【补充:西欧中世纪简史(5-15世纪)】

①5世纪后期,日耳曼人的入侵下,西罗马帝国灭亡。

②日耳曼灭西罗马,建立了法兰克王国。法兰克王国先后经历墨洛温王朝(481-751)和加洛林王朝(751-843)发展到查理大帝时统一西欧,称查理曼帝国(768-814)。

③后帝国三分,三个儿子签订《凡尔登条约》把法兰克分成了东西中法兰克三国,即今天法意德的雏形。

④与此同时中法兰克后被东和西兼并

⑤东法兰克奥托一世936即位,期间加强中央集权,962年教皇加冕于他,号称神圣罗马帝国,以正统自居进行十字军东征(1096-1291)攻打东部伊斯兰和拜占庭帝国但失败。神圣罗马帝国持续八百年,于1806年结束在拿破仑手里。

⑥西法兰克变为法兰西王国,其中安茹伯国跨海到英国建立安茹王朝。后与卡佩王朝争继承权并诉诸战争(1337-1453)即百年战争,法胜。

一、中古时期的西欧文明

(一)西欧封建社会

1、产生:在罗马帝国的废墟和日耳曼人迁徙后建立的一些列王国的基础上,西欧封建社会产生了。

2、基本特征

(1)政治:封君封臣制度(2)经济:庄园和农奴制(3)思想:基督教占统治地位。

3、政治:封君封臣制度

(1)背景:社会动荡和自然经济的必然产物。

(2)内容: ①授予土地者为封君,领取土地者为封臣。

②封臣必须效忠封君,主要义务是服兵役。

③由于土地被层层分封,各级封建主都是土地的实际占有者,享有土地上的司法、行政和经济等各种权力。

(3)特征:①层层分封、等级森严。 ②依次互为主从,(封君)不可越级管理。

③土地和兵役的交换,是契约关系,是双向的权利义务关系。

(4)影响:①国王或皇帝是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通过封君封臣制度与各级封建主联系起来,成为西欧社会的统治阶级。②封建主作为领主,在各自的领地内独立行使权力,政治上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分裂割据局面。

(5)比较封君封臣制度与西周分封制

比较项

西欧封君封臣制度

西周分封制

社会性质

封建社会

奴隶社会

时间

公元5-15世纪

公元前11-8世纪(BC1046-BC771)

纽带

以土地为纽带

以血缘为纽带

统治方式

各级封建主不可越级统治

周天子是天下共主

1、目的相同:维护统治; 2、分封内容都是土地;

3、都是层层分封,等级森严;4、结果相似:地方都权力大,都造成割据

4、经济:庄园和农奴制

(1)内容

土地分配

领主自营地

由领主直接经营,由农奴耕种,收入归领主所有。

农民份地

是农民从领主处领有的土地,分为农奴份地和自由农份地,自耕自收。

阶级关系

农奴

在法律上是非自由人,被固于土地上。需要自备工具为领主服一定时间的劳役,向领主缴纳租税。

自由农民

在法律上有人身自由。有少量的土地或没有土地,租佃领主土地耕种,为领主服一定时间的劳役,向领主缴纳租税。

领主

领主或管家主持的庄园法庭审理庄园内的各种案件,维护庄园的秩序。

(2)特征:部门齐全;自给自足;封闭独立

(3)比较奴隶与农奴,分析中古时期西欧生产关系的变化?

同:在法律上都是非自由人,都受到农奴主或奴隶主的压迫。

异:①奴隶是主人的财产,依附于主任,没有任何自由,缺乏生产积极性;

②农奴的地位相对奴隶较高,与奴隶相比,受到的束缚更宽松,更有生产积极性,有利于西欧社会生产的发展。

5、思想:基督教占统治地位

(1)经济:①拥有大量庄园和广袤土地,向信徒征收什一税。

(2)政治:②形成了从教皇到各级神职人员的等级制度。

③既依存又斗争,教权高于王权;

(3)思想:④整个西欧社会的居民几乎都是基督教徒,教会控制着他们的精神生活,宗教戒律严重束缚了人性的发展。(从生到死,影响无处不在。)

(二)西欧封建社会的新变化

材料:十一世纪的欧洲社会政治经济形势趋于稳定,使得西欧封建社会出现了许多新变化,在多方面获得进步……当西欧封建制趋于完型时,内部已经孕育了新的因素。

1、政治:王权加强。

(1)背景:中古中后期,随着社会环境逐渐稳定、经济增长。

(2)表现:①英格兰:到15世纪晚期都铎王朝建立后,逐渐形成了较为的强大王权。

②法兰西:15世纪晚期,基本完成了法兰西的完成统一,王权得到强化。

③西和葡:15世纪末,在伊比利亚半岛形成了西班牙和葡萄牙国家。

(3)影响:为西欧民族国家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经济:城市兴起,城市自治。

(1)城市兴起(10—11世纪起)

原因①政治:封建社会走向稳定。②经济:封建经济获得一定发展。耕地面积增加,风力、水力和畜力得到比较有效的利用;工商业逐渐复兴和繁荣。

(2)城市自治

A原因:①城市位于封建主的土地上,主要居民是手工业者和商人,他们以工商业为基本谋生手段。②封建主用对待农奴的方式对待市民,对市民的生产和经营活动造成影响。

B方式:一些城市通过与封建主谈判,或以金钱赎买,或武装暴动,赢得一定程度的自治权。

C影响: ①经济有利于城市工商业经济的发展,

②市民阶层的壮大,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③有利于王权的加强与国家的统一。

④促进大学兴起。打破教会对文化教育的垄断,促进理性、世俗文化的发展。为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创造条件。

【图解欧洲的新变化】

二、中古时期的东欧文明

(一)拜占庭帝国的兴衰(395~1453年)

1、帝国兴盛表现

①经济发展:帝国境内工商业发达,都城君士坦丁堡是当时欧洲最大最重要的城市。

②领土扩张:6世纪查士丁尼在位时,拜占庭一度扩张,先后占领北非和意大利等地。

③法律文献:查士丁尼在位期间编订《查士丁尼法典》,使罗马法成为系统、完整的法律体系,它与同时或稍后编纂的《法学汇攥》、《法理概要》、《新法典》合称《罗马民法大权》。

【补充:罗马法的发展】

2、帝国衰落

(1)原因: ①连年征服战争消耗了拜占庭的资源。

②6世纪中期以后,由于游牧部落和内部矛盾,拜占庭帝国陷入混乱 。

(2)灭亡:1453年,拜占庭首都君士坦丁堡被奥斯曼帝国攻陷,帝国灭亡。

(二)俄罗斯的发展

(1)基辅罗斯

①9世纪建立,深受拜占庭帝国的影响,一度是东欧最强大的国家。

②13世纪上半期,被蒙古征服,成为金帐汗国的臣属。

(2)莫斯科公国

①在反抗蒙古统治过程中逐渐兴起。

②16世纪初,以莫斯科公国为中心的统一国家建立,并向周围扩张。

③1547年,伊凡四世正式加冕为沙皇。他颁布新法典,改组中央机关,镇压大贵族,巩固和强化了中央集权。

(3)俄罗斯帝国

到17世纪末,俄罗斯成为地跨欧亚两洲的庞大帝国。

第4课 中古时期的亚洲

一、西亚:阿拉伯帝国与奥斯曼帝国

(一)阿拉伯帝国

1、发展历程

2、统治(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兴盛)

(1)政治:

①最高统治者:哈里发,掌握政治、军事和宗教大权。

②各部大臣:辅佐哈里发分掌行政、财政和宗教,以掌握财政和税务部门最为重要。

(2)经济

①国内:经济繁荣,工商业得到较快发展。

②对外贸易:阿拉伯商人在东亚、西欧、非洲等广大地区从事陆上和海洋贸易。

(沟通世界贸易中的桥梁作用)

③城市:帝国境内有很多城市,都城巴格达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

(3)文化繁荣

A表现(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

①吸收与融合:阿拉伯人吸收了被征服地区的文化。广泛翻译古代波斯、印度、希腊和罗马的文献,融合东西方文化,在文学、艺术、科学和思想等领域取得重要成就。

②交流与传播:阿拉伯商人和旅行家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中国的造纸术、印度的数字等先后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促进了西欧文化的发展。

B原因:①政治:国家统一、政局稳定;统治者重视知识、人才。

②经济:阿拉伯帝国农业、工商业、城市的发展和繁荣(物质基础)。

③文化:自身文化的包容性,兼收并蓄的政策,吸收、融合被征服地区的文化。

④地理:阿拉伯帝国地处东西方交通要道,对东西方文化广泛吸收借鉴。

C影响:①保存和传播欧洲古典文化,为文化复兴奠定基础。

②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和使者,促进文化交流。

③融合东西方文化创造出了独具特色、丰富多彩的阿拉伯伊斯兰文化。

(二)奥斯曼帝国

1、发展历程

①13C:奥斯曼土耳其人逐步征服小亚细亚。

②14C中期:逐步征服巴尔干和东南欧部分地区。

③1453年:奥斯曼灭亡拜占庭帝国,将君士坦丁堡改名为伊斯坦布尔,定位首都。

④16世纪后期:奥斯曼帝国先后征服西亚和北非部分地区,建立跨亚非欧三大洲的帝国。

2、统治

(1)政治①最高统治者:苏丹既是宗教领袖,又是国家和军队的主宰,还是全国土地的最高所有者。②阶级:宗教上层和封建主是统治阶级,工商业者和农民承担各种苛捐杂税。

(2)经济:①15-16世纪,帝国一度经济繁荣,首都伊斯坦布尔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中心。②帝国控制了连接亚欧的商路,对过往商品征收重税,东西方之间的贸易受到一定影响。

3、思考:奥斯曼帝国对世界历史的影响有哪些?

①东西方贸易:奥斯曼帝国扼亚非欧三大洲要冲,控制了连接亚欧的商路,促使西欧国家致力寻找新的商路,促进了新航路的开辟。

②军事扩张:奥斯曼帝国对外扩张给被侵略国家带来了灾难。

③地区局势:征服巴尔干半岛和东南欧部分地区,导致该地区民族关系极为复杂,国际关系紧张,为一战爆发埋下伏笔。

④文化传播:奥斯曼帝国的对外扩张使伊斯兰教及其文化得到更大范围的传播和发展,促进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二、南亚:笈多帝国与德里苏丹国

(一)笈多帝国|320-540

(二)德里苏丹国|1206-1526

1、建立

4世纪初

13世纪初

2、统治

①政局稳定,

②经济繁荣,

③国王直接控制的地区主要为恒河中下游,其余大部分地区仍保留原来的藩王,政令不够统一。

④宗教:印度教得到统治阶级支持

①中央:最高统治者称苏丹,握有最高行政、立法、司法和军事权力(政教合一)

②地方:划分为行省。行省长官由苏丹任命,重要职位由穆斯林担任。

③宗教:伊斯兰教为国教

三、东亚:日本与朝鲜

(一)日本

1、大化改新

(1)背景:①6—7世纪,出现严重社会危机。②唐文化的影响。

(2)标志:646年,孝德天皇颁布新诏书,开始改革。

(3)内容:①中央集权律令制国家;②土地国有,租庸调制;③私地部民改为编户齐民

(4)意义:大化改新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推动了日本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2、幕府统治

(1)背景:①政治:10世纪,日本的中央集权制开始瓦解。

②经济:6—7世纪,随着新土地的开垦,贵族、佛寺和神社广占土地,形成庄园。

③社会结构:武士集团形成。

(2)建立:12世纪末(1192年),武士集团首领源赖朝在镰仓建立幕府,日本进入幕府政治时期。

(3)特征:①以天皇为首的朝廷只保有名义上的中央政府称号。

②以将军为首的幕府掌握实权。③将军与武士结成主从关系,武士成为将军的家臣。

④将军赐予武士官职和俸禄,武士对将军宣誓效效忠,并承担纳贡和兵役等义务。(4)对外政策:17世纪建立的德川幕府面对世界变局,意图以锁国加强统治,抵御外来影响。

(二)朝鲜

1、历程

①7世纪末:新罗初步统一了朝鲜半岛,模仿中国建立了中央集权国家。

②10世纪初:新罗人王建建立高丽王朝,效仿唐制。

③14世纪末:高丽大将李成桂自立为王,迁都汉城,改国号为朝鲜。

④16世纪末:日本侵略朝鲜,朝鲜请求中国支援。明朝派军队赴朝鲜作战,经过7年的艰苦奋斗,中朝军民取得抗击日本侵略的胜利。

第5课 古代非洲与美洲

一、独立起源:古代非洲文明

(一)独立起源——西非班图文明

1、概况: ①农业:培育出了甜高粱、西瓜和棉花等重要农作物。

②畜牧业:驯养了牛,引进了绵羊和山羊等。③手工业:掌握了冶铁技术。

2、特征:独立起源

3、扩展:班图人活动区域由西非逐渐扩展到撒哈拉以南地区。

(二)东非文明——阿克苏姆王国

1、阿克苏姆王国

(1)发展:①公元前后,在今埃塞俄比亚地区兴起。 ②4世纪,进入鼎盛时期。

(2)统治:①对外贸易发达。②王权发达,奴隶制国家。③信仰基督教。

2、沿海城市国家:桑给巴尔、蒙巴萨、摩加迪沙

(1)原因:农业的进步、环印度洋贸易的发展和伊斯兰教的传入。

(2)时间:10-15世纪。

(3)统治: ①经济:园艺业为主。 ②政治:奴隶制国家。 ③文化:信仰伊斯兰教。

④外贸:阿拉伯商人把印度、波斯和中国等地瓷器、纺织品等各种手工业品运往非洲;把非洲的黄金、象牙和奴隶运往印度、波斯和中国

(三)西非文明——三大帝国(8—15世纪)

1、兴起:8—15世纪,加纳、马里和桑海先后兴起。

2、统治: ①对外贸易发达(控制西非的商路和黄金贸易) ②奴隶制国家;中央集权制

③兴建大学、文化繁荣。(马里的廷巴克图是西非重要文化中心)

