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年了,《亮剑》正在跌下神坛?

16年了,《亮剑》正在跌下神坛?

首页战争策略战无不胜幻想名将传手游更新时间:2024-05-09

去年年底,一部战争剧火了,这就是《跨过鸭绿江》,这部剧从拍摄到剪辑一共只花了3个多月,却全景式地展现了中国抗美援朝的全过程,让人看完为之一振,豆瓣评分高达8.8分。

看完这部剧,有朋友也在问,还有没有好看的国产战争剧?

其实过去20年,中国出过很多优秀的战争剧,比如《战长沙》、《我的团长我的团》、《人间正道是沧桑》、《雪豹》等等,不过其中最具影响力的一部剧却是李幼斌主演的《亮剑》。

2005年,《亮剑》在央视播出,拿到了13.7%的超高收视率,成为当年的荧屏冠军,豆瓣评分高达9.4分。

16年过去了,《亮剑》早已超越一部电视剧的范畴,李云龙已经成为了中国电视史上的一个经典形象,而“亮剑精神”已经成为一个时代的符号,在很多场合经常被提起。

不过,这些年随着互联网的兴起,皮哥观察到,《亮剑》却正在跌下神坛,逐渐被污名化。

首先是现在流行二次创作,《亮剑》中许多台词被当成了梗,制作出了表情包,成了视频UP主的素材库。

比如李云龙的台词“你他娘的真是个人才”、“把我的意大利炮拿来”、“老子打的就是精锐”,还有楚云飞的台词“你呀,总是能给我整出点新花样”等都制作成了表情包。

这些表情包的流行一定程度上推广了这部剧,但也使得《亮剑》被娱乐化了。

其次,《亮剑》中塑造了李云龙这么一个军痞的形象,我们看看他在剧中干了些什么事?

他身上残存着军阀气息,打骂士兵,抢夺战友战利品,违抗命令公报私仇,却战无不胜,让敌人闻风丧胆,这在现实中是不可能发生的。

试想抗日战争时,解放军如果都是由这样的军痞指挥,没有铁的纪律,怎么可能打赢这么艰苦的战争?

过去中国的战争剧都是塑造的光伟正的英雄形象,李云龙火了之后,接下来的电视剧似乎都朝这个方向使劲儿了,解放军不好好打仗了,开始流行装酷了,到了去年的《雷霆战将》里,干脆住进别墅,抹上发胶了。

《亮剑》作为这一切的发轫之作,似乎难辞其咎。

最后,《亮剑》改编自同名小说,这部小说一共44万字,讲述了李云龙经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直到新中国解放的故事,全书横跨了半个多世纪,堪称一个人的史诗。

小说的后半段非常惨烈,李云龙在解放后受到迫害,掏枪自尽,而妻子田雨也割腕殉情。

而电视剧《亮剑》为了通过审查,没有拍出小说的后半段,而用了一个大团圆的结尾。

这种改编在很多人看来,就是一种粉饰太平的手段,使得整部剧的思想性和批判性削弱很多。

于是,《亮剑》经过这么一番“层层盘剥”后,在很多人看来就是一部抗日爽剧,和裤裆藏雷、手撕鬼子的爽剧相比,它不过是五十步笑百步罢了。

那么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皮哥来逐一分析。

先说小说改编的问题,《亮剑》的作者都梁是知识分子出身,有过当兵的经历,复员后创作了这本小说。

客观评价,这部小说真的是乏善可陈,前期是爽文模式,到了后期强行上价值。

全剧的人物十分扁平化和脸谱化,书中大大小小的几十场战役,他的描写都几乎雷同,读者根本记不住。

而后半段揭露社会黑暗的部分,也充斥着八十年代伤痕文学的陈词滥调。

《亮剑》火了之后,2011年拍摄了《新亮剑》,剧组就是找的都梁当编剧,这部剧的豆瓣评分只有4.7分。

所以可以判断,电视剧《亮剑》的改编创作,非但没有削弱小说,反而将小说的影响力提高了一个档次。

从人物上说,李幼斌、张光北、何政军等戏骨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角色,给原著干瘪的人物塑造注入了全新的活力。

从内容上看,编剧将原著大大小小的几十场战役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缩减为拿下李家坡、夺取黑云寨、大闹聚贤楼、攻打平安县城等一个个短小精悍却足够精彩的段落。

我们再说这部剧的价值观问题,评价一部电视剧不能孤立地看它,而应该把它放在当时的时代背景来看。

中国的战争剧是从样板戏开始的,里面的英雄人物都是一个路子,他们一定是慷慨激昂,对内没有道德污点,对外肩负民族大义,临死前还不忘喊喊口号。

这种创作套路到了2005年依旧没有改观,直到《亮剑》出现。

《亮剑》的创作开风气之先,用李云龙这样一个军痞式的人物,挑战了传统脸谱化的英雄人物。

李云龙对内,一边怀念亡妻秀芹,一边老牛啃嫩草,娶了小媳妇田雨。对外打仗浑身的流氓气,阴招歪招用了不少。

这样一个非主流的英雄在现在看来有点用力过猛,可是在那个年代却是很好地对抗了传统的创作套路。

鲁迅有个“开窗理论”,他说中国人喜欢调和折中,你觉得屋子里太暗,需要开一扇窗户,大家一定不允许。但如果你主张拆掉屋顶,他们就来调和,愿意开窗了。

放在《亮剑》的创作里,主创的目的是要“开窗”,为了突破桎梏,不得不“拆窗”。后来者只学到了皮毛,纷纷“拆窗”,贻笑大方,这笔账不该算到《亮剑》身上。

最后我们要说到《亮剑》的故事本身,这两年表情包的流行,让许多人以为《亮剑》很娱乐化。

其实《亮剑》是一部披着战争剧外衣,讲述中国人情关系的的好剧。

所以《亮剑》的战争场面并不宏大,剧中有很多穿帮镜头,比如剧组为了赶进度全部赶在冬天拍摄,不符合历史事实,但这些都不影响大家对《亮剑》的喜欢,剧中真挚的人物情感,背后都有符号化的意义。

