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哈尔滨12月15日电 题:不义之战必自毙——虎头要塞行记
新华社记者朱悦
白雪皑皑,寒风凛冽。黑龙江省虎林市虎头要塞的昏暗隧道里,透出丝丝寒意。
据《日本关东军要塞》一*载:1934年至1945年,侵华日军在东起吉林省珲春,中部经黑龙江省中苏边境,西至内蒙古自治区海拉尔和阿尔山5000公里的中苏、中蒙边境地带,共修筑17处要塞、8万个永备工事。虎头要塞就是其中之一。
侵华日军虎头要塞博物馆一角(7月29日摄)。新华社记者 朱悦 摄
这些幽深的“地下堡垒”内,设有宿舍、弹药库、发电站、医院、指挥室等,有的可以进出汽车,有的配有飞机库。史料记载,虎头要塞战时最多可容纳数万兵力和大量物资。当年,它被侵华日军吹嘘为不怕围困的“北满永久要塞”。
中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研究会会员王宗仁说,侵华日军曾在我国东北修筑了总长度约1700公里的军事要塞群,虎头要塞是重要组成部分,不少抗联将士都曾在附近开展抗日斗争。
在要塞的墙壁上,当年激战的弹孔清晰可辨,一些墙壁上弹孔如织。这些物证将当年枪林弹雨的战斗场面生动展现。
时光倒回至78年前,在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后,驻守虎头要塞的日军仍在抵抗。东北抗联战士和苏军配合,向虎头要塞展开猛攻,11天后,日军被全部歼灭,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最后激战”谢幕。
“无论当年侵华日军装备了多强大的武器,修筑了多坚固的要塞,但由于他们发动的是非正义侵略战争,所以注定失败。”虎林市文物管理所原所长喻胜林说。
隐没在山林中的军事要塞不只是历史遗址、战争残骸,更是活生生的历史教材。
在侵华日军虎头要塞博物馆内侧墙壁上,几名幸存者的照片被挂在中央。馆内,站在照片前年逾古稀的老者,眼神中充满愤怒和悲凉。
侵华日军虎头要塞博物馆讲解员吴双介绍,日军为辨识中国劳工,将他们右侧的眉毛残忍割去,许多失去劳动能力的劳工还被送往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进行人体试验。
史料显示,为修筑东北军事要塞群,日军诱骗、强征中国劳工上百万人。这些劳工被运送到要塞后,如同进入了人间地狱。他们衣不蔽体、食不果腹,每天十几个小时重体力劳动,累死、病死和被*害的劳工数不胜数。
侵华日军在修筑军事要塞的同时,还对要塞附近自然资源进行勘探和掠夺。
战争硝烟散尽。如今,虎林已成为一座经贸繁荣的边境新城。虎林市委副*、市长温永豹说,虎林市通过发展边贸和特色产业,积极打造黑龙江省沿边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正向着全国绿色有机食品生产基地、休闲避暑养生度假基地、北药开发生产基地的目标进发。
白雪映衬,虎头要塞下的小镇静谧、祥和,但人们不会忘记70余年前发生在这里的战争浩劫,更会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和平、安宁。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