④信封伊斯兰教。

(四)南非文明——津巴布韦国家

1、发展:①11世纪,班图人建立了津巴布韦国家。②14-15世纪,津巴布韦进入鼎盛时期。

2、统治:巨石建筑。

【拓展:中非交往源远流长】

汉代

曾遣使前往黎靬(亚历山大城)

唐代

杜环 第一个到非洲并且留下记载的中国人,经历写成《经行记》

宋代

与非洲形成了成熟的直接贸易关系,中国瓷器大约在9世纪传入非洲

元代

汪大渊可能到过今摩洛哥和东非沿海地区,撰写《岛夷志略》

明代

郑和下西洋曾到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海口,促进了经济、文化交流

当代

中国

①1971年中国重返联合国,非洲“黑人兄弟”发挥重要作用

②新时代中国帮助多个非洲国家走出贫困

二、多元共生:古代美洲文明

(一)玛雅文明

1、兴衰: ①约公元前1500年形成。②15世纪中期衰落(16世纪上半叶,西班牙人入侵)。

2、成就

(1)经济:①农业:以种植玉米为主。②手工业:制造出精美的陶器。

(2)政治: ①建立了众多城市国家。

②氏族首领、贵族和祭祀构成了统治阶级;一般氏族成员成为平民。

(3)文化: ①城市建筑精美、金字塔庙宇。②发明独特的文字。

③用复杂的历法纪年。 ④20进制,知道“零”的概念。

(二)阿兹特克文明(14—16世纪)

1、兴衰: ①兴起:14世纪,阿兹特克文明兴起于今墨西哥地区。

②鼎盛:16世纪初,阿兹特克人国家进入鼎盛时期。

③灭亡:1521年被西班牙所灭。

2、成就

(1)政治:上层阶级垄断官职,掌握军队;被征服者由原来部落首领管理,但需纳税。

(2)经济:经济基础是农业,发明“浮动园地”,扩大耕地面积。

(3)文化:特诺奇蒂特兰作为都城,全城水渠和道路纵横交错。

(三)印加文明

1、兴衰:①兴起:12世纪,印加人以库斯科为都城建立国家。13世纪,逐渐崛起。

②鼎盛:15世纪末16世纪初。

③灭亡:1532年被西班牙所灭。

2、统治:①最高统治者是国王,世袭继承,拥有行政、立法和军事大权。土地、矿藏和牲畜归国家所有。

②将全国划分为四大政区,每个政区设立一个长官,以贵族充任;按照人口多少设置各级官员。

③为征税和征兵,编制详细的人口调查表。

④修建完善的道路系统,用于传递政府的命令和情报,以及调动军队。

⑤将征服地区的部分或全部居民迁移到新地区,以防止反抗。

第三单元 走向整体的世界

第6课 全球航路的开辟

一、缘何而起:新航路开辟的动因和条件

(一)动因|必要性

①经济根源: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萌产生。

②社会动因:对金银财富的需求,《马克·波罗行记》掀起的东方“寻金热”。

③直接动因(商业危机):奥斯曼帝国威胁到东西方之间陆路贸易通道的安全。

④思想因素:人文主义推动。 ⑤宗教因素:传播基督教。

(二)条件|可能性 ①经验的积累。 ②地理知识日益丰富。(地圆学说、洋流、季风等)

③造船和航海技术的提高。 ④西班牙、葡萄牙王室的支持。

【探究:资萌产生于意大利。为什么西葡两国却最早开辟新航路?】

(对于航海)国王们可以借此扩大领土,获得更多的财富,也可以把社会上的那些心态不满的人引向国外;贵族们可以得到抢劫、掠夺的机会;商人们希望可以扩大市场,增加贸易量;普通老百姓希望获得一块属于自己的土地; —— 赫伯特·齐格勒《新全球史》

①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使得整个欧洲社会各阶层都追求财富。

②中央集权国家,有能力支持远洋航行。

二、去向何方:新航路开辟的过程

(一)新航路的开辟

航向

支持

时间

航海家

路线

意义

葡萄牙

1487

迪亚士

欧洲—好望角

1497-1498

达· 伽马

欧洲—好望角—印度

绕道非洲达到印度和东方的新航路,逐渐成为欧亚贸易的主干道之一

西

西班牙

1492

哥伦布(意)

欧洲—美洲|巴哈马群岛

开辟了从欧洲到美洲的新航路

1519-1522

麦哲伦(葡)

欧洲—麦哲伦海峡—菲律宾群岛—好望角—欧洲

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球航行,证明了地圆学说

(二)其他航路的开辟

航向

时间

航海家

支持

开辟新航路的概况及成就

1497

卡伯特父子

英国

发现纽芬兰岛

16世纪

卡蒂埃

法国

到达拉布拉多半岛

巴伦支

荷兰

三次航行北冰洋地区,留下航行记录和航海图

17世纪初

哈德逊(英)

荷兰

多次向西北航行,探索经北冰洋通向亚洲的航路

俄罗斯

在被太平洋和西伯利亚地区进行了多次海上和陆上探险,开辟了北太平洋到北冰洋的航线

1578

德雷克

英国

到达美洲南端的一个岬角——合恩角

1642-1643

塔斯曼

荷兰

环航澳大利亚,到达新西兰和塔斯马尼亚岛

第7课 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一、整体化世界: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

(一)人口迁移、物种交换、疾病传播

1、人口迁移

(1)原因: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世界各地人们的往来

(2)表现:

①欧洲—美洲:新航路开辟后,欧洲人入侵美洲并建立大量殖民地,美洲的印第安人人口数量大量减少。

②非洲—美洲:欧洲殖民者把非洲黑人作为奴隶贩卖到美洲。

③大洋洲、非洲和亚洲等地也有族群混合现象。

(3)特点:①由欧洲国家主导 ②自愿移民与被迫移民相结合

③从旧大陆向新大陆迁移 ④从宗主国向殖民地、附属地迁移

⑤从已开发国家向未开发地区迁移

(4)影响:积极: ①改变许多地区的人种、民族结构和人口地理分布。

②促进世界物种交换。 ③推进世界的物质交流和国际贸易。

④促进了文化的交流,民族和文化的融合。 ⑤加速了落后地区的开发。

消极:①给美洲印第安人和非洲黑人带来灾难。 ②促使各种疾病传播蔓延。

2、物种交换

(1)原因:人口迁移促进了世界动植物的大交流

(2)表现:①欧亚—美洲:欧亚大陆的马、牛、猪、羊、鸡等家畜家禽,小麦、燕麦、大麦、裸麦等农作物,橄榄和葡萄等水果引入美洲。②美洲—世界:美洲的特产马铃薯、玉米、番茄、甘薯、花生、南瓜和可可等流向世界各地。

(3)影响:①丰富了食物结构。 ②提高了粮食产量。

③促进了人口增长和经济开发。 ④文明交流与融合。

3、疾病传播

(1)原因:人口和动物的全球流动导致了各种疾病的传播。

(2)表现:欧洲人将天花、麻疹、白喉、水痘、流感等疾病的病原体带到美洲和大洋洲。

(3)影响:造成原住民死亡和原有社会迅速解体,欧洲人在美洲迅速建立殖民统治。

(二)商品的世界性流动

1、特征: ①全球航路的开辟大大提升了海路在世界贸易中的重要性。

②传统的印度洋贸易和新兴的大西洋贸易、太平洋贸易形成齐头并进的态势。

2、表现

(1)印度洋贸易:欧洲商人(葡萄牙为主)在与阿拉伯商人竞争中逐渐占据优势。

(2)大西洋贸易:

①欧洲与美洲的直接贸易

②三角贸易

A原因:殖民者的残酷压榨和传染病的流行,造成印第安人大量死亡,美洲劳动力严重缺乏。

B 概况:

(3)太平洋贸易:①葡萄牙主导“丝—银”贸易; ② 西班牙主导的马尼拉大帆船贸易。

区域

主导国

贸易路线及主要交换物

特点

太平洋贸易

葡萄牙

线路1:中国(生丝、瓷器等)→澳门→印度果阿→欧洲(白银)→中国

线路2:中国(生丝)→澳门→日本(白银)→中国

①贸易线路跨越大西洋、印度洋和太平洋

②澳门为主要中转站

③白银基本流入中国

西班牙

线路:中国(生丝、丝绸、棉布和瓷器等)→菲律宾马尼拉中转→墨西哥(白银)→菲律宾马尼拉→中国

①马尼拉大帆船

②白银基本流入中国

3、16、17世纪白银流入中国的影响。

①促进农产品的商品化,推动农业经济的发展。

②促进手工业分工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与发展。

③有利于政府赋税制度的改革 (一条鞭法)。

④明中叶以后,白银成为社会主要流通货币。(白银货币化)

⑤进一步刺激了中国东南经济发展。

4、影响:世界各地经济联系不断加强,世界市场雏形开始出现。

(三)早期殖民扩张——资本原始积累阶段

1、背景:新航路开辟拉开了海外殖民扩张的序幕,葡萄牙、西班牙、英国、荷兰、法国等国家先后走上对外扩张道路。

2、表现:

(1)16世纪:①葡萄牙—将巴西变成殖民地,并在非洲沿岸、印度果阿、马六甲和中国澳门等地建立了殖民据点和商站。②西班牙—以美洲为主,除巴西外的中、南美洲广大地区,以及亚洲的菲律宾。

(2)17世纪初——18世纪中期:

①17世纪,荷兰、英国、法国也在亚、非、北美洲建立多个殖民地。

②18世纪中期,英国确立世界殖民霸权,成为“日不落帝国”。

3、特点:①以海外贸易、暴力掠夺为主要方式。

②殖民国家以西、葡、荷、英、法等西欧国家为主。

4、影响

(1)对殖民地:

①破坏性——中断了美洲和非洲原有的社会发展进程,给当地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亚洲的古老帝国也受到冲击。

②建设性——带来先进的资本主义生产技术、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客观上促进了殖民地历史的发展与进步(近代化)。

(2)对欧洲:引发了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加速西欧封建制度解体,转型为资本主义制度。

(3)对人类社会:改变了世界格局和历史发展进程,人类社会进入大变革时代。

①结束了世界各地相对孤立的状态,世界日益连成一个整体。

②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开始形成,并初步发展。

③大大拉开了东西方历史进程的差距,东方逐渐从属于西方。

二、大变革时代:世界格局的演变

1、世界人文地理格局:人口、动植物以及病原体跨区域大范围的传播和交流,改变了世界的人文地理格局和自然环境状态。

2、世界经济格局:商品的世界性流动,世界各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不断加强,世界市场雏形开始出现,并拓展。白银大量流入中国,一个围绕白银输入中国的贸易网络逐渐形成。

3、人类文明格局:殖民扩张中断了美洲和非洲原有的社会发展进程,打破了原本相对平衡的多元文明格局,东方逐渐从属与西方。

4、国际政治格局:亚洲帝国受到冲击,非洲美洲社会发展进程被中断,为以西欧为中心的传统国际格局的形成奠定基础。

第四单元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第8课 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

一、文艺复兴

(一)原因(为何最早在意大利?)

1、社会:基督教神学占据统治地位,宣扬禁欲和来世主义。

2、经济:14世纪,意大利最早产生资本主义萌芽。(根源)

3、阶级:新兴资产阶级追求财富和现世的生活享受。

4、人才和文化基础:

①西欧文化自身的传承与发展;

②意大利拥有丰厚的古希腊罗马文化积淀,从东方汲取了大量文化养料。

③聚集了一批具有新思想的学者文人。(中坚力量)

(二)实质/含义:文艺复兴发生于14—17世纪的欧洲,是资产阶级借助复兴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形式发起的宣传资产阶级文化主张的思想解放运动。

(三)核心和具体表现

(1)核心:人文主义。

(2)表现:矛头指向基督教神学。

人文主义

以人为中心

人是生活的主人。

现世的享受

自由平等。理性和科学,追求知识

宗教神学

以神为中心,

服从上帝安排。

禁欲和来世

等级观念。蒙昧主义

(3)对待教会和宗教的态度

文艺复兴

对教会

批判其腐败,虚伪,荒淫,丑恶

但和教会和解(相互利用)

对宗教

批判宗教的禁欲和来世等。

但信仰宗教和上帝

思考:结合欣赏的作品联系教材提供的《被丑化的神父》漫画、修士修女纵情声色图和拉斐儿的圣母和圣子的画像,谈谈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家对待宗教的态度是不是非常矛盾?