比如李云龙和魏和尚的关系,这有点类似于古代的君臣关系。

和尚本来是少林寺干粗活的,后来投奔了李云龙,成为他手下的一名警卫员。

和尚跟着大哥出生入死,有一次在山区为了救李云龙的命,将他打晕,背着他穿梭于敌人的枪林弹雨之间。

有一次李云龙命悬一线,和尚跑到郎中家,背着他走了十几里山路,给李云龙看病。

后来和尚在黑云寨不幸被二爷打死,而黑云寨的人已经被我军收编,李云龙为了兄弟报仇,违反纪律,*死了二爷,受到了处分。

两人真挚的情感特别戳心,许多人二刷这部剧的时候,都是跳过和尚之死的段落,因为受不了那种情感。

皮哥记得,李云龙曾经问和尚,你的能力完全可以当个营长,却在我身边当警卫员,委屈不委屈。

和尚动情地说,团长把我当兄弟,我的命都是团长的。

这和中国古代臣子那句“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有着有异曲同工之妙。

再比如李云龙和秀芹的爱情,代表了一种新型的爱情观。

李云龙攻打平安县城时,妻子秀芹被日本人抓了,绑在城楼上,这一段也是全剧的催泪时刻。

秀芹对李云龙说:“我秀琴下辈子还嫁给你,开炮吧,别让我看不起你。”

李云龙在和尚的多次阻拦下,大声喊出了开炮。

为了革命向爱人开炮,这跳脱出了一般电视剧里小情小爱的俗套,格局一下子就上来了。

更让我震撼的是,平安县拿下后,李云龙在秀芹坟前哭坟,他讲了很多感人的话,其中一句是,我无法保证这辈子不会再娶别的女人,但我一辈子不会忘记你。

这部看似粗糙的剧里,李云龙和秀芹的爱情却十分高级。

接着再说李云龙和赵政委的关系,他们类似于中国古代文将和武将的关系。

两人初次见面,李云龙称赵刚为白面秀才,赵刚则义正辞严地警告李云龙不要触碰自己的底线,李云龙怒斥赵刚不要玩弄文字游戏。

两人一来一回的互怼,文臣武将的形象瞬间展现在观众面前。

后来两人互相影响,上演了抗战版的将相和。

有一集赵刚要调离独立团,李云龙的表现特别打动人。

他先是野蛮地挽留说,你哪儿也不能去。

赵刚执意要走,李云龙态度大变,怒骂道,你想走赶快滚,可是眼角却含着泪。

那股铁汉柔情,欲说还行的劲儿一下子让观众泪目了。

还有一幕,李云龙违反纪律,从团长降级为营长,他也要离开,赵刚一脚将李云龙踢翻在地,要挽留他,李云龙动情地说:“我也有心,我也有肝,你不在,我连个说话的人也没有。”皮哥在看到这一幕也瞬间破防了。

李云龙和赵刚兄弟情固然感人,不过这还不是全剧最让人叫绝的情感。

我们知道,《亮剑》讲述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其中一个绕不开的话题就是国共对立,在展现这种对立时,编剧用了两个人物:李云龙和楚云飞。

他们的关系变化,其实就代表了国共关系的一个缩影。

剧中有一幕特别出彩,楚云飞来到李云龙的独立团参观,楚云飞展示枪法,抬手左右两枪打下了两只鸟,之后介绍爱枪的出处,一只是雄的,一只是雌的,这就代表了国共一决雌雄的意思。

楚云飞把雌枪送给李云龙,背后的寓意不言自明,李云龙立刻要求要那只雄枪,并调侃道,堂堂大丈夫带一只母枪,传出去让人笑话。

两人哈哈大笑,背后的博弈真是精彩。

后来两人在战场相见,一言不合就开打,结果双双受伤,这也表明了国共之间同室操戈,只能是两败俱伤的命运。

李云龙中了18块弹片,危在旦夕;楚云飞也中弹了,子弹离他心脏的位置只有1厘米。

楚云飞被救醒后,第一个问题是,李云龙还活着吗?但愿他还活着。

而李云龙苏醒后,举着双拐颤颤巍巍的走路,也逢人就打听楚云飞的下落,并表示一点也不记对方的仇。

一旁的田雨不理解两人的关系,为啥他们在战场上打起来毫不手软,战场外却惺惺相惜?

李云龙的回答十分精妙。

他说我们都是军人,各自为主,战场上的你死我活不影响彼此的感情,毕竟我们都是炎黄子孙啊。

我们分析了《亮剑》这么多人物关系,就会发现它很生动地诠释了什么是君臣关系、战友关系、爱人关系、敌人关系,你在现实生活中遭遇到的人际交往困惑,几乎都能在剧中找到答案,所以《亮剑》绝不是一部简单的爽剧,而有着真挚动人的情感。

最后,《亮剑》代表的那个时代已经过去,这个时代的《亮剑》还没有出现,但别着急,这两年国产剧的质量普遍上了一个台阶,也许下一个经典的出现就在眼前。

文/皮皮电影编辑部:一粒鸡

©原创丨文章著作权:皮皮电影(ppdianying)

未经授权请勿进行任何形式的转载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