答:因为这一时期,资产阶级实力较弱小,在一定程度上认识并揭露教会的腐朽、罪恶,但并未放弃天主教,而是表现为一种世俗化、人性化的理想。人文主义者乐于接受教皇和教会的豢养,对教会势力抱和解的态度,不愿走上宗教改革的道路。

(四)代表人物和作品

时间

领域

代表人物

代表作

艺术特点

14

意大利

文学

“三杰”

薄伽丘

《十日谈》

抨击封建道德和教会禁欲

但丁

《神曲》

率先憎恶教会

彼特拉克

《歌集》

以“人的学问”代替“神的学问”

15

意大利

美术

“三杰”

达·芬奇

《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

通过宗教题材展现人性的美。

米开朗琪罗

《大卫》

拉斐尔

《西斯廷圣母》

16世纪

欧洲各国

文学

英国:莎士比亚

《哈姆雷特》

讴歌人的伟大和高贵,充分体现了人文主义的政治理想和道德观念。

(五)影响

①打破了封建社会的束缚(宗教的禁欲和来世)。②促进了地理大发现和宗教改革。

③唤醒了自然科学的觉醒,促进了近代自然科学产生。

④创作了许多文学杰作,丰富了人类文化宝库。

⑤表现出了肆无忌惮的利己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⑥仅局限于上流社会和知识阶层。

二、宗教改革

(一)背景

①社会阻碍:天主教会对人民进行精神禁锢,经济掠夺,政治上有特权。

②经济:新航路开辟,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③阶级:资产阶级实力壮大,对天主教会不满。

④思想基础:文艺复兴解放了人的思想。

⑤德意志因素:德意志分裂局面,使教会对德意志的压迫和剥削更深。

(二)开始的标志:1517年,教皇,在德意志推销“赎罪券”。他宣扬道,只要支付金钱,就可以被上帝赦免本人和死去的亲属的罪孽,死者的灵魂就能升入天堂。马丁路德发表《九十五条论纲》

(三)马丁路德的主张(核心和表现)

①“因信称义”:信仰即可得救。

②基督徒有直接阅读和解释《圣经》的权利。

③廉价教会:简化宗教仪式

④民族教会:国家权力(王权)高于教会

核心思想:打破天主教会的权威

(四)结果

(五)影响

①欧洲人民开始打破对教会的迷信,解放了思想,人文主义得到进一步的传播和发展。

②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③促进了民族国家形成。

④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三、近代科学的兴起

1、兴起:

16-17世纪,欧洲的自然科学研究取得重大突破,近代科学兴起,被称为“科学革命”。

2、表现:

①哥白尼:“日心说”,否定天主教会建立的“地心说”,建立起一种新的宇宙观。

②伽利略:自由落体定律,(近代科学之父)。

③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确立了较为完整的力学体系。(近代科学形成)

④其他领域:在光学、热学、电磁学、解剖学等领域也取得了巨大进步。

3、意义

①形成了重视经验和事实的理性化思维方式。

②确立了通过观察、实验、分析、归纳和综合等基本途径发现自然规律的科学方法。

③促进了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为启蒙运动提供科学的思维方法。

4、特点

中国古代科技

西方近代科技

技术性 

属应用科学,缺乏理论

属理论科学,有严密逻辑体系

经验性

重视整理与经验总结

注重实践与观察实验

实用性

服务于农业生产和统治需要

服务于工业生产和经济的发展

四、启蒙运动

(一)背景

①社会:天主教会和封建君主专制阻碍资本主义发展 ②经济:新航路和殖民资本主义发展。

③阶级: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④思想: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传播了人文主义,解放了思想

⑤思想:欧洲自然科学的发展,使教会的权威受到挑战

材料:牛顿以他对天地万物的寥寥数条规律的精美绝伦的概括,彰显了人的理性的伟大,暴露了宗教非理性主义的荒谬

(二)核心和表现

指导思想:理性主义,人自己思考,运用自己的智力去认识、判断和理解事物。

内容:①用理性主义批判封建主义(批判专制主义和教权主义)

构建一个民主、科学、自由、平等的理性王国

(三)过程:(1)起源——17世纪英国:霍布斯、洛 克。

(2)高潮——18世纪法国:伏尔泰、 孟德斯鸠、卢梭。

(四)主张

思想家

思想主张

伏尔泰

①抨击天主教会,号召人们粉碎教会这个邪恶势力

②反对君主专制,通过开明君主专制过渡到君主立宪;

③提倡天赋人权,人本来是自由和平等的

④法律应该以人性为出发点,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孟德斯鸠

①反对君主专制,提出了“三权分立、彼此制衡”学说。

②法律应当是人的理性的体现。

卢梭

人民主权和社会契约思想

亚当·斯密

①劳动是财富的源泉和衡量价值的尺度②主张自由竞争

康德

①人非工具人应该独立思考,理性判断②主张民主、自由、平等

【人民主权和社会契约】

人民主权:国家主权在于人民。

社会契约:统治者的权力来自于同人民签订的契约,统治者违反民意,人民有权推翻他。人民通过契约把权力让渡给统治者

(五)影响

①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②为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作了理论准备和舆论宣传。

③直接推动了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

④启蒙思想成为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精神武器。

(如美国独立战争、拉美独立运动,中国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

文艺复兴

启蒙运动

背景

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新兴资产阶级形成

资本主义不断发展,

资产阶级日益壮大

思想核心

人文主义

理性主义

批判形式

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

直接批判教会和封建专制

涉及领域

集中于文学、艺术领域

扩展到政治、思想领域的各个方面

批判对象

反对宗教神学对人的束缚。

反对封建专制和教会束缚;

还描绘了未来理性王国的蓝图

影响

把人从封建束缚中解放出来。

为建立资本主义制度做了思想准备

第9课 资产阶级革命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一、争取民主之路:美、英、法资产阶级革命

(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1、背景

(1)现实因素:①经济: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②阶级: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日益强大。

③政治:斯图亚特王朝厉行专制、干涉工商业

④思想: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2)历史因素:①英国有限制王权的传统。(《大宪章》与早期议会)

2、过程

光荣革命:是封建贵族和资产阶级的一种妥协,适时妥协同样是一种政治智慧。

原因:不流血,是一种妥协。成功了,建立了君主立宪制。合法的,因为在英国国王有极高的威望。

3、特点:长期性、曲折性、渐进式、妥协性。

4、影响: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扫除障碍,为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确立奠定了基础。

(二)美国独立战争

1、背景

①经济根源:北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②政治:英国对北美殖民地的限制和剥削,激起北美人民的强烈不满。

③思想: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等启蒙思想的影响。

2、过程

3、影响

①性质:是一场民族独立运动,也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

②对美国:推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建立独立国家,促进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③对世界:促进欧洲国家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为拉丁美洲独立战争提供范例。

(三)法国资产阶级革命

1、背景:①政治:18世纪,法国专制制度和等级制度严重阻碍资本主义发展。

②经济根源:资本主义发展,资产阶级日益壮大。

③思想:启蒙思想的影响。

④外因:美国独立战争的影响。

2、过程

(1)1789巴黎人民武装起义,建立了君主立宪政体(君主立宪派)。

(2)1792年8月10日,巴黎人民武装起义第二次起义,处死国王,建立第一共和国。(吉伦特派、雅各宾派、热月党派统治-《人权宣言》(1789.8);宪法1791。)

(3)1799拿破仑发动雾月政变,1804称帝,建立第一帝国。

(4)1815波旁王朝复辟。

(5)1830年至1848年,推翻查理十世,奥尔良王朝(七月王朝)建立君主立宪制。

(6)1848再次爆发革命,路易波拿巴建立第二共和国

(7)1852路易.波拿巴建立第二帝国

(8)1871巴黎人民起义建立第三共和国

【关注1、过程的艰难性: 2、矛盾的复杂性: 3、走向共和的必然性】

3、影响:法国大革命沉重打击了欧洲其他国家的封建制度,革命的原则随着拿破仑的军队传播到欧洲各地。

二、确立民主之制: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一)英国君主立宪制

1、形成和发展(权力转移的过程)

(1)《权利法案》:国王的立法权和财权转移至议会。

A《权利法案》的内容:①以明确的法律条文限制国王的权力(立法、税收等)

(保留行政权)

②保证议会的立法权、财政等权力

B《权利法案》的意义: ①君权神授遭到否定,君主权力由法律赋予,受到法律制约。

②议会权力超过国王,英国君主立宪制逐渐确立

(2)责任制内阁:国王的行政权力转到内阁

A小密室的演变

①内阁,早期是国王与顾问、助手开会的地方,逐渐成为国王直辖的最高行政机关。

②1714年即位的乔治一世出生于德国,不懂英语,对英国的事务也不感兴趣,甚至不出席内阁会议。

③1721年,下院多数党领袖沃波尔,经常主持内阁会议,责任制内阁由此得以形成。沃波尔实际上成为英国的第一位内阁首相。结果:国王处于“统而不治”。

B内阁的组成

①内阁首脑是首相,内阁成员是各部大臣

②内阁成员由首相提名产生,集体负责,与首相共进退

2、英国君主立宪制的权利制约机制

①如果议会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内阁垮台;首相也可解散议会,重新选举。

②多数党的领袖被任命为国王;内阁对议会负责;

3、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1、君主制、民主制、贵族制三者融为一体;

2、君主“统而不治”,作为国家元首,是国家统一的象征;

3、以议会和责任内阁分别掌握立法权和行政权;议会为核心,首相掌实权。

(二)美国民主共和制——联邦制总统共和制

1、背景:邦联制的松散引起内忧外患,必须建立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府。

邦联???①含义:各州组成的联盟。

②特点:中央无权,各州权力很大。松散

③影响:内忧:各州之间管卡林立,商品流通不畅;各地*乱,社会动荡

外患:没有制定 统一关税,外贸处于不利地位

2、内容

(1)三权分立制度——横向分权。

(2)联邦体制——纵向分权。

中央:拥有高于各州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大权

地方:在不违背宪法的前提下制定地方法律,有一定的自治权

特点: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的结合。

对比

邦联制

联邦制

中央政府

和地方各州关系

各州权力

高于

中央权力

中央权力

高于

各州权力

3、评价

进步性①有利于国家统一和秩序稳定。

②资本主义的发展。

③ 突出“分权与制衡”原则,体现了一定的民主精神,防止了专制独裁;

④对世界:总统制共和制对其他资本主义国家政治制度的确立起到了示范作用。

局限性①保留了黑人奴隶制和黑奴贸易。

②妇女、印第安人、黑人奴隶的权利被剥夺;

补充:1、美国1787年宪法的制定体现了西方民主的妥协精神

①通过联邦制下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调和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②通过国会参众两院的名额分配,调和大州和小州的矛盾;

③通过保留奴隶制等方式,调和南方和北方的矛盾。

2、美国1787年宪法的制定体现了西方民主的制衡精神:

①三权分立制衡 ②中央和地方之间

③两党之间相互制约 ④人民对政权的制约和监督

(三)法国民主共和制——议会制民主共和制

1、确立: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实质是君主派和共和派妥协的产物

2、君主派和共和派妥协的表现

①参议院——君主派。 间接选出。
②众议院——共和派。 直接选出。
③总统——君主派。 连选连任,任期九年
④内阁——共和派。 经众议院同意。

3、制度的发展

(一)第三共和国时期:1879年,共和派赢得了总统选举,总统放弃与内阁的权力斗争,成为虚职。且内阁对议会负责,内阁日益依附于议会。法国成为典型的议会制共和制。

(二)第四共和国:议会制共和制。

(三)第五共和国:因议会制共和制下,政府的行政权软弱无力,政局长期不稳定,政府更迭频繁。为应对二战后的形势和恢复经济的需要。戴高乐推动法国形成半总统制半议会制加强了总统权力。

三、扩展民主之势:资本主义的扩展

(一)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

1、背景:①政治:农奴制盛行激化了阶级矛盾,威胁沙皇的专制统治。

②经济:农奴制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根本原因)。

③思想:出现反对农奴制和专制统治的新思潮。

④军事:克里米亚战争惨败。(直接原因)

2、内容

①农奴获得人身自由。②可以通过赎买得到土地。

③实行地方自治和地方选举。④实施统一的司法制度。

⑤进行教育改革。 ⑥实行义务兵役制等。

⑦还采取各种措施刺激工业。

3、影响

①俄国农业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②保留了大量农奴制残余。

③仍是封建君主专制的国家。④推动了俄国的政治、司法、教育、军事的近代化。

4、性质/目的

性质:封建地主主持的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目的:维护封建地主阶级利益,巩固沙皇专制统治

(二)美国内战(1861-1865年)

1、背景:

2、过程

凡是美国公民,只要交10美元手续费,就可以在美国西部得到一块土地,连续耕种5年后,这块土地就成为他的私有财产。 ——《宅地法》

自1863年1月1日起,凡当时仍在叛乱的任何一个州或地区,其境内所有奴隶都应永远获得自由。 ——《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3、影响

①联邦政府的胜利维护了美国的国家统一。 ②基本解决了农民的土地问题。

③在法律上承认了黑人的公民权利。

④为此后美国的发展和迅速崛起奠定了基础。

⑤但黑人仍备受歧视。

(三)意大利统一(1861-1870年)

1、背景:意大利分裂状态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2、过程:①19世纪中期四分五裂。

②1861年,意大利经过革命和反侵略战争,建立了意大利王国,实行君主立宪制。

③通过收复失地,于1870年实现了国家统一。

3、性质:双重性:国家统一和民族解放。

4、意义: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四)德意志统一(1864-1871年)

1、背景: ①德意志四分五裂阻碍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②普鲁士经济、军事实力强大。

2、过程:三次王朝战争。

3、确立: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君主立宪制,联邦制

(1)君主立宪制 特点:君主为实、立宪为虚;

①皇帝掌握国家大权。

②行政权:宰相主持内阁工作,由皇帝任命对皇帝负责。

③立法权:联邦议会由各邦代表组成;帝国议会由成年男子选举产生;联邦议会地位高于帝国议会;议会由国王召集和集散,且法案需要皇帝的批准才能生效。

(2)联邦制:

①帝国掌握了军事、外交等大权,各邦则保留了一些自治权。

②普鲁士在帝国中占有统治地位。

(议会中的席位;普鲁士宰相和国王是帝国的宰相和国王。)

4、评价

积极性:推动德国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很快跻身于资本主义强国之列。

局限性: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色彩浓厚,造成德国资产阶级民主改革的保守和不彻底。

补充:政治经济的不平衡原因:容克贵族在帝国掌权,和王权结合。在政治上要维护自己的特权,在经济上要求国家推动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五)日本明治维新(19C60-90S)

1、背景:①幕府统治下,社会矛盾激化,幕府成为众矢之的。

②西方资本主义的入侵面临沦为半殖民地的民族危机。

③1868年日本有识之士推翻幕府统治。

2、内容

①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

②废除封建等级制度,宣布 “四民平等”;

③制定宪法,肯定天皇地位。

④“殖产兴业”,在国家力量扶持下发展私人资本主义。

⑤“文明开化”,全面学习西方文化。

3、性质:日本明治政府进行的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4、影响

(1)进步性

①政治:建立了统一的民族国家,确立君主立宪制。

②经济:改变封建落后状况,走上发展资本主义道路,迅速成为先进工业国家。

③文化:近代文明的传播改变了日本文化落后的面貌。

(2)局限性:保留大量封建势力,官僚寡头和军阀实际掌握了权力,成为军国主义的社会基础,日本很快开始对外侵略扩张。

第五单元 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第10课 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

一、工业革命

1、背景(工业革命为何首先发生在英国?)

①市场:圈地运动、殖民扩张、农业资本主义发展提供广阔国内外市场,工厂手工业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②政治:英国资本主义制度确立,政局稳定,政府积极鼓励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③资本:殖民掠夺、海外贸易和圈地运动促进资本原始积累。

④原材料:海外殖民扩张,国内农业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大量原料。

⑤劳动力:圈地运动提供自由劳动力。

⑥技术:英国的手工工场发展水平较高。

⑦专利制度的推动

2、进程

①开始:棉纺织业的机械化,1765年珍妮纺纱机(开始标志)。

②生产组织形式:工厂出现。

③动力技术的革新:瓦特改良蒸汽机。

④交通工具的革命:汽船、火车。

⑤完成:19世纪中期,机器制造业实现机械化。

⑥拓展:18世纪后期到19世纪中期,工业革命从英国逐渐扩展到欧洲大陆和北美,从大西洋沿岸深入内陆,形成持续不断的辐射效应。

3、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①科学与技术未结合(技术为工人的实践经验) ②侧重于轻工业领域。

③首先发生在英国,且重要发明也在英国

二、第二次工业革命

1、条件 ①市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②政权保障: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

③技术:19世纪自然科学的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1831法拉第电磁感应);第一次工业革命产生大量技术。

④劳动力:城市化进程加快;农业机械推动农业劳动力解放

⑤资本:对殖民地的长期掠夺和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促进。

2、成就

领域

发明

电力广泛运用

电力工业

发电机、电动机、电灯、电影放映机、电视等

电讯事业

有线电报、电话、无线电通信技术被应用于工业生产,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内燃机和交通工具

内燃机

煤气内燃机、汽油内燃机、柴油内燃机器

交通事业

汽车(汽车工业)、飞机(航空工业)等新式交通工具应运而生。

石油工业

石油开采

化学工业

塑料、人造纤维、化肥、染料等合成材料,石油化工业获得发展。

钢铁等传统工业

炼钢、纺织、采煤、机器制造和铁路运输等部门焕发新的活力。

3、特点:①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 ②侧重于重工业领域。

③几个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同时进行,但是美德超过英法(帝国主义国家经济不平衡)。

三、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一)第一次工业革命

1、生产力: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使人类进入到了“蒸汽时代”。

2、生产关系:工厂取代手工工场而成为工业生产主要组织形式。

3、经济结构:农业比重减少,工业日益发挥重要作用。

4、产生很多工业城市。

5、城市化: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人口增加,城市规模扩大),引起了人们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变化。

6、社会阶级结构: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成为社会的两大对立阶级。

①工业资产阶级:要求获得更多的政治权力,于是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纷纷进行了社会变革,进一步巩固了资产阶级的统治。(比如:1832年议会改革)

②工业无产阶级:为争取自己的权利展开斗争(三大工人运动、马克思主义)。

7、国家政策:推行自由主义兴起。

A背景:英国完成工业革命,产品有优势。

B含义: 政府不干预的经济

①对外自由贸易(降低关税;废除垄断贸易公司。)②对内自由经营

8、工业革命带来了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

①现代工厂提供了价廉物美的商品,人们的生活有所改善。

②休闲娱乐和群众性体育运动逐渐兴起,报刊书籍发行量大增,人们的文化素养得到提高。

③女性获得了更多受教育的机会。

④从总的趋势来看,人口增加明显。

9、对世界 ①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②英国成为世界工厂。③资本主义国家加紧扩张,形成了东方从属于西方的世界格局。

10、消极影响:社会贫富分化加剧、工人居住环境恶劣、环境污染严重、疾病与犯罪等。

(二)第二次工业革命

1、生产力:巨大进步--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2、生产关系:垄断组织成为资本主义组织生产的主要形式。

3、工业结构:重工业取代轻工业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成分。

4、对世界: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

【补充:垄断组织】

(1)原因 ①生产社会化趋势加强(重工业/新兴工业产生) ②企业间竞争加剧

③兼并、联合 ④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

(2)表现形式:卡特尔——共守经营协议。辛迪加——统一购销。托拉斯——企业合并。康采恩(财团)——企业与银行联合。

(3)实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要求。

(4)影响 对内 ①积极:适应资本主义大生产的需要。

(通过资金、技术、管理推动了新兴工业等的发展)

②消极:造成市场垄断,物价上涨。

③政治:垄断组织干预国家的政治经济生活。

对外:求从经济上瓜分世界,资本主义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

第11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传播

一、从空想到科学: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一)产生条件(机器轰鸣声里的抗争与思索)

①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病逐渐显现,工人处境恶化。

②阶级基础:欧洲三大工人运动,无产阶级作为独立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19世纪三四十年代,法国里昂工人起义、英国宪章运动、德意志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理论来源:德意志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的空想社会主义。

④个人实践基础:马克思、恩格斯对理论的研究和投身各种革命活动

【英法的空想社会主义】

主张: 揭露和批判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反对自由放任竞争,主张建立合作、平等、和谐的理想社会。

局限性:没有找到实现理想社会的现实力量和有效途径

(二)基本内容(三大组成部分)

1、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1)主要内容:①论证了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共产主义必然胜利的客观规律。

②why:生产力的发展; ③what:肯定了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中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作用。

④who:宣告了无产阶级的伟大历史使命。⑤how:暴力,联合

⑥阐明了共产党的性质、目的和策略原则。

(2)历史意义:第一次较为完整系统地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阐明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2、剩余价值学说

(1)主要内容:1867年,《资本论》第一卷出版,深刻剖析了资本主义制度,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和资本家剥削的秘密。

3、唯物史观

(1)主要内容: ①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②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生产力。

③人民群众对历史发展的巨大作用

(三)历史意义

1、理论意义: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人民的、实践的、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它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第一次创立了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

2、实践意义

①自19世纪中期起,马克思主义成为西欧工人运动的指导思想;

②在东欧和东南欧,马克思主义的影响日益扩大;

③在亚洲和美洲,马克思主义是工人运动与民族民主运动的重要思想武器。

④马克思主义政党在世界范围内如雨后春笋般建立和发展起来,人民第一次成为自己命运的主人,成为实现自身解放和全人类解放的根本政治力量。

二、从理论到实践: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

(一)第一国际

1、背景:马克思、恩格斯积极促进工人阶级的国际联合。

2、成立:1864年,国际工人协会在伦敦成立,即“第一国际”。

3、意义: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国际工人运动进入新阶段。

(二)巴黎公社

1、发生的偶然性(并非由于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的发展而爆发

①民族矛盾:1870年,法国在普法战争中失败

②阶级矛盾: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对外投降、对内镇压,社会矛盾激化

2、措施的无产阶级性

(1)政权建设①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建立立法与行政合一的政权机关和司法机构;

②废除旧军队和旧警察,代之以国民自卫军和治安委员会;③人民有权监督和罢免由选举产生的公职人员,所有公职人员的工资不得超过熟练工人的工资。

(2)经济政策①由工人合作社管理工厂;②实行八小时工作日。

【补充:判断一个政权具有无产阶级属性的标准(1、公:公有制。2、工:无产阶级掌权。

3、失败的必然性:1871年5月28日,巴黎公社被法国资产阶级和普鲁士联合扼*。

①主观原因:没有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没有马克思主义政党;没有乘胜追击,打败资产阶级政府;没有接管法兰西银行;没有发动广大农民和联合外省革命者

②客观原因: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力量强大。

③根本原因:法国处于资本主义的上升期。

4、意义的深远性: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的伟大尝试,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学说;为国际社会主义运动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第六单元 世界殖民体系与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

第12课 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一、殖民之路·扩张掠夺:世界殖民体系形成的过程

(一)拉丁美洲的殖民地化(新航路开辟—18世纪晚期)

1、殖民扩张概况

(1)西班牙:①1496年,在海地建立第一个永久性殖民地圣多明各。

②16世纪中叶,除巴西之外的大部分南美洲、整个中美洲和部分北美洲。

(2)葡萄牙:巴西殖民地

(3)英荷法:中美洲零散地区、南美洲东北角

2、欧洲列强的殖民统治(以西、葡为主)

(1)政治:建立总督制度:国王任命总督,总督代表国王行使最高权力(封建专制统治)。

(2)经济:①发展农奴制,推行种植园经济。②开采金银,掠夺巨额财富。

③奴役屠*印第安人。④贩卖黑奴。⑤垄断对外贸易,限制殖民地经济发展。

3、殖民统治的影响

对美洲:消极 ①加剧了美洲的贫穷与落后;

②移植本国政治经济模式,造成拉美社会畸形发展。

积极 ①客观上加强了美洲与世界的联系。

②冲击传统生产方式,促进了美洲的开发与近代化。

(二)亚洲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新航路开辟—20世纪初)

1、第一阶段|16C的殖民扩张:西、葡

殖民国家

殖民范围

殖民方式

(1)葡萄牙

亚洲沿海地区|印度的果阿、马六甲、中国澳门

建立商站、控制商路

(2)西班牙

菲律宾

直接统治、掠夺财富

2、第二阶段|17-20C初:英、荷和法的殖民活动

地区

殖民国家

概况

(1)南亚

英国

①17C初,通过东印度公司,直接掠夺、侵占土地、强征巨额土地税、种植并走私鸦片等手段,掠夺了大量财富和巨额利润。(资本原始积累)

②利用印度各地封割据严重,国内社会矛盾尖锐的弱点,挑动印度人打印度人,坐收渔利,或直接进行武力侵略。

③19世纪中后期,英国几乎控制印度全境。

(2)

东南亚

荷兰

17C初,侵入印度尼西亚,建立殖民地,后来占领整个印度尼西亚

英国

19C末,将缅甸和马来半岛的大部分变成殖民地

法国

侵占越南、柬埔寨和老挝

美国

从西班牙手中夺得菲律宾(1898美西战争)

(3)西亚

①英、法、俄等国

18C末19CC初,瓜分奥斯曼帝国,使其半殖民地化程度不断加深

②俄、英

控制伊朗经济与内政,划分势力范围

(4)东亚

①列强

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②日本

1910年,日本吞并朝鲜半岛

(三)西方列强瓜分非洲(新航路开辟—20世纪初)

1、早期殖民|局部入侵阶段:15世纪-19世纪中叶|工业革命前

(1)殖民范围:大多局限在沿海地区。

(2)殖民活动:①占领重要港口和城镇,进行奴隶贸易。②18世纪后期到19世纪后期,深入非洲腹地探险,为进一步侵略准备地理和人文资料。

2、全面殖民:19世纪中期|工业革命后

①英法争夺埃及;

②英法控制苏伊士运河;

③英国侵占埃及进而侵略苏丹;

④法国入侵阿尔及利亚,并向突尼斯和摩洛哥扩张

3、19世纪末—20世纪初/二次工业革命后:柏林会议

(1)背景:在抢夺殖民地过程中,列强冲突加剧,为解决矛盾和进一步瓜分非洲(英国:开罗—开普敦 2C计划。法国:佛得角—索马里2S计划。德国:赤道两侧东非到西南非斜穿计划。)

(2)召开:1884年,英、法、德在柏林召开会议

(3)内容:①“有效占领原则”:任何国家在非洲占领新的土地,必须通知其他国家,占领方为有效 ②“地图上作业”:各国可以先在地图上划定彼此的势力范围,然后再去占领

影响:①列强瓜分非洲的速度大大加快,19世纪末20世纪初,侵占了几乎整个非洲。

【思考:非洲国家的分界线有什么特点?它反映了什么问题?】

1、特点:分界线几乎是直线。

2、问题:欧洲列强瓜分非洲,无视非洲国家主权,人为划定疆界,没有考虑当地的地理面貌和土著民族的情况。

3、影响:土著部落、民族的分离,破坏了当地传统政治、经济及人文结构,为非洲国家间的边界、种族等冲突埋下隐患。

(四)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1、时间:19世纪末20世纪初

2、标志:①亚非绝大总分地区沦为西方列强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

②非洲的绝大部分地区沦为殖民地。

②独立的拉丁美洲国家也成为依附于欧美国家的半殖民地。

④西方列强控制了世界上绝大多数土地和人口。

二、殖民之因·瓜分世界:世界殖民体系形成的原因

1、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具有开放性和扩张性。

2、直接原因:①早期殖民:进行资本原始积累的需要

②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各国越来越要求独占更大的商品市场、原料产地。

③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尤其是在向垄断资本主义的过渡中,需要投资场所,因此,更大规模的瓜分世界。

三、殖民之果·秩序失衡:世界殖民体系形成的影响

1、对世界:

①世界上所有的国家和地区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当中,世界越来越紧密地连为一体。

②形成了少数资本主义国家奴役和控制世界上绝大部分土地和人口的极不合理的状态。

2、对欧洲|殖民者:

①为西方列强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原料产地和投资场所,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②帝国主义之间扩张与争夺的加剧,孕育着新的更大的冲突,最终导致世界大战。

3、对亚非拉|殖民地半殖民地:

①破坏性:带来了深重的灾难,被压迫人民的反抗斗争不断高涨。

②建设性:传播先进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客观上促进了殖民地历史的发展与进步。(近代化进程)

第13课 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

一、独立·民主:拉丁美洲的民族独立运动

(一)第一阶段:民族独立运动|18C末19C初

1、背景

①历史:欧洲殖民者长期的政治压迫(种族歧视)和经济剥削(单一经济形式)激化了民族矛盾(根本原因)。

②经济:18世纪末19世纪初,拉丁美洲的经济有了一定发展。

③思想:启蒙思想的传播使殖民地人民的民族民主意识日益增长。

④外部:法国大革命动摇了法国在拉丁美洲的殖民统治,严重削弱了西班牙和葡萄牙对拉丁美洲殖民地的控制;美国独立鼓舞了拉丁美洲人民。

2、概况

地区

时间

结果

法属海地

1791—1804

建立拉美第一个独立共和国

西属拉美

1810—1826

玻利瓦尔与圣马丁领导下西属拉美殖民地基本实现独立

葡属巴西

1822年

巴西摆脱葡萄牙的统治获得独立

3、特点:赶走殖民者,获得民族独立。

(二)第二阶段:民主革命运动|19C末20C初

1、背景

内忧:政治经济发展停滞不前

①政治:各国大多政局动荡,普遍实行军事独裁统治(考迪罗)

②经济:封建的经济模式落后继续发展(大土地所有制,种植园经济)

外患:①英美等国在“援助”的幌子下,加紧对拉丁美洲的经济侵略和政治渗透。

②美国:门罗宣言|门罗主义、金元外交、大棒政策。

【门罗宣言、大棒政策、金元外交】

(1)门罗宣言:1823年12月,门罗在国会咨文中宣称: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即欧洲列强不应再殖民美洲,其实质是将拉丁美洲视为自己的势力范围,是美国对外扩张政策的重要标志。

(2)大棒政策:1904年12月6日,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提出,主张以武力为后盾,迫使拉丁美洲国家“循规蹈矩”,其实质是加强对拉美的侵略。其特征是:武力威胁、外交讹诈。

(3)金元外交:20世纪初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主张推行的外交政策,以金钱代替枪炮,用经济手段控制拉美。

2、概况

(1)巴西革命:1889年,巴西废除君主制,建立共和国。

(2)墨西哥民主革命:1910年,墨西哥爆发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在人民起义军的支持下,墨西哥赶走了独裁者。1917年,墨西哥颁布了资产阶级宪法。宪法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革命的成果,体现了资产阶级民主原则,为墨西哥人民进一步争取民主和进步奠定了基础。

(三)19世纪拉丁美洲民族独立运动的特点

①革命范围广,时间长,成果丰硕。

②革命任务/性质: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争取民族独立是首要任务。

③独立运动的领导者:是土著地主集团中的先进分子,以战争形式实现独立。

(四)19世纪拉丁美洲民族独立运动的影响

积极:①结束了西、葡等国的殖民统治,建立了多个民族独立国家,基本形成了今天拉丁美洲的政治格局。

②奠定了拉美国家民主政治的基础,有利于拉美国家资本主义的发展。

③同西欧和北美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相配合,加速了欧洲、美洲封建主义的崩溃。

消极:革命具有不彻底性,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为之后的进一步革命埋下了伏笔。

二、酣睡·觉醒:亚洲的觉醒

(一)背景

①政治:帝国主义的侵略加深了亚洲各国的民族危机。

②经济:亚洲国家的封建经济进一步瓦解,民族资本主义得到一定发展。

③思想:民族忧患意识和民主改革(革命)意识的觉醒。

(二)概况

1、印度民族解放运动

①1885年,印度民族资产阶级成立“国大党”,要求民族平等和自治。

②1905年,以提拉克为首的国大党激进派主张联合人民群众的力量推翻英国殖民统治,实现民族独立。

③1908年,孟买工人政治总罢工,成为20世纪初印度人民反应斗争的高潮,表明印度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斗争的舞台。

2、伊朗立宪革命

(1)进程:1901-1905年,伊朗立宪革命期间制定了伊朗历史上第一步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规定伊朗为君主立宪制国家。

(2)结果:失败,打击封建主义和外国势力,传播民族民主革命思想。

3、中国辛亥革命

①1911年爆发,推翻了清王朝统治,结束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亚洲第一个共和国。

②辛亥革命开始了比较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

③它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传播了民主共和理念,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思想解放,以巨大的震撼力和影响力推动了中国社会变革。

(三)特点

①革命任务:反帝反封建 ②革命性质:资产阶级民族民主运动

③领导阶级:民族资产阶级 ④新的力量:无产阶级

(四)意义

①沉重打击帝国主义在东方的殖民体系和封建势力,对各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②亚洲人民作为一支反对帝国主义的强大力量登上国际斗争舞台,客观上成为西方工人阶级的同盟军,亚洲成为反帝的重要阵地。

③传播了民主思潮,为亚洲各国走上独立道路奠定了思想基础。

三、危机·斗争:非洲的抗争

(一)背景:①帝国主义的侵略给非洲带来了空前的破坏和灾难

②非洲人民一直进行不屈不挠的武装反抗

(二)概况

时间

领导者及主张

结果

埃及的抗英斗争

1882年

祖国党:“埃及是埃及人的埃及”

阿拉比:领导埃及军民抵抗

抵抗失败,英国占领

苏丹反英大起义

1881年开始

马赫迪:号召人民起来斗争,赶走外国侵略者

起义失败,英国控制

埃塞俄比亚抗意战争

1894-1896年

皇帝蒙尼利克二世:《告人民诏书》,号召人民抗击侵略者,保卫国家独立。

成功,保持独立

(三)特点

①形式:武装斗争是反殖民侵略斗争的主要形式。

②规模:有组织、大规模、持久的武装反抗,甚至发展成为全国性的卫国战争。

③领导:领导者几乎都是封建统治阶级或者传统社会的统治者。

④宗教色彩浓厚:宗教在号召、组织民众中发挥重要作用。

⑤政党:非洲第一个政党出现,近代民族意识觉醒。

⑥群众基础:动员广发群众,群众基础较好。

【小结】

拉美的独立

亚洲的觉醒

非洲的抗争

原 因

欧洲殖民者长期的政治压迫和经济剥削等

帝国主义的侵略加深了亚洲各国的民族危机

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奴役给非洲带来了空前的破坏和灾难

特 点

范围广、时间长、成果丰硕

范围广、各国相互支持、彼此协作

有组织、规模大且持久的武装斗争

领导力量

土著地主集团中的先进分子

资产阶级、工农力量

力量多样,包括领袖、国王、知识分子等

代表运动

海地独立、玻利瓦尔和圣马丁等人领导的斗争、巴西建立共和国、墨西哥资产阶级革命

印度民族解放运动

伊朗立宪革命

中国辛亥革命

埃及抗英斗争

苏丹马赫迪起义

埃塞俄比亚抗意战争

第七单元 两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

第14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

一、帝国争霸·秩序失衡:帝国主义与世界大战的酝酿

1、根本原因:帝国主义各国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实力对比发生重大变化。

【帝国主义各国经济政治不平衡的表现】

①民主政治发展水平有差异:英、法、美——德国

②占有殖民地多少不同:英法多;美德少。

③工农业发展的速度和水平不同。

2、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世界的争斗不断,矛盾重重(图)。

3、形成两大敌对的军事集团,竞相扩军备战,国际局势日益紧张。

4、导火索: 萨拉热窝事件。

二、三条战线·风云激荡:第一次世界大战

(一)第一阶段:1914

1、马恩河战役

(1)时间:1914.9 (2)国家:德VS法

(3)计划:施里芬计划——1905年制定,避免两线作战,要先发制人,迅速决战,各个击破,6个月内击败法国,随后调头去打败俄国,力争3—4个月结束战争。

(4)结果:德国战败,“速决战”计划*,陷入两线作战。

(二)第二阶段:1915-1916

1、凡尔登战役

(1)时间:1916.2.21—12 (2)国家:德VS法

(3)结果:双方军队死亡超过25万人,50多万人受伤,被称为“凡尔登绞肉机”。

(4)影响: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标志着德国军事进攻的能力已从顶峰跌落,战争主动权逐渐转到协约国手里。

2、索姆河战役

(1)时间:1916.6.24—11 (2)国家:德VS英法

(3)结果:一战中规模最大和最惨烈的战役。因其残酷性被称之为“索姆河地狱”。

(三)第三阶段:1917-1918

1、中国参加协约国一方作战

(1)时间:1917

(2)形式与目的:中国用“以工代战”的形式,站在协约国一方参加战争。中国参战的意图在于战后收回日本攫取的山东主权。

(3)结果:为一战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牺牲和贡献为最终解决山东问题做了铺垫。

2、俄国退出一战(1918)

3、德国投降时间(1918.11.11)

三、战争的性质-帝国主义之战。(思考:为什么说一战是帝国主义之战?)

1、从战争的定义看,帝国主义战争是指帝国主义国家之间为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而进行的战争。

2、从战争的起因看,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国家为重新瓜分殖民地而发动的,是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必然结果。

3、从战争的进程看,帝国主义为了实现自己的战争目的进行了长期残酷的争夺,体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侵略性质。

4、从战争的结果看,战胜国对战败国进行了瓜分或掠夺,巴黎和会便是战胜国之间的分赃会议。

四、为利分赃·秩序重构:一战后的国际秩序

(一)凡尔赛体系

1、概况:巴黎和会

(1)时间:1919.1.18-1919.6.28

(2)地点:法国巴黎凡尔赛宫

(3)代表:27个参会国。巴黎和会三巨头:美国总统威尔逊、英国首相劳合·乔治、法国总理克里孟梭

(4)结果:签订以《凡尔赛条约》为代表的一系列国际条约

2、内容

①罪责问题:德国及其各同盟国应承担战争罪责,向战胜国割地赔款。

②疆土问题:重划德国疆界

③殖民地问题:德国的海外殖民地全部以委任统治方式被瓜分,其中非洲和中东地区归英法等国,太平洋上岛屿日本占有,德国在山东的权益移交日本。

④军事问题:限制德国军备

⑤建立国际联盟

3、实质:“凡尔赛体系”是战胜国列强重新瓜分欧洲和世界霸权而建立的欧洲、非洲和中东地区国际关系新秩序。

(二)华盛顿体系

1、概况:华盛顿会议

(1)时间:1921.11.12-1922.2.6

(2)地点:美国华盛顿

(3)代表:美、英、法、意、日、比、荷、葡和中国北洋政府的代表团共9个参会国

(4)目的: 解决《凡尔赛合约》未能解决的彼此间关于海军力量对比,以及在远东太平洋地区特别是在中国的利益冲突

(5)结果:签订《四国条约》、《五国条约》、《九国公约》

2、内容

①限制美国、英国、日本等国的海军军备。

②中国收回山东主权,但日本保留了诸多特权。

③列强同意将“门户开放”“机会均等”作为控制中国的共同原则。

3、影响: ①美国取得了与英国同等的制海权;

②客观上维护了中国的领土完整

③打破了日本独霸中国的局面,使中国重新恢复到帝国主义共同支配的局面。

4、实质:确立以美国主导的帝国主义在亚太地区的国际关系新秩序。

(三)国际联盟

1、概况

(1)时间:1920-1946

(2)地位:第一个由主权国家组成的世界性国际组织。

(3)宗旨:促进国际合作和实现世界和平与安全。

2、原则

(1)“全体一致”原则:除本盟约或本条约另有明文规定外,凡大会或理事会开会时之决议,应得出席会议之联盟会员国全体之同意。——使其失去了对侵略行为采取任何有效行动的可能性,无法制止战争的发生。

(2)对战败国殖民地的“委任统治制度”:(尚不能自立的殖民地)委诸资源上、经验上或地理上足以承担此项责任而亦乐于接受之先进国,该国即以受任统治之资格为联盟施行此项保佐。——实质:英法将国联作为维护自己既得利益、操纵国际事务的工具。

3、评价

(1)进步性

①开创了国际合作的新形式,顺应了世界整体发展趋势。

②在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恢复战后欧洲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

③为联合国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2)局限性

①全体一致原则使其丧失了对侵略行为采取任何有效行动的可能性,无法制止战争发生。

②实质:成为英法维护自身利益、操纵国际事务的工具。

③苏联、美国未加入,缺乏普遍性和权威性。

(四)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评价

(1)实质:一战后帝国主义列强建立起来的国际关系新秩序,帝国主义国家按照现有实力重新瓜分世界。

(2)进步性:①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国家在欧洲、西亚、非洲、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关系,②缓和了它们之间的矛盾,使世界从此走向相对稳定。

③促使20世纪20年代相对稳定的国际关系出现,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繁荣。

(3)局限性

①建立在宰割战败国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基础上,具有反动性和非正义性。

②隐藏着许多矛盾,随着资本主义各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加剧,体系必将走向瓦解。

五、一战的影响-全方位的影响

①对世界:给全人类带来深重的灾难。

②对殖民体系:削弱了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力量,动摇欧洲的世界优势地位,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民族意识觉醒。

③对国际格局:美国的参战和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开始改变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

④对思想观念:这场空前惨烈的战争改变了人们的观念,反对战争、要求和平的运动日益高涨。

⑤对国际体系:建立新的国际秩序,形成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第15课 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一、社会主义理论探索:列宁主义的形成

(一)背景

①政治:俄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但社会矛盾尖锐

(资产阶级和个人,农民和农奴主,资产阶级和沙皇沙皇专制统治。)。

②阶级:俄国第一代产业工人产生。

③组织:1898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成立,展开了有组织的工人运动。

④思想:1900年列宁创办《火星报》,宣传马克思主义。

(二)布尔什维克党/列宁主义

1、标志:1903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举行第二次代表大会,标志着布尔什维克党的建立。

2、党的指导思想:“布尔什维主义”,也就是列宁主义。

(三)内容

①对帝国主义的认识: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最高阶段,“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前夜”。

②对俄国的认识: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中最薄弱的一环。(矛盾突出)

③“一国胜利论”: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甚至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得胜利。

④建立政权的方式:工人阶级要以暴力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四)意义

①历史地位: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俄国革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形成了列宁主义。

②理论创新:创造性地提出社会主义可能在一国或数国首先取得胜利等一系列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③思想武器:为帝国主义时代的无产阶级革命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

二、社会主义实践探索:十月革命的胜利

(一)背景

1、客观条件:①国内矛盾:俄国农奴制改革后,资本主义经济有了一定程度上的发展,但发展缓慢,各种社会矛盾十分尖锐。

②国际条件:一战使俄国各种矛盾激化,成为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

2、主观条件:①阶级基础:无产阶级不断发展壮大,有很强的革命性;

②组织基础:有较成熟的无产阶级政党——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

③思想基础:有成熟的革命理论——列宁主义;

④群众基础:广大贫苦农民成为革命的同盟军。

(二)革命进程

1、二月革命倒沙皇

(1)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2)结果:①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罗曼诺夫王朝覆灭。

②出现两个政权并存局面《工兵代表苏维埃(新生政权)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主要政权)》

2、四月提纲指方向

(1)背景:广大人民群众迫切要求早日实现和平,但临时政府却继续进行帝国主义战争

(2)内容:①提出将俄国革命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

②明确提出“不给临时政府以任何支持”和“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争取以和平方式取得政权。

3、七月事件抛幻想

(1)原因:布尔什维克党领导的工人和士兵游行示威行动被镇压

(2)影响: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结束,和平夺权已不可能,转向武装革命。

4、十月革命现曙光

(1)性质:社会主义革命

(2)方式:城市中心——工人、士兵占领彼得格勒,向冬宫进攻。

(三)伟大的开端(巩固政权的措施)

①颁布《告工人、士兵、农民书》宣告新政权的建立 (全部政权归苏维埃)

②外交:颁布《和平法令》退出战争——最迫切

③经济:颁布《土地法令》(消灭剥削:封建----国有)——最根本

④政治:选举第一个工兵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实现人民民主))——最核心

(四)意义

1、对人类历史

①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国家,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世界格局,②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想到到现实的伟大飞跃,开辟了人类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新纪元。

2、对世界

③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对世界的统治,极大地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改变了20世界的世界格局。

三、社会主义建设探索: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

(一)1918——192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背景①国内外反对势力企图扼*苏维埃政权。

②苏维埃政权的粮食等物资极度匮乏。

2、目的:集中全国的物力、财力,支持红军、战胜敌人。

3、内容 ①农业政策:实行余粮收集制。

②工业政策:大中小工业企业全部实行国有化。

③商业政策:取消自由贸易。

④分配制度:实行普遍义务劳动制。实物配给制。(强制劳动,实行不劳动者不得食。)

4、特点 ①“战时”:战时用行政和军事手段来管理经济,满足战争需要。

②“共产主义”:公有/平均。

5、评价 积极:①为战胜国内外敌人提供物质的保障,推动了国内战争胜利,保卫和巩固了新生的苏维埃政权,

局限:②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③违背经济规律,引起了严重的经济和社会的危机。

④作为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途径是错误的。

(二)新经济政策(1921——1925)

1、原因: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起了严重的经济政治危机。(直接原因)

2、标志: 1921年,俄共(布)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通过《关于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的决议。

3、内容 ①农业政策: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②工业政策:允许私人开办小企业;以租让方式让外国资本家经营矿产、森林、油田等。

③商业政策:恢复货币流通和商品交换。④分配制度:废除实物分配制,实行按劳分配。

4、特点和实质。

特点:利用市场、货币恢复发展经济。

实质:在国家掌握经济命脉的前提下(公有制前提),利用市场和商品关系来发展社会主义。(国家资本主义)

5、影响:①提高了人民生产的积极性,促进了经济迅速恢复。有利于稳定政治形势。

②找到了一条使落后国家(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途径。

(三)斯大林模式。1924—1953

1、背景 ①1922年,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简称“苏联”。

②1924年1月,列宁逝世;斯大林领导时期(1924—1953年)。

③苏联处在西方国家的封锁和包围之中,发展重工业尤其是军事工业,维护国家独立。

2、内容 ①工业政策:优先发展重工业,以农业、轻工业为重工业发展提供资金

②农业政策:农业集体化,建立集体农庄

③所有制:实行单一的公有制

④经济体制: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

3、标志:1936年,苏联公布新宪法,规定苏联是工农社会主义国家。

4、特征:①经济:自上而下的指令性计划经济体制。

②政治文化:权力高度集中,个人崇拜。

5、评价:积极

①开创了斯大林模式:计划经济体制和新型的工业化道路;

②较短的时间里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1937年成为世界工业强国,工业产量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

③为反法西斯战争奠定了物质基础。

消极:①片面发展重工业,导致农业和轻工业长期落后;

②从农民手中拿走过多,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不高。

③指令性计划压制了企业和地方积极性,阻碍了苏联的持续发展。

④因其日益僵化,成为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

项目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新经济政策

斯大林模式

农业

余粮收集制

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农业集体化

工业

全面推行工业国有化

允许私人企业和外资企业的存在

优先发展重工业

贸易

取消自由贸易,国家垄断贸易

恢复货币流通允许商品交易

×

分配

义务劳动制,实行配给制

废除实物配给制,实行按劳分配

×

所有制

单一公有制

公有制为主导,多种所有制并存

单一公有制

经济体制

高度集中计划经济

计划和市场结合

高度集中计划经济

特点

兼有“战时”和“共产主义”两种特色。利用行政和军事手段来管理经济。

在国家掌握主要经济命脉前提下,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发展社会主义

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经济,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

第16课 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

一、斗争·新力量:亚洲民族民主运动的新高潮

(一)背景

①一战削弱了帝国主义力量,世界殖民主义体系受到严重冲击。

②俄国十月革命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人民的解放斗争。

③随着一战结束和经济危机的爆发,帝国主义卷土重来,矛盾激化。

④一战期间,部分地区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⑤民族资产阶级政党建立。

⑥无产阶级政党建立,无产阶级力量壮大。

⑦马克思主义在亚非拉传播,

⑧民族意识不断觉醒。

(二)概况

1、东亚:中国民族民主革命(①共产党,②国民大革命)

2、东南亚:①印度尼西亚反对殖民统治的民族大起义;②越南反法斗争。

3、西亚:①伊拉克、叙利亚、黎巴嫩等地反英法占领的斗争

4、南亚:①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三)典型斗争

1、印度尼西亚民族大起义

阶段

政党

概况

结果

第一阶段

1926—1927

印尼共产党

(1920年成立、无产阶级)

1926—1927年,印尼共产党领导了第一次反对荷兰殖民统治的武装起义

遭荷兰殖民当局镇压,印尼共产党被迫转入地下。

第二阶段

1927以后

印尼民族党(1927年苏加诺等人成立、资产阶级)

采取与殖民当局不合作政策,争取民族独立

原受印尼共产党影响的大批群众转向民族主义政党,民族资产阶级开始掌握独立运动的领导权

2、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1)思想:以爱和真理、非暴力(和平手段)争取印度自治和独立,宁愿牺牲自己也不向敌人施加暴力;通过动员群众、运用非暴力不合作策略与英印当局进行斗争

非暴力原因:①宗教历史传统,印度教戒*生,注重爱和慈悲,有利于发动信仰各异的印度人民②印度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具有依附性,印度民族资产阶级动摇妥协③英国殖民当局对印度实行高压政策,实力对比悬殊

不合作原因::④英国统治需要与当地的合作

(2)三大阶段

第一阶段:1920—1922,土布运动|“手纺车运动”

A背景:阿姆利则惨案

B措施:①放弃英国人授予的爵位、封号和名誉地位

②罢课、离职、抵制法院和立法机关 ③恢复手工纺织和不买英国布④抗税

C结果:①白衣白帽一时成为民族服饰②打击英国的殖民统治,抵制英国的经济侵略。

第二阶段:1930—1934年,“食盐进军”| 文明不服从运动

A背景:甘地向英印当局提出的降低地税、废除食盐专卖、取消盐税、实行关税保护、释放政治犯等要求遭到拒绝。

B措施:“食盐进军”,亲自到海滨取海水制盐。

C结果:引发印度各地的抗税斗争,迫使当局答应了他的部分要求。

第三阶段:1940—1942年,“退出印度”行动 | 反战不合作运动)

A背景:二战爆发后,英印当局擅自宣布印度参战,激起印度各界不满

B措施:甘地发动要求英国立即撤离的“退出印度”行动

C结果:英国当局逮捕了甘地和国大党重要*,非暴力不合作运动陷入低谷

(3)性质:资产阶级民族民主运动。

(4)评价

积极:①打击了英国殖民统治,

②增强了印度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促进了人民的团结,

③推动了印度民族民主运动的发展,为二战后印度的独立奠定基础。

④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英国的经济侵略,有利于印度民族经济的发展。

⑤为后世留下了争取民族独立的新范式,影响深远。

消极:①以非暴力限制人民的革命运动,束缚了人民的手脚。

②其所倡导的以爱和真理感化殖民者的方式不可能实现。

②甘地始终对英国政府抱有幻想等,反映了印度民族资产阶级在反帝斗争中的动摇性和妥协性。

二、觉醒·新认识:非洲独立意识的觉醒

(一)概况

1、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非洲多数地区的民族解放运动尚处于萌芽和酝酿时期。

2、一些北非和东非国家的民族独立意识已经觉醒。

(二)典型斗争

1、埃及华夫脱运动

(1)原因:①一战期间,埃及沦为英国的“保护国”,实际成为英国的殖民地。

②埃及经济快速发展,民族资产阶级日益壮大。

③一战结束后,英国继续维持在埃及的统治,激起埃及人民的强烈反对。

(2)概况

A领导者:以扎格鲁尔为首的民族主义政党华夫脱党

B斗争方式:游行、示威、罢工、罢课、罢市,街垒战

C结果:迫使英国承认埃及为独立主权国家,但保留在埃及驻军、控制苏伊士运河、领事裁判权等特权。

D进一步发展:①1922年3月,独立的君主立宪国家 ②1923年颁布第一部宪法

③护宪运动未完全成功

(3)评价

进步性:华夫脱运动是一次持续了近30年的爱国民族主义运动,促进埃及资本主义发展,为埃及民族民主运动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局限性: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体现了埃及民族资产阶级的妥协性。

2、摩洛哥里夫人民起义

(1)领导者:酋长克里姆 (2)斗争对象:西班牙和法国侵略军

(3)结果:①1923年,里夫共和国成立。②1926年,共和国被西、法殖民军扼*

3、埃塞俄比亚抗意斗争

(1)概况1935年,意大利法西斯侵略埃塞俄比亚,埃塞俄比亚人民坚持游击战争

(2)结果:埃塞俄比亚人民与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国军队一起,击败意大利侵略军,1941年恢复了国家独立

【思考:与亚洲民族民主运动相比,非洲独立运动有何特点?】

①发展程度较低且不平衡(北非东非进程较快)②以民族独立为主要诉求(目标单一)

③领导阶级多样(资产阶级、部落酋长、封建王公)④出现反法西斯的斗争(埃塞俄比亚抗意战争)⑤群众基础广泛,持续时间长

三、民主·新发展:拉丁美洲的民族民主革命与改革

(一)背景

1、国内:①政治:军事独裁统治(考迪罗主义盛行)

②经济 :封建大地产制度;种植园,经济结构单一

2、国际:欧美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与政治渗透,尤其美国的侵略扩张

(二)典型斗争

1、尼加拉瓜桑地诺抗美斗争

(1)领导者:桑地诺,被誉为“人民的良心”“美洲自由的标志”

(2)目标:把美国侵略者赶出国土

(3)战旗:象征“自由或死亡”的红黑双色战旗

(4)斗争对象:美国扶植的反动独裁政权

(5)结果:1933年美军撤出尼加拉瓜,1934年桑地诺被刺*

(6)意义:尼加拉瓜人民争取民族解放的斗争鼓舞了全拉美人民的反美斗志

2、墨西哥卡德纳斯改革

(1)背景:①封建大地产制盛行,严重阻碍墨西哥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与进步。

②外国垄断资本控制墨西哥的经济命脉,其现代化发展阻碍巨大。

(2)内容

①经济:推行土地改革,废除大地产制,在全国范围内分配土地;将石油行业收归国有,谋求民族经济的独立与发展

②政治:改组国民革命党,遏制军人势力,确立总统一任制度,确立中央集权的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体制

③文化:发展教育,限制教会,提高人民文化水平

(3)性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改革

(4)影响:体现1917年宪法的要求,巩固了墨西哥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引领墨西哥走上现代化之路

第17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

一、风雨欲来·二战前夜:二战爆发背景

1、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2、历史原因: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本身存在的问题及其矛盾

3、经济危机的影响,法西斯国家以对外扩张转嫁危机。

4、法西斯主义的兴起

(1)特征:①以极端民族主义为基本特征;

②是极端的帝国主义。主张对内实行恐怖独裁统治;对外侵略扩张,发动战争。

(2)表现:①意大利:1919年,墨索里尼成立“战斗的意大利法西斯”,是世界上第一个法西斯主义政党,后更名为“国家法西斯党”,1922年建立法西斯政权。②德国:1920年,希特勒组建“民族社会主义德意志工人党”,简称“纳粹党”,是德国法西斯运动的开始。③日本:1921年,岗村宁次、东条英机等日本军人订立密约,要求“消除军阀、刷新人士,改革军制、建立总动员态势”,日本法西斯运动开始。

5、亚欧战争策源地形成

①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标志着亚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②1933年,德国纳粹党建立法西斯独裁政权,扩军备战。标志着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

6、绥靖政策,加速了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

(1)原因:①一战对英法等国的实力造成了巨大的破坏。②一战以来和平主义的思潮蔓延,希望牺牲小国利益换取和平。③英法等国希望“祸水东引”,德国与苏联进行战争。

(2)表现①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法西斯国家对外争霸和侵略扩张的开始,此后日本逐步吞并中国领土,美、英、法、苏对日实行绥靖政策 。

②1935年,墨索里尼入侵埃塞俄比亚,英、法、美等国姑息纵容的态度。

③1938年,德国吞并奥地利,并对捷克斯洛伐克提出领土要求,英、法与德国、意大利签订《慕尼黑协定》,把苏台德等地区割让给德国。

(3)影响:助长了法西斯国家的侵略野心,加速了二战的爆发。

二、腥风血雨·硝烟弥漫:二战的进程

亚洲战场

欧洲战场

非洲战场

局部战争

兴起

①日本侵华战争九一八,七七

②1938年德国吞并奥地利,

并对捷克斯洛伐克提出领土要求

③1935年意大利

入侵埃塞俄比亚

发展

①1939.9,德国闪击波兰,二战全面爆发;

②1941.6,德国入侵苏联,苏联成为抗击纳粹德国的主要战场

全球阶段

太平洋战争

1941.12,日本偷袭珍珠港,挑起太平洋战争, 二战发展到全球阶段

反法西斯同盟

1942.1《联合国家宣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

战争转折

①1942.6中途岛战役

②1942-1943年 斯大林格勒战役(二战转折点)

③1942年阿拉曼战役

战争结束

①1945.9.2,日本无条件投降书。

②1945.5.8,德国投降

欧洲战场结束。

③1943年5月,

非洲战场结束。

三、劫后余生·格局突变:二战的影响

①战后国际秩序的建立——雅尔塔体系

②人类社会:巨大的生命和财产损失,难以估量的文明劫难和心灵创伤

③沉重打击了侵略者和一切非正义力量,维护了世界和平,彰显了人类正义

④促进了社会主义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的蓬勃发展,加速了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崩溃

⑤国际格局——从欧洲中心走向美苏对峙的两极格局

⑥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大发展,为第三次科技革命奠定了基础

四、风雨暂歇·秩序重建:雅尔塔体系

1、含义: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后期,反法西斯同盟国的首脑相继在开罗、德黑兰、雅尔塔和波茨坦等地召开会议,缔结了一系列条约和协定,建立了战后国际秩序,史称“雅尔塔体系”。

2、内容

(1)领土问题:重新确定欧亚国家的版图

①德国由美、苏、英、法分区占领

②日本由美国单独占领;

③日本领土限制在四个岛屿及若干小岛,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在太平洋区域所占的一切岛屿以及日本窃取于中国的领土;④承认朝鲜最终独立

(2)法西斯问题:审判战犯,肃清法西斯主义和军国主义

(3)殖民地问题:对德、日、意的殖民地及国联的委任统治地实行托管,原则上承认被压迫民族的独立权利。

(4)战后秩序问题:①美、苏、英划分势力范围。②成立联合国。

3、联合国的成立

(1)成立:1945年6月50个国家的代表在美国旧金山签署《联合国宪章》,10月24日联合国正式成立。

(2)性质:由主权国家组成的国际组织。

(3)宗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加强国际合作,促进全球经济社会发展。

(4)原则:实行形成实质性事项的决议需要五个常任理事国一致同意的“大国一致”原则。

使和平解决争端和制裁侵略具有更强的可操作性。

4、评价

①以建立和维护世界和平为主要目标,提倡不同社会制度国家之间的共处与合作。

②是大国相互妥协的产物,带有明显的强权政治色彩,严重损害了一些国家的利益。

③标志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逐渐被美苏两极格局所取代,国际关系进入新阶段。

第八单元 20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

第18课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一、风云再起·盟友到对手:冷战与两极格局

1、冷战含义:指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至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集团之间逐步形成的既非战争又非和平的长期对峙与竞争状态。

2、原因

(1)直接原因:二战后,法西斯被消灭,美苏战时同盟的基础不复存在。

(2)战后实力对比发生变化:西欧日本衰落,美苏崛起。

(3)战后美苏两国的国家战略利益发生严重冲突;

①美国:全球扩张,称霸世界。②苏联:确保东欧,维护安全。

(4)美苏两国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尖锐对立

(5)雅尔塔体制奠定了战后两极世界格局的框架。

3、两极格局形成过程

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

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

(1)政治

①1947 杜鲁门主义,冷战的开始

②1947 共产党和工人情报局

(2)经济

①1947 马歇尔计划

②1949 经互会

(3)军事

①1949 北约

②1955 华约,两极格局的形成。

(4)地缘政治

①1949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西德)

②1949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东德)

杜鲁门主义——含义:遏制共产主义;称霸全球。

马歇尔计划——目的:①扶持西欧;②控制西欧;③遏制苏联;④称霸世界

4、两极的发展(1955-1991):缓和与对抗

(1)对抗(核威慑):①第二次柏林危机(1958) ②古巴导弹危机(1962)

③苏联入侵阿富汗(1979) ④美国战略防御计划(1979)

(2)缓和对话: ①美苏首脑会晤,建立对话机制(1985)

②美苏《关于消除两国中程和中短程导弹条约》(1987)

③苏联阿富汗撤军;不干涉东欧;同意德国统一(1989)

④《美苏关于削减和限制进攻性战略武器条约》(1991)

5、两极格局的特征

①主导力量:美苏两个超级大国起着主导作用

②力量对比:两极格局是不对称和不完全的。

③斗争方式:“冷战”是斗争的主要方式,局部热战。保持克制,留有余地。

④体现矛盾:体现着两种社会制度之间的矛盾。

其内部也有分歧和矛盾,但最终仍要服从美、苏战略利益的大局

6、”冷战”与两极对峙格局的影响?

消极:①美苏“冷战”关系压倒了其他国际关系,造成西欧依靠美国,东欧依赖苏联的局面,世界被分裂为两部分。

②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全面对抗,进行军备竞赛,使世界处于毁灭性的核战争的威胁之下。

③大国强权政治色彩浓厚,导致战后霸权主义盛行,严重破坏了世界和平。

积极:①两大集团势均力敌,彼此不敢轻易动武,使得近半个世纪没有爆发新的世界大战。

②客观上也促进了科技的发展。

二、多级力量的成长

1、西方阵营逐渐分化

①西欧:欧洲共同体的成立(1967年)和发展。②日本:日本经济“起飞”,谋求“政治大国”

2、社会主义阵营开始瓦解

①东欧国家反对苏联控制的斗争;②中苏关系的破裂。

3、中国崛起,成为国际社会中不可忽视的政治力量

4、第三世界的兴起,发展中国家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国际政治舞台

(1)背景:①二战后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许多国家独立;

②新独立国家要求摆脱美苏控制和维护自身安全,主张团结起来。

(2)标志事件:①1955年,万隆会议诞生了体现和平共处原则的“万隆精神”。

②1961年,不结盟运动的形成。

(3)意义:①推动民族解放,加速殖民体系崩溃;②冲击两极格局;

③是发展中国家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国际政治舞台的重要标志。

不结盟运动

(1)原因:①二战后亚非拉国家纷纷获得独立

②摆脱美苏控制和维护自身的独立与发展

(2)不结盟运动的诞生:1961年 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

(3)任务: ①非集团、不结盟(不和美苏结盟)。 ②反对美苏霸权。

③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4)意义①标志着第三世界登上国际政治舞台;②在一定程度上冲击着两极格局。

5、中国和不结盟运动的关系:合作良好,但不是成员国,1992年成为不结盟运动的观察国。

三、冷战落幕:两极格局的瓦解

1、原因

①根本: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弊端。(斯大林模式)

②直接:戈尔巴乔夫改革背离社会主义方向

③外因:西方“和平演变”战略影响,东欧剧变推动

2、影响

①冷战结束,世界多极化趋势不可逆转。

②国际力量对比严重失衡,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

③民族矛盾、宗教矛盾凸显出来。

④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处于低谷,各社会主义更加注重走民族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3、启示

①坚持独立自主,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

②求同存异,摒弃冷战思维。

③ 推动构建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④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第19课 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

一、经济秩序规范化:国家的宏观调控

1、背景

①历史教训:经济大危机暴露自由放任的弊端。(自由放任无法解决危机。)

②外部刺激: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的冲击与影响。

③理论基础:凯恩斯主义。④实践基础:罗斯福新政。

⑤现实需要:二战后恢复经济的需要和第三次科技革命的需要。

2、措施

①加大政府在公共事业领域的开支,增加就业机会,刺激消费需求。

②制订经济发展计划,促进经济协调发展。

③利用信贷(多)、利率(低)、税收(高)等经济杠杆实施宏观调控。

④实行国有化政策。

⑤提高社会福利。

3、特点/实质:特点是以市场经济为基础,强化国家对经济干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4、发展历程

①50/60年代经济:国家干预——黄金时期。

②70年代经济:过度干预——滞涨。

③80年代经济:减少干预(政府干预与市场调节结合的混合经济)——复苏。

④90年代经济:减少干预(第三条道路)——繁荣

【拓展:资本主义发展四大经济政策】

①重商主义:工业革命前,主张国家干预经济,禁止金银输出,展开对外贸易垄断,通过提高关税税率及设置其他贸易限制来保护国内市场。

②自由主义:工业革命后,盛行于19世纪中后期。英国的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主张政府减少对经济的干预,提倡自由经营、自由竞争、自由贸易。

③凯恩斯主义:二战后在资本主义世界大规模推行,主张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全面干预,反对自由放任。

④混合经济政策:20世纪70年代末,逐渐发展出政府干预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混合经济政策。

二、世界经济体系化:加强国际协调

(一)货币体系 (布雷顿森林体系)

1、背景:以英镑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瓦解,各国货币竞相贬值,动荡不定。二战后需要一个有利于世界经济持续发展的机制。

2、两大组织

(1)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A宗旨:稳定国际货币体系。

B主要任务:①稳定国际汇率,消除妨碍世界贸易的外汇管制。②在货币问题上促进国际合作,对国际收支出现暂时困难的成员国提供短期贷款。(金融危机——救急)

(2)国际复兴开发银行(世界银行)

A宗旨:①致力于战后欧洲经济复兴。

②全球性发展援助,为成员国提供长期贷款和技术援助。

3、结果:美国取得了这两个机构的绝对控制权

4、特征: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35:1)。各会员国货币与美元挂钩,保持固定汇率。

5、影响

①为货币关系提供了统一的标准和基础,有利于战后货币体系的正常运转;有利于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②加强了美国在国际金融领域的特权和支配地位。

(二)贸易体系 (关贸总协定)

1、背景:1929—1933年的世界性经济危机的教训(关税战争)。

2、宗旨:降低关税,减少贸易壁垒,在实施互惠和非歧视的基础上实现国际贸易自由化。

3、影响

①积极:客观上创造了一个自由贸易的环境,推动了世界经济发展。

②消极:对发达国家倾销商品有利。以美国为主导的贸易体系

三、科技技术信息化:科学技术的发展

1、背景

①20世纪相对稳定的环境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②科学理论的重大突破,如相对论的提出和量子力学的发展等。

③二战期间和战后各国对高科技的迫切需求。

2、表现:原子能、计算机和互联网、空间技术、海洋技术、生物工程、新材料

3、影响:①劳动方式日益自动化和智能化,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

②第一、二产业比重下降,第三产业比重上升;

③推动了经济全球化,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

④科技水平的差距,进一步扩大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差距。

四、社会结构层次化:社会结构的新变化

1、背景:科学技术的新发展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提高,进而带来生产关系的变化。

2、表现:①产业结构:农业和工业的就业人口所占比重逐渐下降,从事服务业的人口比重增加。②阶层结构:“中间阶层”的人数增加。

五、社会保障扩大化:福利国家

1、含义:国家通过构建社会保障体系,保证个人和家庭的经济安全;

通过加大社会服务开支,保证全体公民享受较好的公共福利。

2、评价:缩小贫富差距,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维护资本主义统治;财政负担加剧。

3、发展阶段:①20世纪六七十年代——日渐完备 ②1973年以后——受挫、继续发展

③20世纪80年代以后——减少规模

六、社会运动多样化:社会运动

(一)背景:资本主义国家没能触动造成这种不平等和贫困的资本主义生产资料所有制,各种类型的社会运动此起彼伏。

(二)表现

1、美国黑人民权运动

(1)原因:

①20世纪60年代,美国社会对黑人的歧视仍广泛存在;

②黑人为争取自己的平等权力(目的)。

(2)结果:迫使美国国会通过民权法案,宣布种族隔离和歧视政策为非法。

2、妇女运动

(1)原因: ①资本主义国家对妇女的歧视长期存在;

②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越来越多的妇女参加工作,妇女运动兴起。

(2)目的:争取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等方面的权利。

(3)结果:大多数国家的妇女获得了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一些国家建立了维护妇女权益的机构。

3、学生运动

(1)背景:20世纪60年代,发达工业社会的各种弊端日益暴露,大学教育存在的各种问题,美苏冷战、种族歧视,人权观念加强和民主政治思想的发展等国内外问题影响着青年学生,资本主义国家爆发了大规模的学生运动。

(2)代表事件:美国学生发起了反对美国侵略越南战争的运动。

【如何认识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1)实质不变:资本主义私有制、剥削制度

(2)基本矛盾不变:生产资料私有制与生产社会化的矛盾

(3)变化:统治手段。在不触动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和自我完善。

第20课 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

一、苏联模式·积重难返:苏联的发展、改革与解体

(一)苏联的发展

1、成就

①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②相继爆炸原子弹和氢弹;③人民教育和生活水平提高

2、问题: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弊端显现

(二)苏联的改革

1、赫鲁晓夫改革(1953-1964):核心是放松,重点是农业。

(1)内容

①平反冤假错案;②强调集体领导③改革干部制度(轮换制与任期制)

④加大农业投入;⑤将农产品义务交售制改为收购制;⑥大规模开垦荒地,种植玉米。

⑦改革工业管理体制,下放部分权力; ⑧打破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苏共二十大报告)

(2)评价

积极: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

①经济体制:注入某些市场经济成分,取得一些成效。

②农业:推进农业发展,耕地面积和粮食产量有所增加。

③工业:1957年成功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④思想:打破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

消极:①经济体制:由于认识不科学,没有突破计划经济体制。

②国民经济比例仍然严重失调。

2、勃列日涅夫改革(1964-1982)

(1)内容:①在工业领域推行“新经济体制”改革,扩大企业自主权,利用奖金等经济杠杆促进企业改善管理、提高效益

②坚持优先发展重工业,尤其是军事工业,与美国进行军备竞赛

(2)评价

积极:前期取得一些成效,军事实力达到与美国相抗衡水平。

消极:①只是对传统体制的修修补补,效果有限。

②执政后期热衷于树立个人迷信,专断作风日趋严重;

③各项工作缺乏活力,社会矛盾丛生,发展缓慢

(1975年以后,苏联经济增长率逐年下降)。

④苏联与美国军备竞赛消耗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资源。

⑤坚持优先发展重工业,使国民经济更加畸形发展。

3、戈尔巴乔夫改革(1985-1991)

(1)内容:①经济:承认市场调节在社会主义经济中的作用

②政治:取消苏共领导地位,放弃社会主义制度,实行议会制、总统制和多党制。

③思想:在意识形态上抛弃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行“多元化”。

(以”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取代”科学社会主义“。)

(2)结果:①经济改革成效甚微。

②政治改革造成思想混乱,民族分离主义随之兴起,苏联解体。

项目

赫鲁晓夫

勃列日涅夫

戈尔巴乔夫

相同点

目的

解决斯大林体制弊端

结果

都失败了

不同点

侧重点

农业

工业

先经济,再政治

结果

取得一定的成效

取得一定的成效

未见成效,且苏联解体

败因

对斯大林体制进行修修补补

对斯大林体制进行修修补补

根本性的突破。

(三)苏联的解体

①1990年,立陶宛率先独立。随后,俄罗斯发表主权宣言,其他加盟共和国也纷纷效仿。

②1991年8月19日,几位苏联*发动政变,试图阻止苏联分裂,很快失败。

③1991年12月26日,苏联解体。

【苏联改革给我们怎样的启示?(言之成理即可)

①改革要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坚持共产党的领导。

②改革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走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

③社会主义制度需要在发展的道路上自我调整和完善。

④改革不可能一帆风顺,具有复杂性、曲折性和艰巨性。

⑤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改善民生为重点,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利益。

二、东欧道路·瞬息剧变:东欧的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和剧变

(一)东欧的建设

1、成就:①二战胜利前后,东欧各国人民在苏联的帮助下建立了一系列的人民民主国家。

②战后各国恢复了遭到战争破坏的经济,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和教育水平。

2、问题:东欧各国大多采取苏联模式,造成国民经济比例失调,阻碍发展。

(二)东欧的改革|措施

1、前期改革:没有突破苏联模式的束缚

国家

措施

结果

(1)南斯拉夫

建立社会主义自治制度,通过权力下放,调动地方、企业和群众的积极性

促进了经济发展;但导致地方主义抬头民族,问题尖锐,为国家分裂埋下隐患

(2)捷克斯洛伐克

发扬社会主义民主、改革党的领导体制;建设有计划的市场经济体制;独立制定对外政策。出现“布拉格之春”

苏联出兵,扼*改革

(3)波兰

实施国民经济“五年计划”

经济迅速发展

(4)匈牙利

国民收入递增,人民消费水平提高,人民群众比较满意

(5)民主德国

经济稳步增长,经济水平据东欧国家之首

2、后期迷失社会主义方向

①否定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②否定了社会主义制度;

③摒弃了共产党的领导,实行政治多元化。

(三)东欧的剧变|结果

1、概况(1989-1992)

国家

方式

①波兰、阿尔巴尼亚、匈牙利、保加利亚

相对平稳

②罗马尼亚

流血冲突

③民主德国

合并统一

④捷克斯洛伐克

国家分裂

⑤南斯拉夫

国家解体

2、实质

①剧——时间短,范围广

②变——社会性质的根本变化

【你怎样理解这段话?】

封建社会代替奴隶社会,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社会主义经历一个长过程发展后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这是社会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总趋势,但道路是曲折的。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的几百年间,发生过多少次王朝复辟?所以,从一定意义上说,某种暂时复辟也是难以完全避免的规律性现象。一些国家出现严重曲折,社会主义好像被削弱了,但人民经受锻炼,从中吸收教训,将促使社会主义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

——*《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文选》

(1)明确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和社会发展的总趋势;

(2)社会主义在发展过程中出现曲折,是历史发展规律的一部分;

(3)辩证看待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的挫折,从中吸取教训促使社会主义更加健康的发展。

三、中国特色·和平崛起: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

(一)奠基(1949—1976)

(1)政治基础: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②1954年宪法,③三大制度的建立;

(2)经济基础:①国民经济的恢复、②一五计划(1956年)、③十年建设时期成就

(3)科技和外交基础:①“两弹一星”、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二)改革开放新时期(1978年至今)

(1)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改革开放决策;

(2)改革

①1978年,逐步推进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②1984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③1992年,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3)开放:1980年,建立经济特区。

(三)复兴:(21世纪以来)

(1)国内生产总值、对世界经济贡献率和外汇储备居世界前列;

(2)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现代化和创新型国家建设成果丰硕;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行新时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第21课 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兴国家的发展

一、风起云涌·独立浪潮滚滚来: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

(一)原因

①二战极大地削弱了国际帝国主义的力量,迫使宗主国调整殖民政策。

②二战使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进一步觉醒,民族意识增强。

③二战及战后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经济的发展。

④民族主义政党的出现,为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准备了组织条件。

⑤联合国的非殖民化活动推动了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

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力量壮大,鼓舞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民族解放斗争。

(二)表现

1、亚洲

①印度独立(1947)和印巴分治(50年代)

②印度尼西亚、老挝、菲律宾、缅甸、 锡兰、柬埔寨、马来亚、新加坡等国独立(印度独立前后)。

③帝国主义在亚洲的殖民体系瓦解

2、非洲

①埃及建立共和国(1953),收回苏伊士运河(1956)

②阿尔及利亚独立(1962)

③1960年“非洲独立年”

④60年代独立国家达41个;

⑤1990年纳米比亚独立

⑥英、法、比、葡等在非 洲的殖民帝国彻底崩溃

3、拉丁美洲

①古巴革命(1959)和建立社会主义(1961)

②巴拿马收回运河主权(1999)

结果:1945—1991年,全世界有90多个国家摆脱了殖民统治 获得独立,以惊人的速度摧毁了世界殖民体系。

【印巴分治】

材料一:印、巴分界线主要根据居民成份划分,……这就无法顾及经济地域的统一。结果,划归巴基斯坦的地区主要是农业区,工业城市大都划归印度。几乎百分之九十的工业归印度,而这些工业的原料有不少依赖于巴基斯坦境内的农业。

材料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帝国主义迫于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的强大压力,提出“分而治之”的方案。根据“蒙巴顿方案”的规定,印度教徒居多数的地区划归印度,穆斯林占多数的地区归属巴基斯坦。

材料三:对克什米尔的归属问题却规定由各王公土邦自己决定加入印度或巴基斯坦,或保持独立。印巴分治时,克什米尔的归属问题未得到解决。

留下的隐患:领土争端、宗教冲突、破坏印度经济地域的统一

(三)特点

①纵深推进:时间长,范围广,民族解放运动与社会主义运动配合斗争。

②联合斗争:被压迫民族团结合作,共同对抗殖民主义、帝国主义。

③斗争方式多样,多数国家通过和平方式取得胜利,部分国家通过暴力斗争实现独立。

④道路多样:古巴、越南等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印度、埃及等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⑤目标发展:从争取政治独立到争取建立国际经济新制度,由反帝反殖到反帝反殖反霸。

⑥成果显著,摧毁了世界殖民体系,第三世界崛起,有力冲击了两极格局。

⑦多数国家独立后,仍然与宗主国保持密切的政治、经济和军事联系。

(四)影响

①新兴民族独立国家的增多,第三世界力量崛起 ②极大地改变了世界政治版图和政治格局。

③冲击了两极格局,推动世界多极化趋势发展。

④有利于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二、因地制宜·昂首阔步谋发展:发展中国家的成就

(一)含义:发展中国家,又称“第三世界”,是指原来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取得独立后建立的拥有完整主权的新兴民族国家。

(二)成就

1、亚洲:①20世纪60—80年代,新加坡、韩国利用本国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吸引外国资本,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成为新兴工业化国家。

②沙特阿拉伯、科威特等海湾产油国也出现了“石油繁荣”和经济起飞。

2、非洲:①非洲国家独立后,经济一度发展较快。②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经济发展陷入困境。

③20世纪90年代中期,经济又开始增长。

3、拉丁美洲:①大力发展民族工业,积极促进国家之间的经济合作。

②巴西、墨西哥、阿根廷等国家基本实现了工业化。

③大多数拉美国家属于中等收入国家。

三、道阻且长·百折不挠谱新篇: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挑战

(一)发展问题

区域

挑战

应对

1、亚洲

一些国家过分依赖国际资本和国际市场,承受风险的能力较差。(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

重新调整经济结构,健全政府对金融体系的监管。

2、非洲

发展最不平衡的地区,到21世纪初,近一半非洲人口仍生活在贫困线以下。

成立各种经济合作组织,共同谋求发展。

3、拉丁美洲

过于依赖出口贸易和外资,欠下巨额外债,影响了发展。

经过改革,20世纪90年代的拉美经济出现繁荣势头

(二)不平等的国际经济旧秩序

发达国家操纵国际市场,压低农产品和原料价格,抬高工业品价格,损害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利益。

(三)殖民主义侵略的遗留问题

如边界冲突、民族矛盾、宗教纷争等,造成一些地区冲突和政局动荡

(四)发展中国家自身的问题

如政策失误、人口过快增长、社会两极分化、贪污腐败等问题。

第九单元 当代世界发展的特点与主要趋势

第22课 世界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

一、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

(一)美国:企图建立单极世界

(1)“9∙11事件”(2001年,开始大规模反恐行动) (2)阿富汗战争(2001—2021年)

(3)伊拉克战争(2003—2011年)

(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1、推动因素:

①历史渊源: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趋势在20世纪60-70年代已经出现;

②现实基础:冷战结束后,欧盟、俄罗斯、日本、中国以及发展中国家等多极力量不断发展;

③根本原因:生产力和经济的发展,多个经济、军事力量中心形成。

2、表现:

(1)欧盟(1993):一支不可轻视的力量。

(2)俄罗斯:代替苏联的俄罗斯仍然举足轻重。

(3)日本:在经济大国基础上追求政治乃至军事大国目标。

(4)中国:改革开放后,综合国力增强,正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

(5)发展中国家:成为推动世界多极化的重要力量。

3、表现:

(1)有利于抑制和削弱霸权主义、强权政治。(2)有利于国际关系的民主化。

(3)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4)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二、经济全球化

(一)经济全球化

1、过程:

①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市场雏形出现;②早期殖民扩张:世界市场拓展;

③工业革命后: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④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⑤二战后,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加速; ⑥21世纪以来: 时代潮流

2、为什么20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会大大加快?

①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一轮科技革命;

②冷战的缓和与结束消除了东西方“两个平行市场”的分割状况,

③大多数国家实行市场经济;④跨国公司迅猛发展;⑤世界贸易组织的诞生。

3、评价

(1)对世界:双刃剑

积极:①促进全球资源优化配置,促进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繁荣

消极:①加剧了全球竞争中的利益失衡;②世界经济发展面临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增加。

(2)对发达国家:受益者

(3)对发展中国家:机遇与挑战并存;①机遇:吸引外资和经验。

②挑战:国家主权,经济风险。

4、逆全球化

①发展中国家反全球化的原因:反对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

②发达国家反全球化的原因:以自身利益为核心,要改变全球化规则,建立对自己有利的全球化

5、发展中国家应对

①积极参与,顺应潮流。②面对挑战,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制订合理的对策。

③发展科技和教育。④鼓励创新,提高产品竞争能力。⑤积极构建国际经济新秩序。

(二)区域经济集团化

(1)欧盟:一体化程度最高。(和欧共体一样是政治实体与经济实体的性质)

(2)北美自贸区: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组成。

(3)东盟:东南亚以经济合作为基础的政治、经济、安全一体化组织。

(4)亚太经合组织:亚太地区层级最高、领域最广、最具影响力的经济合作机制。

【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集团化的关系】

①区域经济集团化是经济全球化在当前的表现。②区域经济集团化推动经济全球化。

三、社会信息化

(一)含义:指发展以计算机为主的智能化工具为代表的新生产力,建立有组织的信息网络体系,促进信息交流和知识共享,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推动经济社会向高效、优质发展转型的历史进程

(二)影响

积极:(1)促进信息交流和知识共享,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动经济社会向高效、优质发展转型的历史进程;(2)社会信息化带给人们便利的生活。

消极:(1)保障个人隐私变得越来越困难,影响着个人生命财产安全

(2)网络成为良莠不齐的各种意见的汇集地

(3)让许多国家的传统文化受到计算机语言以及英语的冲击

(三)对策:(1)重视国民网络安全意识培养,提高公众的网络安全意识

(2)完善国家网络安全保障体系,加强网络信息安全监管,完善法律法规

(3)借鉴各国网络安全经验,推动全球互联网治理制度的发展

四、文化多样性

(一)含义

文化多样性是指世界上每个民族、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民族文化是民族身份的重要标志,文化多样性世界文化的基本特征,不同历史文化背景的人们,共同创造了丰富多彩的世界。

3、应对:

(1)各国态度:各国都在努力维护自己的文化特性,维系自己的文化根脉。

(2)中国态度:中国在传承和传播中华优秀文化的同时,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推动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第23课 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

一、主题:和平与发展

(1)二战后至今没有发生新的世界大战,一些局部冲突也得到政治解决;

(2)联合国的维和行动对控制局部战争扩大,解决地区冲突发挥了有效作用;

(3)在和平环境中世界政治、经济、社会、科技、文化等各方面获得了惊人发展;

(4)发展中国家在世界经济、政治生活中正发挥越来越重要作用;

(5)核武器等毁灭世界的战争工具形成的“恐怖平衡”,制约了大规模战争的爆发;

(6)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加深了各国利益的相互交织和彼此制衡。

二、问题:分化与动荡

(一)发展问题

(1)世界经济发展动力不足;(2)南北差距与贫富分化日益严重。

(二)和平与安全问题

(1)地区热点问题此起彼伏:(2)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

(3)非传统安全威胁持续蔓延:(4)海洋权益和极地资源争夺等日趋激烈:

三、解题:合作与共赢

1、改革原有全球治理机制,加强国际协调;

(1)联合国(2)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世界贸易组织

2、建立新的国际治理组织与机制;

(1)二十国集团;

(2)上海合作组织;

(3)金砖国家合作平台。

3、贡献中国智慧与方案

(1)推动建立互相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

(2)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4、贡献中国方案的缘由?行动?

缘由?(1)根源于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的增强;

(2)基于中国对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大势的准确把握;

(3)源自中华文明“以和为贵”“协和万邦”的和平思想与和谐理念;

(4)目的是为推动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提供一个可供选择、理性可行的方案;

行动?(1)2013年提出“一带一路”合作倡议;

(2)2014年设立丝路基金;

(3)2015年倡议设立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正式成立。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